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娃哈哈律師

娃哈哈律師

發布時間: 2021-02-03 15:19:40

『壹』 律師行業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律師的收入
相信有很多人對律師這個行業還是很陌生的,在他們眼裡,律師專是個很有錢圖的職屬業,律師行業是高收入行業。

的確,律師中高收入者不乏其人。但凡事都是相對的,和普通的公務員或者工薪階層相比,他們的收入可能很高;但和某些做生意的、企業老總等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律師的收入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創收從幾萬到上千萬的都有,但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畢竟只是少數人,大多數律師的收入處於中等水平,也有些剛出道的,可能僅僅能維持溫飽。

律師的創收並不等於律師的實際收入,創收基本等同於律師費。律師的創收要扣除事務所的提成,並且繳納各種稅後,才能折算為律師的實際收入。所以創收100萬的律師,可能真正到手的只有六七十萬。並且,眾所周知,律師的執業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這些錢作為必要的投資和花費可是一分都不能省的。

『貳』 娃哈哈那場官司是怎麼回事 請的是哪個團隊律師

這場官司當中,哇哈哈的首席律師叫錢衛清。 錢衛清,男,漢族,現任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合夥人、中國人民大學跨國商事法律研究所所長。
1985年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專業畢業;1988年考取律師資格;1997年廈門大學在職研究生國際經濟法專業畢業;國家法官學院經濟法專業首屆學員;中國高級法官首批專家型高級法官培訓中心《票據法》、《證券法》專業結業。 任職經歷;現任中國法學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民事業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企業改制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方法研究中心高級顧問,中國政法大學點睛政法網路學堂學術顧問,名律師講壇特聘教師,北京大學私募股權培訓班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總裁班客座教授。2005年1月被授予北京市優秀律師稱號。2007年被提名為「2006年度十大法制新聞人物」。2008年被評選為「最具社會責任感律師」。 法官生涯:錢衛清在法院工作二十餘年,歷經我國四級法院。先後擔任過基層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庭長、副院長和高級法官等職務。先後從事過刑事、民事和經濟審判工作,承辦過上千件各類案件。
1977年至1992年先後任江西省婺源縣人民法院法官、上饒市人民法院審判員、辦公室副主任、庭長、副院長;1992年至1998年曾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及經濟審判庭正處級審判員、副庭長、高級法官;其中1995年、1996年、1998年期間在最高人民法院經濟交流工作。先後從事過刑事、民事和經濟審判工作,承辦過上千件各類案件,所辦案件質量高、效果好,具有十分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錢衛清還多次參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工作。 律師生涯;錢衛清從事法官工作業績突出,從事律師業又獲得了驕人的業績。
1999年起從事律師工作,曾擔任過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原中國律師事務中心)全球合夥人,訴訟部主任、國有企業改制部主任。 擅長代理各類重大、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包括一審、二審、申請再審、執行各個階段的訴訟代理,承辦過上百起訴訟案件。擅長企業改制、公司並購、企業產權重組、重大工程項目等非訴法律服務
從事律師工作後,集二十餘年審判實務經驗和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以追求公正、勤勉盡責、竭誠服務的方式認真接辦每一件委託事項,主辦過涉及金融、證券、合同、房地產、侵權、公司等百餘起境內外一審、二審、申訴、仲裁糾紛和各類重大執行案件。錢衛清精於科學分析極其復雜的案件,熟練運用法律,善於承辦重大疑難案件,排除內外重重干擾和阻力,圓滿及時地為當事人排憂解難,直接為當事人避免和挽回幾十億經濟損失。 其他貢獻:錢衛清律師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服務專業網站,作為網站負責人為國有企業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他還應邀出任我國第一個企業改制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企業改制研究所所長。直接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實施改制制定改制方案及實施指導。被業內譽為改製法律專家。由於在推動國有企業改制法治化進程中的不懈努力和在維護國企改制職工權益中的突出貢獻,錢衛清律師被提名為「2006年度法制新聞人物」,並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黨和國家領導接見。
同時,錢衛清律師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律師巨匠實務培訓」項目特聘律師實務專家。擔任中國法學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舉辦的國有企業改革系列培訓班主講老師。多次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法律實務和專題法律問題。曾經為中國五礦、普天集團等數十家超大型國有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為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家級金融機構提供法律服務,為生力啤酒等跨國公司和美國商帳管理公司提供法律服務。2007年,錢衛清律師被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聘為首席法律顧問。同年,錢衛清律師被中國策劃協會、中國品牌產業協會及財富時報社授予「中國十大企業策劃專家」稱號,並被聘為中國策劃協會法律顧問。
作為業內公認的學者型律師,錢衛清律師為推進我國法治進程和法學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學術研究涉及許多領域,他多次參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制定工作,先後發表法學論文80餘篇,出版著作20餘部。 《中國律師》、《人民法院報》、《大公報》、《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數十家媒體對錢衛清律師作過專題報道。 成就一覽:辦理的經典案例和部分非訴項目:
杭州娃哈哈集團與法國達能集團合資糾紛案(重大國際影響案件)
天一集團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都辦事處房地產糾紛案(8800萬元,最高院)
重慶建投、重慶開投與工行重慶分行股權轉讓糾紛案(獲賠5.5億元,最高院)
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與日本SOTEC公司合資糾紛仲裁案(1200萬元,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
國家開發銀行與某資產管理公司債務糾紛案(5000萬,山東高院)
廣東宏遠集團與深圳發展銀行借款擔保案(3億元,最高院)
嘉峪葡萄酒公司與中糧集團公司長城商標侵權糾紛案(1.2億元,最高院)
寰島雄鷹集團與興安證券股權糾紛案(5100萬元,最高院)
福建金龍與中建七局工程合同糾紛案(7000萬元,最高院)
海門吉事達公司與光大公司合資糾紛案(7700萬元,江蘇高院)

