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演戲

民法典演戲

發布時間: 2025-05-20 13:31:37

① 江蘇淮安一男子婚內出軌轉給情人買房開店,妻子告上法庭,法院咋判的

有人說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個話在一些人身上,是正確的。有一個男子,跟妻子經營一家公司,效益不錯。男人就找了一個情人,為了給情人買房、開店,將錢私自轉給女子。妻子知道以後,直接到法院起訴,要求歸還這些錢。法院竟然支持了妻子的訴訟請求,那位女子人財兩空了。

家有賢妻,就要好好過日子,想要圖新鮮,也要想清楚,是不是會對家庭產生沖擊?要是會的話,還是不要沖動了。因為沖動是魔鬼!男子的行為,讓自己的妻子受傷,給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這何必呢?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

② 拾金不昧者,該獎勵嗎

我個人覺得應該獎勵的。

由廣州市公安局起草的《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2月10日悄然出現在「廣州金盾」網和廣東省公安廳的官方網站上,將連續10天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第十條(一)「對拾金不昧的個人,可按拾獲財物價值的百分之十的金額給予獎勵」,經當地媒體報道並放大後引起了廣泛關注。

與上相對應的另一條規定則是:失主領回失物時,可以自願按遺失物品價值10%的金額獎勵拾金不昧的單位或個人。無失主者則拍賣後支付此報酬。

負責發布《規定》的廣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新聞發言人認為,該規定實際上在執行了近30年、去年底才廢止的《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辦法》中也有,只是平常少有人去關注、實踐中也少執行而已;這次繼續出台並強化之,主要還是為了加強對本市拾遺物品的管理,維護財物失主的權益,表彰拾金不昧的優良品質。

《規定》同時也強調,凡冒領、挪用、侵吞、故意損毀拾遺財物的,一經查實,除返還原物或賠償經濟損失外,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規定》一公布,拾金不昧到底要不要獎10%,引來廣泛爭議。

碰撞

拾得人應有報酬請求權

實際工作中,拾得人首先要妥善保管拾遺物品,還要打電話、發微博找尋失主,若聯系失敗須將物品交到公安機關,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應當享有報酬請求權。現實中無論拾獲次數還是拾遺物品都可能最多的群體——計程車司機,其中就有不少人建議,若法律能對拾金不昧給予獎勵、予以肯定,將對遺拾雙方非常有益。

失主付費物權法早有規定

「拾金不昧獎10%」其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在地方的「實施細則」。《物權法》第112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很顯然,失主向拾金不昧者支付費用是法定的。只不過,《物權法》沒有像廣州這次將比例明確為「10%」而已。

此外,撿到貴重物品交到公安機關,也是一種見義勇為行為,應得到榮譽之外的獎勵。

「有償拾金不昧」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完全靠道德或輿論的力量維持拾金不昧的義舉不太現實。就連發達國家也有類似的法律,比如在德國,一般是付給拾得人報酬5%;日本則更高些,拾得人可獲得20%以下報酬。

獎勵辦法可以更加完善,比如,按遺失物價值10%的金額獎勵拾金不昧者,應該設定上限,避免金額太大令獎勵變味;具有特殊職業便利的人,比如保安、巡警、計程車司機等,其獎勵比例應該適當降低;規定確有特殊困難的失主不必拿出10%進行獎勵,如辛苦湊齊用來治病、還債、交學費的錢。

「打九折的拾金不昧」是變了質的「拾金不昧」,拾得人若接受獎金,性質就全變了,這樣去鼓勵拾金不昧,是對道德的侮辱。

熱點內容
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 發布:2025-05-20 19:53:28 瀏覽:8
道德與法治實 發布:2025-05-20 19:52:43 瀏覽:548
勞動法年薪休假制度 發布:2025-05-20 19:51:29 瀏覽:717
勞動法關於事假扣除工資部分 發布:2025-05-20 19:51:19 瀏覽:176
紅旗區法律援助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19:50:22 瀏覽:525
測繪聘請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20 19:49:43 瀏覽:14
民法使保險 發布:2025-05-20 19:43:22 瀏覽:928
花都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20 19:43:21 瀏覽:866
人大法學考研真題答案 發布:2025-05-20 19:40:57 瀏覽:945
雙學位考司法 發布:2025-05-20 19:19:33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