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浩特法律援助
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案例
1、心靈交通網
創意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
主要內容:心靈交通網是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網路,分為教育系統內網與社會家庭外網兩部分。該網路以學校為中轉站,貫通長春市各縣、區,聯接家庭和社會。內網以教育局及教育科研所為核心,由十四個縣區、2000多所中小學和各學校的心理教師組成,主要是加強中小學生心理監測,提高心理危機干預的及時性針對性。外網由教育局與團市委共同建立,由青春期保健中心、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等10個專業化幫助機構組成,主要是解決青少年出現的心理障礙問題,採取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創編校園心理劇等形式進行。心靈交通網的建立,較好地解決了中小學生中的厭學、考試焦慮、心理挫折、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問題。
2、"陶老師"工作站
創意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
主要內容:"陶老師"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是一個面向個人和學生群體提供公益服務的機構,因主持人姓陶而得名。服務內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危機干預等。服務方式主要有"陶老師"熱線、"陶老師"心理咨詢中心、"陶老師"心理輔導流動服務站和"陶老師"信箱。採取 24小時熱線電話、QQ談心、簡訊平台、當面咨詢與治療、緊急現場干預、中小學校現場咨詢服務和咨詢信箱等形式,開展心理服務。目前,"陶老師"工作站已形成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與治療、親子教育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體系,成為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靈港灣。
3、心理維護三級體系
創意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教育局、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
主要內容:著眼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以市未成年人心理維護中心為龍頭,建設市、縣(市、區)、校三級貫通的心理維護體系。該體系由一級維護機構(石家莊市未成年人心理維護中心)、二級維護機構(區域分中心)、三級維護機構(學校站點)構成。2007年度,市有關部門撥款100萬元,各區(縣)、學校自籌390萬元,完成了26個分中心、100個三級維護站點的建設。依託心理維護體系,面向廣大中小學生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師培訓、心理輔導、心理知識普及等活動,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平台。
4、農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創意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區科協、百色市文明辦
主要內容:依託鄉鎮宣傳文化站,創建農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解決了農村孩子活動陣地缺失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在百色市進行試點,並逐步向全區推廣。校外活動中心開辟有綜合娛樂室、美術書法攝影室、培訓室、科技活動室、電視放像室、圖書閱覽室和棋藝室,向農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設計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文體娛樂、科學普及、技能鍛煉和公益服務等活動,寓教於樂。同時,幫助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5、道德早餐
創意單位:吉林省吉林市文明辦、教育局
主要內容:從2005年開始,組織全市中小學校利用每天第一節課前十分鍾時間,由學生自己組織,採取講述道德故事、暢談個人感受、互相論辯觀點、演出文藝小品、老師最後點評等形式進行道德教育,稱為"道德早餐"。這項活動改變了單純說教式的德育方法,激發了學生的主動精神,增強了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利於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養成,已成為該市各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
6、青少年輿情監測網路
創意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文明辦、團市委
主要內容:建立青少年輿情監測網路的目的是及時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狀況和行為狀態,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目前,已在全市各基層團組織、關工委、中小學校、社區青年工作站、企事業單位等設立了198個輿情監測點,每個點都由1名熱心青少年事業、工作責任心強、具一定文化程度的專兼職人員作為輿情信息員。同時,每月編發1期《青少年輿情監測》,對收集的青少年輿情信息整理匯總,為黨委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7、流浪兒救助工程
