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公司常見糾紛及法律問題
A. 公司伺服器託管常涉及的法律問題有哪些對應的有效處理辦法由哪些
選擇伺服器託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根據這些提示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房託管伺服器 第一次託管不妨先看ISP證 如果您是第一次託管,想要靠這台伺服器創業,掘出人生第一桶金,那麼首先百吉數據提醒你絕對不要考慮沒有isp許可證的「小公司」,要鎖定資質好,規模大,名氣大,信譽高的大公司,這是基本原則,就算多花幾千元也值得,這個將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 盡量跨過不必要的中間商(中介) 盡量跨過不必要的中間商,少繞彎子,這倒不全是為了省錢(當然這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因為中間商越多,將來的不穩定因素就越多,可能發生互相推諉,很難辦。要盡量找到那些直接從機房租用機櫃的託管服務商。 先別急著考察機房,建議先考察服務商 記住,不要約服務商在機房見面,因為考察機房是其次,考察服務商才是根本,要去服務商的公司看看,房子大不大?人多不多?規模行不行?技術行不行?歷史長不長?一般服務商都迫不及待約你去看豪華的機房,但是記住,機房再豪華,人家機房也不會給你負任何責任,出了問題你只有找服務商。 考察機房重點放在它的規模、歷史 雖然考察機房次要,但是考察一下也是很必要的,不要只聽服務商吹噓帶寬、速度多好,要看機房的規模、歷史。要多看看歷史悠久的老牌子機房,不要以為老機房設備陳舊,其實它能穩定經營這么久,其積淀的人才、經驗、設備、信譽、規矩,正是新機房欠缺的。 要簽訂嚴謹的託管合同 一定要簽訂嚴謹的託管合同,明確雙方責任、權利,例如,服務商調試機器或者移動機器改變IP要及時提前三天通知用戶,否則就要賠償損失;服務商無權將伺服器轉托給別人等等。如果可能,最好看看託管服務商的營業執照、ICP證,如果開業時間太短的,最好敬而遠之。 最好不要異地託管 如果本地有機房最好在本地託管,不要千里迢迢託管到外地,因為伺服器不可能全都依賴遠程維護,有時候避免不了本地維護,而遠在外地,沒有人會幫您維修硬體、安裝軟體,即使幫您也很大不樂意,或者收費很黑,沒有必要。 最好選擇骨幹節點城市託管伺服器 如果所託管伺服器的業務僅僅是服務於本地,本地有機房最好在本地託管,不要千里迢迢託管到外地,因為伺服器維護方便,本地用戶的訪問速度也更快。 如果是提供web等服務,針對全國用戶,最好選擇上海這樣的電信骨幹節點城市。另外選擇有售後服務保障的服務商,最好可以提供7*24小時服務,並能免費幫您維修硬體、安裝軟體等日常維護。
B. 懂法律知識的進!公司糾紛問題
【您好,上海福一律師事務所為您解答。】
可以去勞動局反應情況。
C. 緊急求助公司糾紛的法律問題
你的問題很簡單,把丙公司的貨款退給人家,因為乙丙公司是兩家獨立的法人,然後通過司法訴訟起訴乙公司,把欠款收回即可!
D. 企業勞務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企業勞務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
1.《勞動法》
2.《勞動合同法》
3.《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5.《工傷保險條例》
6《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7。《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8,《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另外,關於職工最低工資標准,休假,福利,企業規章制度,等各地相關法規規定
E. 勞動糾紛常見法律問題具體有哪些,有沒有相關
【問題一】法定的工作時間
問:我是一個工廠的倉庫管理員,我的工作內容是貨物的進出管理,因為公司的人事原因,所以我同時也擔著搬運工的活干,我們廠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8小時制 從早上8點起。可是我卻經常被安排晚上加班上貨,雖然公司有對加班補助,但總佔用我們休息時間,我想請問一下我們勞動人民的非工作時間就也要被工作牽著走么?
