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英語
❶ 法學院和法律專業英語怎麼說。
法學院:
1,law school
2,faculty of law
law school 例句:
1,所有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但這就是法學院要學的東西嗎?
All that is impressive — but is it what law schools should be teaching?
2,希拉里在法學院是傑出人才,在我們那個充滿競爭的小魚塘里是一條大魚。
Hillary was a formidable presence in law school, a big fish in our small but highly competitive pond.
faculty of law 例句:
1,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課程由社會科學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社會科學學士及法學士學位。
for BSS(GL)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Law and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2,工學學士 -土木工程(法學)課程由工程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for BENG(CivE-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法律專業:
1,legal profession
2,law major
legal profession 例句:
1,在當今世界上,法律職業化幾乎成為全球化的趨勢。
In nowadays, the legal profession almost become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2,隨著起訴與辯護的工作進行了多年,我不再對法律職業抱有幻想——我看不到這對人們有幫助。
As the years passed both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work left m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legal
profession – I couldn』t see it helping people.
law major 例句:
1,在法學專業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成為法學界關注的話題。
Implementing case method in law major has become a concerning topic in the scope of
law science.
2,這位法律專業的學生每周末都花很長時間和母親辯論,話題就是如何在不影響他大學生活的前提下傳達母親的關愛。
The law major spent most of the weekend arguing with her over how she should express
her love for him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is campus life.
(1)法律服務英語擴展閱讀
更多法學院例句:
1,室內體現了法學院傑出的外觀,並在同一時間,提供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
The interior reflects the distinguished look of the Faculty of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s students a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2,好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我一樣,都去哈佛法學院學習。 有一樣東西我們兩個人都在那裡學會了,那就是用事實說話!
Well,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I both went to Harvard Law School and one thing
that we were both taught was to support claims with facts.
更多法律專業例句:
1,現在的學生對法律專業的興趣下降很多,因為一個學法律專業的要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太難了。
Student enthusiasm in the law has plung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s so difficult these
days for a law major to find a decent job.
2,首先,為的是引起法律界人士注意到豐富的多學科性文獻——並且讓我的業界同事為忽視它而感到羞恥。
First, to bring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the rich multidisciplinary literature on
sexuality—and to shame my colleagues in the profession for ignoring it.
❷ 英語跟法律結合的職業
法律翻譯同樣是一種專業化的翻譯,要求譯者對法律體系以及法律行業中版的晦澀語體和專業術語有著權深刻的了解——這同樣只能從大量實踐中積累。翻譯工作經常處理的法律文件包括宣誓書、證詞、遺囑及各類合同等。
法律翻譯還經常與金融翻譯相結合,因此譯者須對這兩個領域均較為了解。常見的金融法律文件包括貸款合同、公司章程、客戶協議等。
❸ 訴訟仲裁法律服務 用英語怎麼說
All
disputes,
controversies
or
claims
arising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shall
be
finally
settled
under
the
Rules
of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ICC」)
by
one
arbitrator
appoin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aid
rules
中文翻譯版本(1)
與這分合同有關的所有爭端,爭議或者索賠,都應專該在國際商會仲裁屬庭調解與仲裁規則下獲得最終解決,而且國際商會仲裁庭調解與仲裁規則是由一名仲裁員按照上述規則指定
中文翻譯版本(2)
凡因這分合同引起的所有爭端,爭議或者索賠,都應該由一名仲裁員按照該規則指定在國際商會仲裁庭調解與仲裁規則下獲得最終解決.
滿意,請先採納,謝謝
❹ 什麼是法律英語
所謂的法律英語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法律方向的英語,涉及面最廣的都是法律知識、條文。就如同英語又分為商務英語,旅遊英語等等。
法律英語(Legal English),在英語國家中被稱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Law,即法律語言,在英語中指表述法律科學概念以及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時所用的語種或某一語種的部分用語。從此概念可以看出,法律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僅是英語本身,還包括其它語種,如法語、拉丁文等。
學好法律英語需要需要學會一些基本的詞彙,筆者此處描繪的是關於一些基本的法律詞彙,他們分別在法律英語中充當主語、謂語及賓語的比重很高,需要在本系列的經驗中首先描述。
關於主語,由於筆者擅長的是經濟法,在經濟法中常見的主語有這些主語。買主the buyer 賣主 the seller 以及第三方,the third party這里需要注意的是party不是派對的意思,是第三方的意思。
關於謂語,在法律英語中謂語比較多,就用delivered來描述,這個詞是交付的意思,什麼warrant保證與claim聲稱都不如他,在以後的考試中很經常見到,當然筆者此處描繪的不僅是如何學習英語,更為大家描繪如何在以後的應試中有更好的籌碼。
關於法律賓語中需要注意的是什麼筆者認為就是權利與義務了,因此需要注意的便是right和obligation。法律中最常見的賓語,權利與義務。
❺ 法律服務產品化用英語怎麼說
翻譯如下
法律服務產品化
legal service be Instrialization
❻ 我是法律專業英語怎麼說
我是法律專業:
在讀 —— I am a law student.
