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博達律師

博達律師

發布時間: 2021-11-29 11:20:02

1. 黃宏是中國農科院中關村北京正坤博達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的技術經理,雙碩學歷

黃宏是挺牛的專家,我在福建,浙江,江蘇,上海,雲南、廣西見到他的名片,但我不明白的是他為什麼到處都跑市場,真的和我的導師葉元土教授一樣到處溜達嗎?

2. 鑒真的簡介

鑒真(688~763),中國唐代律宗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1、六次東渡·壹。742年冬,鑒真及弟子21人,連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揚州附近的東河既濟寺造船,准備東渡。時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揚州倉曹李湊也加以援助。不料鑒真一位弟子道航與一名師弟如海開玩笑說:「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如海信以為真,大怒,便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准備攻打揚州。當年海盜猖獗,淮南采訪使班景倩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雖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國,第一次東渡就此夭折。
六次東渡·貳。 744年1月,作了周密籌備後,鑒真等17僧(包括潛藏下來的榮睿、普照),連同僱傭的「鏤鑄寫綉師修文鐫碑等工手」85人,共100餘人再次出發。結果尚未出海,便在長江口的狼溝浦遇風浪沉船。船修好後剛一出海,又遭大風,飄至舟山群島一小島,五日後眾人方被救,轉送明州餘姚(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安頓。開春之後,越州(今浙江紹興)、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請鑒真前去講法,第二次東渡遂結束。
六次東渡·叄。結束了巡迴講法之後,鑒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備再次東渡。此事為越州僧人得知,為挽留鑒真,他們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潛藏中國,目的是「引誘」鑒真去日本。於是官府將榮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榮睿途中裝病,偽稱「病死」,方能逃離。第三次東渡就此作罷。
六次東渡·肆。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鑒真於是決定從福州買船出海,率30餘人從阿育王寺出發。剛走到溫州,便被截住,原來鑒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安危,苦求揚州官府阻攔,淮南采訪使遂派人將鑒真一行截回揚州。第四次東渡不了了之。
六次東渡·伍。748年,榮睿、普照再次來到大明寺懇請鑒真東渡。鑒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陰歷6月28日從崇福寺出發,再次東行。為等順風,出長江後鑒真一行在舟山群島一帶停留了數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東海上,該船遭到強大北風吹襲,連續漂流14天才看到陸地,16天後方能上岸,發現已經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入大雲寺安頓。之後,鑒真北返,經過萬安州(今海南萬寧)、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在始安開元寺鑒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廣州講法,途徑端州(今廣東肇慶)時,榮睿病死該地龍興寺。在廣州,鑒真動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後,鑒真繼續動身,經韶州時,普照辭去,臨別之時,鑒真發誓「不至日本國。本願不遂」。此時,鑒真由於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勞頓,又為庸醫所誤,導致雙目失明。過了大庾嶺,鑒真大弟子祥彥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鑒真十分悲痛。接下來鑒真又經過了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2、去日本的目的: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他去日傳戒,鑒真欣然應允。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
3、日本人的待遇: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後、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或;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謙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

3. 唐朝時六渡日本宣揚佛教為當時兩國邦交做出重大貢獻的是誰

以下是鑒真的資料

鑒真(687~763)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他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配居大雲寺。
神龍元年(705),依道岸律師受菩薩戒。
景龍元年(707),出遊洛陽,繼至長安。
次年在長安實際寺依恆景律師受具足戒。
巡遊兩京,究學三藏。對於律藏,造詣尤深。
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
他的律學,雖師承南山宗,但他並不持一家之見。
唐代律學,除了獨占優勢的南山宗外,還有相州日光寺法礪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懷素的東塔宗,一時鼎足而三。
其後,鑒真東渡日本攜帶的律學典籍則兼及後者兩宗。
在傳授中又以法礪的《四分律疏》、定賓(屬相部宗)的《飾宗義記》與道宣的《行事鈔》三書為主,重點尤在法礪、定賓所著兩書。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
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
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聘請他去日傳戒,鑒真欣然應允,從當年開始至天寶七載,先後五次率眾東渡,但均因天時、人事不利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
返途經過端州時,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鑒真哀慟悲切,加上炎熱,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
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
天寶十二載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
旋為日本天皇、皇後、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或;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
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
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
在營造、塑像、壁畫等方面,他與弟子採用唐代最先進的工藝,為日本天平時代藝術高潮的形成,增添了異彩。
如唐招提寺建築群,即為鑒真及其弟子留下的傑作。
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
鑒真去世前,弟子們還採用乾漆夾 這一最新技藝,為他製作了一座寫真坐像。
日本奉為國寶。
1980年2月,日中友好團體為了增進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誼,曾將坐像送回北京、揚州兩地供中國人民和佛教徒瞻禮。
鑒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去日時攜帶王羲之、獻之父子真跡,影響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猶熱愛中國書法藝術不衰。
當時日本佛典,多從朝鮮傳入,口授、手抄,錯誤在所難免。
據《續日本紀》記載,天皇曾為此委託鑒真校正經疏錯誤。
鑒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葯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葯始祖。
日本豆腐業、飲食業、釀造業等也認為其行業技藝均為鑒真所授。

