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法律援助中心
① 中山街道新城主城C單元C19-01號地塊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上海中山街道新城主城C單元C19-01號地塊
城市:上海
樓盤位置:南至中郭路,西至回茸梅環路答,北至中長路
建築類型:高層,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② 華東政法大學大學生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的部門設置
秘書處:法援常務工作的軸心。
秘書處是華政法援常務工作的軸心,主要負責法援的內務整理、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匯編、與各個部門的的溝通交流,以及編寫各類活動的前期計劃、進行記錄、活動簡報或新聞稿等,是法援中心常委與事務部、業務部良好溝通的橋梁。秘書處不是一個僅僅與文字打交道的的編輯室,而是一個積極規劃和參與各類活動的總控平台。
普法宣傳部:法援對外宣傳的窗口。
這個部門主要負責法院校內外的普法宣傳工作,也包括對法援進行校內外的宣傳工作。主要通過舉辦街頭法律咨詢,各種類型的講座,以及模擬法庭的演出來進行的普及,尤其是作為法援的優秀傳統項目之一的模擬法庭,一直受到各方的歡迎和好評。通過對法官,律師,原告,被告,證人等角色的扮演,同學們不僅可以熟悉整個審判活動的流程,而且還可以穴道相關的法律知識,為同學鍛煉、表達、表演能力,提供了一個舞台。
網路部:法援發展的重要助力器。
主要負責更新和維護法援的博客以及BBS法援版塊,並且通過視頻製作、網路展示等方式實現法援與各大高校的互動與交流,全面擴大法援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還負責協助核心業務部進行網上的案件回復工作。目前,法援所有的案例正在進行電子化,格式化。 組織小組:法援人凝聚的領軍者。
負責法援日常凝聚力活動及社團文化建設,工作面輻射全法援。旨在通過舉辦各項內部活動,增進法援人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組織參與學校活動體現法援人的熱情與活力;為法援各部門提供平台,增進內部交流。肩負著使法援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加有大家庭氛圍的責任,是團支部工作中的重要部門。
宣傳小組:法援發展宣傳的鮮活元素。
我們是秉承開拓進取精神的開拓者,我們是心存美好願景的求知者。我們活躍在法援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鑄成溝通法援內外的橋梁。我們有卓越的藝術才華,我們有扎實的文字功底,我們有靈活的交際能力,我們有濃郁的法學氛圍。做一名優秀合格的法援人,作為法援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你會發現這里是你想要的。
紀檢小組:法援工作正常進行的守護神。
紀檢小組是以協助內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和維護法援形象為主要工作內容的部門,旨在使法援工作正常進行、井井有條,規范法援成員的行為,增強法援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法援成員思想政治覺悟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勞動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勞動者權益保障(勞動法)
處理涉及勞動爭議、勞資糾紛等勞動方面的業務,與殘疾人聯合會、松江勞動局、中山街道合作,為弱勢群體咨詢法律問題、解決法律問題,普及法律知識
房產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老年人權益保障(房產法)
處理涉及房屋產權糾紛、房屋租賃糾紛等在內的房產方面的業務。與上海市老年人服務中心、普陀區民政局達成共建,為房產方面遇到法律難題的老年人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婚姻家庭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婦女權益保障(婚姻家庭法)
處理涉及婚姻、家庭、繼承、財產方面的業務,與松江區中山街道婦聯,徐匯區、閔行區法律援助中心達成共建,為在婚姻家庭方面遇到難題的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財產糾紛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殘疾人權益保障(合同法、繼承法)
處理涉及人身損害賠償、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在內的財產權方面的業務。對成員注重從接待咨詢技巧、人身損害賠償、醫療糾紛、交通事故處理、合同糾紛、鑒定基本知識等六個方面進行培訓,提升其處理本組專業方向案件的業務水平。
青少年維權組
特色:定點咨詢暨青少年權益保障(未成年人保護法)
處理涉及青少年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業務。 青少年維權部成立於2005年6月,是一個關注青少年權益,充滿挑戰的新興部門。與少管所共建,部門下屬的幫教隊定期前往少管所開展活動。
訴訟指導組
特點:定點咨詢暨訴訟流程指導(訴訟法)
主要職能是在以松江法院為代表的法院立案庭專門負責導訴台咨詢指導工作。導訴服務是指法院區別於立案、審判、執行等職能而專門設立的指導訴訟類服務部門,應司法界「節約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的呼聲而出現。工作內容涉及專業導訴、法律文書指導、證據材料整理、訴訟風險咨詢講解以及案件性質分流等等專業性服務工作。
③ 連雲港有免費的法律援助嗎怎麼聯系
1.什麼是法律援助?