已畢業 —— I majored in law.
從事法律專業工作 —— I am a legal professional/I practice law.
在英語表達中內,「法律專業」容有兩層意思:在大學研修法律專業和從事法律專業工作。前者用 major,後者則要用 profession。
❼ 律師事務所的英文
1、 國內不少律師事務所都用的「lawyer's office」,但是推薦使用「law firm」,
2、 具體區別在80-90年代,不少地區律師事務所所名大都採用「—— —— lawyer's office」,這種用法在英文中根本沒有,它讓人感受的意思,是律師辦公地點,即我們稱的「律師樓」。
而現在內地律師事務所的英文所名均採用「—— —— law firm」,這才是正確用法。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形的律師事務所規模較大,含有「集團」的意思在其中。而內地有不少律師事務所只有3-5人,用此名稱與實不符。司法行政機關設立的鄉鎮法律服務所不能使用「law firm」。
(7)法律服務英語擴展閱讀:
「法律」和「律師」英語用法:
1、不少律師或律師事務所將「law」英文一詞作「律師」使用,如在他們的宣傳冊中,中文「精濟律師」對應的是英文單片語合「ECONOMIC LAW」;
2、在每個合夥人律師照片右下方標注載明律師名稱,其為「—— —— —— LAW」,實質上想表達的英文意思為「×××律師」。
這兩條都涉及到英文單詞「law」的含意和用法,如果其沒有律師的含意或沒有此種用法,那就是「誤」或者是「錯」。不論「誤」或「錯」,都是不行的,這是與高素質律師事務所不相適應。
3、「law」的意思是法律,不能當作「律師」使用。
4、「lawyer」律師一詞只在通稱、泛指時才能使用,如,在向人介紹職業或從事行業時,可以講I am a lawyer ——我是律師。
對於特定人不能使用。因此,應當表述為—— —— Wang Attorney ——王××律師。而上面的表述,中式英文的、直譯的結果是"×××法律",這樣的結果就完全兩碼事了。
❽ 最高法院提供英語法律服務。
這是一法家的見解不知能否幫你一、適用法律錯誤。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除應當提交執業證、服務所的介紹信外,另再提交「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的規定是既不合理不合情又是錯誤的。其理由如下:
所引用的依據是廢止的。最高院規定該項的依據是:1991年司法部令第19號《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24條第4款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和2002年司復12 號文。這兩個文件的母法是1987年司法部發布的(87)司法調字第118號《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該《規定》已於2000年司法部第59號令廢止,並第59號令沒有「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相關規定,故,最高院規定提交「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的依據是廢止的,為此,建議最高法院撤銷或修正該項規定。
二、違背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客觀規律,是歷史的倒退。
當時的鄉鎮法律服務所是和司法所兩所合一,是具有事業性質的法人單位,在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還承擔著司法行政輔助工作,這是在當時特殊計劃經濟歷史背景下所作出的規定。而當今是21世紀,市場經濟作為國家主要經濟形式,法律服務所和律所均被界定為中介組織而非事業性質,特別是很多法律服務所順應市場經濟和司法行政機關的要求,改制為合夥制的法律服務所,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服務市場生力軍,為廣大生活在農村、城市社區提供了質優價廉的法律服務,為中國的法制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這些年司法行政機關對法律服務所的調整,很多鄉鎮根本沒有法律服務所,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服務范圍完全不僅僅局限於本轄區,非合夥制和合夥製法律服務所的成立也不是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舉辦,而是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工作者根據市場法則組建和運作。根據國辦發[2000]51號《關於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改制意見的通知》、國務院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領導小組國清[2000]1號文、司法部(司發通[2000]134號)《基層法律服務機構脫鉤改制實施意見》,基層法律服務機構早已於2000年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已明確了統一的規制,成為了「自主執業、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自律性運行機制的機構,在合夥制的運轉下,在法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中,正在推動法律服務行業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中。