創意單位:新疆維吾樂自治區司法廳
主要內容:主要救助在內地省市進行流浪後被遣返回新疆的流浪兒童,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校制度建設。明確工作職責,對教職員工實施目標責任量化考核;二是制定流浪少年兒童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從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他們進行登記考核。三是以九年義務教育為教學內容,以思想品德教育為核心,以法律常識教育為重點,以提高素質修養、培養良好道德為目標,對流浪兒童進行引導性、針對性教育,實行親情式、養成式的校園管理。從救助學校畢業返家的孩子,心態積極健康向上,大部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8、萬名少兒講孝道
創意單位:雲南省保山市委
主要內容:針對青少年傳統道德缺失的問題,在全市開展"萬名少兒講孝道"道德實踐活動。組織中小學生進行孝道演講比賽、參觀孝道活動展覽、開展《孝道歌》傳唱等系列活動,開展"十大少兒孝星"、"百名孝星"評選,舉辦全市"雅光杯"講孝道中小學繪畫比賽,形成學校帶動家庭、家庭社會促進學校的互動局面,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及時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全市80%以上的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參與活動,擴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9、《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
創新單位:遼寧省沈陽市文明辦
主要內容:《沈陽市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包括"基本指標"和"特色指標"兩部分,共20條,41項。基本指標部分反映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情況,分為工作機制、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四個方面;特色指標部分反映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特色、農村各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整體概況。測評方法包括聽取匯報、材料審核、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整體觀察等五個方面,測評總分為120分。該《測評體系》的建立,對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現規范化、制度化進行有益探索。
10、城鄉社區校外輔導站
創意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文明辦、市關工委
主要內容:針對中小學生在節假日無人管理、缺乏引導的情況,南通市部分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等"五老"人員,依託村鎮、社區、企業、學校等資源,積極創辦校外教育輔導站,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目前,全市1921個行政村和266個社區中,已建立校外輔導站2923個,參與校外教育輔導的"五老"人員有17000多人。校外輔導站被譽成為"寓教於樂的假日樂園,健康成長的社會搖籃"和連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紐帶。
11、"孫萬清平台"
創意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主要內容:2003年,宜昌市西陵區二馬路社區居民、殘疾青年孫萬清創辦了社區未成年人心理咨詢服務平台--"窗汐熱線"、"窗汐網站"和"窗汐工作室",受到社區青少年和廣大家長的歡迎。為進一步擴大孫萬清平台的社會效應,宜昌市在城區挑選有條件的40個社區,建立了 "孫萬清平台社區工作站",把社區青少年關愛小組、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矯正站、青少年維權站、學校心理咨詢室等統一納入"孫萬清平台"建設。通過網路實現連通互動,並為每個工作站配備一名具有資格認證的心理咨詢師,同時從學校教師、心理咨詢師中聘請兼職輔導員,初步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聯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服務機制。
12、傳統文化經典誦讀
創意單位: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實驗小學
主要內容:以引導學生深入認識了解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為目的,開展"經典誦讀"工程系列教育活動。精選篇目,召開"經典誦讀"主題班會和家長會,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和熱情,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利用校園網、廣播站、宣傳欄、校刊等校園文化陣地,開辟專欄專版,推介誦讀經驗。將經典誦讀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開發校本教材。在校門口開辟"誦讀園",在班級開辟"誦讀園地"和"經典知識角"。開展誦讀經典徵文活動,評選表彰"誦讀之星",組織"誦讀擂台賽"、"誦讀表演劇"等活動。自2002年開展以來,已形成了學校德育的特色項目,深受學生喜愛。