答:法律是指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的組織、指導和統一協調下,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合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以保障實現其合法權益,完善國家司法公正機制,健全人權及社會保障機制的一項法律制度。
2.什麼是法律援助機構?
答: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區、縣均應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暫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區縣,由各區縣司法局指定職能部門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
3.哪些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答: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1)刑事案件的代理和辯護;(2)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的事項;(3)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4)盲、聾、啞和其他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法律事項;(5)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7)需要予以公證的與公民個人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與法律關系;(8)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
4.哪些事項不能申請法律援助?
答:下列案件或事項,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5)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律援助的;(6)訴訟標的不足3000元的債權債務糾紛;(7)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5.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有哪些?
答:法律援助主要採取以下形式:(1)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2)民事、行政訴訟代理;(3)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4)公證證明。
6.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答:法律援助對象應具備以下條件:(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7.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是什麼?
答:公民困難的標準是按本市縣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掌握。
8.法律援助的申請程序?
答:法律援助的申請程序為:咨詢領取申請表遞交申請表及相關材料援助中心對申請人案件及經濟善審查在20天內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對決定受理的)簽訂法律援助合同――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服務機構。
9.申請法律援助應帶哪些材料?
答: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同時提交下列材料:(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2)街道(鄉鎮)、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3)申請援助事項的基本情況以及有關的案情材料;(4)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立案通知書;(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並提交代理權資格證明。
10.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答:法律援助案件按下列原則管轄:(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11.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答:受援人享有下列權利:(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迴避。
12受援人應履行哪些義務?
答:受援人應履行下列義務:(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1、連雲港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連雲港市新浦區朝陽路東路8-2號
電話:(0518)85318062 85318025
2、灌雲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灌雲縣城勝利西路96號
電話:(0518)88812967
3、灌南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灌南縣城人民路66號
電話:(0518)83260023
4、東海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東海縣牛山鎮海陵東路261號
電話:(0518)87287148
5、贛榆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贛榆縣青口鎮黃海路89號
電話:(0518)86210148
