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律師實務
A. 糗一本關於學律師的書
你好 這個問題我也很感興趣,特地為你上網查了一下下,你看看噢(>^ω^<)
1. 律師起步指引類書籍 《律師實務》、《律師是這樣做成的》
《新律師不可不知的1500句話》、《窮律師富律師》《蛻變——從學生到律師》
「律師之道」系列叢書 1.律師是這樣做成的 2.律師是這樣做成的2:執業經驗與技巧 3.四大名著與律師贏謀 4.走向合夥人之路 5.中國式律師營銷 6.決勝法庭:年輕律師從這里走向成功
草根律師成長日記
1.黃天時:《從門外漢到成功律師》,中國法制出版社
2.高雲:《思維的筆記(上下)》,法律出版社
3.段建國:《律師營銷之道》
4.段建國:《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
5.台灣劉必榮:《攻守之道:談判高手的100個錦囊》,北京大學出版社
6.牟馳:《律師階梯:新律師民商事業務必修課》,北京大學出版社
7.張勇:《規矩——進階法律精英的58項成功守則》,法律出版社
8.張勇:《遠見——提升律師執業技能的164個細節》,法律出版社
二.綜合案例類書籍
蔣勇編寫:《德法相融,天下大同:北京天同所法律精選案例(二)》,法律出版社
三.民商事實務類書籍
1.蔣勇主編:《新民事訴訟法與律師實務》(北京天同律所),人民法院出版社
2.劉少雄:《劉少雄民事案件辯護專輯》,法律出版社
3.周吉川:《律師如何思考——民商事案件思維與訴訟策略》,中國法制出版社
4.吳慶寶主編:《最高院專家法官闡釋民商裁判疑難問題(民事裁判指導卷)》,中國法制出版社
5.畢玉謙:《民事證據案例實務問題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6.鄒碧華:《要件審判九步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7.魏民主編:《第一步:青年律師啟示錄》,法律出版社
8.王芳:《婚姻案件律師實務焦點問題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9.楊大民:《明星維權——我讓宋祖德敗訴》,法律出版社
10.虞政平(最高院法官):《公司法案例教學》,人民法院出版社
四.知識產權類書籍
孔祥俊:《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
~ 1 / 2 ~
五.刑事案件類書籍
1.羅力彥:《找到辯點——羅力彥的23個辯護攻略》,法律出版社
2.高子程:《懸崖邊的辯護》,文化藝術出版社
3.劉少雄:《劉少雄刑事案件辯護專輯》,法律出版社
4.尚權律所編著:《刑事辯護實務操作指南》,法律出版社
六.理論類書籍
1.曹士兵:《中國擔保制度與擔保方法》(根據物權法修訂版),中國法制出版社
2.王澤鑒系列
七.非訴業務類書籍
1.阮子文:《律師非訟業務的思維和技能》,北京大學出版社
2.阮子文:《贏在談判——商務律師的成功法則》,北京大學出版社
雷章炎:《對風險說不:非訴博弈與企業法務精要》,中國法制出版社
3.喬路主編:《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全書》,法律出版社(北京大成所編寫)
4.蘭台律師事務所編寫:《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中國法制出版社
八.其他
劉天勇主編:《中國稅務律師實務》,法律出版社。
B. 華稅律師事務所的華稅律師事務所簡介
華稅的客戶涵蓋高科技、房地產、金融、石油化工、教育培訓等熱點行業,具體服務涉及稅務爭議解決、海外投資稅、轉讓定價管理、並購重組稅務設計等諸多領域。華稅的專業服務有效地協助客戶減少了涉稅風險,對客戶節約成本、提高競爭力起到了顯著的助力作用。
華稅的經驗表明,稅務與法律結合的規劃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並更能確保稅務方案的合法性。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多年的服務經驗積累,貫徹始終的客戶至上服務承諾,與社會各界的良好關系以及多元化的社會資源,都保證了華稅能夠滿足客戶多類別、多層次的涉稅法律服務的需求。
較之於「四大」等國際性稅務服務機構而言,華稅本土化的立足確保其對於中國稅法的理解與把握更為深入,與有關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絡與溝通更為順暢;在具體服務中,華稅能夠充分考慮本土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與承受能力,提出更為經濟合理的取費標准;以上特點決定了華稅更為注重專業服務本身給客戶帶來的真實價值。
目前,華稅堅持以專業化與國際化為事業發展目標,以成為「值得信賴的中國稅法專家」為追求,積極協助客戶降低稅法風險、優化節稅空間,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水準的涉稅法律服務。
繼成功承辦2010年中國稅法論壇後,2011年華稅律師事務所承辦「第二屆中國稅法論壇暨首屆中國稅務律師論壇」,入選《中國律師》雜志社、中國律師網「2011年度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的新聞事件」。
