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忠律師
⑴ 家鄉的名人韓培信作文200字
送子鍛煉——義無反顧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個初夏的夜晚,韓老和他的妻子王浩登上了南京長江大橋。 韓老走得快速輕捷,王浩緊跟於後,他敏捷地走到了角樓的頂端,轉動著身子向南北、東西瞭望著,面對著著浩瀚的長江,面對廣闊無垠的土地,韓老眉飛色舞,興奮地說起來:「王浩,你可知,我們的家鄉蘇北,過去是古戰場。抗戰時期人民是那麼地英勇,如今卻還沒有脫掉貧困的帽子。我想發起一個蘇南支援蘇北的『運動』,動員一批省級機關幹部去幫助工作,採取致富措施。動員時,我想讓我們的大兒子建華帶頭去濱海縣八灘。現在八灘還很窮,建華生在濱海,我們應該還老鄉一個金八灘!」
王浩猶豫了半晌。她心想,孩子在「文革」中下放在洪澤當農民,後來參軍去上海警備區,復員回來,在揚州柴油機廠先當工人,後當團委書記,自己努力考上航天工業部航天學院,畢業後分配到航天工業部駐南京的七機局,剛剛提上副處級,應當讓他穩定發展,為什麼又要他到農村基層去呢?她想不通。她以懷疑的雙眸凝視著丈夫。良久的沉默,韓培信知道她在想什麼,便以十分關切的口吻勸說:「王浩,不是我不講情理,沒有感情。考慮江蘇全局,一切為了大目標,就像戰爭時期犧牲一切為了革命的勝利,應當拆八灘,打王橋戰斗,粉碎了敵人的『掃盪』,保住了新四軍的後方,取得了勝利。今天搞建設,也是如此。建華是一塊好材料,他可以下去鍛煉。在省委下放一批幹部前先下去,我再動員機關幹部下去就有說服力,這樣在下放幹部隊伍中有我們的親骨肉,群眾的看法就會不一樣,況且建華可以去當濱海縣的副縣長,讓他當個好的父母官,他會從老區人民那裡學到好多優秀品質的!」
王浩是個明理人,培信說到這里,她便爽朗地回答:「我明白了。你講得有道理,我雙手贊成。
不久,王浩遵守諾言,同兒子建華經心理一次促膝長談,建華爽快地答應讓王浩很是感動。韓老聽後十分欣慰,建華臨行前,韓老又親自和兒子談話,著重講下去後如何工作要注意的問題,建華一一記在筆記本上。然後全家一起吃飯喝酒,送建華出發上陣,王浩說:「這和戰爭時期送子參軍一樣的心情。」
建華下鄉後十分努力,他在濱海縣當副縣長、副書記足足三年。由於他在航天學院學習的專業是企業管理。他便深入到扶貧點上去,首先按縣委決定去建設電廠,恢復江蘇名酒八灘五醍漿,抓改進企業管理,把許多鄉鎮企業的管理水平搞上去,在三年內使這些企業創產值1個億。在他取得了如此豐碩的成果後,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照華讓中組部調配局調他到青島市嶗山區任區長。現在他在青島市的李滄區當區委書記。他繼承了父親的好學朴實、勇於開拓、敢於探索、平易近人等許多優秀品質和優良傳統作風。
姐弟情深——公私分明
2007年12月10日,冬雨淅淅,寒意陣陣,上午10時,韓老偕夫人李立英及長子韓建華,在省慈善總會會長俞興德的陪同下,回到日思夜念的家鄉響水,踏上了家鄉的土地。雖已耄耋之年,韓老依然精神瞿鑠,神采奕奕,滿面慈祥。剛一坐定,還未休息的他就對外甥張耀山說:「快帶我去公墓看看老姐姐,我只要來響水一定要看看我的老姐姐。」姐弟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韓老剛出生不久,父親就撒手人寰,6歲時,他母親又因病去逝。成了孤兒的他只得與13歲的姐姐相依為命,姐弟倆靠替人縫衣漿洗度日,生活極其艱苦。姐姐對於韓培信來說就是依靠,就是溫暖,就是最親的親人。
但在韓老為官一任期間,他的姐姐從未給韓老提出過任何過分的私人要求,也從未借韓老的名義向地方向政府提出過要求照顧的申請。
在大兒子韓建華赴蘇北鍛煉前夕,韓老特地對他的妻子王浩說:「我姐姐那裡的外甥,建華去工作後,他們千萬別要求他辦城鎮戶口,找好工作。如果他們一鬧這事,建華的威信、我的威信頓時會受到嚴重影響。這一點,你比我更了解老百姓的心思。所以這個工作得由你向姐姐和外甥去做。」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氣度。在韓老的心裡裝的,已不僅僅是他的姐姐,他的親人,裝的是千千萬萬同他姐姐一樣親的群眾百姓。他已經將對他姐姐的關愛升華成了對所有百姓的關愛,對革命事業國家利益的無限忠誠。
在姐姐的墓前,韓老親自獻上了花藍,並深深地鞠了一躬。鮮艷滴翠的鮮花表達了韓老的深深眷意,寄託了韓老綿綿的哀思。
情牽桑梓——魂系家鄉
打天下,坐江山,一心為了老百姓的苦辣酸甜;謀幸福,送溫暖,日夜不忘老百姓的康寧團圓。從灌河岸邊、鹽阜大地投身革命直至擔任省委書記的韓老,雖然身居高位,但他老人家念念不忘家鄉的父老鄉親,時時牽掛著家鄉的發展。他無論在位不在位,只要是家鄉發展的事,總是熱心過問,抽出時間,想方設法幫助排憂解難。早在七十年代擔任輕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時,就將鹽場劃給響水,並和紡織部合作給響水在小尖辦了紗廠。以後回江蘇,家鄉建學校、開工廠、辦醫院、興商場、造大橋,韓老都不厭其煩,辛勤奔波,協調解決,為響水的大業和百姓的幸福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2000年8月30日,家鄉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澇災害,韓老聞訊後心急如焚,寢食不安,立即組織一大批過冬棉衣和日用品,和夫人(醫生)一起及時送到災民手中,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家鄉人民的心坎上。2003年,原省道308線改造急需資金,韓老當時人在北京醫院查病,聞訊後,不顧年老體邁,專程到有關部門多方爭取了5000多萬元資金,解決了燃眉之急,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如今,家鄉人民走在寬闊平坦的308省道等道路上時,心頭都湧起了對韓老的感激之情。
