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律師
A. 大連陽光律師事務所
地址: 大連市中山區魯迅路35號盛世大廈802、803室
郵編: 116001 電話: 82101731、82101732
傳真: 82101716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事務所簡介: 陽光律師事務所是1999年5月10日經遼寧省司法廳批准成立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辦公場所面積近500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先進的通訊手段,微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施。 本所有合夥人律師6名,專兼職執業律師共21名,實習律師、律師助理、行政人員等12名。他們分別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均為受過良好法律專業教育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
本所業務范圍涵蓋傳統的刑事、民事、經濟的基礎上,在金融證券、房地產、國際商務、海商、知識產權等方面成功承辦多起大要案,引起業內外的廣泛關注。「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科學的管理機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向社會提供一流的法律服務」是我們的崇高事業理念。「以質量和信譽求發展,保持不斷超越、不斷升華的旺盛生命力」是我們的追求。在法律服務過程中,我們所全體執業律師嚴格遵守《律師法》、《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依法辦案,文明執業,樹立了「陽光律師」的良好形象。
陽光律師事務所是個朝氣蓬勃、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的集體。所里律師積極開展各種學術研究討論,先後在《中國律師》、《當代司法》、《當代審判》、《司法研究》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並多次榮獲「遼寧省優秀黨員律師」、「大連市優秀律師」、「大連市維護婦女權益十佳律師」、「大連市三八紅旗手」、「大連市優質服務年先進律師」等榮譽稱號。陽光律師事務所也曾被授予「大連市先進律師事務所」、「優質法律服務年先進個人」稱號。
遼寧陽光律師事務所與溫暖和希望同在。
2006年,被大連市司法局授予「優質法律服務年先進集體」稱號
律師成員名單: 張言剛 唐復科 閆世娟 李莉 范英華 陳桂珍 韓崢暉 羅文斌 蔡寶銀 李鴻傑 張蔚 王華征 賈士潭 李振鵬 姜俊華 李媛媛 單紅軍 陳宇 姚慧巍 趙霖 王楠 孫穎穎 於詩卉 包欣
B. 電視連續劇《精英律師》演李莉的演員叫什麼名字
蔣詩萌,10月出生於沈陽,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1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而被觀眾熟悉。
C. 《精英律師》戴曦再闖禍,羅檳被迫辭職,封印的真正用意羅檳不懂,為什麼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大溪維護正義並沒有錯,但她也要盡她所能。自從她來到右京晶身邊,給右京晶帶來種種麻煩,就足以讓右京晶關門了。所以與其說是海豹受不了拉賓,不如說是海豹受不了拉賓對大喜的無條件容忍。因此,海豹的真正目的不是趕走尚佩恩,而是趕走白天。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D. 工商號(30093133)公證號(0975059653)是什麼
昨天上午,義烏市民樓先生致電本報反映,義烏稠城街道下駱宅工作片西張村貼著「重金尋健康男性生孩子」的廣告,他懷疑這是一個騙局。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西張村,只見路邊的電線桿及牆壁上貼著數張「重金求助」的廣告,上面寫著:廣告已由金鳳凰律師事務所代理,並交納了100萬元保證金,經過公證,公證號為0975059653。廣告中有一妙齡女子的照片及其簡介:李莉,30歲,豐滿迷人,丈夫是富商,因意外致殘而失去生育能力。為繼承龐大產業,特尋異地品貌端正的健康男子,幫她生孩子。
記者按廣告上的手機號碼打了過去。一名女子接了電話,自稱是江西上饒人,丈夫是香港富商,有兄妹5人,為了爭奪家族財產,他們急尋一男子幫忙生孩子。見面滿意的話,他們會先支付30萬元定金,懷孕後再支付另外的100萬元報酬。
在沒有問明記者詳細地址及姓名的情況下,她就說記者已符合要求,並要求記者先匯四五百元錢過去,以示誠意。接著,她快速報出一個賬戶名為「李開艷」的農業銀行賬號。