『叄』 達能強購娃哈哈事件的合同之爭

北京市柴傅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柴森對《財經時報》表示,達能和娃哈哈之間的股權之爭,實質上是商標使用權上的問題。
3月14日,娃哈哈就此事發表的聲明中,大概陳述了與達能關於商標權糾紛的事實真相。
此份聲明披露,根據雙方1996年簽約時的《商標法》規定,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也必須強制備案,而雙方實際執行的協議在當時不可能獲得商標局的批准。
因此,法國達能提出了兩份內容完全不一致的陰陽合同,以通過商標局的批准,並要求杭州娃哈哈強制執行未到商標局備案合同。也就是說,目前引起雙方爭議的商標使用協議,並沒有到商標局備案。
《財經時報》從相關專業律師處獲知,這兩份合同的法律效力取決於合同的簽署時間。按照法律規定,後簽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兩份合同簽署的時間相同,按照一般法和特殊法的規定,具備約束條件的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備案只是一種強制性的行為,即使在沒有備案的情況下,只要是雙方在同意的情況下簽署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上述律師說。
法國達能和杭州娃哈哈簽署的有關合資公司的合同條款,有效期限為50年。盡管雙方的合作關系已經陷入了尷尬,但柴森對《財經時報》表示:「除非撤銷或者終止合同,否則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只要合資公司存續,雙方所約定的50年的合同期就會是有效的。」
而如今,對於還有將近40年的「事實婚姻」,宗慶後已是去意良多。
現在,這份10年前簽署的合同,成為雙方難以解決的難題。「這是合法的,而且受法律保護,同時也是有執行效應的。」范易謀說。而宗慶後則希望法國達能把他們的資金撤走,換回娃哈哈原有的股權。
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如果訂立合同的一方存在重大的違約行為,違反了合同的主要義務,對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另外合同條款有明顯的有失公平的,也可以申請撤銷。
「但顯失公平必須要提供出相關的證據,從法律實踐當中,對於顯失公平的要求非常嚴格,要麼合同條款的執行情況存在很大的落差,要麼存在重大的誤解。」柴森說。
柴森表示,娃哈哈未經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單獨使用商標,的確是一種違約行為。
如果雙方無法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最終的結果將會是達能針對娃哈哈的違約行為要求賠償。
倘若達能真的採取法律手段,由此娃哈哈可能會成為國內金額最大的商標使用許可違約賠償案。
根據法律規定,商標使用違約賠償採取多種適用方法選其一的標准:按照違約方違法所得的利潤來計算;按照未經許可使用商標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來計算;如果上述兩種沒有確切的計算依據,法院可以根據情況在50萬元以內裁判賠償的標准。
「現在達能提出的收購價已經達到了40億元,如果真的賠償,賠償金肯定會高於這個數字。」柴森強調,從法律的角度,達能只通過訴訟或仲裁,無法一步達到其以40億元的價格收購杭州娃哈哈其他非合資公司股權的結果,「如果宗慶後死抗著不和解!」
總體來看,雙方的分歧主要在三個方面。
其一,達能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到底夠不夠?娃哈哈集團認為,當初之所以願意在發展非常順利的時候與達能合資,是出於「市場換技術」的考慮,希望能夠得到達能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是,娃哈哈認為,達能對合資公司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都不夠,而達能方面則認為責任在娃哈哈。
其二,達能的限制競爭條款是否合理?因為當初雙方簽訂的協議規定娃哈哈不能生產與達能有沖突的產品。這在娃哈哈方面看來是不合理的,而在達能方面,則認為他們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也就是給予合資公司的投資。但是,正如宗慶後說的,限制競爭條款只限制了娃哈哈,卻沒有限制達能,達能不斷收購與娃哈哈產品存在競爭關系的公司,這對娃哈哈來說當然是無法接受的。
其三,娃哈哈集團獨立投資的公司使用娃哈哈的品牌是否合法?達能方面認為,既然已經約定了娃哈哈品牌的控制權歸屬於合資公司,娃哈哈集團不經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就使用,這就是「非法」的,應立即停止。而娃哈哈則認為,合資公司的收益已經足夠回報達能的投資了,非合資公司就是合法的。
綜合各種情況,無論娃哈哈怎樣調動輿論同情,採用什麼戰術,以前簽訂的合作協議都是白紙黑字無法抵賴的。因此,達能始終堅持一點,他們只是要求娃哈哈履行雙方以前簽訂的合同,按照合同中的約定行事,否則就啟動法律程序。而宗慶後顯得多少有些底氣不足,他說的准備帶領娃哈哈團隊出走另外創業的話就是明證。
而且,有權裁決此事的商務部的態度一如既往地中立,既不偏袒中方,也不偏袒外資,而是表示將按照有關規定行事。
因此,僅就法律的層面來講,此役達能的勝算比娃哈哈要大許多。
此外,隨著雙方的口水戰逐步升級,雙方的信息也被更多地披露在了公眾面前。許多人認為,宗慶後當初之所以與達能合資是為了將國資擠出局,因為娃哈哈集團有46%的國有股;而此次是想將達能也擠出局,好讓女兒順利接班。雖然宗慶後一再否認,但這種猜測仍然頗有市場。在達能方面,此役的勝負也關繫到國際投資者對達能的信心,所以達能也不敢大意,需要全力應付