13、"警校共育"新模式
創意單位:四川省德陽市公安局、市教育局
主要內容:堅持以護人、育人為主題,探索建立"黨委政府推動,公安教育互動,學校社會聯動"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學生安全無小事,警民共建做大事,百姓操心變放心,社會滿意促和諧"的育人氛圍,帶動了全市"警社共育"、"警民共育"活動的開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社會環境。
14、"社區青少年快樂營地"
創意單位:天津市河西區社區教育中心
主要內容: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等措施,建設 "社區青少年快樂營地"。自2006年以來,整合社區硬體資源5000平米,分三批創建了100個社區青少年快樂營地,覆蓋全區13個街道,惠及轄區的6萬多名中小學生。同時,依託"社區快樂營地",開展社會實踐和道德實踐活動,為青少年提供發揮潛能、展示才華的舞台。
15、未成年人網路天地
創意單位:上海東方網路電視有限公司
主要內容:為打造未成年人綠色、健康上網的平台,2005年初,上海東方網路電視有限公司創建了全國首個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題的網路電視平台-《未成年人網路天地》。該平台依託互聯網路,以視頻節目為特色,建立起專業、權威的德育資源庫,實現了德育資源的有效集成,為學校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資源。2007年,《未成年人網路天地》又開設了校園電視平台,利用學生午休、課間休息、班會隊會時段,通過教室閉路電視播放電視節目,覆蓋到全市1100所中小學校。
16、少年圖書博覽會
創意單位: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學
主要內容:針對班級圖書角圖書數量少、內容單一陳舊的問題,採取"少年圖書博覽會"的方式,在學生中開展體驗教育。博覽會分布展、交易、收尾三個階段。布展時,以班級為單位,在操場自行設計布置班級書店(圖書展台),由學生擔任書店的工作人員;交易時,學生和家長在展台前自由選擇、自由交易圖書,學生以工作人員的角色進行售賣;收尾時,把圖書交易額的10%作為學校少先隊救助基金,並進行優秀書店、優秀銷售員、優秀營銷策略等獎項的評選。圖書博覽會成功實現了班級圖書角的圖書交換使用與更新,達到了讓學生感知社會、體驗生活、創新思路、誠信服務、熱心公益、正確理財的教育目的。
17、"道德三在"活動
創意單位:重慶市求精中學校
主要內容: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開展"道德'三在'"("道德在校園"、"道德在家庭"、"道德在城鄉")活動。道德在校園,通過開展"文明在我,我創文明"活動,加強道德教育。道德在家庭,通過開展"感恩長輩"和"愛在心頭"系列活動,讓行孝、感恩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道德在城鄉,通過開展建立愛心基金、向山區學校捐款捐物、慰問孤寡老人、幫扶困難家庭等倡導道德實踐,做到知行統一。
18、"六億寶貝"護少年
創意單位:江西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
主要內容:從2006年開始,江西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藉助技術力量,組織研製和推廣應用名為"六億寶貝"的反黃助學軟體,為青少年打造安全文明的綠色網路空間。如果點擊不良網址,該軟體會自動屏蔽,並彈出一個健康網站供瀏覽。到2007年底,全省中小學校已有近20萬台電腦安裝了這套軟體,許多學生家長也主動在家庭電腦上安裝了該軟體。
19、村校家"道德三聯卡"
創意單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李寨中學
主要內容: "道德三聯卡",即"學生成長記錄卡"、"家長溝通放心卡"、"村校聯系明白卡",分別記錄學生的成長表現。這個辦法始於2004年,通過村、校、家各自的學生檔案,互通互知信息。每學期召開全鄉"三聯卡"聯席會議,村校家共同制定計劃,明確各自責任,搞好相互銜接,推動形成"村校家一體互動",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工作網路。
20、"道德馬拉松"
創意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第七中學
主要內容:"道德馬拉松"寓意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和足夠的耐心去堅持。從2002年開始,該中學以課堂為主陣地,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同時,強調道德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做到"三好四不五做"。"三好"即: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四不"是不吸煙、不進網吧、不看不健康影片、不信邪教;"五做"即:為社會做好事,為學校做好事,為父母做好事,為同學做好事,為他人做好事。
㈡ 禁止使用<紅磚>有相關文件沒有 請幫助
第一批:160個(計劃是170個,實際160,2000年公布)。第二批:256個(2005年公布)
黑龍江第一批一個城市也沒有,第二批有牡丹江:
第二批(黑龍江):
鶴崗市、雙鴨山市、大慶市、牡丹江市、七台河市、齊齊哈爾市、雞西市、伊春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綏化市
將國家兩個文件都給你找出來吧!