2012年12月9日上午9時30分,在北京飯店貴賓樓三層王府廳由北京華稅律師事務所、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北京漢坤律師事務所、北京環中律師事務所、北京立方律師事務所、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浙江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八家專業律師事務所發起成立的「中國金磚律所(LBL)」正式啟動。 「金磚八所」涵蓋稅務、商事訴訟、金融投資、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房地產、勞動法、能源環境八個領域,金磚律所中8家律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均獲得過國際知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大獎,是各法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錢伯斯」大中華區主編盧安宜認為,金磚律所倡導的專業和合作精神,將促進中國律師專業更加精進。
華稅律師事務所已經出版《中國稅務律師實務(二版)》(2012,法律出版社),《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納稅指南》(2011年,中國稅務出版社),《中國轉讓定價與反避稅納稅指南》(2010年,中國稅務出版社),《中國轉讓定價實務與案例》(2009年,法律出版社),《中國稅務律師實務(第一版)》(2009年,法律出版社),《企業會計准則深度釋解與企業應對》(2009年,法律出版社),《最新企業所得稅法深度釋解與企業應對》(2008年,法律出版社)等十餘部專業著作。
C. 說說稅收的定義
(1)稅收是由政府機構實行不直接償還的強制性徵收」。英國西蒙�6�1詹姆斯、克里斯托弗�6�1諾布斯合著的《稅收經濟學》
(2)稅收是政府管理功能在公民生產、生活中創造的價值,也是公民對社會環境保障的必要投資與報酬。《大系統價值學說》這個定義深刻地揭示了稅收的科學本質,是迄今為止最完善、最科學的定義。
(3)所謂賦稅,就是國家不付任何報酬而向居民取得東西。」 列寧
對納稅人而言,納稅並非出於納稅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帶有濃厚色彩的權力強制色彩,特別是從形式上分析,納稅將直接減少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稅收本身不具有明顯的的直接補償性,從而在效用上易使納稅人產生痛苦感與潛在的抵制心理,進而產生減輕納稅負擔的意願或者沖動。
(4)「稅收就是國家為了支付行政經費而向人民強制徵收的財物」。 小川鄉太郎 (日本)
(5)為了獲得最小的總犧牲,各項賦稅應該如此分配,使納稅的貨幣邊際效用,對一切納稅人都是相等的阿瑟�6�1賽斯爾�6�1庇古在《財政學研究》中闡述賦稅理論,他把均等犧牲說發展成為最小犧牲說,並認為最小犧牲原則是稅收的最高原則。
(6)從經濟的角度看,稅收是國家(政府)以其政治權力為依託而強制、固定、無償獲取的不具備懲罰性的財政收入。從法律的角度看,稅收是國家根據法律所明確規定的稅收要素和徵收程序而向國明所取得的財政收入。從憲法的角度看,稅收是國家基於憲法的規定,並依據符合憲法理念的法律的規定而向國民徵收的財政收入。劉劍文《稅務律師實務》
(7)稅收是公共經濟的重要內容,它是政府籌集財政收入進行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利用市場的方法分析公共經濟,稅收被定位公共產品的價格,是居民購買消費公共產品支付的稅價。陳登原《中國田賦史》
稅收也是市場靜靜的永恆現象。在實踐中,稅收和死亡一樣常被人們列為逃不掉的事情。因此,稅收對個人、企業和整個經濟具有普遍的聯系,還有深遠的影響。稅收由於減少了私人經濟主體的可支配收入,改變了商品的相對價格,從而影響經濟的增長。
(8)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的規定,向企業、事業單位及個人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它也是國家進行經濟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張中秀《納稅的籌劃寶典》
(9)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無償的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王曙光《稅法學》
國家政治權力是稅收的依據,從歷史演變來看,稅收的形態有力役、實物和貨幣,其中力役是稅收的特殊形態,實物和貨幣尤其是貨幣為稅收的主要形態。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稅收以實物和力役形態為主;封建社會末期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稅收形態從實物過渡到以貨幣形態為主,甚至全部採用貨幣徵收。
(10)稅收是指以實現國家職能為目的,基於政治權利和法律規定,由政府專門機構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財產或行為實施的強制、非懲罰與不直接償還的課征,是一種財政收入形式。徐孟洲《稅法案例分析》
稅收的本質特徵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強制地、無償地參與社會產品分配而形成的特殊分配關系。