記者以核實情況為名,要求聯系金鳳凰律師事務所的代理律師,她報了一個「胡律師」的號碼。記者打電話過去,「胡律師」自稱金鳳凰律師事務所在南昌,的確接了這筆業務。當記者提出要一個辦公室電話時,他顯得有些氣急敗壞,接著開始臟話連篇。
記者掛斷電話後,再次撥打那名女子的電話,沒想到接電話的還是這名「胡律師」。「你們是不是在合夥騙人?」記者問。得到的回答依然是一大堆臟話。
記者在網上查詢後發現,網上公證號為0975059653的類似「尋男子生孩子」的廣告還有不少,只不過名字變成王某或楊某。
隨後,記者致電江西南昌的金鳳凰律師事務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最近他們經常接到類似的咨詢電話,但事務所從未接過這樣一筆業務,也沒有一名「胡律師」。「我們已在網站發表聲明,這些都是騙局。有人打來電話,我們都是直接叫他們報警。」這名工作人員說。
E. 村證房的相關介紹
「村證房」,是指城中村村委會為了改善村民住宅環境利用本村的集體土地自主開發建起來的村民福利房,銷售對象僅限於本村村民,可在村民內部轉讓,但不允許作為商品房對外銷售。村裡只發類似宅基地證的房產所有權證明,沒有在房管局備案、統一印製的房產證。就是這種「村證房」目前正在石家莊等一些城中村較多的城市公開上市交易。 「村證房」最大的誘惑當然是價格。省會1+2聯合不動產置業公司的李婷經理表示,從06年年初到5月份「國六條」出台前後,省會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比較明顯的上漲行情。業內人士粗略估算,平均每平方米上漲了200-300元,這種漲幅在全國同期也居於前列。面對高漲的房價,一些市民轉而將目光投向了「村證房」,這樣就造就了村證房的一輪開發高潮。目前村證房每平方米均價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普遍比同地段市場價低30%左右。而在這樣的開發和銷售高潮面前,村證房證件不全、無法上市交易等隱憂卻是不得不關注的。
業內人士表示,城中村的土地,凡是沒有經市統一開發的依然是集體土地性質,按規定,開發房地產必須先將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向國土部門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此外,還要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預售的商品房必須具備這五個證才是合法的。而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也坦言「村證房」都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最多隻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從05年的「國八條」到06年的「國六條」,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緊縮政策,限制炒房者。省會1+2聯合不動產置業公司的李婷經理表示,自從這些政策出台以來,二手房市場上的「期房」、「樓花」大大減少。可是炒房者並沒有就此罷手,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這些政策對村證房沒有什麼約束和限制能力,「囤房、炒房族」的資金開始大量轉入「村證房」,這也直接帶來了「村證房」也在一路看漲。在某村證房小區發現,相隔百米的距離,就有三個售樓中介的廣告燈箱。這些大都是本村或者熟悉本村情況的人,他們低價吸收一些房子,然後每平方米加價100-300元不等賣出。
然而正規的中介公司卻幾乎沒有做過村證房的業務,1+2聯合不動產置業公司以及謙昊中介的負責人告訴大家,因為這種村證房的交易,就是買賣雙方立個協議,中介公司沒有可以介入的地方。對這種村證房交易,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有一定風險,可能給將來留下許多隱患。 1、心存賭一把心態的外來戶們。中央不是講保障人們的居住權嗎?不是講權為民所用嗎?為什麼我們買了便宜房就不行,難道讓我們住大街上嗎?當初買的時候大張旗鼓你們不管,買時方方面面鼓勵優惠,甚至政府出面做保,現在突然又違法了?「村證房」我們有幾千萬人都住,政府你能把我們怎麼樣?「村證房」不給房本,我們為住不為賣;「村證房」我們花了一半的錢安居了,我們為什麼不買。「村證房」我們無所畏懼。 2、蓋「村證房」的開發商們。蓋「村證房」是應村委員會之約,為改善村民住宅而建,有沒有賣給外人,那是村裡的事,於我何干?「村證房」手續簡便只需與村領導簽個協議,辦幾個非常簡單的手續,而我的利潤要遠遠超過商品房利潤,這么好的事,傻子才不幹。
3、運做「村證房」的村幹部們。法不責眾,全國到處都在蓋「村證房」向外出售,我們為什麼不能做。「村證房」我們是為村民謀福利,至於村民是賣了還是出租了,我們無權過問。「村證房」蓋的越多我們越富,村裡越發展,我們何樂不為!「村證房」蓋了我就發財,私下好處多多,有錢不賺是傻子。「村證房」我蓋多少都無關緊要,我又沒犯法,最多你說我違規,法律你耐我何?
