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工人造成公司損失適用什麼法律

工人造成公司損失適用什麼法律

發布時間: 2021-12-19 07:41:11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工人給工廠造成損失的賠償經額是如何計算的

我是一名勞動仲裁員,我來給你回答: 1、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但要注意的是:(1)勞動者必須具有主觀過錯;(2)賠償只算直接損失,不算間接損失。 2、具體的賠償項目主要包括:(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但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3)對生產、經營造成的直接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 上述兩點的主要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 條,《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必要時可參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但須注意:該條例已經由國務院廢止) 3、關於違約責任,你要注意《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責任約定范圍的限制:僅限於專項培訓費的服務期條款、保密義務、競業限制三種情況。而且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的人員僅限於高級管理人員。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 5、如果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錢來補償損失,扣發的工資不得超過工資額的20%,且余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法律依據:參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但須注意:該條例已經由國務院廢止)。 6、如果認為我的回答有用,別忘記了給我加分啊^_^。

⑵ 員工在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無力償還損失,要負法律責任

要看你造抄成的是什麼損襲害。目前,我國法律只規定了僱主對雇員致人損害承擔責任。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第三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第三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第11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目前沒有明文規定雇員給僱主造成財產損失是否應承擔責任。參考人身損害的規定,只有在勞動者由於故意或重大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情況下,勞動者才負賠償責任。如果勞動者沒有過失或者僅存在輕微過失,則無需賠償。這一點在很多法院的判決里得到支持

⑶ 企業員工造成企業重大經濟損失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因崗位變更與企業發生爭議等有關問題的復專函》勞辦發〈1996〉100號第屬三條規定:關於企業對因內部承包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勞動者可否扣發工資問題。按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七條、《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第十六條的規定精神,因勞動者本人的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國家有關規定以及與法律法規不相抵觸的勞動合同、承包合同的約定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賠償損失可以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不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⑷ 民營企業員工失職造成嚴重損失的怎麼追究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勞動者因嚴重不負責任,不正確履行職責,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輕微過失,用人單位損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勞動者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4)工人造成公司損失適用什麼法律擴展閱讀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⑸ 簽了勞動合同後因工人原因造成企業損失可不可以要求工人賠償

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員工因不當行為,可能會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對於該損失,公司能否從員工工資中予以扣除?
一、關於能不能扣的問題
如果員工給造成公司經濟損失,公司當然有權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可以從工資中予以扣除。對在職員工給單位造成的損失的賠償問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二、關於能扣多少的問題
對員工在職期間因職務行為導致企業損失的情形,根據相關規定,只能要求勞動者進行限額賠償,如勞動部印發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標准,則按標准支付。《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亦規定,勞動者因本人原因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依法要其賠償,並需從工資中扣除賠償費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收入的20%,且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標准。
三、勞動合同中未約定能不能扣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持該觀點的人認為,這里明確了「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員工賠償,如果未約定就不能主張賠償。
我個人認為,是否有勞動合同約定,不影響用人單位主張侵權賠償。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這是侵權責任法的基本要求,不會因為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而不同。

⑹ 因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員工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要看具體情抄況。

如果襲是故意造成的,則全額賠償;若過大過失造成的,則部分賠償,賠償比例由法官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沒有統一標准;若一般過失造成的,則無需賠償。

相關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6)工人造成公司損失適用什麼法律擴展閱讀:

要求賠償的條件:

(一)、用人單位應制定規章制度;

(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或勞動合同中必須規定因違章作業造成損失要求勞動者賠償;

(三)、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經民主程序制定並讓勞動者知悉且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定的強制性規定;

(四)、證明損失的存在。一般應為直接損失,比如貨物的損毀、客人的索賠,但間接損失不予賠償,如預計的利潤;

(五)、證明員工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

⑺ 員工給公司造成損失,屬於刑事犯罪還是民事糾紛!

廣東胡律師

要看員工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如果是故意的就屬於刑事案件;如果是無意的話,就屬於民事糾紛。

⑻ 關於員工賠償公司損失的法律問題到底該怎麼賠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消防條例第三條 發布:2025-05-03 22:14:03 瀏覽:579
衛生許可罰款條例 發布:2025-05-03 22:14:01 瀏覽:801
新疆大學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5-03 22:12:34 瀏覽:914
四班2倒怎麼倒不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03 22:12:25 瀏覽:60
法官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發布:2025-05-03 22:11:43 瀏覽:834
公房轉私房產法規 發布:2025-05-03 22:11:37 瀏覽:549
晴隆縣人民法 發布:2025-05-03 22:10:34 瀏覽:115
行政訴訟法信息公開條例 發布:2025-05-03 22:06:27 瀏覽:280
民法典離婚比結婚難 發布:2025-05-03 22:06:27 瀏覽:583
蘇州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3 22:04:49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