『肆』 娃哈哈勞動合同怎麼規定的

廣東胡律師:

按《勞動法》來規定,只要合同上的條款不違反《勞動法》就是合法的合同。

『伍』 娃哈哈宗慶後涉「原始股」騙局是怎麼回事

據媒體報道,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給一個疑似「傳銷+非法集資」的組織站台,還和這家河南微達公司聯合推出「娃哈哈秘寶飲品」。現在,這款飲品已經放進微達公司的「入會大禮包」了。

而這家微達公司通過拉人頭已經發展了3萬下線,層級達5級,符合非法傳銷的特徵。今年微達還假稱和香港上市公司源想集團(8401.HK)並購,迅速賣了2000萬股原始股,集資了4000萬港幣,涉嫌非法集資。

微達公司找來名人站台,北京前首富李曉華今年年初入股微達公司,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更親自宣布和微達合作。根據律師意見,若微達公司被認定為傳銷,為其站台者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娃哈哈律師擴展閱讀

娃哈哈公司回應:

9月4日下午,娃哈哈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聲明表示,經核實,新聞報道與事實不符,該公司與「原始股騙局」的「微達公司」並無關聯。

娃哈哈在文中表示,公司與北京賽智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賽智公司」)於2020年5月簽署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授權賽智公司在蜂蜜製品上使用「娃哈哈」商標,並由賽智公司依法自行生產和銷售授權產品,「微達公司」系賽智公司下屬經銷企業。

娃哈哈還表示,鑒於賽智公司未盡到對下屬經銷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和管理的義務,並對該公司和宗慶後先生的聲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該公司已依約終止賽智公司的商標授權,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陸』 大成律師事務所有什麼違規

大成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公認的幾大優秀律所,律所一旦做大了,林子大了鳥就多了,偶爾出事也是正常的。

『柒』 達能與哇哈哈之間爆發紛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范易謀與宗慶後的糾紛從表面看,是一個合同的紛爭,是一個商標歸屬的爭論。實質在於利益歸屬,在於利益的流向發生了偏離。

雙方的糾紛爆發於2007年4月,當時達能提出以40億元收購娃哈哈旗下非合資公司的51%股權,娃哈哈則以「捍衛中國民族品牌」為由進行抵制,一場曠日持久的達能娃哈哈之爭就此展開。