韓老是孤兒出身,他對孤兒有著一種特別的情緣。2006年9月28日,韓老用自己個人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82。08萬元設立的「江蘇韓培信扶持響水孤兒貧困學生教育基金」獲得通過。2006年10月8日「江蘇韓培信扶持響水孤兒貧困生教育基金會」舉行揭牌暨捐贈儀式,省民政廳民管局局長陳勃,調研員徐永征以及基金會所有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出席儀式,全縣首批30名貧困生現場接受捐助。
2006年響水縣慶期間和2007年8月份,韓老再次捐助了47.92萬元,使得響水貧困孤兒教育基金達到130萬元。12月10日,韓老偕夫人李立英及長子韓建華,在省慈善總會會長俞興德的陪同下,在來響水,開啟了他的愛心之旅——在家鄉召開首屆韓培信扶持響水孤兒貧困學生教育基金會理事會。12月11日上午,在江蘇韓培信扶持響水孤兒貧困學生教育基金會首屆理事會議上,他飽含深情地說: 「我是一名孤兒,我更能理解一名孤兒失去父母疼愛的凄苦,缺少關懷的悲涼。我把我的稿費、逢年過節、生日、生病組織上關心以及親朋戰友給我的慰問金、子女的孝敬錢積攢起來,成立這個基金會,就是要讓更多孤兒不再孤獨,讓他們有學上、有衣穿,享受到社會的溫暖。」綿綿長者風范,拳拳慈愛之心溢於言表。
會上,當韓老聽完受資助的孤兒王夢夢的發言後,離開座位,大步走到王夢夢的身邊,慈祥地把王夢夢摟在懷里說:「王夢夢,你的未來不是夢,我要資助你上大學,讀博士!」場上頓時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既是對王夢夢這位孤兒的一種慶幸,更是對韓老的敬佩和愛戴!自去年4月份韓培信教育基金會運作以來,韓老個人先後三次捐入130萬元。在韓老的感召下,省慈善總會、省國投公司、江蘇南京建工集團基礎工程公司、香港南華集團等單位也向基金會捐贈了近百萬元,縣內的頭罾鹽場、裕廊化工等單位也向基金會捐了款。目前,基金會共籌集資金200餘萬元,已有120名孤兒貧困學生受到資助。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因此,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讓更多的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要保證他們有衣穿、有飯吃、有學上,」韓老在響調研時有感而發地說:「響水要抓住灌河開發的難得機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把目光看得更遠一點,響水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韓老還表示,將為家鄉經濟建設貢獻余熱,介紹更多知名企業來響投資,幫助響水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這就是一名老同志、老黨員、老幹部的高尚情懷。
分享:
13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5563)┊ 評論 (1)┊ 收藏(0) ┊禁止轉載 ┊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走進江蘇省響水縣新盪中心小學
後一篇:記響水縣新盪中心小學教師鮑亞忠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發評論]
評論載入中,請稍候...
發評論
登錄名: 密碼: 找回密碼 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分享到微博
驗證碼: 請點擊後輸入驗證碼 收聽驗證碼
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 前一篇走進江蘇省響水縣新盪中心小學
後一篇 >記響水縣新盪中心小學教師鮑亞忠
新浪BLOG意見反饋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饋電話:4006900000 提示音後按1鍵(按當地市話標准計費)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X
⑵ 上海市律師協會的領導成員
會長:盛雷鳴
副會長:陳乃蔚邵曙范黃綺錢翊梁周天平管建軍
理事會:版
理事(共35人,以權姓氏筆劃排列)
王萍 尹燕德 葉杭生 劉大力 劉習贇 劉逸星 江憲 許強 李志強 吳堅
張志君 張慧卿 陸胤 陳乃蔚 陳剛 邵曙范 羅潔 金立宇 周天平 周仁昌
周朝華 胡光 洪亮 錢奕 錢翊梁 唐勇 陶武平 黃亞忠 黃綺 盛雷鳴
蔣信偉 韓炯 傅強國 游閩鍵 管建軍
監事會:
監事長:厲明
監 事(共7人,以姓氏筆劃排列)
田波 沈偉明 楊波 林東品 金纓 陳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