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信訪工作

法律援助信訪工作

發布時間: 2021-12-14 18:41:48

A. 如何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發揮紀檢監察的作用

:組織開展有關信訪法律、法規及法律援助宣傳活動;負責來紀檢監察機關上訪群眾的法律回咨詢、法答制宣傳、教育工作;受理來紀檢監察機關信訪群眾的法律援助申請並進行初步審查,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案件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專人辦理;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會議由紀委、監察局負責召集,研究決定法律援助中心紀檢監察信訪工作站有關法律援助重大事項,通報工作情況,協調有關信訪法律援助的事宜,同時對重大疑難信訪案件進行法律論證,提出法律建議。

B. 社區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今年,我站法律援助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網路體系建設,加大宣傳的力度,以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出發點,以扶助社會弱勢群體為突破口,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一年來,接待來電來訪咨詢65件,經辦法律援助案件12件。現將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今年以來,我站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級法律聯絡點的建設工作,明確了各站點的工作人員,指導他們的工作,為暢通申請渠道、就地就近滿足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礎;加強基層法律援助組織建設,將法律援助網路構築在農村,深入到企事業單位。同時與信訪、消協、派出所、綜治辦等各部門加強聯系,擴大法律援助工作覆蓋面,形成法律援助機構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為真正發揮法律援助工作著的主力軍作用,根據縣司法局安排,積極參加上級和縣局組織的各項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工作人員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有了明顯進步
二、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機制
按照「高起點、規范化、穩步推進」的工作目標,進一步規范法律援助工作運行機制。一是根據縣局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了我站業務規范化標准;二是為積極發揮農村法律援助點的作用,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為弱勢群眾減少訴訟成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行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規范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法律援助的社會影響
大力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在「3.15」、江淮普法行、「12.4」等大型活動中,通過解答法律咨詢、法制講座宣傳法律援助,接待當事人咨詢近36人次,發放法律援助宣傳材料,廣泛進行法律援助知識、解答法律援助咨詢。通過宣傳,擴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會知曉率,為低收入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四、做好重點對象的法律援助
(一)切實做好外來民工的法律援助,根據我鄉實際情況,在平時的工作中,為外來用工人員就他們關心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等問題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同時開展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教育,增強他們法制觀念,遵守職業道德,受到他們的歡迎;並且針對他們反映的工資拖欠、用工合同等問題,及時和有關部門聯系,和企業交涉,協調解決。

(二)做好老上訪戶的法律援助工作,積極幫助他們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老大難問題,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在依法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政府分憂解難。既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又維護了社會穩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年來,法律援助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為此,下一步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抓好站點的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學習,提高辦事水平和效率;二是繼續做好日常來電來訪的法律咨詢工作,抓好法律援助案件的來訪、受理工作。

