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法律服務機構信息公開平台
1. 江蘇省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台中機構信息管理填報的營業執照怎麼上傳
嗯,營業執照要上傳的話,首先先要把營業執照掃描,另外保存為jPE級的圖片格式,另外也要注意圖片的大小,有些時候圖片太大了,網頁上也傳不上去的。
2. 江蘇省司法廳的領導信息
柳玉祥,男,1961年12月生,漢族,江蘇連雲港人,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學位,198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0年9月西南政法學院刑偵專業學習;1992年12月省公安廳預審處副處長;1994年2月省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9月省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兼指揮中心副主任;1997年12月省公安廳政治部綜合處處長;1999年12月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1月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處處長;2003年6月省公安廳副廳長、黨委委員;2008年12月省公安廳副廳長、黨委副書記兼省委610辦公室主任;2012年9月起任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黨委副書記兼省委610辦公室主任、省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現任省司法廳廳長、黨委書記兼省監獄管理局第一政委。
許同祿,男,1955年3月生,漢族,江蘇句容人,黨校研究生學歷,1971年8月參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句容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句容縣葛村鄉黨委書記;句容縣委辦公室主任;句容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鎮江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鎮江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書記;南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省十一屆人大代表。現任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
姜金兵,男,1964年12月生,漢族,江蘇贛榆人,大學學歷,1983年8 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歷任省洪澤湖監獄副中隊長、指導員、副科級指導員、宣傳科、組織科副科長、科長;省灌雲監獄副政委、黨委副書紀;省灌雲監獄政委、黨委副書紀;省鹽城監獄政委、黨委副書記;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省司法廳黨委委員、省勞教局局長、黨委書記(副廳級);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現任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省監獄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
張光東,男,1956年6月生,漢族,江蘇東海人,黨校大學學歷,1975年9月參加工作,197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東海縣安峰鄉電影放映員、隊長;徐州消防支隊戰士、政治處幹事;徐州市公安局政治處、宣傳科、辦公室秘書,宣教科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徐州市公安局雲龍公安分局副局長;徐州市委辦公室副科級秘書、副科長,正科級秘書、科長,副處級秘書、助理調研員;睢寧縣委副書記;徐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連雲港市公安局局長、黨組書記;連雲港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公安局局長、黨組書記;連雲港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宣傳部長。現任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
祝玉卿,男,1954年8月生,漢族,江蘇南京人,黨校大專學歷,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7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南京市果品公司業務科副支書、團委副書記;南京長江、金陵南北貨商店支書兼副經理;省紀委二、三室正科級、副處級紀檢監察員;省紀委信訪室副主任(正處級);省紀委四室副主任(正處級);省紀委四室主任(副廳級)。現任省司法廳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萬力,男,1963年3月生,漢族,江蘇金湖人,研究生學歷,1980年6月參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洪澤湖監獄辦公室秘書;省司法廳組宣處助理檢查員(正科級); 司法廳組宣處副處長;司法廳基層工作處副處長;省法律援助中心、省「148」協調指揮中心主任(正處級);司法廳辦公室主任;司法廳黨委委員、廳辦公室主任;司法廳副巡視員、廳辦公室主任;現任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
周紅養,男,1958年6月生,漢族,浙江寧波人,大學學歷。1975年6月參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排長、副股長、參謀、科長、副處長、辦公室副主任、師參謀長、作戰處處長、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現任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
趙道鳳,女,1955年5月生,漢族,江蘇南京人,研究生學歷,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連雲港國際海員俱樂部幹部;省體委辦公室科員;省委組織部審干辦公室副科級組織員、正科級組織員;省委組織部幹部調查審理處副處級巡視員、副處長;省委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現任省司法廳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
張亦軍,女,1965年3月生,漢族,江蘇淮安人,大學學歷,1986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海南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政工辦公室職員、副主任;江蘇省司法廳辦公室科員、助理檢查員、《江蘇司法》編輯部副主任、教育宣傳處主任科員、《法治時代》雜志社副總編輯、政策法規處副處長、處長。現任省司法廳副廳長。
池鳳雲,男,1955年9月出生,漢族,江蘇丹徒人,黨校大學學歷。歷任丹徒縣三山鄉農中、丹徒中學教師;省少管所辦事員、科員、副科長、副所長;省第二少管所所長、黨委副書記;省司法警校校長、黨委書記;監獄局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兼廳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監獄局副局長、黨委委員。現任省勞動教養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廳黨委委員。
3. 江蘇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政府法制辦公室設8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行政處(人事處)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接待、外事、保密、保衛、財務、後勤、資產管理等工作;承辦機關和直屬單位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離退休幹部等工作。
(二)綜合處(研究處)
調查研究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省政府重要決策提供法律意見;與省有關部門共同指導行政權力清理工作;參與指導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和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擬訂省政府年度立法工作安排;起草重要文件、講話稿和綜合材料;負責政府法制信息和機關政務公開工作;組織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宣傳以及對外業務交流;負責清理、編纂省政府規章;編輯地方性法規、省政府規章匯編;組織翻譯、審定出版的省政府規章英文文本。
(三)行政法規處
承辦政法、監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教科文衛體、計劃生育、質量技術監督、民防、民政、旅遊、統計、保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法制工作;承辦相關省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
