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有哪些

法律援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06 18:07:15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版低生權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關系請求經濟補償、賠償的;
6、因身體遭受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要求變更或者解除收養、監護關系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對方重婚或者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離婚的;
9、因被刑事立案偵查、提起公訴而請求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的;
10、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如:請求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

Ⅱ 法律援助的對象有哪些

所謂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條件是指要具備以下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Ⅲ 法律援助受理范圍有哪些

按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版代理人的,可權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Ⅳ 適合法律援助的條件有哪些

公民有下復列事項,沒有委制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Ⅳ 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又稱法律扶助,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司法援助制度,是對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又無力承擔訴訟費用以及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公民或法人予以援助,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法律幫助和法律援助不是一回事。需要法律幫助(例如不懂法),但有能力支付訴訟費用的,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只有那些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無力承擔訴訟費用的,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
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據這些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對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國法人資格或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這些公民或法人在經濟上貧困、孤立無援,沒有支付能力,若不給予法律援助,確實無法維護其合法權益。一般來說,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民事方面,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權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贍養、撫育、婚姻、繼承、工傷事故等方面的賠償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Ⅵ 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援助形式是指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實施法律援助。根據司法部的有關規回定,法律援助主要採取答以下形式:①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②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③民事、行政訴訟代理。④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⑤公證證明。⑥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上述六種形式可以分類為:①訴訟援助。②律師非訴訟援助。③公證援助。④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簡易法律援助。⑤其他法律工作者的志願援助。訴訟法律援助又可分為:(1)刑事訴訟援助。(2)民事訴訟援助。(3)行政訴訟援助。非訴訟法律援助又可以分為:(1)法律咨詢。(2)代書。(3)非訴訟調解、提供法律性指導意見等簡易法律援助。(4)公證證明法律行為、法律事實的真實性及合法性。

Ⅶ 法律援助范圍有哪些方面

法律援助條例

法律援助范圍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評估拍賣 發布:2025-07-02 21:05:43 瀏覽:585
刑事訴訟法第173條釋義 發布:2025-07-02 20:55:29 瀏覽:37
房地產公司股權抵押受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7-02 20:47:29 瀏覽:648
一村以法律顧問簽約講稿 發布:2025-07-02 20:46:05 瀏覽:941
義務教育法屬於行政法律 發布:2025-07-02 20:44:36 瀏覽:351
江西勞動法關於產檢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7-02 20:43:31 瀏覽:98
法學神秘數字 發布:2025-07-02 20:38:39 瀏覽:541
員工出差補助勞動法 發布:2025-07-02 20:27:20 瀏覽:880
阜城司法網 發布:2025-07-02 20:21:33 瀏覽:929
掃射法官 發布:2025-07-02 20:06:47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