C. 如何做好涉檢信訪工作規范化,法治

一、源頭處理。源頭控制是檢察院根據檢察工作的實際,在檢察執法活動開始前、進行中、結束後的各個階段,設定若干控制點,以便最大限度地防止產生和減少信訪案件的活動。主要是:
(一)控申疏導。主要是及時發現和適時分流社會矛盾。控申部門的接待工作,是檢察院信訪工作的前沿,各類社會矛盾糾紛聚集於此,控申檢察官通過解答法律、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防止矛盾激化、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可以有效地疏導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減少後續壓力。
(二)其他職能部門受案時注意排查。主要是在受案時提前預估案件中可能蘊含的社會矛盾和糾紛。多數涉檢信訪案件涉及國家政策的變化與實施、政府職能的運用、社會自行調節行為、法無明文規定的事項等,如果在受理案件後不仔細審查、排查,大量本應由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管理和處理的矛盾糾紛,就可能轉化到訴訟程序中來,不僅因擴大服務外延相對增加檢察機關負擔,而且還可能造成當事人久訪不息、久訪不罷的局面,既嚴重影響當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也嚴重浪費社會司法資源。
二、機制處理。規范處理涉檢信訪需完備的機制保障。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一)信訪一體化。信訪一體化是全國各級檢察院信訪部門採取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在涉檢信訪的接訪職能上不分彼此,在信訪案件處理上體現總體控制意識,在內部領導與管理上側重以接訪的上級檢察院給出處理結論為主,由下級檢察院配合調查處理的原則,內部操作上體現分工合作精神。信訪一體化可以強化信訪信息資源共享,節約檢察院和當事人信訪資源及其成本,防止因信訪接訪與處理脫節造成重大失誤,有效地促進涉檢信訪工作的良性開展。
(二)涉檢信訪聽證制度。涉檢信訪聽證制度是近年來全國各地檢察機關推行的處理涉檢信訪問題的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對妥善處理群眾的信訪問題,維護信訪人合法權益,促進息訴罷訪,化解社會矛盾,具有重要意義。
採取聽證制度處理涉檢信訪,主要針對的是檢察機關能自己作出最終處理決定的涉檢信訪案件。涉檢信訪聽證包括聽證會、公開答詢會、對話會、座談會等公開審查和答復形式。涉檢信訪聽證是由當事人選擇的糾紛解決機制,它以「公開、公正、透明、便民、合法、合理」等為原則,實行「陽光作業」,將群眾信訪問題擺在桌面,讓社會各界群眾廣泛參與、跟蹤監督,聘請有關問題專家、學者、當地知名人士、親朋好友等對信訪事項進行研究、論證,弄清信訪案件事實,查找出問題結症,依法作出處理。涉檢信訪聽證制度因具有廣泛的民主性,其作出的處理往往能使信訪人息訪、罷訪。
(三)律師介入制度。一些涉檢信訪案件的當事人不太理解法律,容易陷入不當申訴甚至久訴不息。為了幫助這部分信訪人正確運用法律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檢察機關可以從當地律師事務所中挑選部分資信較好、願意為信訪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建立信訪律師資源庫。
當涉檢信訪案件的當事人沒有能力聘請律師,又確實需要幫助時,由檢察官推薦、信訪人挑選律師介入自己的信訪案件。檢察機關充分配合律師全面了解案情,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這樣,不僅有利於律師幫助來訪人及時與檢察機關聯系和溝通,從法律的角度給來訪人解疑釋惑,消除疑慮,避免來訪人因對法律的誤解而產生對立情緒;同時,在處理涉檢信訪案件中,律師可站在來訪人的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建議,幫助檢察機關及時發現問題,改進信訪接待工作方式,消除誤解,鈍化矛盾,更好地維護信訪人的正當權益。
(四)聯合接訪制度。對復雜的長期上訪案件由控告申訴部門與相關業務部門、承辦過案件的檢察院就地聯合接訪,對涉及到其他司法部門的,協調有關部門聯合接訪,對無理訪案件,商請公安機關派員聯合接訪,除釋法說理進行疏導外,可由公安民警進行必要的教育和訓誡。
(五)下訪巡訪制度。以「帶案下訪、定期巡訪、有案辦案、無案宣傳、維護穩定」為下訪巡訪制度的基本要求,基層檢察院在各鄉鎮、社區設立聯系點、聘請信息員,定期或不定期到鄉鎮、社區巡訪宣傳,現場接待群眾來訪,化解矛盾糾紛,接收舉報材料,依法維護群眾利益。
三、流程處理。利用信息化平台,按照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要求,依據國家信訪條例和檢察院信訪有關規定精神,制定接訪程序、處置突發性事件和重大惡性事件等網路流程管理程序,將所有涉檢信訪案件列入流程管理范圍。

D. 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免費的嗎

是免費咨詢的。

「」是法律服務專用電話的簡稱。

其中「48」取「司法」之諧音,寓意尋求法律服務,調解民間糾紛請找司法行政機關。是司法行政部門運用特定的電話專線和電信網路,統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和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形式。

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

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4)法律援助信訪工作擴展閱讀:

12348的意義:

自2002年1月15日上午9: 00起,啟用全國統一的法律服務專用電話號碼「12348」,原電話號碼「16000148」停止使用。

「16000148」法律服務電話更名為「12348」法律咨詢電話,啟用全國統一服務號碼「12348」,並歸並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詢專線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舉標志著「12348」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E. 如何推進群眾依法信訪,依法維權,依法處置歷史遺留問題

推進群眾依法信訪,依法維權,信訪工作人員應遵循:感情原則;研究原則;及時原則;特殊原則;大局原則。

依法處置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做到:加強領導,落實領導責任,強化齊抓共管;完善信訪公開聽證評議機制;強化各級司法機關接受群眾告訴、申訴及處理案件的責任和能力,由司法機關承辦歷史遺留問題,依法解決;依法規范歷史遺留問題信訪工作秩序;對反映的問題有理或部分有理,但以種種理由提出過高要求的,要明確告知政府政策底線、確保處置政策一致性,盡快打消其無理的念頭;引入第三方介入化解機制。

F. 信訪過後在起訴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申請法律援助與信訪無關,但是必須符合援助條件。
《法律援助條例》公民對下內列需容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G. 信訪工作與司法調解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三者相互聯系,又相互關聯。綜治主要涉及社會綜合治理,面比較廣,在鄉鎮一級一般將綜治與信訪聯合辦理。信訪主要涉及對群眾來信、來訪的接待和處理,一般包括政策咨詢、求決等。司法工作主要涉及矛盾調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三項工作都涉及矛盾的排查與調處,以人民調解為主要方法,必要時使用司法手段。信訪主要是引導群眾的合理訴求,暢通群眾與政府之間的交流渠道,避免矛盾激化,從而維護社會安定、和諧。