作為娃哈哈的創始人和實際管理者,宗慶後大打民族牌。他聲稱達能收購樂百氏之後更換原高管、樂百氏業績每況愈下的事實是「吞並民族品牌」、「用心險惡」的鐵證。

與此對應,達能宣稱要走法律途徑。2007年5月開始,達能在斯德哥爾摩仲裁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等地不僅訴訟娃哈哈非合資公司,更把宗慶後一家三口告了個遍。2007年 6月7日,宗慶後請辭合資公司董事長職務,聲稱「騰出精力和時間來應對貴公司(達能集團)提起的法律訴訟」。

宗慶後控制下的娃哈哈開始對商標糾紛提起申請,沈陽、吉林、宜昌等地法院也先後接到娃哈哈針對達能法籍高管同時擔任多家競爭企業董事和高層管理者的系列訴訟。

外界試圖用商業邏輯來評判達能與娃哈哈誰對誰錯,而隨著雙方令人眼花繚亂的報復式訴訟,娃哈哈與達能更像是一部個人恩怨情仇的商戰小說。

娃哈哈在國內的訴訟中屢獲勝利。而達能的海外訴訟尚未有結果—14個月來,宣稱堅持法律手段的達能明顯處於下風,這似乎成為此後諸多幕後攻擊的充分理由。

2008年4月14日,兩國政府促進下的暫時和談尚未結束,突然爆出宗慶後涉嫌偷漏個人所得稅近3億元的消息。公開消息稱,一名自稱「稅務研究愛好者」的舉報人在去年8月,實名舉報宗慶後隱瞞巨額境內外收入,未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此事最終以宗慶後突擊補繳了2億多元的稅款暫告段落。

神秘人事件還未結束。緊跟著2008年6月,美國加州一位移民律師向媒體提供證據:受委託人聘請,宗慶後本人也持有美國綠卡。此後宗慶後公開聲明,辦理綠卡是為了工作進出方便,且已經過期,終於將擁有民族情結的擁護者們的憤怒壓了下去。

發展到此,即便是相信跨國公司行事規范的觀眾也會懷疑,達能是綠卡事件和稅案的幕後主使。

宗慶後更是公開表示,達能「潑臟水」的目的是低價收購非合資公司51%的股份。娃哈哈系40餘家非合資公司的總資產為56億元,利潤高達10.4億元

『捌』 娃哈哈AD鈣奶保質期內發生變質!求律師。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留好發票和商品,找商家索賠即可。
祝福!

『玖』 達能和娃哈哈的官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國際金融報2月12日訊 昨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曾經友好合作10年,再爭吵3年」的達能與娃哈哈公司,今年必然分手,而且時間就在今年7月。

國際官司連遭駁回

在經歷了系列的國內官司失敗之後,達能又要承受系列國際官司的失敗,恐怕沒有哪家法院能挽回達能在「達娃」之爭中的敗局。

「原告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以證明該二被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博客)的妻子施幼珍、女兒宗馥莉)與加州之間存在本庭可以據以對其行使管轄權的充分聯系。無論宗小姐是否在加州簽署了相關文件,對於確定本庭對恆楓和宏勝的管轄權而言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本庭不認為中國不是適當的法院地。基於司法抵制以及禮讓原則,本庭不便於繼續對中國的司法程序造成任何不便。」2月3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駁回了達能在美國對宗慶後家屬和兩家其名下公司的起訴。

據了解,對達能來說,美國的法院這次相當不客氣,「達娃」雙方還沒在庭上「唇槍舌劍」,美國法官就已把駁回訴訟的結果遞給了達能,這恐怕大大出乎達能預料。

「我不知道美國官司的結果。」達能公關公司相關人員如是回答。

此前,英屬維爾京群島當地法院也駁回了達能通過畢馬威接管娃哈哈非合資公司的請求,撤銷了接管令。現在,達能與娃哈哈的系列法律訴訟糾紛不但在國內無一勝績,就連其最為自信的國際法律官司,也接連遭駁回。

達能與娃哈哈國際官司的最後戰役——「瑞典斯德哥爾摩仲裁之戰」於1月5日打響,雙方在瑞典激戰15天,宗慶後「親自督戰」。

只不過瑞典仲裁委員會以「案情復雜」、資料繁多為名,宣布延後6個月揭曉答案。不過,據記者掌握的相關信息來看,「應該沒什麼意外,達能將徹底輸掉該仲裁。」

分手在7月

「7月,達娃瑞典仲裁將會有最終的結果,此時,也是雙方分手的最佳時機。」一位業內人士明確表示,達娃之間將不會有未來,無論達能是否還想與娃哈哈和談,無論瑞典仲裁的最後結果如何,達娃雙方都將分手。