6、連雲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連雲港市連雲區中山西路26號
電話:(0518)82300148
7、新浦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連雲港市新浦區民主中路177號
電話:(0518)85318122
8、海州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連雲港市海州區幸福南路73號
電話:(0518)85212207 85212631
請根據上面的法律援助進行確認,如果條件符合上述規定的,才能申請法律援助!
④ 華東政法大學大學生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的概況
經過近十六年的努力,華政法援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已發展壯大成為一個擁有龐大志願者的「明星社團」,並突破了最初單一的坐堂接待咨詢模式,建立起了一個含「咨詢、代理、訴訟、普法四位一體的維權網路」;服務對象也擴大到了「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婦女、下崗待業者等弱勢群體的各個層面」;活動范圍由校內擴展到了市總工會、市殘聯、市婦聯、市老齡委等上海市有關組織,並深入華陽、曹楊、龍柏、南京路、中山、岳陽等多個街道社區,華東其他六省及新疆等省市也印上了我們的足跡;同時,我們還參與了多個廣播電台和報刊的專欄節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交部的指導下近年來華政法援還承接了加拿大、荷蘭政府和美國福特基金資助的有關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國際項目。
每一屆法援人都謹奉「以我所學,服務社會,為公平和正義而奮斗!」的宗旨,發揮自身所長,積極為民眾排憂解難。自成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華政法援已建立各類實踐基地37處,近100000多人次曾受到過我們的幫助。
2014年,我們迎來了法援成立的第十六個年頭。在法援的第二個十年之初,我們繼續堅持「以我所學服務社會,為公平正義而奮斗」的宗旨,為社會各界提供優秀的法律援助和普法宣傳志願服務。回首過往,榮譽終歸過去;還看眼前,探索依然漫漫。這一年當中,我們經歷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刻苦過程,始終在社團發展與法律援助事業的雙重道路上不懈努力著,已經成為集事前預防法律宣傳、個案援助、涉法調研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制度化、專業化、品牌化」的、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學生社團。
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幫助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下,通過集體的不懈努力,華政法援以530餘人的規模,成功的完成了大大小小60餘次校級、區級、市級活動,參與人數多達50000餘人次,製作並發放材料63000餘張,與17個單位建立起或進一步深入共建合作關系,組織了共計95次組內培訓、20場研討會和實務講座,接待咨詢案件3600餘件,代理案件均獲成功。目前,華政法援共收到群眾感謝信800餘封,錦旗近70面,受到中央電視台、東方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單位的關注報道200餘次,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團市委等市級部門對華政法援表彰30餘次。2010年榮獲全國助殘示範實踐基、上海市綠化和衛生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等獎等國家級、市級榮譽。在新的一年,我們創造了工作與學習的新業績。
⑤ 請問南寧市青秀區蓉茉大道76號屬於哪個街道的(南湖街道新竹街道中山街道津頭或建政)
您好,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
蓉茉大道這邊的
蓉茉社區是直接歸仙葫經濟開發區管轄的,而不是其他街道辦事處
⑥ 請問誰知道上海市松江區中山街道所有居委會的聯系方式啊
松江區中山街道
地址:環城新村78號
電話:021-57830107
辦事順利…生活愉快…
⑦ 誰知道南寧市青秀區各街道辦(南湖、新竹、中山、津頭、建政)具體的管轄范圍有圖片說明就更好了
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街道管轄區域的通知
青政發[2007]56號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仙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屬各部、委、辦、局,直屬各事業單位:
根據《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寧市青秀區調整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的批復》(南府[2007]82號)精神,現將南寧市青秀區新竹、中山、建政、南湖、津頭街道管轄區域調整情況通知如下:
一、新竹街道:
將新竹街道大板三社區、濱湖社區劃出,歸津頭街道管轄;將新竹街道七星社區劃出,歸中山街道管轄;將新竹街道方園社區及金花茶社區以「東葛路—竹塘路—葛園巷—葛村路」合圍所形成的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劃出,歸建政街道管轄,在建政轄區內保留金花茶社區設置,「東葛路—竹塘路—葛園巷—葛村路」合圍所形成的區域並入新竹街道東葛路社區。
接管由津頭街道劃入的葛麻村;接管由建政街道劃入的民主路社區、民主東社區、建政社區、建園社區。
調整後,新竹街道轄民生東社區、民族宮社區、農林社區、緯武社區、大板一社區、大板二社區、鯉灣路社區、思賢社區、新竹社區、東葛路社區、民族大道中段社區、民主路社區、民主東社區、建政社區、建園社區、葛麻村,共15個社區1個村,面積約8.49平方公里,轄區人口152030人。街道辦事處駐新竹路38-18號(新竹小區內)。
二、中山街道:
將中山街道南湖小區社區位於民族大道以南區域劃出,歸津頭街道管轄;