D. 就學習注冊稅務師的稅法1和2和稅收法律實務,能不能裸考過注會的稅法
如果學習注冊會計師的稅法,裸考稅法一和二差不多可以。但是裸考稅務師不一定能過注會,因為注會比較難,而且有55分主觀題,需要自己寫計算過程的,稅務師都是選擇題,可以蒙對答案。
E.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實務操作指南的作者簡介
翟繼光,哲學學士(北京大學,2001),法學博士(北京大學,2006),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師,著名所得稅法專家、納稅籌劃專家。現任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稅法研究室主任,《法制日報》、《第一財經日報》特邀評論員、《財稅法論叢》責任編輯。
在《中國稅務》、《涉外稅務》、《法制日報》、《經濟日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餘項,參與多部法律法規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目前已經出版個人專著五部,合著兩部,主編兩部,副主編三部,譯著兩部,參著十餘部著作。主要作品:《個人所得稅政策解析與案例分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中小企業稅收政策與稅收籌劃》(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稅務律師實務》(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釋義》(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版)、《企業納稅籌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企業所得稅實務指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經典稅法案例評析》(上海三聯書店即將出版)。
F. 如何成為一名稅務律師
第一步就是要通過司法考試,取得執業證書,這個是基礎。然後再盡自己的全部能力去熟知稅務律師的全部知識。
G. 稅務律師的工作前景如何
P.S.我也不懂,不過我找到一些資料應該對你有用吧。
稅務律師有哪些作用,他們的任務是什麼?概括地講,稅務律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領納稅人過「四關」。
事實關
納稅大多數發生在業務實施的過程中,而財務人員只是在事後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財務成果,很少參與納稅的計算和具體實施過程。所以,我們主張在企業各項事務發生過程中,CEO都應當讓稅務律師參與進來,即事前介入。
在下列八個階段的業務過程中,稅務律師都應該參與:
1.投資預測階段
在預測投資的過程中,投資規模多大、投資結構怎樣安排、組織機構怎麼選擇、在什麼地點投資和注冊?這些問題都需要稅務律師的參與。是投向同一個行業還是不同的行業;是投向產業鏈的上游還是下游;是新設立一個部門還是重新建立一個公司等等以及諸如此方面在稅收上有哪些相應的政策,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有多大等,這些問題往往由於比較專業而使許多企業望而生畏。
2.融資階段
目前,我國主要有五大融資渠道—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集資、MBO、銀行貸款,它們的財務處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的融資渠道,企業所承擔的財務成本(利息處理)不一樣,稅務處理方式不相同,從而會造成融資的成本也大不一樣。因此在融資階段,哪一種融資方式對企業來說更合適,只有依靠稅務律師專業的技能和專門的分析,才能夠給企業老總提供一個最佳的決策建議。
3.采購階段
采購如何定價,如何開具相關單據,相關稅負如何扣繳,將直接涉及到稅率的高低。采購階段除了設備、原材料的采購還包括人力資源的引進,其中薪酬怎麼發放等問題,都涉及到納稅籌劃的技巧。比如說股票期權就比現金形式的年薪更能替員工節省個人所得稅。
4.生產階段
生產過程中,是來料加工好還是委託加工好,是用兩個車間的組織形式配置好還是用兩個企業好,也涉及到稅負問題。通過研究,設計科學的生產環節,同樣可以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5.銷售階段
在常用的銷售模式中哪一種最好,是買一送一好還是打七折好,或是返券實惠,哪一種方式對企業最適合?應該讓老總知道不同的銷售模式在稅負上是有很大差別的。
6.利潤分配階段
在利潤分配階段,選擇何種利潤分配方式,比如是固定分配方式,還是變動分配方式;選擇利潤分配時機,是本年分配還是留待來年分配,或是轉增資本。這些專業性較強而且與企業稅收關系重大的決策,都需要稅收律師的參與。
7.重組階段
在企業重組或並購過程中,有很多的稅收問題,需要稅收律師參與進來。重組過程中的資產剝離、組合,業務流程優化等各項安排都涉及到企業稅負的問題。
8.破產清算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破產清算階段。清算可能是為了重組,也可能是為了破產。在破產清算過程中,納稅籌劃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據關