答:用人單位應按照法律規定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不能實行該工時制度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如果你所在單位長期安排你晚上加班的,你可以與單位協商解決作息時間安排問題,不能協商的,你可以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反映,由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依法責令你們單位改正。
【問題二】勞動合同的簽訂
問:我在大同同煤集團一家企業煤礦,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沒訂勞動合同,經反映詃 礦不走法律程序,私了經濟補償也沒有一次解決,每天工作12小時,我還能這么辦?
答:該企業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年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該企業已經與你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你可以憑借入職時的報名表、工作證、出入證、其他同事的證人證言等來證實你與該企業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證實事實勞動關系以後,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企業支付相關經濟補償,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三】工資待遇
問:我在蚌埠工藝美術學校教學一線連續工作15年有教師資格證,助理講師,省級美協會員,但是有教師資格證卻從來沒有享受過教師待遇!2012你之前每月課時量112節課以上!8至10元課時費是我所有報酬!2012年開始學校與我簽訂了一年一簽一式兩份的臨時勞動合同,1980元是我所有報酬,學校不給交任何社會保險,2014年學校轉正一批工人編教師,我想不通幹得同樣工作同樣學歷為什麼工資待遇相差那麼大呢!從1999年在這所學校工作至今沒有兼職任何工作,所以談不上兼職!我該怎麼辦?
答:對於學校不同工同酬、不給繳納社會保險費等問題,你可以向當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勞動行政部門(如果是有正式教師編制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反映;如果沒有教師編制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經查證屬實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勞動行政部門責令你們學校改正、責令你們學校限期為你繳納社會保險費。你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四】勞動關系的確定
問:我哥經人介紹在一家個人汽車修理店工作(可能無任何經營手續,鄉鎮里的),在工作時鋼板砸傷腳部,老闆給送到醫院,只是簡單打石膏,就說回家養著了,之後一個月得了一次肺炎,住院治療期間,發現腿部腫脹,醫生檢查說是外傷引起的下肢血栓,之後轉院到市裡醫院做了血管支架手術,現在還在醫院里,醫生說看血栓消的情況,弄不好以後要天天吃葯,不能乾重體力活,住院期間,老闆只是通過別人給了5000塊錢,一次醫院都沒去,我家已經沒錢了,讓他交點醫葯費他就說「我也沒錢」,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之後可能還有一次取支架的手術,我們該怎麼辦,怎麼去和他談,讓他把醫葯費支付了?護理費和其他的費用我們也不要了,求專家指點!無勞動合同,發工資直接給現金,我哥是聾啞人,醫院的票據都有,病例里要怎麼寫有利於我們啊?
答:由於你哥與該汽車修理店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你們首先需要證實你哥與該修理店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證實勞動關系後,修理店或者你和你哥可以向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後,你哥可以從工傷保險基金中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該修理店沒有給你哥繳納社會保險費使得你哥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由該修理店按照法律規定支付本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如果該修理店沒有營業執照的,由該修理店向你哥給予一次性賠償,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是待你哥做出傷殘鑒定後,按照傷殘等級給予相應賠償。如果該修理店不支付上述賠償的,你們可以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反映,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該修理店為你哥支付上述賠償,你們也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
【問題五】辭退賠償金
問:我們單位突然開大會辭退36人,所有被辭退人員工作交接完畢後,部分有勞動合同的被告知要麼到別的單位去工作要麼自己提出辭職申請。我們不是自己想辭職的,並且單位有獨立程度民事責任的能力。我們想通過勞動仲裁解決此事,面臨一些問題,希望能得到解答。首先我們所有人應該是自己的那份勞動合同不在自己手裡,被單位簽勞動合同時扣留,其次養老保險證也被扣留。現在勞動關系已經不存在了,勞動合同還沒有解除,單位還拖欠2個月的工資沒有支付。這種情況下怎樣做才能順利拿到大家的經濟補償,還有經濟補償和賠償金能否同時適用?