接管由新竹街道劃入的七星社區,接管由津頭街道劃入的津頭村、新興村。
調整後,中山街道轄七星社區、南國社區、中山社區、天桃社區、商業大院社區、東方園社區、醫科大學社區、八一社區、津頭社區、河堤社區、河堤新街社區、桃源南社區、桃源北社區、新興苑社區、新興村、津頭村,共14個社區2個村,面積約10.6平方公里,轄區人口100255人。街道辦事處駐竹溪大道7號。
三、建政街道:
將建政街道民主路社區、民主東社區、建政社區、建園社區劃出,歸新竹街道管轄;
接管由新竹街道劃入的方園社區及金花茶社區除「東葛路——竹塘路—葛園巷—葛村路」合圍所形成的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在建政轄區內保留金花茶社區設置。接管由津頭街道劃入的長堽村。
調整後,建政街道轄金花茶社區、方園社區、廣園社區、茅橋社區、長堽路社區、二塘社區、長堽村,共6個社區1個村,面積10.1平方公里,轄區人口68586人。街道辦事處駐長堽路42-5-1號。
四、南湖街道:
將南湖街道金洲社區、金浦社區、埌西社區劃出,歸津頭街道管轄(即民族大道—仙葫大道以南原南湖街道管轄區域)。
接管由津頭街道劃入的埌東村、那廖村;接管由中山街道劃入的南湖小區社區位於民族大道以北區域,並入南湖街道嘉賓社區。
調整後,南湖街道轄嘉賓社區、金湖社區、鳳嶺北社區、屯裡社區、埌東村、那廖村,共4個社區2個村,面積約36.4平方公里,轄區人口49769人。街道辦事處駐華賓路。
五、津頭街道:
將津頭街道葛麻村劃出,歸新竹街道管轄;將津頭街道津頭村、新興村劃出,歸中山街道管轄;將津頭街道長堽村劃出,歸建政街道管轄;將津頭街道埌東村、那廖村劃出,歸南湖街道管轄。
接管由新竹街道劃入的大板三社區、濱湖社區;接管由中山街道劃入的南湖小區社區位於民族大道以南區域,在津頭街道內保留南湖小區社區設置;接管由南湖街道劃入的金洲社區、金浦社區、埌西社區。
調整後,津頭街道轄金洲社區、金浦社區、埌西社區、南湖小區社區、大板三社區、濱湖社區、埌西村、麻村、南湖村,共6個社區3個村,面積約43平方公里(含青秀山風景區),轄區人口53886人。街道辦事處駐錦春路8號。
六、根據中共南寧市委、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南寧青秀山風景名勝旅遊區發展的補充意見》(南發[2004]23號),位於津頭街道範圍內的鳳嶺南社區、秀山社區由青秀山風景名勝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管理。
附:南寧市青秀區街道管轄區域調整後界線走向
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八月十七日
主題詞:行政區劃 調整 通知
抄報:中共青秀區委書記肖志鋼、青秀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素萍、青秀區政協主席張寶昌、中共青秀區委副書記鄧健民
抄送:中共青秀區委辦公室、青秀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青秀區政協辦公室
抄發:青秀區各雙管單位
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07年8月17日印發
(共印150份)
南寧市青秀區街道管轄區域調整後界線走向
(一)新竹街道與津頭街道。
新竹街道與津頭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津頭街道、中山街道、新竹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天桃路、七星路、古城路交叉路口)起,向東沿星湖路至園湖南路,轉向北沿園湖南路至民族大道,向東沿民族大道至南湖橋西橋頭(新竹街道、南湖街道、津頭街道三方交匯點)。
(二)新竹街道與建政街道。
新竹街道與建政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新竹街道、南湖街道、建政街道界線三交點(位於南湖公園環湖路與自治區黨委北側圍牆交匯處)起,向西北沿區黨委北側圍牆至茶花園路,向南沿茶花園路至新竹路口,轉向西沿新竹路至葛村路,轉往北沿葛村路至葛園巷,向東沿葛園巷至竹塘路,向北沿竹塘路至東葛路,向西沿東葛路至葛村路,向北沿葛村路至湘桂鐵路,向西沿湘桂鐵路至民主路止(交匯於青秀區與興寧區界線)。
(三)新竹街道與中山街道。
新竹街道與中山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津頭街道、中山街道、新竹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天桃路、七星路、古城路交叉路口)起,向西沿七星路至新民路,向西沿民族大道至青秀區、西鄉塘區、興寧區三方交匯處。
(四)新竹街道與南湖街道。
新竹街道與建政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新竹街道、南湖街道、津頭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南湖大橋西橋頭)起,向北沿南湖公園環湖路至新竹街道、南湖街道、建政街道界線三交點止(位於南湖公園環湖路與區黨委北側圍牆交匯處)。
(五)中山街道與津頭街道。
中山街道與津頭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津頭街道、中山街道、新竹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天桃路、七星路、古城路交叉路口)起,向南沿教育路至桃源路,向東南沿桃源路至雙擁路,向東沿雙擁路青山路口,向東南沿青山路至南寧大橋(在建)至青秀區與良慶區界線交匯(位於邕江主航道中心線)。
(六)南湖街道與津頭街道。
南湖街道與津頭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南湖街道、津頭街道、新竹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南湖大橋西橋頭)起,沿民族大道向東至埌東汽車站東側道路口,向南轉向東沿仙葫大道至原新城區與原邕寧縣界線交匯(南湖街道、津頭街道、長塘鎮界線三交點)。
(七)南湖街道與建政街道。
南湖街道與建政街道的行政區域界線從新竹街道、南湖街道、建政街道三方交匯點(位於南湖公園環湖路與自治區黨委北側圍牆交匯處)起,向北沿南湖公園環湖路至碧湖路,向西沿碧湖路至茶花園路,向北沿茶花園路至長湖路,沿南湖街道與建政街道原分界線與青秀區與興寧區界線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