國家建材局建設部 農業部 國土資源部 牆體材料革新建築節能辦公室文件
牆辦發[2000]06號
關於公布「在住宅建設中逐步限時
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大中城市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牆改辦公室: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9)72號文)和《在住宅建設中淘汰落後產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號文)精神,加快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實現三年內在各直轄市、沿海地區大中城市和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不足o.8畝省份的大中城市中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的目標,現將經調查核實的160個城市名單予以公布請各地牆改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緊做好實心粘土磚的限時淘汰工作,積極發展和推廣替代實心粘土磚的新型牆體材料產品,並據此盡快制定相關城市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的分年度目標。原則上直轄巾定於2000年12月31日前,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定於2001午6月30日前,地級城市定於2002年6月30日前,其它縣級城市定於 2003年6月30日前,為實現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目標的最遲日期。
國家三部一局牆改辦
二OOO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限時淘汰使用實心粘土磚的大中城市名單(共計160個)
一、直轄市(4個)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二、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140個)
1、河北省(11個)
石家莊市、唐山市、邯鄲市、張家口市、保定市、秦皇島市、邢台市、滄州市、承德市、
廊坊市、 衡水市
2、遼寧省(17個)
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早新巾、錦州市、丹東市、遼陽市、營口市、
盤錦市、葫蘆島市、鐵嶺市、朝陽市、瓦房店市、海城市、北票市
3.江蘇省(25個)
南京市、徐州市、無鉛市、蘇州市、常州市、鎮扛巾、南通市、連雲港市、揚州市、鹽城市、淮陰市、泰州市、通州市、海門市、扛陰市、溧陽市、常熟市、如皋市、宜興市、東台市、
泰興市、興化市、丹陽市、啟東市、江都市
4、浙江省(10個)
杭州市、寧波市、沮州市、湖州市、嘉興市、台州市、紹興市、金華市、舟山市、蕭山市
5、福建省(7個)
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龍岩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
6、山東省(28個)
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煙台市、棗庄市、濰坊市、臨沂市、泰安市、東營市、濟寧市、
萊蕪市、日照市、威海市、德州市、聊城市、膳州市、新泰市、肥城市、鄒城市、菏澤市、
濱州市、龍口市、壽光市、高密市、萊州市、章丘市、榮城市、平度市
7、廣東省(34個)
廣州市、深圳市、汕頭市、湛江市、韶關市、佛山市、潮陽市、中山市、南晦市、東莞市、
珠海市、台山市、番禺市、順德市、羅定市、江門市、普寧市、茂名市、肇慶市、陽江市、
惠州市、新會市、陸豐市、潮州市、廉扛市、雷州市、梅州市、興寧市、陽春市、揭陽市、
英德市、高州市、增城市、花都市
8、廣西自治區(6個)
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貴港市、北海市、
9、海南省(2個)
海口市、儋州市
三、人均耕地<0.8畝的省的大中城市(16個)
1、湖南省(12個)
長沙市、衡陽市、珠州市、湘潭市、岳陽市、常德市、邵陽市? 益陽市、永州市、郴州市、
懷化市、婁底市
2、貴州省(4個)
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
第二批:
關於公布第二批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土 資 源 部 文件
建 設 部
農 業 部
發改環資[2005]2656號
關於公布第二批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計委)、經貿委(經委)、國土資源廳(局)、建設廳(局)、農業廳(局)及牆改辦公室: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築的通知》(國辦發[2005]33號)精神,進一步加大牆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築工作力度。按照2010年底,所有城市城區禁止使用實心粘磚,全國實心粘土磚產量控制在4000億塊以下的任務目標,現將2008年底前第二批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的名單印發你們,請各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城市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分年度計劃,落實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扎實推進,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目標。有關省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第一批已經基本實現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的指導和督查,鞏固工作成果,防止出現實心粘土磚使用反彈現象,並向郊區城鎮延伸,積極發展和推廣替代實心粘土磚的優質新型牆體材料,逐步淘汰粘土製品。
附件:全國第二批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名單(共計256個)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土 資 源 部
建 設 部
農 業 部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附件:
全國限時第二批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名單
1、河北省(12個)
