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汽車
1. 新能源汽車法律法規和指導政策
法律分析:創新驅動,產學研用結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充電設施生產建設運營企業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障產品安全和性能,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政府引導,市場競爭拉動。地方政府要相應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劃,促進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建立和規范市場准入標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充電運營服務。雙管齊下,公共服務帶動。把公共服務領域用車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突破口,擴大公共機構采購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通過示範使用增強社會信心,降低購買使用成本,引導個人消費,形成良性循環。因地制宜,明確責任主體。地方政府承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體責任,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和時間進度,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法律依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 第五條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及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
(二)申請人是已取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准入的汽車生產企業,或者是已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完成投資項目手續的新建汽車生產企業。
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也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完成投資項目手續。
(三)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審查要求》。
具備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條件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在企業集團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承擔相應監管責任的前提下,其下屬企業(包括下屬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准入條件予以簡化,適用《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准入審查要求》。
(四)符合相同類別的常規汽車生產企業准入管理規則。
2. 政府采購支持新能源車有哪些政策法規
政府采購支持新能源車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黨政機關要優先採購新能源車」有什麼法規依據?黨政機關配備新能源車的標準是什麼?插電混動車型有排量限制嗎?哪些車屬於新能源車?是否只有純電動.....《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采訪發現,無論是采購人,還是汽車供應商都存在一些認知盲區。
有些采購人以為,支持新能源車就是采購純電動車。這種認識是片面的。現在有財政補貼的新能源車共有三類車型: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含增程式)、燃料電池汽車。所以,政府采購應該支持的新能源車目前是三類車型。而市場上銷售的混合動力車型,像廣汽豐田凱美瑞混動車型、廣汽本田雅閣混動車型,並不在國家財政補貼的范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費者購買比較多的車型主要是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國家有明確的補貼標准,而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開始從「購置補貼」轉向了「以獎代補」。
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
爭取通過4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可以看出,國家近兩年在政策層面上引導氫燃料電池汽車快速商業化的意圖非常明顯,很多省份把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寫入了「十四五」規劃。
下一步,工信部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氫能發展戰略,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今後的新能源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政府采購正在加大對新能源車的支持力度,「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政府采購新能源車有哪些相關法規政策做依據,具體又該如何支持新能源車采購?
1、《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時間:2013年11月發布
發文部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第二十七條: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2、《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稿笑逗汽車實施方案》
時間:2014年7月發布
發文部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方案明確:新能源汽車采購規模應逐年擴大。2014年至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納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備案范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於30%,以後逐年提高。
本方案所稱政府機關包括: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政府機關中以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政府機關為重點。
用於機要通信、相對固定路線執法執勤、通勤等車輛配備更新時,應當使用新能源汽車。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除「整車購買」方式以外,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探索租賃等方式使用新能源汽車。政府機關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購買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車。
3、《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時間:2014年7月16日發布
發文部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加強定向化保障車輛管理: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核定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的編制和標准,車輛配備優鍵賣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4、《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
時間:2014年7月16日發布
發文部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加強保留公務用車管理: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根據編制總量和工作性質可保留5輛以內的機要通信、應急公務用車,由公務用車主管部門實行編制管理,編制數量和配備標准要根據各部門各單位實際工作情況科學確定,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5、政府部門升拍新能源車采購要佔更新車輛的50%以上
時間:2016年2月
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明確指出,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力度。
一方面,放鬆限行限購等管制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采購等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真正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
6、《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
時間: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
發文部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第七條: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
目前政府采購新能源車,只限價格不限排量,對插電混動車型也沒有排量限制,補貼後價格18萬元以內即可。
3. 汽車國家新政策
法律分析:為適應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外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全面提高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特製定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第一條 堅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原則,創造公平競爭和統一的市場環境,健全汽車產業的法制化管理體系。政府職能部門依據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對汽車、農用運輸車(低速載貨車及三輪汽車,下同)、摩托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及其產品實施管理,規范各類經濟主體在汽車產業領域的市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