刑事訴訟法一百七十五
Ⅰ 刑訴法第175條的內容是什麼
一、 刑訴法 第171條的內容是什麼 《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 證據 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二、後續問題 1、能否再提起 公訴 有人認為,檢察機關作出對存疑不起訴案件發現新證據後可提起公訴的規定,一方面突破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為該法並未規定存疑不起訴後發現新證據可以再行起訴;另一方面,該規定對保障 犯罪嫌疑人 的合法權益極為不利。這種不利表現為:對於存疑不訴的被不起訴人,社會上對其會有「不清不白」的評價,罪與非罪懸而未決,社會各方面的排斥和冷遇時時可遇,日常活動很難開展。同時,由於高檢院對何時發現新證據可再行起訴未作限制性規定,對未發現新證據的人,其直到死還會有案件掛著。因此,一些學者建議取消存疑不訴後再可起訴的規定。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制的基本原則。《 刑法 》第四條也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控訴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是公安、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責。公安、檢察機關作為控訴犯罪的專門機關,理所當然有權力、也有責任在發現新證據,足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公訴。 司法實踐中,常有一些案件,由於關鍵 證人 短期內無法找到, 共同犯罪 案件其他犯罪嫌疑人在逃等原因,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情況下,往往很難排除一些合理懷疑,而基於辦案期限,為保障人權,只能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但這並不是說犯罪嫌疑人客觀上沒有犯罪,一旦相關證人找到,或者共犯被抓獲,案情就會顯得清清楚楚,此時如能證實原先被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不將其交付審判,實有悖「違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當然,作為公安、檢察機關也不應忽視客觀存在的社會對存疑不起訴人的消極評價,為保障其權利,應加大對存疑不起訴案件的補查力度,盡量縮短查清案件的時間,早日給存疑不起訴人一個有罪無罪的明確結論。對此,有學者提出公訴時效的概念,即對存疑不起訴後再起訴權的行使規定一個合理的期限,從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宣布之日起計算,在該期限內,檢察機關對被不起訴人未能提起公訴的,不再保留公訴權。筆者認為該建議有其合理性,值得研究。 2、能否繼續適用強制措施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並予以釋放後,立即對其採取 監視居住 或 取保候審 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於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於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理由有三: (一)、是這樣做沒有法律 法規 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二)、是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三)、是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 刑事訴訟 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採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強制措施適用於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所以,當檢察院在審查案件的時候,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那麼是需要進行補充偵查的,這時候就會退回給公安機關進行補充偵查,而該案件就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也會重新計算對該案件的審查的起訴期限。
Ⅱ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款
請問刑事案免於起訴後還要多長時間可以不付刑事責任了,我們是元月份免於起訴的現在檢查院又通知要起訴我們
Ⅲ 刑事案件證據不足又拒不認罪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刑事案件證據不足又拒不認罪的,經過二次補充偵查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做出不起訴的決定。如果在人民法院審理階段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做出無罪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 補充偵查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