大量的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追著單證跑,他們更需要提高自己的納稅籌劃水平。與稅務律師相比,財務人員存在如下四大差距。CFO應該著力提高財務人員這四個方面的能力,這也是稅務律師應該幫助CFO加以改善的方面。
(1)第一個差距:財務人員尤其是CFO在節稅意識上有待提高,不斷提高自己在納稅籌劃方面的意識。
(2)第二個差距:要加強溝通。優秀的財務是三分財務,七分溝通,所以納稅籌劃尤其需要溝通。
(3)第三個差距:納稅籌劃的技巧。這正是本課程要重點介紹的內容。
(4)第四個差距:全面准確地理解各項財稅政策信息。財務人員只有掌握了更多的財稅信息,納稅籌劃的意識才會更強,技巧才會更多。
適用法律關
無論是CEO還是CFO,要想在納稅籌劃上有所突破,就要學會利用稅務律師手中更多的財稅政策信息的資源優勢,尤其是大量適用的法律文件,這樣才能在籌劃上如魚得水,才能夠把籌劃工作做好。
涉稅法律的三種類型:
Æ第一,標准稅法,經過人大批准並公布的涉稅法律。
Æ第二,政策法規,沒有經過人大批准程序而由政府相關部門直接發布的涉稅法規政策。
Æ第三,其他與納稅籌劃相關的法律法規。
對於第二、第三種涉稅法律法規,由於其比較分散,可能只有專業的稅務律師才對其有詳細了解,所以企業過法律關需要稅務律師的幫助。
程序關
稅務律師的參與,有助於促進司法程序的公正,也有助於稅務部門對納稅人的司法公正性。稅法具有三個特性,即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納稅人相對處於弱勢地位。特別是在目前的中國,稅務法制的環境還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之中,權大於法、稅務機關行為不規范等現象仍有存在,這就更需要稅務律師的存在和幫助。
【本講小結】
本講是納稅籌劃實務的第二講。稅務律師應該引領納稅人過「四關」:事實關、能力意識關、適用法律關、程序關。財務人員自身從事納稅籌劃業務有很多能力上的欠缺,稅務律師應該幫助他們提高。要變財務人員的事後反映型為稅務律師的事前參與型。稅務律師利用掌握各項稅務法規、會計、財務等知識的優勢,參與企業的各項活動,可以為企業開源節流、提高效益作出重要的貢獻。
H. 律師實務律師的非訴訟法律業務主要有哪些
非訴訟業務是什麼所謂非訴訟業務是指不通過訴訟或仲裁方式代理法律事務的業務。非訴訟業務在單位或個人的法律事務中所佔的比例基本上在80%左右,也是律師業務的主體。非訴訟業務的范圍:一、法律顧問接受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或其他中外經濟組織的聘請,擔任常年法律顧問。二、公司業務1、為企業(公司)設立注冊、變更、並購、改制、重組、產權界定、產權交易、資產置換、破產等公司業務提供法律服務。2、辦理免3c認證。3、辦理商標注冊。三、證券為股票、債券、基金的發行、轉讓和期貨交易等證券業務提供法律服務。四、金融起草、審查銀團貸款、項目貸款、抵押、信託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的相關文件或參與談判。五、知識產權接受委託,代辦專利申請、商標注冊、軟體與版權登記;代理技術、商標權、著作權轉讓及許可;提供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咨詢、顧問和調查。六、招標、投標接受委託,為政府采購、建設工程、技術交易、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國際招標投標等各項招投標業務提供法律服務。七、建設工程提供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礎建設等建設工程項目的立項、招投標、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的法律事務代理。八、投資接受中外法人、公民委託,提供實現其投資項目所需要的一系列法律服務。九、房地產接受委託,提供房地產開發、建設、按揭、工程承(發)包、預售、銷售、物業管理等各個環節的中介、見證、代理等法律服務。十、涉外業務為外商(含港、澳、台)投資、國際貿易、涉外合同、涉外融資、涉外知識產權、涉外民事法律事務等涉外業務提供法律服務。十一、保險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各類保險業務的咨詢和代辦,代理索賠、理賠、追償等事宜。十二、稅務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關於中國稅收環境方面的法律咨詢服務;代理稅收申報、減免稅申請等。十三、消費者權益接受委託,為消費者權益糾紛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十四、私人律師接受公民個人聘請,為其本人或應其要求為其近親屬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十五、律師見證接受當事人委託或經各方當事人同意,為確保當事人實施某項重大法律行為的真實、合法,提供律師見證。十六、法律咨詢、調查、代書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各項法律事務的咨詢或調查、各類法律文書的代書。十七、其它法律、法規、規章不禁止的其它非訴訟法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