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法律咨詢
Ⅰ 南京大學在職研究生法律專業(非法學)報考咨詢
一、法律碩士分類
第一種是法律碩士(非法學)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135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對象為應屆或往屆的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者);考試科目為四門:政治(100分)、外語(100分)實行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150分)和綜合課(150分)實行全國聯考;考試大綱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錄取類別包括計劃內非定向、計劃內定向、計劃外委培和計劃外自費,學習方式有全日制脫產學習和在職不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二種是法律碩士(法學)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135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對象為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者);考試科目也為四門:具體內容與法律碩士(非法學)相同;考試大綱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錄取類別與法律碩士(非法學)相同,學習方式有全日制(二年)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三種是參加每年十月份全國135所高校聯考的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即"五部委法碩"),招生對象為具有法律或非法律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年齡在45歲以下的法律實踐部門在職人員;考試科目為四門: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題,外語、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大綱為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日語、俄語、德語)考試大綱》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錄取後全部是委託培養,採取脫產、半脫產和在職兼讀等多種方式學習,畢業時只獲碩士學位證書。
二、法學法律碩士和非法學法律碩士有什麼區別?
1、法律碩士(法學)是針對本科是法學專業的考生而設的,法律碩士(非法學)則是針對本科專業不是法學的考生而設的。
2、兩者的考試科目一樣,都是憲法、法理、法制史、刑法、民法這五門,但是試卷並不相同,考試時也不存在競爭關系。
3、法律碩士(非法學)是從1996年開始設立的,而法律碩士(法學)是從2009年才開始招生的,有的學校並不招收法律碩士(法學),只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例如北大、清華。
4、從數量上來說,法律碩士(法學)的招生數量也遠少於法律碩士(非法學)。
5、法律碩士(法學)是兩年學制,法律碩士(非法學)則是三年學制。
6、從學習方式上看,法律碩士(非法學)有全日制脫產學習和在職不脫產學習。法律碩士(法學)只有全日制(二年)脫產學習。
7、法律碩士(非法學)強調的是一種復合型人才,既具有法律知識,又有其他專業的本科學歷。法律碩士(法學)則強調的是一種應用型人才,即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都學法律,在研究生階段更強調應用性。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設立初衷的區別,在實際的研究生學習中,學生多數還是上課為主,很難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的積累還是要等到工作之後才可真正的獲得。
三、1月法律碩士考試時間及科目:考試時間與1月統考時間相同。
初試科目共4門:外語100分,政治(文)100分,專業基礎課(刑法學、民法學)150分,綜合課(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150分。其中政治、外語使用全國統考試卷,兩門業務課的命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承辦。
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
復試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招生單位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
Ⅱ 關於多發工資及在職社保的法律咨詢
第一,對於工資重復的部分,於情於理是應該退還公司的。
第二,在職內期間,公司應該購容買社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勞動法》第100條有規定。
第三,依據《勞動爭議解釋《三》》規定,勞動者可以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保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保待遇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補償損失。
Ⅲ 法律咨詢請問自由職業者和在職人員都是什麼定義啦
根據樓主所說,應該是勞動合同糾紛。建議樓主收集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以及辦理養老手續的證據;如果各方面手續齊全按照文件精神的辦理就可以到社保部門領取養老金。
Ⅳ 村幹部在職死亡應該有哪些補助
喪葬補助金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准發給。供養親屬撫恤金發給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的親屬。其標准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中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按30%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加發10%等。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人單位,因此,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受傷或者死亡不算工傷。
(4)在職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工作人員因公犧牲或者參加工作滿5年病故以後,從去世的下月起,對依靠死者生前供養、生活確有困難的下列親屬,由死者原工作單位定期發給遺屬生活困難補助:
(一)父(包括自幼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夫年滿60周歲,或者不滿60周歲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者。
(二)母(包括自幼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妻年滿50周歲,或者不滿50周歲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者。
(三)子女(包括遺腹子女、養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不滿16周歲或年滿16周歲尚在普通中學學習,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者。
(四)弟、妹(包括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弟妹)不滿16周歲或年滿16周歲尚在普通中學學習,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者。
(五)遺屬系普通高校、中專、技校學生,無助學金、獎學金等經濟來源的,可列入定期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范圍;有助學金、獎學金等經濟來源的,可視具體情況適當核減補助標准或不發給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
Ⅳ 不發工資可以報警嗎
不發工資可以報警。
無故拖欠工資,是無故拖欠工指用人單位在沒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員工的工資的行為,超過《**省工資支付規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
拖欠工資是不合法的,如果雙方有合同,被拖欠方可以把另一方告上法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採取合法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採取綁架或者威脅之類的手段。
法律後果: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法》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1)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3)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4)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可以看出,無故拖欠職工工資,資方要支付拖欠工資、補償金(25%拖欠工資額),必要時還要支付賠償金(但要以造成實際損害為前提)。
(5)在職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故拖欠工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的法律條文)
Ⅵ 本人在職,有公職律師證,請問有哪些網站需要兼職法律咨詢員嗎
你找律師事務所看看。
Ⅶ 北京市總工會 京卡有什麼用
京卡基本功能:
存、取款
在北京銀行任意一家網點或自助銀行均可辦理存、取款業務。
消費
您持借記卡可在本地或全國各地貼有「銀聯」標志的特約商戶的POS機刷卡結算。消費款項直接從人民幣活期賬戶扣除,無需支付任何手續費,付款操作簡單、快捷。
卡內轉賬
您可以通過我行任意網點、網上銀行、自助終端等方式辦理卡內相同幣種各賬戶之間的轉存業務。
轉賬匯款
通過櫃台、網上銀行,您可以向同城和異地其他銀行的個人或企業賬戶進行轉賬和匯款。
其他
京卡借記卡的主卡持卡人可為家人申辦2張副卡,並可為其設定不同級別(A級或B級)。主、副卡持卡人可分別使用不同的個人密碼,並在各自的級別許可權內使用卡內賬戶資金。避免分散資金,降低收益。
(7)在職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京卡借記卡是北京銀行為滿足市民個性化理財服務需要而開發的一種多功能的電子金融工具。它集定活期儲蓄存款於一卡,具有存款取款、購物轉賬、消費結算、自助繳費、委託代理、個人融資等多種功能,是您居家理財的好幫手。
特色服務
·自助繳費
通過借記卡,您只需撥電話、上網或在自助終端上即可隨時繳納移動、聯通手機費和固定電話費。
·代發代扣
各企事業單位可委託北京銀行,通過京卡借記卡實現工資發放或代繳各種費用。
·醫保業務
憑借記卡可向社保機構繳納醫療保險基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卡
Ⅷ 法律咨詢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有欺騙和作風問題會受什麼處分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這個應該是按照情節的嚴重程度有不同的處分專吧,祝你好運!
更多相屬關信息請您登錄內蒙古中公教育網查看http://nm.offcn.com/?wt.mc_id=bd11234。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Ⅸ 法律咨詢 我離職了,在職期間知道公司有違法行為,離職後會被追述責任嗎
關鍵看你在違法行為中處於什麼位置,一般都是追究領導責任,底層勞動者是不會追責的。如果你是該行為的策劃或者主要操作人,那你也是跑不掉的。公司要你背鍋也要有證據才行。
Ⅹ 咨詢一跟法律有關的問題,我要離職,但公司要我賠償在職期間在我身上所花的培訓費用,這個合理嗎
勞動合同的訂立第復二十二條制: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