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企業法律服務
『壹』 境外企業在境外為境內企業服務的稅務問題怎樣解決
這是挺普通的非貿付匯的問題啊.
1.預提CIT.
按照現行的CIT稅法和與germany簽定的避免雙重征稅協議。這個很好查到的.如果合同的服務期不超過183天,就不夠成常設機構不需要交所得稅.在按照協議向tax bureau申請免稅的時候,需要提供合同,發票,你parent公司的德國居民企業身份證明和工商稅務登記證明.
如果超過183天,那麼按照協議,天朝對非居民企業也是有徵稅權的,如果不設計專利權的轉移使用,那麼利潤率30%,稅率25%,也就是7.5%進行徵收,常規如此,看你們tax bureau如何定稅率,一般都是從高不從低。如果涉及特許權或者專利,那麼預提稅率10%。
如果只是單純的一次性勞務,那麼建議就做境外勞務不予征稅的申請,這樣稅務局也會高興一些,因為按照避免雙重征稅協議來操作,他們很麻煩,不喜歡這么做。
2.營業稅
按照現行營業稅條例,接受勞務的企業在境內,那麼就要支付營業稅5%
3.地方性稅種
按照營業稅的基數進行地方性稅種,如教育附加,河道費等計提.
全部稅付掉後,如果支付金額超過3萬美元,那麼需要向tax bureau申請出證.這個你是懂的吧?
本來想把那些法律法規直接粘貼鏈接的,但是網路一直提示不能發表,直到我刪除了那些法律條文的鏈接。上面的英文是我測試的,不和諧物……不能直接寫出來的,我擦啊!
PS樓上說的准予扣除神馬的,是這些費用能否在你公司所得稅前抵扣的問題,並不關你這筆非貿付匯的事情。如果你需要具體法律條文,可以給我留言。一些特殊地區特殊企業的法律法規並不適用於具體的企業,還是需要咨詢主管tax bureau。
『貳』 國內如何起訴國外(境外)企業
通過國內法院訴訟或者通過國外法院訴訟。
所謂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種情況之一專:
第一,訴訟主體涉外屬,即訴訟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或者外國企業和組織; 人民法院在審理國內民商事案件過程中,因追加當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屬於涉外民商事案件。
第二,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事實涉外,即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事實發生在國外;
第三,訴訟標的物涉外,即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標的物在國外。
(2)境外企業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立法體例: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編的規定,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般原則;管轄;送達、期間;財產保全;送達取證、判決和仲裁的相互承認和執行等司法協助活動。
涉外民事案件不同於一般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時,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有特別規定的,適用特別規定;沒有特別規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定。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同民事訴訟其他程序的一般規定,都是以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為指導,貫徹基本原則的精神。
『叄』 和境外的公司簽合同,需要遵循什麼法律呢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3)境外企業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經公證或審批的合同:
1、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2、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
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中國合同鑒證除部門或地方性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以外,一般由當事人自願決定是否鑒證。
3、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肆』 我知道國外有幾個法律在線服務網站做的挺好的,像legalzoom、rocketlawer等
對的,國外相關的網站已經做得很成熟了,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法律俠客版在線網站權在學習國外網站像legalzoom、rocketlawer後,又結合中國國情,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法律文檔在線生成的網站。
『伍』 涉外法律業務包括什麼
國際投資業務 國際金融、保險業務 海事海商 國際貿易、買賣、運輸、信用證結算 涉外經濟案訴訟和仲裁代理 公民涉外財產、婚姻、財產繼承案件代理 其他涉外法律事務 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擔任專項或常年法律顧問;從事與WTO有關的磋商和爭端解決;接受當事人的委託,代理、參加各類案件的調解、訴訟(經濟、民事、行政、刑事)、仲裁活動;為涉外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提供法律服務;代辦涉外房地產交易中的法律事務;代辦外商投資企業的開業、變更、並購和注銷登記事項;代理、參與外商投資企業的解散、破產的清演算法律事務;協助外國公司在華設立代表處、分公司及投資公司;接受當事人的委託,為國外客戶提供法律信息及法律動態分析報告;應邀參與立項和可行性研究;草擬、審查涉外合同、協議、章程等法律文件,參與涉外談判;為當事人的法律行為提供法律咨詢及律師見證;接受委託代辦市場調查和客戶的資信調查;接受當事人的委託,代辦反傾銷、反補貼法律事務;代辦項目融資、國際貸款、融資租賃等涉外金融業務;代辦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版權等)的申請、注冊、登記等法律事務;辦理技術引進與出口業務;辦理涉外保險及國際保理業務;承辦境外律師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其他涉外法律業務。
『陸』 境外企業在境外為境內企業服務的稅務問題
以下是國家稅務總局就您的問題對廣東省地方稅務局所做的批復,應該能解決您的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國企業在華提供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及咨詢服務征稅問題的批復
國稅函[2005]912號
廣東省地方稅務局:
你局《關於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提供與信息系統有關的運行維護及咨詢服務征稅問題的請示》收悉。據了解,德國愛科公司與其全球子公司簽訂了《IT運行、維護和咨詢服務協議》,在德國為其包括愛科電子(珠海保稅區)有限公司和艾科電子(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稱「我國用戶」)在內的全球子公司提供信息系統和相關軟體的運行、維護和咨詢服務。在費用支付上,德國愛科公司負責在境內外統一安排技術人員提供服務,墊付相關費用,然後向用戶收取服務費和代墊的軟體費。現就德國愛科公司收取的服務費和代墊的軟體費的征稅問題,批復如下:
一、德國愛科公司的上述業務,屬於對我國用戶已有信息系統包括其受讓的相關軟體的正常運行,提供的支持、維護和咨詢服務。現行規定中有關技術服務費用應合並作為特許權使用費徵收(預提)所得稅的技術服務,是指作為專有技術的授讓方式而發生的傳授、指導、培訓等勞務形式。因此,對德國愛科公司上述業務收取的服務費,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稅務處理,屬於境外提供勞務部分,不徵收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屬於境內勞務部分取得的收入,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中德稅收協定第三條和第七條的有關規定,繳納營業稅和所得稅。
二、對德國愛科公司收取的其代墊的我國用戶使用境外企業提供的軟體的軟體費,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按照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分別徵收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對其中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規定的技術轉讓免徵營業稅條件的,可依照該項通知的規定,免徵營業稅。
三、企業應准確合理地劃分上述收入,計算繳納有關稅收。對其中劃分不合理或確實無法按實際劃分的部分,主管稅務機關可確定合理的比例劃分方法,劃分應稅收入。
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柒』 對境外公司做法律盡職調查的費用一般是多少
依據調查目的,調查范圍所產生的調查費用不等。對於境外的公司做盡職調查一般是與被調查公司當地律師事務所合作進行調查。費用沒有統一的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