4、廣大村民們,「村證房」蓋的越多我們分的越多,生活質量越高,我們當然舉雙手歡迎。「村證房」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我們充份利用它有什麼錯?政府就不能容忍我們發家致富嗎?不管是開發商還是買「村證房」的外來戶,你們是我們的財神爺,我們歡迎你們,我們保護你們。
5、躲在一旁偷著樂得政府官員們。「村證房」國家法律本身不健全,我們根本無權插手;他蓋了多少賣了多少與我何干?「村民住宅」蓋得多了,拉動了我們多少經濟增長?責任不在我們,我們又有好處,我們幹嘛阻止?蓋「村證房」的開發商和村幹部們,我找你點麻煩,你敢不給我點好處嗎?我們有多少人都能分一杯羹?「村證房」你解決了多少人的住房需求?替我們減輕了多少壓力?我們心裡得感謝你!
6、想做出點成績的決策者們。土地制度是國家的最基本的制度,牽一發而動全局;中國有八億農民,一旦土地問題處理不好,對於黨和政府乃至整個國家都會造成一場不可估量的災難。村民土地的性質變革實際上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爭論的焦點,必然引起政治體制的爭論;危及社會安定局面。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穩則國家定、農民亂則國家亡。中國十三億人口守住十八畝的紅線是當務之急,否則將會出現餓死人、老百姓流離失所的現象;這是任何管理者都盡量避免發生的事情。然而,中國有幾千萬人買了「村證房」;痛下決心,嚴肅處理他們,既影響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又違背了黨的宗旨和目前的政策基點。甚至會造成重大的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一系列惡性事件。同時也會嚴重的損傷剛剛恢復了一些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把許多擁護黨政策的人推到了對立面。可是,村民住宅不嚴肅處理後患將無窮不盡。
首先,政府的公信力將毀於一旦,此風一漲,就等於明擺著告訴十三億人民:只要一件事乾的人太多,即便是違法,國家也只能聽之任之。重要的是大眾會以為法律和制度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反對的人多,什麼事情都可以改變。
其次,此頭一開,以後國家的任何新的政策和法律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政策和法律首先要考慮的是得到利益的人的反應或贊成與反對的人的數量,而不是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來處理問題。管理者把自己降格為簡單的協調者的身份,而非超脫於利益之外的公平正義的制定者和維護者。同時,決策者們也不得不考慮那些大多數買了昂貴商品房的消費者們的反應;如果不加以處理,這些人會認為:膽大的、違法的佔了便宜;膽小的、守法的反而吃了大虧;以後我們沒必要守法,只要有便宜可賺。這個的示範作用會教育數億中國人為了利益不惜以身試法。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村證房的大量開發,可能造成整個城市房屋面積規模底數不清,影響統計數據的准確性,進而影響政府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決策。 冀正律師事務所的李莉表示,根據中國《擔保法》,房產只有權屬登記後才可以設定抵押,這些佔用農村集體土地的村證房,購房者將無法用房產進行抵押。而將來村證房如果要拆遷或者改變用途的話,房屋購買者的權利可能就要遭受損失。
真的法不責眾?
「這種房子上市交易可能有麻煩,但是買來自己住是沒有問題的」,李先生認為。雖然沒有房產證,但村裡承認合法,自己又不是炒房,就不會有問題。而且,現在村證房這么多,「法不責眾」,即使有問題,將來也有辦法能夠解決。
李先生的這種觀點,是購買村證房者的普遍觀點。然而法律界人士卻不這樣認為:「這種房子作為村民的福利房自己使用是沒問題的,但只要它作為商品房一上市流通就是非法的了。」省會冀正律師事務所的李莉律師表示,中國《物權法》草案162條明確規定,符合宅基地使用條件的人可以購買村中集資建設的福利房,禁止城市人口在農村購買宅基地。也就是說,這種房子如果交易,也只可以在村民之間進行。而不久前通過的《石家莊市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條例修正案》規定,石家莊市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區集體土地房屋也可申請房產證,顏色為藍色,但房屋權屬轉移只在集體成員之間進行。
針對購買村證房時所簽訂的購房協議,李莉律師表示,雖然不能簡單地說是無效的,但是權益能否得到保障卻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中國的《土地管理法》63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擁有的土地,不得出售轉讓,農民宅基地不得向城市人出售。但是就和沒有法律認可的事實婚姻一樣,這種買賣事實已然存在,所以判定起來也會有一些困難。李莉律師認為,如果一旦判定合同無效,可能的結果就是買賣雙方互相返還,恢復到合同簽訂前的狀態。也就是說,購買了這種村證房,並不意味著購房者就成為了法律上的產權人,更不能享受所在村的村民待遇。
李莉律師分析認為,即便以後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村證房可以通過某種手續上市交易的話,那也就意味著將村集體土地性質必須改變為國有土地,而購房者可能要為此支付「土地轉讓金」,這樣核算起來,村證房就不一定比商品房便宜了。
而人們在調查後認為,這種本來僅限於城中村自住的樓房非法上市,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秩序,其上市熱賣的背後還隱藏著巨大資產流失的現實。目前石家莊市區每畝地評估價在50萬元到150萬元之間。這樣,以平均價每畝100萬元,按現行40%的國有土地出讓金征繳率計算,每畝地就要繳40萬元,而記者所走訪的十幾個「村證房」樓盤,每個小區佔地都上百畝,匯總起來,其中資產流失數額是驚人的。 1、現在,國家會強力手段,殺雞敬猴;對於那些佔用了耕地的、人數比較少的、造成矛盾比較容易解決的人或事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以起到威懾作用。 2、國家會動用各種宣傳媒體造成強大的輿論攻勢,阻止更多的人進入這盤棋局。
3、國家會對開發商、政府管理部門以及村幹部實行高壓政策,嚴厲處罰。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擴大化,把「村證房」的總量控制在目前的范圍內。
4、研究制定既不影響政體、國體以及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又能使絕大多數老百姓認可的房地產政策。
5、對於過去涉及的房地產開發商、村幹部、甚至各級管理部門追究責任,以起到防止其他人員繼續鋌而走險的作用。
6、對於已購村證房的購房者會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補交一切非法所得及利益,使購房者不能從村民住宅的購買行為中得到任何超額經濟效益。不得已,給大家辦理市證。
F. 妻子喪失自理能力 丈夫可以提出離婚嗎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一對夫妻結婚10年。妻子因患腦血栓喪失自理能力,不僅每月需要數千元治療費用,且長期需要人護理。丈夫出外打工多年,妻子由婆婆一人照顧。現婆婆去世,無人照料妻子,丈夫提出離婚。妻子問,其患病期間丈夫是否有權提出離婚?如果丈夫堅持離婚,她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李莉律師說,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婚姻自由權利。在本案中,丈夫可以提出離婚訴訟,但法院要根據證據認定雙方是否感情破裂。
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本案中,如果妻子也同意離婚,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其不僅可以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主張多分,也可以要求丈夫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
G. 遺囑與離婚財產分配
分析這,首先要確定李成的遺產由誰繼承,如果李成只有女兒李玲這一個繼承人,或者李成立下遺囑由女兒繼承,那麼李成的女兒李玲就是這25萬的合法繼承人,也自然有權對其進行處分,李玲立下的遺囑有效。此復。
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王志剛律師
H. 中國海商法協會的理事成員
中國海商法協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主 席
魏家福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總裁
副 主 席
劉國元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姚 平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董松根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副會長
王樂樞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紀委書記
張國發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副總裁
王彥君 最高人民法院 民四庭副庭長
朱伽林 交通運輸部 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於世成 上海海事大學 校長
司玉琢 大連海事大學前校長 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海 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 主任
顧 問
朱曾傑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顧問
高隼來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顧問
楊良宜 Philip Yang § Co.,Ltd 海商法專家
尹東年 上海海事大學 教授
高宗澤 金杜律師事務所 律師
劉書劍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前副主任
秘 書 長
李 虎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副秘書長
