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產繼承律師
Ⅰ 房產繼承必須有律師嗎
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但法律不強制當事人聘請律師。由於房產繼承案件相較於其他案件較於復雜,牽扯人員和負責單位眾多。另外,案件中會涉及到法律程序和相關證據的准備,所以非專業人士在訴訟過程中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是比較困難的。但如果當事人自己有能力也可以不請律師。
以下是聘請專業的律師有幾個優點:
1、專業的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律師會告知當事人需要准備哪些材料,同時讓當事人明確自己在訴訟中所處的地位,會為當事人梳理訴訟思路,使其在訴訟過程中不會亂了陣腳。
2、律師可以告知當事人收集哪些證據最有力,幫助當事人調查證據。當事人聘請律師以後,律師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獲取有關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材料。律師還有權查閱案卷材料,全面了解案情。這樣幫助當事人提高打贏訴訟的幾率,為當事人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了較大的可能。
3、律師還可以參加訴訟活動中。律師可以參與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在庭審時還可以適當地幫助當事人陳述發言,可以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據理力爭,使法官從訴訟雙方的陳述和庭審表現中發現更多的利於己方當事人的案件信息,並作出正確的裁判。而且,律師往往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在法庭辯訟中也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的維護。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28條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35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Ⅱ 有關房屋遺產繼承哪家律師事務所好
有關房屋遺產繼承哪家律師事務所好?這看你當地的了,一般的律師都可以把這件事情辦清楚了
Ⅲ 請推薦一個關於遺產繼承方面的有經驗的律師
北京京德律師事務所 張勝利律師 侯門案的代理律師
Ⅳ 有知名遺產繼承律師推薦下嗎
風險代來理的標准和律師、律所自的名氣有一定的關系。由雙方商議決定。
一般規定,風險代理的比例不得高於30%。
前期費用為零的為純風險代理,這種方式目前比較少,一般會有部分前期費用。
像50萬元標的的話,前期費用5000-50000元,提成比例10-30%。具體不同律師有不同收法,可與律師商議決定。
Ⅳ 上海哪個房產繼承律師比較知名.上海有專做房產繼承的
中銀(上海)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團隊就有很多成功案例。這個也律師的基本業務。
Ⅵ 專門打房產繼承官司的律師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遺產官司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件介紹:
陳貞和汪景偉原系夫妻關系,兩人生養子女兩人,即陳1、陳2.汪景偉在1948年去世,汪景偉死亡之後,陳貞和王在1950年結婚,婚後兩人生育子女四人,即陳3、陳4、陳5、陳6。雙方結婚時,陳1和陳2均為未成年人,尚在學校學習期間。
陳2後與姜中錚結婚,婚後兩人生育子女兩人,即陳7、陳8。陳貞在1998年去世,王在2011年3月28日去世,陳2在2003年去世。陳貞和王的父母均早於兩人去世。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502號房屋和503號房屋(本案所涉及訴爭房屋,以下簡稱502號和503號房屋),原系陳貞所在的單位分配給其的公有住房,在陳貞去世之後,王分別和原產權單位簽訂了購房合同,購買了上述房屋並繳納了購房款。
2001年5月11日,502號房屋登記為王所有。2003年4月22日,503號房屋登記為王所有。
王生前並未留下任何形式的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因此上述當事人因訴爭房屋的繼承問題發生糾紛。
陳1、姜中錚、陳5、陳6和陳8、陳7在2015年5月17日將陳4和陳3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502號房屋歸陳5所有,並由陳5給付其他當事人房屋折價款;503號房屋由陳6所有,由陳6給付其他當事人房屋折價款。
庭審過程:
庭審中,被告主張姜中錚不具有代位繼承的主體資格,因為姜中錚是陳貞的配偶,陳2早於王去世,陳2去世之後,應當由其子女作為代位繼承人,找不具有代位繼承的資格。
同時被告主張本案所涉訴爭房屋為王所有的個人財產,陳貞在1998年去世,訴爭房屋當時是陳貞所在單位分配的公房,沒有所有權,後王和陳貞的單位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購買了這兩套訴爭房屋。為此,被告提交了訴爭房屋的原購房合同。
同時被告還主張陳1和陳2沒有和被繼承人王形成扶養關系,作為沒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對被繼承人王的遺產沒有權利要求繼承。被告聲稱當時陳1和陳2在陳貞和王結婚時沒有成年,當時兩人一直由陳貞在老家的親戚照顧,陳貞給他們寄生活費。後來兩人來北京之後被送出國留學,在陳貞去世後沒有對王盡過贍養義務。陳4主張自己一直和父母共同居住,照顧父母生活較多,特別在陳貞去世之後,一直照顧王的生活,因此要求對遺產多分。