答:建議先收集相關證據,然後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相應工資和賠償金。根據法律規定,經濟補償與賠償金只能得一樣。
【問題六】申請勞動仲裁
問:我於2014年8月2號在唐山某縣工地打工3個多月,至今工資要不回來,2014年11月19日施工人員到遷西縣勞動局、信訪局,20號發了點停工生活補助,11月27號工人再次到縣政府大門口上訪,開發商老任說:12月2號給部分;12月8號給工人發齊工資,12月9號我們再次到信訪局、政府至今未拿到工資。12月28日仍然沒消息,旅館也住不起了,都回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答:建築施工方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按期給你們發工資,施工方不按照約定給你們發工資的,你們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通過仲裁認定你們與施工方存在勞動關系及施工方拖欠你們的工資的事實後,你們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立案,並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待法院對施工方的財產進行查封評估拍賣,並且對應予收取的工程款進行凍結後,拖欠你們的工資才有可能得到支付。
【問題七】雙倍工資
問:我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現在3年期限屆滿,雙方沒有續簽合同,也沒有做出中止合同的手續,我仍然在這家公司工作。這種情況要如何認定?
答: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因此超過一個月未續訂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續訂應視為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問題八】經濟補償
問:我是廣電網路公司員工,並且在公司工作了十六年了,以前都是簽訂了合同的,改制後,新老總上台,就沒有與我簽訂合同並且沒有購買五險一金,現在到了退休年齡,我能否按照勞動法得到經濟補償?
答:可以得到經濟補償。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用人單位應該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未簽訂的,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你們公司改制後,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應該視為已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改制後,仍享有改制前的勞動者待遇,可以得到經濟補償。
【問題九】僱傭關系
問:張女士在別人家做保姆在上班時間身體突然胸口有劇列痛,保姆就和僱主說要去醫院檢查通脫,在去醫院的路上保姆死亡,僱主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答:從我國勞動法所確定的勞動關系的特徵來看,僱主與其所僱傭的保姆之間並不是勞動關系,因此,家庭僱傭的保姆並不受勞動法保護,但保姆的權利可以受民法的保護。保姆在工作期間突然胸口劇烈疼痛,在去醫院的路上死亡,僱主對其死亡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例如,僱主明知該保姆患病而依然讓其乾重體力活的、明知保姆突然胸口劇烈疼痛屬緊急情況而任由其單獨去醫院的,以及其他僱主有過錯的情況,僱主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但如果僱主沒有過錯,保姆發病確屬意外,發病時僱主也採取了妥善處理措施,則僱主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F. 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發生矛盾所要涉及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二、復物業管理糾紛的類型制
1.按不同的法律關系性質差異來劃分,可以將其分為三類:①民事糾紛,如服務合同糾紛(違約糾紛)、侵權糾紛等;②經濟糾紛,如物業管理企業與特定業主及業主委員會之間發生的經營管理許可權糾紛;③刑事糾紛。民事、經濟糾紛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或不能得到公正、公平、合理的解決,就很容易升.級,使當事人矛盾沖突尖銳化,最後演變成刑事糾紛。
2.按照糾紛的具體形式劃分,可以把物業管理糾紛劃分為管理權糾紛、合同糾紛、物業管理具體服務糾紛,以及物業管理收費糾紛等幾類。
G. 在實踐中,公司最常見法律的問題,需要運用公司法解決的有哪些
需要運用公司法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7類:
1、出資方式
2、股東平等原則
3、土地使用權
4、有限責任公司一人公司
5、資本確定原則
6、工業產權
7、非專利技術
H. 公司,公司的設立和運營過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風險,應
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由於企業自身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力、履行業務,從而對企業造成不利法律後果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戰略、市場、財務、運營等法律風險。從企業運營視角出發,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通常有以下幾種:
(1)權益糾紛法律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內部糾紛問題,如股東之間,股東與董事會之間存在著股權確認、轉讓、權益訴訟以及企業對經營者或股東的訴訟、訴訟撤銷要求等。在公司法等法律的背景下,企業內部糾紛成為現在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問題之一,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知識產權法律風險。企業知識產權的擁有數量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更加註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本土維護。然而,在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產權被侵犯、保護機制有缺陷等事件,從而引起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3)合同法律風險。合同法律風險是法律風險的重要內容,它涉及到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多個方面,與企業的各個環節息息相關,同時也與其他類型的法律風險交叉。具體而言,合同法律風險主要包含了由於合同主體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糾紛,或者由於合同列舉條款的不完善而導致的糾紛以及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產生的糾紛。
(4)企業管理人員的違法犯罪法律風險。近年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因違法犯罪而導致的法律風險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管理人員違法的法律風險日漸成為關注的焦點。在多種類型的法律風險中,企業管理人員的違法犯罪法律風險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它可能會導致企業衰敗,經濟效益降低,嚴重的將可能導致企業虧損、倒閉等。
法律風險的成因分析綜合分析上述多種法律風險,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企業關於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不足。在不少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企業經營管理者對法律風險及其帶來的後果了解不夠,重視程度不強,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採取預先防範或及時控制的措施,一旦發生了法律風險,盡管進行了事後補救,但是由於防範意識的淡薄和事後措施的不完善,成效不大。
(2)企業經營不善,權力失衡。在當前企業中,存在著多種違規不當操作問題,企業高層管理濫用職權,股東之間和各層管理者之間的管理權力嚴重失衡,對企業的不規范行為不能夠及時控制處理,一系列的違規違章行為最終導致了企業面臨著嚴重的法律風險。
(3)企業的法律風險防範體制不完善。在一些企業,盡管建立了法律風險的相關制度和機制,但還是面臨著法律風險,這主要是因為該體制不夠完善,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生產經營管理中去,有的甚至只是一個形式,法律風險防範體制沒有充分發揮它原有的作用。
法律風險的防範措施法律風險的存在並不可怕,關鍵是企業要能夠及時地認識到潛在的法律風險,並能夠迅速的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防範,以下幾點是常用的防範措施:
(1)加強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當提高對法律的認知,學會通過專業法律部門來有效控制管理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同時融入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減少法律成本,確保企業的良性運轉。
(2)完善經營管理制度。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和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對自身的內部經營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確保企業的管理制度合法合理,能夠適應市場的競爭,並通過各種渠道督促和監視所有管理者和員工在這些制度下依法管理與經營,及時做好法律風險的防範措施,有效控製法律風險。
(3)健全法律風險防範體制。法律風險來自於企業自身,所以企業應從自身出發進行有效地防範,建立健全法律風險的防範機制,大力推進法律顧問制度、企業業務經營管理體制、風險管理的預警體制、監督體制,從企業內部來實現自我約束與監督,確保法律風險的防範體制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4)提高員工素質,依法履行職責。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從基層抓起,注重企業員工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從而使得每一位員工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依照法律和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辦事,特別是企業的法務人員,素質的提高有利於他們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工作中能夠及時提出參考意見和調查報告,接受法律咨詢,代理各類糾紛的和解與調解,盡可能地幫助企業降低法律風險。
I. 設立公司訴訟中常見的法律糾紛有哪些
公司設立糾紛一般有:股東資格確認糾紛、設立失敗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股東名冊記載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二十一與公司有關的糾紛
262.股東資格確認糾紛
263.股東名冊記載糾紛
264.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
265.股東出資糾紛
266.新增資本認購糾紛
267.股東知情權糾紛
268.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
269.股權轉讓糾紛
270.公司決議糾紛
J. 公司法律問題有哪些 企業勞動管理中常見的法律問題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貨款難收,合同糾紛、勞資糾紛、企業股權等問題。勞動管理經常見到企業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購買社保引起的法律問題。這些法律問題其實可以通過聘請法律顧問解決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