唐寶應二年(763,日本天平寶字7年)五月初六日,鑒真卒於唐招提寺。
弟子思托記述其六次東渡事跡、經日本著名文學家真人元開潤色的《唐大和上東征傳》,流傳至今。

4. 遜思邈的醫術有那些故事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時代,傳說生於541年卒於682年,是個百歲老人,孫思邈的年齡現今有六種說法:最小的101歲,第二種說法是120歲,第三種說法是131歲,第四種說法是141歲,第五種說法是165歲,甚至還有168歲的說法。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孫思邈7歲時讀書,就能「日誦千言」。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並對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稱為「聖童」。但他認為走仕途,做高官太過世故,不能隨意,就多次辭謝了朝廷的封賜。隋文帝讓他做國子博士,他也稱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後,召他入京,見到他50多歲的人竟能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嘆,便道:「所以說,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神仙人物原來世上竟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皇帝還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孫思邈拒絕了。高宗繼位後,又邀他做諫議大夫,也未被允。孫思邈歸隱的時候,高宗又賜他良駒,還有已故的鄱陽公主的宅邸居住,就連當時的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師長的禮數來侍奉他。
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即位之後怎麼也應該在627年後召見的孫思邈。按傳說孫思邈出生於541年的話,此時的他應該已經80多歲高齡了。再者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次年(650年)改元永徽。這時高宗怎麼可能邀請一百多歲高齡的孫思邈做諫議大夫?所以說傳說生於541年死於682年是不成立的。據推算應該是生於570年左右,死於740年左右。
一次,盧照鄰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名醫能治癒疑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呢?」 孫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見其醫學上的造詣頗深。他答道:「對天道變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參政於人事;對人體疾病了解透徹的人也必須根源於天道變化的規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猶似輪轉。那麼又是如何運轉呢?天道之氣和順而為雨;憤怒起來便化為風;凝結而成霜霧;張揚發散就是彩虹。這是天道規律,人也相對應於四肢五臟,晝行夜寢,呼吸精氣,吐故納新。人身之氣流注周身而成營氣、衛氣;彰顯於志則顯現於氣色精神;發於外則為音聲,這就是人身的自然規律。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人身的陰陽失去常度時,人體氣血上沖則發熱;氣血不通則生寒;氣血蓄結生成瘤及贅物;氣血下陷成癰疽;氣血狂越奔騰就是氣喘乏力;氣血枯竭就會精神衰竭。各種徵候都顯現在外,氣血的變化也表現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嗎?」
孫思邈還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須有制敵機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盪天地。這就是孫思邈對於良醫的要求。其實,何止於醫者,僅從為人的角度上來講,恐怕要做一個有氣度、有擔當的人,也不悖此道吧!
孫思邈是古今醫德醫術堪稱一流的名家,尤其對醫德的強調,為後世的習醫、業醫者傳為佳話。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范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來專門立題,重點討論。而他本人,也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歷代醫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偉大人物。

5. 唐朝赴日本的僧人和使者中,最有影響的是什麼高僧。

鑒真(688~763)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唐代高僧,醫家。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江都)人。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
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鑒真赴日傳佛。鑒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象,於
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時鑒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葯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葯物等,至今日
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跡。嘗治癒光明皇太後及聖武天皇之病(見天台烏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為「過
海大師」。其著作有《鑒上人秘方》,惜未見流傳。