辛集市、遵化市、遷安市、武安市、沙河市、涿州市、泊頭市、三河市、冀州市、鹿泉市、定州市、任丘市
2、山西省(11個)
潞城市、侯馬市、大同市、朔州市、陽泉市、忻州市、晉中市、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運城市
3、內蒙古(8個)
呼和浩特、包頭市、烏海市、錫林浩特市、烏蘭浩特市、通遼市、赤峰市、滿洲里市
4、遼寧省(14個)
新民市、普蘭店市、庄河市、東港市、鳳城市、凌海市、北寧市、興城市、大石橋市、蓋州市、燈塔市、調兵山市、開原市、凌源市
5、吉林省(12個)
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吉市、榆樹市、德惠市、九台市
6、黑龍江省(11個)
鶴崗市、雙鴨山市、大慶市、牡丹江市、七台河市、齊齊哈爾市、雞西市、伊春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綏化市
7、江蘇省(13個)
邳州市、新沂市、大豐市、高郵市、儀征市、姜堰市、靖江市、句容市、金壇市、溧陽市、宜興市、太倉市、吳江市
8、安徽省(17個)
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淮北市、安慶市、黃山市、銅陵市、池州市、桐城市、毫州市、宿州市、阜陽市、滁州市、六安市、巢湖市、宣城市
9、福建省(12個)
莆田市、福安市、福清市、長樂市、永安市、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龍海市、邵武市、建甌市、福鼎市
10、河南省(22個)
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鶴壁市、新鄉市、安陽市、許昌市、漯河市、三門峽市、南陽市、濟源市、濮陽市、新密市、滎陽市、新鄭市、鞏義市、登封市、鄧州市、偃師市、林州市、汝州市、義馬市
11、湖北省(27個)
黃石市、荊州市、黃岡市、鄂州市、咸寧市、孝感市、宜昌市、十堰市、荊門市、襄樊市、隨州市、大冶市、棗陽市、宜城市、洪湖市、當陽市、枝江市、鍾祥市、應城市、安陸市、漢川市、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
12、湖南省(12個)
永州市、懷化市、邵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湘鄉市、瀏陽市、吉首市、韶山市、冷水江市、漣源市
13、廣東省(9個)
韶關市、江門市、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揭陽市、陽江市、台山市、鶴山市
14、廣西省(10個)
柳州市、欽州市、玉林市、百色市、賀州市、河池市、來賓市、北流市、桂平市、岑溪市
15、海南省(3個)
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
16、四川省(18個)
綿陽市、自貢市、內江市、南充市、廣安市、眉山市、巴中市、西昌市、廣元市、遂寧市、樂山市、宜賓市、達州市、雅安市、資陽市、德陽市、江油市、什邡市
17、貴州省(6個)
都勻市、凱里市、興義市、銅仁市、畢節市、福泉市
18、雲南省(7個)
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個舊市、開遠市、楚雄市、大理市
19、陝西省(9個)
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商洛市、榆林市、銅川市、安康市
20、甘肅省(6個)
蘭州市、定西市、酒泉市、天水市、嘉峪關市、慶陽市
21、青海(3個)
西寧市、德令哈市、格爾木市
22、寧夏區(3個)
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
23、新疆區(11個)
石河子市、吐魯番市、哈密市、阿克蘇市、喀什市、庫爾勒市、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伊寧市、奎屯市
㈢ 烏蘭夫資料關於他的感人故事,
烏蘭夫資料:
烏蘭夫曾用名雲澤、雲時雨,化名陳雲章。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將軍銜。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等職。
烏蘭夫的感人故事:
1981年至1984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國家副主席任內,烏蘭夫傾注心血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為這部基本法律的起草和頒布作出了特殊貢獻。
烏蘭夫同志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加強國防建設和政權建設,為民族工作的健康發展,為做好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1987年7月29日,作為中央代表團團長,率中央代表團抵達呼和浩特市,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周年慶典活動,受到內蒙古自治區各族各界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慶典後,烏蘭夫留在內蒙古自治區進行了15天的視察工作,就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指示。
(3)烏蘭浩特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烏蘭夫同志主持內蒙古工作時期,注意結合內蒙古具體情況貫徹中央的方針,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努力制定符合內蒙古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的具體政策。
土地改革中,內蒙古制定了調整民族關系、消除民族隔閡、加強各民族農民的團結、縮小對蒙古族地主的打擊面等一系列處理民族問題的原則、特殊政策和工作方法,順利完成了土地制度的變革。
根據內蒙古牧區經濟和階級關系的特點,在牧區的民主改革中,烏蘭夫同志要求工作慎重穩進。明確提出牧區民主改革要廢除王公的封建特權,實行牧區歸公、自由放牧等政策。
使牧區經濟得到保護,並很快恢復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開始後,內蒙古自治區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對待牧主經濟的和平改造方針。
考慮到內蒙古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烏蘭夫同志提出了政策要穩,辦法要寬,時間要長的方針。