(四)經濟法規處
承辦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金融、稅收、商務、審計、工商、物價、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測繪、農業、水利、海洋與漁業、糧食和群團組織等方面的法制工作;承辦相關省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
(五)行政執法監督處
負責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組織或者參與對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的問題,起草配套規章、文件和答復意見,提出改進建議;承擔行政執法行為合法性、適當性以及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資格認定工作;協調、指導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涉法爭議的相關工作;承辦省政府規章的備案工作;承辦有關省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以及相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指導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組織開展省政府規章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
(六)行政復議一處
受理向省政府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承辦以省級部門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處理涉及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的來信來訪事項;辦理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負責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
(七)行政復議二處
制定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制度;承辦以市政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代理或者參與省政府行政應訴事務;承辦向省政府申請的行政賠償案件;協調省政府涉訟法律事務;指導、監督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聯系商事仲裁機構。
(八)法制協調處
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全省依法行政工作;擬訂全省依法行政規劃和年度計劃,落實依法行政年度報告等制度;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具體指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有關工作;承擔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4. 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查詢網
刑事訴訟開庭審理流程如下:(一)開庭。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通知與告知相關人員。審判長宣布開庭以及相關事項,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二)法庭調查開庭階段的事項進行完畢後,由審判長宣布開始法庭調查。第一小點,公訴人宣讀起訴書。2.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分別陳述。3.訊問、發問被告人、被害人。4.出示、核實證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只有經過當庭查證核實才能成為定案的根據。5.調取新證據。6.合議庭調查核實證據。(三)法庭辯論(四)被告人最後陳述(五)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六)宣判。分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形式。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宣布判決結果,並在5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定期宣告判決的,合議庭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並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
收起
5. 江蘇省教育廳的信息公開
江蘇省教育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為便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及時獲得本機關政府信息,更好地向社會公眾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結合江蘇省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實際,江蘇省教育廳編制了《江蘇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在江蘇省教育廳門戶網站上查閱《指南》,也可到江蘇省教育廳《指南》發放處領取。
一、政府信息的分類
江蘇省教育廳向社會公開的政府信息分「主動公開信息」、「依申請公開信息」兩類。其中,主動公開信息分為七個類別:
1.機構概況;
2.教育政策法規;
3.教育規劃計劃;
4.教育業務工作;
5.教育行政審批;
6.教育統計數據;
7.其它工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江蘇省教育廳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二、政府信息的編排體系
江蘇省教育廳發布的「主動公開信息」包括索引號、信息名稱、內容概述、產生日期、文件編號、發布機構、公開日期等7項內容。
江蘇省教育廳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提供的「依申請公開信息」,按照江蘇省教育廳掌握該信息的實際狀態提供,不對信息進行加工、統計、研究、分析或者其他處理。
三、政府信息的獲取方式
(一)主動公開信息
江蘇省教育廳主動公開信息自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主動向社會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通過江蘇省教育廳門戶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電視等方式獲取信息,也可通過江蘇省教育廳設立的政府信息公共查閱室、信息公開欄、電子觸摸屏方式等獲取信息。
(二)依申請公開信息
1.申請方式
申請人需向本廳提出書面申請,填寫《江蘇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表樣見附件,以下簡稱《申請表》)。申請表復制有效,可以在江蘇省教育廳網站上下載電子版,也可以在江蘇省教育廳一樓大廳領取。
申請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出申請:
一是通過信函、傳真申請。申請人通過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的,請在信封左下角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申請人通過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相應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
二是當面申請。申請人可以到受理機構處當面提出申請。因特殊原因當面口頭申請的,由江蘇省教育廳工作人員作好記錄。
三是特別程序。申請人申請提供與其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應當持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證明文件。
江蘇省教育廳不直接受理通過電話方式提出的申請,但申請人可以通過電話咨詢相應的服務業務。
2.申請辦理流程
江蘇省教育廳在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後,將從形式上對申請人提交的要件是否完備進行審查,對於要件不完備的申請予以退回,要求申請人補正。
江蘇省教育廳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經我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為了提高處理申請的效率,申請人對所需信息的描述請盡量詳盡、明確;若有可能,請提供該信息的標題、形成時間、文號或者其他有助於江蘇省教育廳確定信息載體的提示。
3.申請處理