他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配居大雲寺。神龍元年(705),依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出遊洛陽,繼至長安。次年在長安實際寺依恆
景律師受具足戒。巡遊兩京,究學三藏。對於律藏,造詣尤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他的律學,
雖師承南山宗,但他並不持一家之見。唐代律學,除了獨占優勢的南山宗外,還有相州日光寺法礪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懷素的東塔宗,一時鼎足而三。其後,鑒真東
渡日本攜帶的律學典籍則兼及後者兩宗。在傳授中又以法礪的《四分律疏》、定賓(屬相部宗)的《飾宗義記》與道宣的《行事鈔》三書為主,重點尤在法礪、定賓
所著兩書。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他去日傳戒,鑒真欣然應允,從當年開始至天寶七載,12年中,先後五次率眾東
渡,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犧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
縣)。返途經過端州時,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鑒真哀慟悲切,加上炎熱,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天寶十二載第六次東渡,終
於到達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後、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或;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
學傳承。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謙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759年,鑒真及其弟子們苦心經營,設計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後即在
那裡傳律授戒。在營造、塑像、壁畫等方面,他與弟子採用唐代最先進的工藝,為日本天平時代藝術高潮的形成,增添了異彩。如唐招提寺建築群,即為鑒真及其弟
子留下的傑作。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鑒真去世前,弟子們還採用乾漆夾
這一最新技藝,為他製作了一座寫真坐像。日本奉為國寶。1980年2月,日中友好團體為了增進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誼,曾將坐像送回北京、揚州兩地供
中國人民和佛教徒瞻禮。鑒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去日時攜帶王羲之、獻之父子真跡,影響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猶熱愛中國書法藝術不衰。當時日本佛典,多從
朝鮮傳入,口授、手抄,錯誤在所難免。據《續日本紀》記載,天皇曾為此委託鑒真校正經疏錯誤。鑒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葯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
民奉為醫葯始祖。日本豆腐業、飲食業、釀造業等也認為其行業技藝均為鑒真所授。

唐寶應二年(763,日本天平寶字7年)五月初六日,鑒真卒於唐招提寺,享年76歲。弟子思托記述其六次東渡事跡、經日本著名文學家真人元開潤色的《唐大和上東征傳》,流傳至今。

非原創 但細致 望採納

6. 我要去通化公安局戶籍科查找曲博達怎麼查找

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不允許公民個人查詢他人的身份戶籍信息,除非雙方之間存在一定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委託律師去公安機關調取對方的身份戶籍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律師查詢人口信息只能查詢與代理案件有關人口信息和戶籍資料,不得查詢與代理案件無關的人口信息和戶籍資料。


法條鏈接:《關於律師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保障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依法調查取證,保證公民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就律師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的律師,必須是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以下簡稱「執業律師」)。未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律師執業實習人員、律師助理人員不得單獨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

二、執業律師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原則上應當到被查詢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進行查詢。執業律師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時需攜帶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介紹信。律師事務所介紹信應詳細註明律師姓名、所承辦法律事務、被查詢人姓名等內容,與律師執業證書復印件一並交由受查詢的公安派出所存檔備案。

三、公安派出所應當查驗申請查詢公民戶籍登記資料的執業律師資格。如對其身份有疑問,可以向其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律師協會查詢,也可以登陸其律師執業證發證機關或者同級律師協會網站查詢。

四、執業律師只能查詢與所承辦法律事務有關人員的戶籍登記資料,查詢內容為:被查詢人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證號碼、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等戶籍登記資料,不得查詢與所承辦法律事務無關人員的戶籍登記資料。

五、執業律師所查詢的公民戶籍登記資料需要作為證據使用的,公安派出所應當根據戶籍登記資料如實出具相應的《戶籍證明》,加蓋承辦人印簽、戶口專用章並註明使用用途和有效期限。

六、執業律師對所查詢的公民戶籍登記資料,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律師行業規范的規定承擔保密義務。

7. 鑒真和尚生平簡要

鑒真(687~763)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他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配居大雲寺。神龍元年(705),依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出遊洛陽,繼至長安。次年在長安實際寺依恆景律師受具足戒。巡遊兩京,究學三藏。對於律藏,造詣尤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他的律學,雖師承南山宗,但他並不持一家之見。唐代律學,除了獨占優勢的南山宗外,還有相州日光寺法礪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懷素的東塔宗,一時鼎足而三。其後,鑒真東渡日本攜帶的律學典籍則兼及後者兩宗。在傳授中又以法礪的《四分律疏》、定賓(屬相部宗)的《飾宗義記》與道宣的《行事鈔》三書為主,重點尤在法礪、定賓所著兩書。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聘請他去日傳戒,鑒真欣然應允,從當年開始至天寶七載,先後五次率眾東渡,但均因天時、人事不利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返途經過端州時,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鑒真哀慟悲切,加上炎熱,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天寶十二載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後、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或;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在營造、塑像、壁畫等方面,他與弟子採用唐代最先進的工藝,為日本天平時代藝術高潮的形成,增添了異彩。如唐招提寺建築群,即為鑒真及其弟子留下的傑作。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鑒真去世前,弟子們還採用乾漆夾 這一最新技藝,為他製作了一座寫真坐像。日本奉為國寶。1980年2月,日中友好團體為了增進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誼,曾將坐像送回北京、揚州兩地供中國人民和佛教徒瞻禮。鑒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去日時攜帶王羲之、獻之父子真跡,影響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猶熱愛中國書法藝術不衰。當時日本佛典,多從朝鮮傳入,口授、手抄,錯誤在所難免。據《續日本紀》記載,天皇曾為此委託鑒真校正經疏錯誤。鑒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葯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葯始祖。日本豆腐業、飲食業、釀造業等也認為其行業技藝均為鑒真所授。