在發展牧區經濟中,他又提出了千條萬條發展畜牧第一條的口號。這些做法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㈣ 呼市警察學校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公安政法類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院校,列入公安系列,面向全區公安、政法系統培養專科學歷的實用人才,學制三年,同時兼掛內蒙古政法幹部培訓學院牌子,承擔全區公安、政法系統的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任務。[1]
學院前身是1948年3月成立的內蒙古公安部直屬訓練科。1980年改建為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幹部學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2001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為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2002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法學校並入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1]
中文名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
英文名
Inner Mongolia Police Professional College
簡稱
內蒙古警院
創辦時間
1948年
類別
公立大學
辦學歷史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公安政法類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院校,列入公安系列,面向全區公安、政法系統培養專科學歷的實用人才,學制三年,同時兼掛內蒙古政法幹部培訓學院牌子,承擔全區公安、政法系統的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任務。
學校大門
1948年3月,學院的前身內蒙古公安部直屬訓練科在烏蘭浩特市成立。
1953年組建為內蒙古公安幹部學校,1954年遷址呼和浩特市,
1959年改名為內蒙古政法幹部學校。
1980年改建為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幹部學校,成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兩個學校一套機構。
2001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為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
2002年9月,內蒙古司法學校並入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經過五年的發展建設,學院已步入正規普通高等教育的發展軌道。[2]
現任領導
趙永剛[3]
黨委書記、院長
蘇和生
政治委員
竇利萍
黨委委員、副政委
展開全部
辦學條件
基礎設施
學院佔地面積820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具有完善的教學樓、圖書館、警體訓練場、射擊場、餐廳、宿舍、汽車駕駛員培訓基地等教學設施,以及現代化的計算機實驗室、痕跡檢驗室、刑事照相實驗室、汽車模擬駕駛實驗室、汽車分解實驗室、教學監控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校園網路中心等教學設備。學院設有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內蒙古函授站、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內蒙古函授站和全國計算機及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指定培訓站,是國家信息產業IT職業技術教育定點院校。學院創辦的《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學報》,是自治區唯一的公安類學術理論刊物。內蒙古刑法學研究會掛靠在我院。
共15張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校園環境圖
2008年,按照中央政法委、中組部、公安部、教育部等十一部委的文件精神,學院被列入全國政法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公安院校。2008年招收首期軍隊退役士兵試點班學員200人。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形成了一支以高中級教師為骨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308人,專兼職教師1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以上職稱68人,碩士學歷16人,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19人,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1人。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
教學特色
學院堅持政治建校、從嚴治警的原則和面向公安工作實際、面向公安工作實戰的人才培養目標,實行嚴格的警務化管理,突出實踐性教學,形成了警察職業教育特點明顯的課程體系,著力培養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預備警官。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決心堅持科學發展觀,把握一條主線,突出三大重點,即以專業建設為主線,以課程建設、師資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學院的發展建設,不斷促進改革,逐步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把學院辦成自治區警察文化的重要基地、示範園區和輻射源地。
㈤ (1/2)網友們.法律專家,以及有權執法辦案機關:烏蘭浩特市法院刑庭人,審查抽象行為,包庇幫助偷換證據.身...
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過了上訴期可以申訴申請再審。。。。。。。
㈥ 住宅樓建設法律法規
應該不會遮擋吧,建議你查下你們那的建築規范,有明確規定的
㈦ 經偵大隊電話號碼是多少
這個范圍太大了,每個地方經偵大隊電話號碼都不同。
另外這里也不能發布電話信息。
你可以直接去你當地公安局咨詢。
或者通過114電話查詢。
㈧ 烏蘭浩特市律師事務所電話號碼
烏蘭浩特市的律師事務所很多,建議先確定是哪家事務所,然後撥打114進行查詢即可。
附:烏蘭浩特市律師事務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