副 秘 書 長
李 莉 中遠集團總公司 法律事務室經理
楊運濤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
安 瑞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副處長
鄒志洪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部/合規部總經理
沈滿堂 中海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王淑梅 最高人民法院 民四庭審判長
張雅萍 交通運輸部 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宋迪煌 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律師
常 務 理 事
魏家福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劉國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李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張永堅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孫家康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
葉偉龍中國遠洋物流公司總經理
王玉貴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
姚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孟於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李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李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陳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安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王樂樞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
李玉泉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海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家
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合規部總經理
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舶貨運保險部副總經理
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訴訟追償處處長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裁
沈滿堂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茅士家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輪公司總經理
邱國宣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貨輪公司總經理
黃小文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吳昌正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運輸部總經理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劉壽傑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朱伽林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智廣路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
宋家慧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
李科浚中國船級社理事長兼總裁
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
魏東交通運輸部評價中心副主任
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巡視員
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副司長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司玉琢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前校長
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系主任
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水險部總經理
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宋迪煌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李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
中國海商法協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主席
趙滬湘中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副 主 席
姚 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
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校黨委書記
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顧問
朱曾傑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顧問
高隼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顧問
楊良宜Philip Yang§ Co.,Ltd海商法專家
尹東年上海海事大學教授
高宗澤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
劉書劍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前副主任
司玉琢大連海事大學前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孟於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劉國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商務總監
王海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家
秘 書 長
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副 秘 書 長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
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常 務 理 事
趙滬湘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 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 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兼法律部總經理
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李 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
陳 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高小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處長
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默燕兵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訴訟處處長
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副總經理
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
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翁 羿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經理
趙宏舟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韓 駿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發展油運公司董事總經理/總經理
邱國宣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總經理
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陳 翔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許遵武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際慶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總經理
胡京武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總經理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胡 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 審判長
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 處長
解曼瑩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副司長