唐寶應二年(763,日本天平寶字7年)五月初六日,鑒真卒於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記述其六次東渡事跡、經日本著名文學家真人元開潤色的《唐大和上東征傳》,流傳至今。

鑒真(688-763)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

出生及受戒
唐武後垂拱四年(688年),鑒真出生於揚州,俗姓淳於。702年,鑒真入揚州大雲寺為沙彌,706年,受菩薩戒,709年,隨道岸禪師入長安,在實際寺受具足戒。在長安期間,鑒真勤學好問,不拘泥於門派之見,廣覽群書,遍訪高僧,除佛經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詣。715年,他回到揚州大明寺修行,733年成為當地佛教領袖、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

六次東渡
742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第一次東渡
742年冬,鑒真及弟子21人,連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揚州附近的東河既濟寺造船,准備東渡。時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揚州倉曹李湊也加以援助。不料鑒真一位弟子道航與一名師弟如海開玩笑說:「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如海信以為真,大怒,便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准備攻打揚州。當年海盜猖獗,淮南采訪使班景倩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雖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國,第一次東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東渡
744年1月,作了周密籌備後,鑒真等17僧(包括潛藏下來的榮睿、普照),連同僱傭的「鏤鑄寫綉師修文鐫碑等工手」85人,共100餘人再次出發。結果尚未出海,便在長江口的狼溝浦遇風浪沉船。船修好後剛一出海,又遭大風,飄至舟山群島一小島,五日後眾人方被救,轉送明州餘姚(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安頓。開春之後,越州(今浙江紹興)、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請鑒真前去講法,第二次東渡遂結束。

第三次東渡
結束了巡迴講法之後,鑒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備再次東渡。此事為越州僧人得知,為挽留鑒真,他們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潛藏中國,目的是「引誘」鑒真去日本。於是官府將榮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榮睿途中裝病,偽稱「病死」,方能逃離。第三次東渡就此作罷。

第四次東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鑒真於是決定從福州買船出海,率30餘人從阿育王寺出發。剛走到溫州,便被截住,原來鑒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安危,苦求揚州官府阻攔,淮南采訪使遂派人將鑒真一行截回揚州。第四次東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東渡

748年,榮睿、普照再次來到大明寺懇請鑒真東渡。鑒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陰歷6月28日從崇福寺出發,再次東行。為等順風,出長江後鑒真一行在舟山群島一帶停留了數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東海上,該船遭到強大北風吹襲,連續漂流14天才看到陸地,16天後方能上岸,發現已經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入大雲寺安頓。鑒真在海南停留一年,為當地帶去了許多中原文化和醫葯知識,時至今日,三亞仍有「曬經坡」、「大小洞天」等鑒真遺跡。。

之後,鑒真北返,經過萬安州(今海南萬寧)、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在始安開元寺鑒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廣州講法,途徑端州(今廣東肇慶)時,榮睿病死該地龍興寺。在廣州,鑒真動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後,鑒真繼續動身,經韶州時,普照辭去,臨別之時,鑒真發誓「不至日本國。本願不遂」。此時,鑒真由於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勞頓,又為庸醫所誤,導致雙目失明。過了大庾嶺,鑒真大弟子祥彥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鑒真十分悲痛。接下來鑒真又經過了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第六次東渡

由於鑒真的游歷遍於半個中國,因此聲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晁衡等人來到揚州,再次懇請鑒真同他們一道東渡。當時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為日本拒絕,因此不許鑒真出海。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轉搭遣唐使大船。隨行人眾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於餘姚趕來,11月21日,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餘兩舟一舟觸礁,12月20日,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

日本宗師

鑒真到達日本後,受到孝謙天皇和聖武太上皇的隆重禮遇,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呂親自在河內府迎接,2月4日,鑒真一行抵達奈良,同另一位本土華嚴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統領日本佛教事務,封號「傳燈大法師」。