陳4為此要求繼承502號房屋,不同意502號房屋由陳5所有。同意503號房屋由陳6所有。陳3則表示主張房屋所有權,只要求分得房屋折價款。
庭審結果: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一、502號房屋由陳4所有,並由陳4給付陳1、陳5、陳6、陳3房屋折價款各76.8萬元,給付陳8和陳7房屋折價款共計76.8萬元。
二、503號房屋由陳6所有,在判決生效後的60日內,陳6給付陳1、陳5、陳3房屋折價款各56萬,給付陳8、陳7房屋折價款共計56萬;給付陳4房屋折價款70萬。
一審判決之後,陳4不服一審判決,並且主張陳2和陳1沒有與王形成撫養關系,兩人對訴爭房屋沒有繼承權為由,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遺產官司律師靳雙權案件解析:
遺產官司律師靳雙權認為,本案中原被告所爭議的焦點在於,陳1、陳8和陳7是否應當參與本案訴爭房屋的分配,並且該房屋是否應當在陳3、陳4、陳6、陳5之間平均分配。
首先,陳4在本案庭審中所主張的陳1、陳8和陳7繼承人地位和權力提出異議,堅持三人不具有本案遺產繼承的法定繼承人資格。對此,遺產官司律師靳雙權說,本案是繼承糾紛,其依據是繼承法律關系,因本案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由被繼承人立下的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因此本案件系法定繼承糾紛案件。法定繼承中所稱的子女,包括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根據本案庭審中所查明的事實,王和陳貞結婚時,陳1、陳2的生母汪景偉已經過世,並且陳1、陳2兩人當時均系未成年的在校生,沒有生活來源,不能獨立生活,因此僅能依靠陳貞、王的撫養,因此應當認定為兩人作為王的繼子女和王之間形成了撫養關系。
盡管本案中陳4主張陳1和陳2在當時由陳貞的親戚撫養,同時兩人來京後被送出國讀書,但其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陳1和陳2由他人照顧的證據,也沒有證據證明陳1、陳2存在被剝奪繼承權的法定情形,因此應當認定陳1、陳2享有王遺產繼承的權利。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陳2去世之後,應當由其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其應當繼承的遺產份額。因此陳8、陳7具有代位繼承本案遺產的權利。
其次,本案中繼承權的標的為遺產。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陳4在上訴時主張應當由其和陳3、陳6、陳5均分訴爭房屋,但根據物盡其用的生活原則,法院在司法實踐中進行遺產分割時會兼顧房屋實際使用需要和繼承人的實際生活需要,並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原則進行處理,一審法院在庭審中考慮陳4作為盡主要撫養義務的繼承人,認定陳4在遺產分配上應當在其法定繼承份額上多分,符合客觀事實。同時在陳4具有其他房屋的情況下,提出要求由其所有502號房屋且各方當事人並未予以認可,法院為兼顧其他繼承人的利益,本著公平原則判決由陳4支付其他繼承人房屋折價款的判決亦於法有據,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律師提示:
遺產官司律師靳雙權提示各位閱讀到此文的當事人,像房屋交易這類大額財產交易,在簽訂合同、約定履約期限及其他相關事宜時一定要謹慎,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購房政策,如果遇到不知道的一定要咨詢相關的專業人士,以此來避免日後發生糾紛。
當然,如果您遇到了糾紛,也不要著急,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好雙方之間的往來信件、函件及簡訊等有關的證據,第一時間找到一位資深的專業房地產律師,以期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Ⅶ 北京房產繼承律師收費
這個得具體談了。
主要看能不能起到作用,律師能起以作用,收小費用 ,律師能起到專大作用,收大費用,律師屬起不到作用,不收費用,指導一下,自己就解決了。
律師費有高有低,價格不能代表律師的能力,好壞,自己的庭審上判斷,當事人要跟著,去看去聽,判斷自己的價格值不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Ⅷ 北京房產繼承律師
北京房產律師,趙律師(咨詢電話:6763
1213,138
1013
5536),中國房產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台CCTV-12《法律講堂》欄目主講人.我的房產繼承案件就是趙律師處理的,結果比較滿意。
Ⅸ 求知名律師,關於房產繼承的官司
這個房子是姥姥和媽媽的名字,那麼在房子產權上,就是姥姥跟媽媽一人一半,與繼承無關。姥姥的遺產就是半個房產權,這半個房產權應由8個子女均分。媽媽應該能得到1/2+1/16。
這個案件最好的是遺產繼承的訴訟,但是遺產繼承是2年訴訟時效,從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開始計算,你要是能以繼承案件立案,那麼就會先確認遺產范圍,再進行分配,媽媽能得到上述的權利。不過如果不進行遺產繼承訴訟,舅舅手裡的房產業不能過戶,永遠只能是姥姥和媽媽的名字。遺產范圍只怕也會將這些年的房租的一半歸入遺產,這樣,連房租都分割了。
如果法院認為已經超過訴訟時效,那麼你就只能提起損害賠償之訴,有人把媽媽的房子出租了,房租也沒給媽媽,也沒經媽媽同意,我估計他手中既沒有媽媽的授權委託也沒有姥姥的,理論上說,對外出租都是不合法的。所以可以要求賠償這些年的房租損失,畢竟這房子有一半是媽媽的,可以要求這一半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