楊 贊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司長
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兼黨組副書記
王振亮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
孫立成中國船級社總裁
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
單紅軍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
初北平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院長
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副院長
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總經理
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劉世宏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行政總裁
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
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副司長
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吳煥寧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 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張永堅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博導
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理事
1趙滬湘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2姚 平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3李 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助理
4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法律顧問兼法律部總經理
5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副總經理
6陶素雲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7江 艦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助理
8李 京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副總經理
9虞建民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
10高 偉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秘書
11邢乃群中國租船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2馮幗英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3李 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經監部法律處處長
14查選中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15劉建東深圳長航滾裝物流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6陳 瑋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運營部總經理
17孟 然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法律部副總經理
18周建榮江蘇中外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9陳海平中國外運廣東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
20翟 娟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21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副會長
22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23李 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24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25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
26陳 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27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副處長
28高小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處長
29楊建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副處長
30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31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32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33默燕兵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訴訟處處長
34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總經理
35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36谷 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理賠事業部總經理
37安國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總經理
38韓艷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保賠擔保處處長
39唐光力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理賠事業部副總經理
40鄭璐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制度條款處處長
41邵長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理賠事業部高級核賠師
42趙 亮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船貨部總經理
43蘇立滿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分公司副總經理
44鄭以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省公司船舶貨運保險部總經理
45詹功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
46周 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專家
47李永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分公司)
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助理
48馬熹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助理
49鮑為民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合規部合規管理處、關聯交易管理處高級經理
50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副總經理
51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52翁 羿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運營管理部總經理
53趙宏舟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54韓 駿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發展油運公司
董事總經理/總經理
55邱國宣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總經理
56胡曙光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法務與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57王松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
58孟慶寬中海客輪有限公司 總經理
59陳 彬中海(海南)海盛船務股份有限公司
60壽 健中海船務代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
61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62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法律事務室經理
63金 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商務室高級主管
64徐 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法律顧問
65梁 宏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事務代表
66陳 翔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67彭 超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高級業務代表