根據聖武和孝謙的意願,鑒真作為律宗高僧,應該負起規范日本僧眾的責任,杜絕當時日本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託庇佛門,以逃避勞役賦稅的現象,因此,孝謙下旨:「自今以後,傳授戒律,一任和尚」。但是,這引起了日本本國「自誓受戒」派的反對,尤其是興化寺的賢璟等人,激烈反對。於是,鑒真決定與其在興福寺公開辯論,在辯論中,鑒真做出讓步,承認「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為正式認可的具足戒必須要有三師七證,結果賢璟等人皆被折服,舍棄舊戒。鑒真於是在東大寺中起壇,為聖武、光明皇太後以及孝謙之下皇族和僧侶約500人授戒。756年,鑒真被封為「大僧都」,統領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規的戒律制度。

然而,758年,作為鑒真最主要支持者的孝謙天皇在宮廷斗爭中失勢,被迫傳位給淳仁天皇。相應的,鑒真也遭受到排擠。758年,淳仁天皇下旨,以"政事煩躁,不敢勞老"為名,解除了鑒真「大僧都」一職,並將在宮廷斗爭中敗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賜給鑒真。次年,鑒真弟子在該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賜名「唐招提寺」,鑒真從東大寺遷居至此。淳仁還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須前往唐招提寺學習,使得唐招提寺成為當時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學府。763年5月6日,鑒真在唐招提寺圓寂,入滅之前,其弟子為鑒真膜影,立夾漆像,傳世至今。

764年,孝謙天皇鎮壓了惠美押勝之亂,重新登基。鑒真的弟子思托、法進等人相繼成為「大僧都」,唐招提寺也得以擴建,成為日本建築史上的國寶。鑒真所開創的四戒壇,也成為最澄開創日本天台宗之前日本佛教僧侶正式受戒的唯一場所。鑒真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

歷史評價
鑒真不僅為日本帶去了佛經,還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流傳。在佛教、醫葯、書法等方面,鑒真對於日本都有深遠的影響。

佛教

鑒真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了嚴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軌,便利了政府對佛教的控制,杜絕了由於疏於管理而造成的種種弊端,促使佛教被確定成為日本的國家宗教。鑒真和其弟子所開創的日本律宗也成為南都六宗之一,流傳今日,尚有餘輝。

醫葯

鑒真熟識醫方明,當年光明皇太後病危之時,唯有鑒真所進葯方有效驗。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鑒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葯草種類和真假,他又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葯之祖」。按照日本漢方野崎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以下36種葯草都是鑒真帶往日本推動使用的[1]:

麻黃、細辛、芍葯、附子、遠志、黃芪、甘草、苦參、當歸、柴胡、川芎、玄參、地黃、紫蘇、丹參、黃芩、桔梗、 旋覆花、蒼術、知母、半夏、蕪花、梔子、五味子、黃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棗、蜀椒、 花椒、吳茱萸

鑒真及其弟子在書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在第六次東渡之時,攜帶了王羲之的行書真跡一幅(喪亂帖)、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三幅,以及其他各種書法50卷。這對日本書道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鑒真本人也是書法名家,其「請經書貼」被譽為日本國寶。

後世紀念

鑒真在中、日兩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當其去世的消息傳回揚州的時候,揚州僧眾全體服喪三日,並在龍興寺行大法會,悼念鑒真。在日本,鑒真也享有國寶級人物的待遇。1963年是鑒真去世一千二百年,中國和日本佛教界都舉行了大型紀念活動,日本佛教界還將該年定為「鑒真大師顯彰年」。1980年,在鄧小平的斡旋之下,唐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順奉鑒真漆像「回鄉探親」,揚州大明寺因此得以重修,成為中日邦交史上一件大事。

熱點內容
六五普法經濟法類內容 發布:2025-05-20 02:46:17 瀏覽:588
東北財經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02:42:01 瀏覽:920
石油管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9 瀏覽:606
准則試題答案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7 瀏覽:209
法律碩士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 發布:2025-05-20 02:19:24 瀏覽:985
平潭綜合實驗區條例 發布:2025-05-20 02:17:50 瀏覽:952
法律告公司 發布:2025-05-20 02:17:48 瀏覽:635
勞動法和經濟法的聯系 發布:2025-05-20 02:17:16 瀏覽:16
勞動法中有代打卡開除 發布:2025-05-20 02:07:31 瀏覽:114
人大經濟法好嗎 發布:2025-05-20 02:02:31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