申請獲取的信息如果屬於江蘇省教育廳已經主動公開的信息,江蘇省教育廳中止受理申請程序,告知申請人獲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江蘇省教育廳機關對收到的有效申請在登記後出具《登記回執》(表樣見附件),再根據先後次序進行處理,並在1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特殊情況經批准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申請人能夠根據《目錄》事先確定所需信息的索取號的,江蘇省教育廳機關將當場答復或者立即答復予以公開。單件申請中同時提出幾項獨立請求的,江蘇省教育廳機關將全部處理完畢後統一答復。鑒於針對不同請求的答復可能不同,為提高處理效率,建議申請人就不同請求分別申請。
4.收費標准
江蘇省教育廳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費標准經江蘇省財政廳和江蘇省物價局確定後收取。申請人申請減免費用的,可以在《申請表》中一並填妥。
四、政府信息公開機構
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是江蘇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辦公時間按照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統一規定執行。
五、申訴監督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本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江蘇省教育廳監察室投訴。認為江蘇省教育廳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6. 法律援助機構如何快速查詢
快速查詢法律復援助機構方法:
1,打開制網路App,搜索【國家政務服務平台】進入結果頁,找到【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小程序】;
2,在【司法】版塊找到【法律援助機構查詢】並點擊進入,輸入機構名稱和地區,點擊查詢即可查看法律援助機構的信息;
3,在司法服務列表頁,不僅有法律援助機構查詢,還有律師、仲裁、調解員、公證員人員查詢;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等機構查詢。
7. 江蘇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的內設機構及職能
(一)秘書行政處(人事處)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接待、外事、保密、保衛、財務、後勤、資產管理等工作;承辦機關和直屬單位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離退休幹部等工作。
(二)綜合處(研究處)
調查研究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省政府重要決策提供法律意見;與省有關部門共同指導行政權力清理工作;參與指導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和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擬訂省政府年度立法工作安排;起草重要文件、講話稿和綜合材料;負責政府法制信息和機關政務公開工作;組織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宣傳以及對外業務交流;負責清理、編纂省政府規章;編輯地方性法規、省政府規章匯編;組織翻譯、審定出版的省政府規章英文文本。
(三)行政法規處
承辦政法、監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教科文衛體、計劃生育、質量技術監督、民防、民政、旅遊、統計、保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法制工作;承辦相關省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
(四)經濟法規處
承辦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金融、稅收、商務、審計、工商、物價、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測繪、農業、水利、海洋與漁業、糧食和群團組織等方面的法制工作;承辦相關省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
(五)行政執法監督處
負責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組織或者參與對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的問題,起草配套規章、文件和答復意見,提出改進建議;承擔行政執法行為合法性、適當性以及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資格認定工作;協調、指導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涉法爭議的相關工作;承辦省政府規章的備案工作;承辦有關省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以及相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指導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組織開展省政府規章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
(六)行政復議一處
受理向省政府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承辦以省級部門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處理涉及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的來信來訪事項;辦理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負責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
(七)行政復議二處
制定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制度;承辦以市政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代理或者參與省政府行政應訴事務;承辦向省政府申請的行政賠償案件;協調省政府涉訟法律事務;指導、監督全省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聯系商事仲裁機構。
(八)法制協調處
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全省依法行政工作;擬訂全省依法行政規劃和年度計劃,落實依法行政年度報告等制度;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具體指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有關工作;承擔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開展政府法制建設的基礎理論和立法、執法、法制監督活動中的應用性課題研究,承擔重大法制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作用;
組織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標准文本翻譯工作;
承接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涉外文本委託翻譯工作;
適應形勢和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開展國內外行政法制領域的學術交流;
籌劃和具體組織開展政府法制宣傳工作,負責江蘇政府法制網站內容更新及日常維護。 承辦法規、規章匯編的編印發行工作;
做好法依法行政的宣傳教育工作;
負責組織相關人員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工作。
8. 誰知道江蘇法律援助熱線
12348是全國統一服務號碼,也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版群眾的法律咨權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江蘇省法律援助中心地址:江蘇省北京西路28號四樓。
(8)江蘇省法律服務機構信息公開平台擴展閱讀
法律援助中心設立目的:
1、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於人權保護和維護司法公正與平衡的目的而設立。
2、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門設立的)是律師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法定執業機構。
3、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區別在於:
(1)前者享受國家工資,專門為法律援助對象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後者是自謀生路,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不得辦理非援助案件,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向受授者收取錢物。
(2)前者其注冊後的律師證件稱之為「律師工作證」,而後者的注冊證件叫「律師執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