68許遵武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69江 瑛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航運商務部總經理
70於智民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71陳新川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72潘東光青島遠洋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3賴奕光中遠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總法律顧問
74王增華大連遠洋運輸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5李一平中波輪船股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6宋春風中遠(香港)保險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77張際慶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總經理
78劉 益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9郭 鋒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商務部總經理
80胡京武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總經理
81郭春風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 副教授律師海事仲裁員
82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83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84胡 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85郭忠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
86餘曉漢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
87傅曉強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助理審判員
88黃西武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助理審判員
89關正義大連海事法院副院長
90馬書方天津海事法院院長
91霍力民青島海事法院院長
92謝 晨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長
93李群星武漢海事法院副院長
94鄭菊紅寧波海事法院副院長
95鍾健平廣州海事法院院長
96張希舟廈門海事法院副院長
97簡萬成海口海事法院副院長
98曾 艷北海海事法院院長
99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100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101解曼瑩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副司長
102羅德麟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法規協定處處長
103翁笑冰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法規協定處副處長
104楊 贊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司長
105任為民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副司長
106王宏偉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國際組織處處長
107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兼黨組副書記
108翟久剛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副司長
109馬 軍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法規處處長
110鄂海亮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船舶處處長
111王振亮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 局長
112馮建中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經濟發展管理處 副處長
113孫立成中國船級社 總裁
114徐慶岳中國船級社 法律顧問
115朱伽林交通出版社 社長
116黃克清交通運輸部 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
117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118蔡存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博導
119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
120蔣正雄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
121單紅軍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
122初北平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院長
123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副院長
124李志文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副院長
125郭 萍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系副主任
126張永堅大連海事大學 教授、博導
127謝春林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28王春閣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129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總經理
130林大鵬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綜合管理處處長
131陳建鋒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船舶險理賠處高級經理
132劉 榆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貨運險處高級經理
133徐 峰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水險業務管理部經理
134高雅琴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副總經理
135馬富學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航運保險事業部船舶險中心總經理
136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137張洪濤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非車險業務管理部臨汾管理處 經理
138毛卓戟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非車險業務管理部海上保險處 高級經理
139王承軍中銀保險有限公司 理賠部總經理
140劉世宏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董事行政總裁
141張旭波仁祥保險公估有限公司 董事長
142紀文光山東省海豐船舶經紀有限公司 總裁
143周宏勤江蘇華西村海洋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總經理
144張 芳廣州潤溢海事法律咨詢有限公司行政辦主任
145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146朱宇波夏禮文律師行 中國事務部經理
147祝默泉遼寧恆信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48李兆良廣東華瀚律師事務所 主任
149楊運福廣東恆福律師事務所主任
150張智勇遼寧天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51李連君齊伯禮律師行禮德律師行聯營行合夥人
152肖東升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
153郭 瑜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54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155吳煥寧中國政法大學 教授
156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副院長、教授
157邢海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158張湘蘭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導
159王淑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160何麗新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161鄧瑞平西南政法大學 教授
162陳 梁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
163李小年上海社會和學院法學所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
164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