H. 如何做好涉法涉訴接訪工作

為切實加強信訪維穩工作,解決人民群眾的信訪問題,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努力創建平安前旗、和諧前旗,根據《信訪條例》和《科右前旗信訪問責暫行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前旗實際,特製訂本暫行辦法。

一、民意訴求表達的原則

便民原則,各級行政機關要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提供便利條件。

依法原則,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的規定解決信訪人的訴求。

疏導教育原則,指做好說服、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疏導群眾情緒,對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其知法、守法、依法信訪,以理性、合法方式表達利益訴求,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解疑釋惑、提高認識,理順情緒、凝聚民心,防止矛盾激化。

二、信訪人范圍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三、信訪形式

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

四、健全民意訴求表達方式

(一)公布有關信息

第一條 向社會公開信訪機構的通訊地址、電子郵箱、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

第二條 在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第三條 建立科右前旗信訪信息系統,與上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的信訪信息系統絲線互聯互通。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及時將信訪人的投訴請求輸入信訪信息系統,方便信訪人查詢。

(二)完善旗級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工作制度

第一條 本辦法中旗級領導包括旗委各書記、各常委,人大各主任,政府各旗長,政協各主席,以及公、檢、法主要領導。

第二條 旗級領導接待工作在旗委、政府的領導下,由農牧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組織實施。

第三條 農牧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要把旗級接待領導的姓名、職務、工作分工、接待時間等及時通過媒體向全社會公布。

第四條 每個工作日安排一名旗級領導到農牧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坐班接待來訪群眾,每位旗級領導全年接待來訪群眾不少於10個工作日。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律師參照旗級領導接待安排,與旗級領導一同接待來訪群眾。

各部門領導隨時協同旗級領導接待來訪群眾。

第五條 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接訪的,由四大班子辦公室負責通知本部門其他級領導代替履職。

第六條 接訪領導負責當天信訪案件的處理工作,由農牧民調處中心一同與領導接待工作人員,並將信訪問題和處理情況反饋給包鄉、包案領導。

第七條 對已經研究確定解決的信訪事項,包鄉、包案領導要親自督促落實,一包到底,確保問題及時解決,直至矛盾化解。

第八條 旗級包鄉領導及時跟蹤督辦,並協助包案領導做好群眾穩定工作,做到息訴罷訪。

第九條 涉及多個部門的群眾訴求事項,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接待領導可以組織多個部門聯合接待、多名領導共同接待等方式研究解決,也可以組織召開協調會議研究解決或呈報旗委、政府主要領導閱批處理。

第十條 農牧民調處中心對旗級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工作情況,案件處理情況定期進行通報。

(三)建立蘇木鄉鎮辦事處(場)領導接訪制度

第一條本辦法中鄉級領導包括蘇木鄉鎮辦事處(場)的黨委、黨工委班子成員。

第二條 每個工作日安排一名鄉級領導坐班接待來訪群眾。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鄉級領導一同接待來訪群眾。

第三條 接訪領導負責當天信訪案件的處理工作,並將信訪問題和處理情況反饋給包嘎查村領導。

第四條 對已經研究確定解決的信訪事項,包嘎查村領導要親自督促落實,一包到底,確保問題及時解決,直至矛盾化解。

第五條 旗級包鄉領導及時跟蹤督辦,並協助包案領導做好群眾穩定工作,做到息訴罷訪。

(四)充分發揮有關部門的信訪職能

第一條 政法機關要配齊配強執法監管部門工作力量,認真受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第二條 人大機關、紀檢監察機關信訪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辦理人民來信來訪。

第三條 工會、婦聯、團委等群團組織、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在反映訴求、公開監督等方面的作用,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重大矛盾糾紛的平息化解作用。

第四條 法律服務部門、法律援助機構發揮法律法規的解疑釋惑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人民群眾走依法維權的路子,通過司法調解、行政仲裁和開庭審理等途徑來解決其合理訴求。

I. 法律援助方面的崗位職責有哪些

法律援助崗位工作職責
一、負責日常接待、審查法律援助案件。
二、負責法律援助專案件的指派、屬監督檢查工作。
三、負責法律援助來電、來函的信訪工作。
四、負責對聯絡部及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導。
五、負責辦理領導交辦的法律援助案件。。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宣告失蹤 發布:2025-05-10 07:53:43 瀏覽:149
法官同意退還訴訟費 發布:2025-05-10 07:29:15 瀏覽:561
交通法規扣分處理 發布:2025-05-10 07:17:50 瀏覽:6
道德大道理 發布:2025-05-10 07:17:48 瀏覽:174
如果要上婚姻法 發布:2025-05-10 07:14:06 瀏覽:984
劉春霞律師 發布:2025-05-10 07:09:11 瀏覽:232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存在的基礎 發布:2025-05-10 07:08:31 瀏覽:147
法碩法學貼吧 發布:2025-05-10 07:06:18 瀏覽:979
在河道中傾倒淤泥的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0 06:53:42 瀏覽:828
虛偽表示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06:33:22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