一位熟知達娃之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宗慶後不是沒給達能機會,而是太多,但其卻一個也沒抓住。該人士舉例稱,如在法國總統薩科齊訪華時,達娃之爭就有和平解決的希望,然而達能談判人員輕易放棄了,「把宗慶後晾在北京等了一天多,自己卻跑回了上海。這令宗慶後惱怒之極,當然沒有談判成功的可能。」

「根據公司法,達能與娃哈哈的董事會兩年沒召開,雙方兩年時間矛盾激烈,關系難以維持,就可以清盤。」東南大學張馬林律師表示,由於達娃董事會會議上一次的召開時間是2007年6月,所以今年7月雙方就可以啟動清算程序。

「達能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抓不住了。」張馬林表示,從目前達娃之爭的國內外官司來看,達能無一獲勝,這說明,至少在法律的依據上,娃哈哈掌握了最為有利的證據,此前達能指責娃哈哈的系列行為,沒有切實的事實依據。

據了解,其實宗慶後早已准備了清算的後路。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情況下,娃哈哈卻在全國各地新增了許多條生產線,能彌補娃哈哈合資公司清算後所造成的產能缺口。就此一點來看,宗慶後與達能的決斷之心不可更改。

業內人士透露,宗慶後現在的決定就是清算,如果達能好好商談,或者可以凈資產略高的價格來收購。據記者了解,達能與娃哈哈合資十餘年中,前前後後大約投資近14億元。不過,其中許多設備早已折舊完畢,雖然合資公司沒有銀行欠款,但如果清算時安置員工,達能也要付不菲的安置費。如此,宗慶後無疑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達能在華窮途?

「去年,達能集團從合資公司中分得了大量紅利,而從1996年合資至今,達能獲得的分紅高達40億元。」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每年達能的收益率達40%,這么好的效益今後再也無法享受了。

看來,「宗慶後很生氣,達能後果很嚴重。」分手之後,達能的中國之路前景暗淡。目前,達能在華投資控股樂百氏,但自從並購樂百氏以後,達能並未獲得好效益。此外,達能與 光明乳業(行情 股吧)曾經有較好的合作關系,然而去年光明也與達能翻臉,雙方多年的合作停止。而達能投資匯源、與蒙牛合作也半途而廢。

「去年,有傳聞稱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可口可樂等許多投資機構都對達能在娃哈哈的股權感興趣,現在恐怕一個也沒有。」該人士表示,達能在2006年底就威脅宗慶後要把娃哈哈非合資企業股權以凈資產價格賣給它,表示如果不賣,「宗慶後將與世界500強企業打官司,而宗慶後將在監獄中度過餘生。」隨後,宗慶後「偷稅門」、「綠卡門」事件和美國起訴、瑞典仲裁、英屬維爾京群島接管令等等一系列對宗慶後及其家人與相關公司的打擊接二連三。「好在宗慶後沒有被達能法律訴訟所嚇倒。」事實證明,宗慶後確實夠硬。

張馬林表示,娃哈哈與達能打了一場中外企業間最大的官司,目前看來,娃哈哈基本上勝券在握。娃哈哈能打贏這場官司,其意義非凡。

據了解,為了打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娃哈哈花費達億元之多;而達能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既花費了巨額的訴訟費用,又徹底破壞了與娃哈哈的合作,其最賺錢的中國業務從此不再。 (本文來源:國際金融報 )

熱點內容
1996年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05 01:27:10 瀏覽:574
其它國家有立法強制戴頭盔嗎 發布:2025-07-05 01:22:15 瀏覽:333
蘭州大學法律碩士好嗎 發布:2025-07-05 01:21:01 瀏覽:522
道德經微盤 發布:2025-07-05 01:16:57 瀏覽:530
公明人民法庭 發布:2025-07-05 01:15:49 瀏覽:863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框架第六章 發布:2025-07-05 01:15:49 瀏覽:734
房產已過戶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5 00:58:17 瀏覽:263
道德經對貪 發布:2025-07-05 00:58:06 瀏覽:824
法院程海河 發布:2025-07-05 00:50:01 瀏覽:324
中級經濟師經濟法 發布:2025-07-05 00:49:05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