165謝 偉商務部條約法律司WTO法律處副處長
166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 副司長
167謝生新天澤保險顧問(香港)有限公司總裁
168崔寄語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董事 總裁助理
169餘根榮上海四維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0馮建成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
171蔣五四北京市昌明律師事務所 主任
172黃順剛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原上海市華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173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4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175陳豪傑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6盧 敏上海市匯盛律師事務所 首席合夥人
177王 敬廣東敬海律師事務所 管理合夥人
178朱 清遼寧海大律師事務所 主任/教授
179孫芳龍文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80汪 傑福建海傑律師事務所 主任
181楊文貴北京海通律師事務所 主任、律師
182徐 捷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
183金玉來上海市凱榮律師事務所 主任律師
184陳柚牧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律師
185童登勇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 律師
I. 業主大會與業主委員會關系
隨商品房買賣的迅猛發展,在城市形成了以居住小區為單位的新的形式,這樣的小區依據規模的不同分為大中小三種形式,例如在北京就有規模上萬人的回龍觀大居住區以及數百家新興的上千人的中型居住區,當然也存在居住規模百人左右的居住區。每個小區由於地理位置、商業價值、人文結構等的不同在將來會逐漸形成社會單元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這些小區的經營、管理、文化等因素直接與每一個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定義:業主:也被稱為產權人,是指合法購買商品房的自然人,此概念應當包含購房人的配偶、子女及其父母。 業主大會:指由全體業主組成,對小區內關繫到業主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行使管理表決權的機構。業主委員會:也被稱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指由全體業主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對業主代表大會負責的小區自治機構,業主委員會受全體業主委託管理小區公共事務監督物業管理工作。從以上定義中,可以看到業主組成業主大會或選舉產生業主代表大會,由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接受全體業主委託進行管理,對全體業主負責。一、業主的法律地位:業主是小區管理的基本單元,享有對小區管理重大問題的決策權,業主有權參加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並提出自己對小區管理的意見,業主擁有對業主委員會成員選舉的表決權,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不履行應盡職責時,業主有權罷免自己選出的業主委員會成員(當然行使此項權利必須符合罷免程序的相關規定)。業主的權利是最高的,但業主的權利是基於業主合法的履行相應自己的義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業主不履行相應的義務並已嚴重損害全體業主的權利,那麼業主大會就有權相應的剝奪其權利,在其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後,自動恢復其被暫停享有的權利。由於,對小區管理服務的研究不夠深入,加上很多業主不明白相關的法律利害關系,於是造成了業主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權利哪些義務,在遭到權利損害時,也不能夠及時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總結現有經驗,筆者認為業主主要擁有以下權利及義務:權利: 1、對小區內重大管理事項的表決權。 2、對業主委員會選舉的選舉與被選舉權(但如果業主授權業主代錶行使此權力者除外)。 3、對業主委員會工作的監督及質詢權。 4、對物業管理工作的監督權。 5、其他應當由業主享有的權利。義務: 1、及時交納物業管理服務費。 2、不破壞、不得佔用小區公建設施、公建部位。 3、不得私搭亂建,破壞小區環境。 4、不得侵犯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5、其他應當履行的義務。二、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的法律地位由於每個小區規模有所不同,因而,業主行使權利的組織也有所不同。有的小區採用業主大會的方式,而有的小區則採用業主代表大會的方式。兩者在小區的決策地位基本相同,但是筆者認為業主大會更能體現全體業主的意見。而業主代表大會的業主代表由全體業主選舉產生,其權利是由選區業主授權的,是全體業主代為行使管理權力、對重大管理事項進行表決的組織。業主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必須遵循相應的規定,在參會業主代表達到法定人數時方可進行有效表決。筆者認為,一般應當以參會業主代表佔百分之九十時方可對小區重大管理事項進行投票表決。筆者認為業主代表大會雖然是業主選舉產生的機構,但應當設立必要的監督機制並給予業主充分的提議權、罷免權。一般而言,只要原選區業主百分之二十以上業主聯名可以提出對業主代表的質詢、罷免議案,全選區業主過半數通過則可以罷免業主代表並另行進行選舉。 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的權利: 1、制定、修改業主委員會章程及物業管理公約。 2、選舉、罷免業主委員會委員。 3、審議批准物業公司的年度預算。 4、決定小區物業管理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義務: 1、對全體業主負責,對於關繫到全體產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負有公告通知的義務。 2、接受全體業主的監督、質詢,對於業主提出的意見及時予以解決。 3、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對業主委員會的共提出質詢及改進建議。 4、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 5、其他應當由業主代表大會承擔的義務。三、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業主委員會是由業主代表大合法選舉產生的小區常設的自治管理機構。業主委員會的成員一般在業主中產生。業主委員會由於涉及代小區的整體管理利益,因而其地位尤為重要。業主管理委員會在法律性質上是接受全體小區業主的業主的委託對小區進行管理,這種法律關系建立在現有的民法的委託代理關系的基礎之上。既然是委託代理關系,當然只有在合法的授權范圍之內才能代表被委託代理人(即:業主)行使權力,否則,超出授權范圍的行為均為無效行為。這種授權的形式從哪裡來?筆者認為正是通過業主委員會章程全體業主授予了業主委員會管理的相應權利。因此,業主委員會章程必須經過全體業主決議方能體現代表業主的意志。通過業主委員會章程,調整業主與業主之間,業主與業主委員會之間,業主與業主代表之間的法律關系,一份制定的較為合理的業主委員會章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範問題的發生。關於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筆者總結以下幾點:業主委員會的權利: 1、每年召開至少一次業主大會,根據百分之十以上業主要求克召開特別會議。 2、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聘用物業管理公司對小區進行管理。 3、審議批准物業管理公司的年度管理計劃、費用預算及決算報告。 4、審議批准物業收費的收費標准及物業管理服務的服務標准。 5、審議批准物業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6、對破壞、損害全體業主利益的行為有監督、制止和要求賠償的權利。 7、對於個別業主、使用人違反物業管理公約或損害其他業主、使用人合法利益的行為,可以代表業主提出訴訟。業主委員會的義務: 1、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 2、執行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各項決議; 3、貫徹執行並監督業主遵守物業管理公約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 4、監督物業管理公司工作並反映業主的意見及建議; 5、業主委員會不得損害全體業主的利益,否則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對於重大事項必須及時提交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決議。 6、其他業主委員會應當履行的義務。 作者:北京市廣盛律師事務所李莉律師
J. 李莉的基本資料
在科研教學之餘,研讀大量國內外法學名家著作,並結合國內的司法實踐,獨著《民法學》;課余勤勤懇懇,筆耕不綴,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學校支持下,獨立主持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長期教學科研中,通過向其他學校取經、向知名教授學習,有感自己實踐經驗之不足,為提高教學質量,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在外兼職律師,寓案例於教學中,讓枯燥的法律課程變得生動活潑,在學校及學生中有較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