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論公司相互持股及其法律規制的目的和意義

論公司相互持股及其法律規制的目的和意義

發布時間: 2021-12-21 08:40:18

⑴ 從法律意義上講,兩個公司存在股權關系是什麼概念都哪些情況屬於存在股權關系

「股權抄關系」是指公襲司之間相互持有對方的股權(交叉持股)或者一個公司持有另一個公司的股權。
股權關系分類: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⑵ 企業制度的意義和重要性

1、正面引導與教育作用
規章制度作為企業內部規范員工行為的一種准則,具有為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指引方向的作用。規章制度公布後,員工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權利,怎樣獲得這些權利,應該履行哪些義務,如何履行義務。比如規章制度中規定上下班時間,員工就知道了什麼時候是工作時間,什麼時候是休息時間,就可以指引員工按時上下班,以防止因遲到或早退而違反勞動紀律。再如,規章制度中規定工作中的行為規范,可以引導、教育員工約束自己的行為,防止出現不良行為。由此可見,優秀的規章制度通過合理的權利義務及責任的設置,可以使職工能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努力的後果,激勵其工作積極性。

2、反面警戒與威懾作用

反面的警戒和威懾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對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的後果做出規定來威懾員工,使員工能夠事先估計到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如果作為以及作為的後果,自覺抑制不法行為的發生。其次,通過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予以懲處,讓違反規章制度的員工從中受到教育的同時也使其他員工看到違反規章制度的後果,達到警戒和威懾全體員工的效果。

3、防患未然與預防爭議發生的作用

企業生產勞動的過程,也是勞資雙方履行義務、享受權利的過程。勞資雙方權利義務的實現需要多種措施來保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國家法規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保證之一,而企業規章制度也是重要的保證之一。規章制度不僅可以明確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且還可以更為具體的明確勞資雙方實現權利和義務的措施、途徑和方法等。因此,當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權利和義務實現的措施、途徑和方法通過規章制度加以明確、具體後,就可以大幅度防止糾紛的發生,從而可以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秩序。比如,休息休假屬於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但是勞動合同中可能僅僅涉及假期的種類,至於各類假期的請假條件、請假手續、假期期間的待遇等等一般不會在勞動合同中進行詳細約定,這就需要企業在規章制度中對休假進行詳細規定,否則,會引起很多糾紛。

4、事後支持與提供處理勞動爭議證據的作用

由於勞動關系具有對抗性的一面,因此,企業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勞資矛盾是無法避免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所能做到的也只是盡量緩和勞資矛盾,無法消除、杜絕勞資矛盾。當勞資矛盾爆發無法通過協調解決時,訴諸法律就是唯一的選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需要依據國家法規政策、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由於規章制度也涉及到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裁判機關也會依據企業的規章制度來裁判案件。特別是在國家法規、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對糾紛的有關事項規定不明確、不具體時,規章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規范的企業則正是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就充分考慮所有的情形,將可能成為爭議焦點的內容加以細化,並用書面的形式固定下來,一旦發生爭議,這樣的規章制度便能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可以說,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貫穿於企業管理和糾紛解決的全過程。

⑶ 如何理解增資的目的和意義

增資是指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拓展業務、提高公司的資信程度,依法增加註冊資本金的行為。
公司資本實際上需要隨著公司經營活動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尤其是公司發展前景看好,資本的需求量必然加大,這時,就需要調整。增加資本,應依法定程序進行,增加資本有下述目的和意義:

1、籌集經營資金,開拓新的投資項目或投資領域,擴大現有經營規模;
2、保持現有運營資金,減少股東收益分配。在公司形成大量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情況下,通過增加資本可以或減少對股東的收益分配,而使公司繼續佔用現有的資金;
3、調整現有股東結構和持股比例,改變公司管理機構的組成。吸收新的股東,可以改變股東成分和結構。在現有股東經營范圍內的增資,通過認購新股東比例的安排,則可以調整現有股東相互間的持股比例。而在股東結構和持股比例變更之後,公司將可實現其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重新安排和調整;
4、在公司與其他公司吸收合並的情況下,被合並公司的資產在並入另一公司的同時,會促使公司增加資本;
5、增強公司實力,提高公司信用。資本規模直接反應公司的資產實力和經營規模,增資由此成為顯示和提高公司商業信用並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如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會計、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應答時間:2021-11-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⑷ 請教:兩公司之間相互持股有什麼意義請回答的詳細一些,謝謝!

相互持股可以相互參與經營、分紅,這和參股比例成正比,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術資本。

⑸ 關於企業理論與公司治理的論文 :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本人對「研究公司治理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有以下粗淺的認識:
A.一家企業,如果期望「基業長青-做強做大-盈利倍增」等,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最重要的上樑。
B.一個地球,如果期望她長命百億年以上,人類和平-友好-科學利用資源,共同預防地球系列災難,好的「世界治理結構」是最重要的基石。

⑹ 企業實行內部控制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化建設的意義:
1、提高管理層對內控的認識程度,全面進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化建設。
只有管理層重視內控制度建設,切實按照財政部等規定要求穩步實施內控規范體系,才能逐步實現內部控制的系統化。具體包括:
(1)企業應組成專門領導班子,加強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指導及宣傳。只有企業各級人員認識上得到了提高,企業各個業務部門或人員才能真正地貫徹企業的各項制度,在業務運作過程中才能真正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提高經營者對內控制度的認識極為重要。
(2)企業應當統籌規劃,根據相關規定,健全適合本單位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
(3)建立員工培訓機制,通過培訓,使員工更具工作責任感,明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樹立主人翁的思想認識。
(4)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保證企業內部控制效果。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管理者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以便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全面、及時、准確的信息,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加強內部審計監督,提高內審的獨立性以及信息上報的暢通性,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
(6)在企業范圍內選擇管理基礎較好的部門開展內部控制制度試點,發現並及時解決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2、加強企業的外部環境監督。
各級財政部門應做好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有關單位的政策業務指導,並將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納入會計人員等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范圍。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監督,提高執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規范性。
總之,企業內控是一個不斷提高和優化的過程。企業開始實施內部控制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這就需要企業根據自身變化發展不斷完善,建立一個適合本企業的規范化的內部控制體系。

⑺ 公司法第77條為什麼存在存在的目的

公司法就是這么規定的,人家存在存在的目的,你又能管的了嗎?

⑻ 我國公司法對公司間相互持股有規定了嗎

一、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 1、應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第一百三十八條股東轉讓其股份,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第一百四十一條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⑼ 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和意義

拿到更多的資金,重組董事會,也就是權力更迭。

熱點內容
鹿城法院王 發布:2025-05-01 20:57:03 瀏覽:576
遼大經濟法研究生課表 發布:2025-05-01 20:53:54 瀏覽:738
勞動法實施案例 發布:2025-05-01 20:52:32 瀏覽:88
內蒙集寧律師 發布:2025-05-01 20:45:08 瀏覽:260
深圳新三板律師 發布:2025-05-01 20:45:08 瀏覽:695
2016行政法學年會 發布:2025-05-01 20:40:56 瀏覽:147
道德經以靈 發布:2025-05-01 20:30:10 瀏覽:770
道德風險低 發布:2025-05-01 20:25:21 瀏覽:479
記條例的方法 發布:2025-05-01 20:18:52 瀏覽:948
公司沒收宿舍東西觸犯了哪條法律 發布:2025-05-01 20:13:55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