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將嚴重侵害這些法律工作者們的財產權利,生存權、平等權和發展權,不是歷史的進步,而是歷史的倒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充分擴大消費者的權利,擴大消費者的選擇權,如:中國電信行業最先有中國郵政一家獨大分離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今後的市場主體還將進行分化,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發展,基層法律服務通過30年來的運行,已經成為有力的法律服務市場競爭主體,如果中國的法律服務市場只有律師一家獨大,形成壟斷,生活在基層社區的百姓不得不接受律師們提供的高端法律服務,律師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目前全國還有很多地方根本沒有律師法律服務的覆蓋,造成法律服務的空缺,讓法律文明無法覆蓋每個角落,讓野蠻和非法律途徑解決爭端成為可能。完全違背依法治國和十八屆十八屆四中全會「發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主題精神。歷史潮流滾滾向前,順應者昌,逆潮者亡,這種阻礙歷史發展進程的行為最終會被歷史拋棄。
三、超越職權。根據《立法法》第四十二條 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首次被人大常委會列入訴訟代理人,那麼它的代理范圍依法應有人大常委會做出「具體含義」的法律解釋,就是說人大常委會在沒有做出「具體含義」的法律解釋前,最高法的適用司法解釋:限製法律工作者的代理范圍是違背《立法法》的。即便是最高法業經人大常委會授權,也要人大常委會做出「法律工作者代理范圍具體含義」法律解釋後,才能依據其做出適用司法解釋的。
故,最高法的適用《民訴法》的司法解釋不僅違背了民訴法立法的初衷並還有超越職權之嫌。
按上所述,若依據司法部的相關規定的話,更是毫無道理的。
為此,再回溯到三十年前步伐,是違背客觀規律的,那就是歷史的倒退,也是法律的倒退,與依法治國的今天也是不相符的。
四、違反聽證程序
凡重大決策,涉及「民生」,應召集有關專家、其他組織、公民以及利害關系人進行座談、論證或聽證,既是法律規定也符合全國近10萬人法律服務隊伍的發展。該司法解釋未召開聽證會,也無一人法律工作者發表意見,僅憑專家拍腦袋閉門造車,嚴重違背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基本准則,程序嚴重違法,必然導致錯誤的結論。
五、關於出具「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的疑問。
1、本轄區不明確。
2、本轄區證明哪個部門出具。
3、本轄區有關部門不出具怎麼辦?如有一個外地人,在我社區租賃房屋居住一年以上,既未在公安局機關辦理暫住證,更不可能在本轄區登記注冊。故,若委託法工代理,因本轄區對此人不熟悉不了解拒絕出具是可能存在的。
3、沒有強制性規定,本轄區必須出具證明材料。
4、公民代理與律師代理、法工代理都是有專業素能差異的。若出具證明材料的話,與公民代理無異。
❾ 關於法律英語
英文里時常都會遇見許多慣用縮寫,而且往往是源自拉丁文或其他非英文。
Syllabus: 判例前專的判決要旨屬
Held : 裁定
Id (Idem,拉丁文):與前面或上面相同
et seq (et sequentes, 拉丁文):以及下列等等
❿ 關於法律的英語單詞
法律英語單詞
Ab initio
從開始 形容事件由開始時的狀態,例如合約從開始便已經無效,稱為「The contract was void ab initio」。
Accused
被告 Accused通常指刑事案件的被告,民事訴訟的被告稱為Defendant;而申索案件中的被索償的一方稱為Respondent(答辯人)。
Acquittal
罪名不成立 刑事案件經審訊後,被告罪名不成立被釋放,稱為「The accused is acquitted」。Acquittal是名詞。
Adjourn
休庭,押後 法庭在聆訊途中暫時休庭30分鍾,稱為「adjourned for 30 minutes」。如要將聆訊押後再排期重審,稱為「adjourned to a date to be fixed」。
Affidavit
誓章 以宗教儀式發誓後簽署的書面證供稱為Affidavit,而以真誠發誓所簽署的證供稱為Affirmation,兩者的格式用詞有些分別,但主要作用相同。
Allegation
聲稱 訴訟陳詞中未經證實的聲言,例如:The Plaintiff alleged that his loss was e to the Defendant』s breach of contract,原告聲稱他的損失是被告違約所引致。Allegation是名詞。
Assault
毆打,侵犯 以武力侵犯他人的行為,稱為Assault,一般性質的毆打,稱為「Common Assault」;嚴重者稱為Aggravated Assault;未經許可觸摸他人身體,可以被控非禮,稱為Indecent Assault。
As is
現狀 「As is」常用於物業買賣的合約中,指物業的現狀。「The property is and will be sold on an 「as is」 basis …」即物業將會以其現狀出售。
Bail
保釋 刑事案中的疑犯或被告,可以暫時被釋放。保釋可以是有條件的,也可以是無條件的。保釋的條件包括繳交指定金額的保釋金、提供人事擔保及定時向警署報到等。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可能性較高者 這是民事案件中舉證的標准,法庭對原告和被告所提出的證據,認為那一方的可信性較高,便會判處該方勝訴。相對刑事案而言,民事案中敗訴的後果一般都只是經濟利益,所以法庭對舉證的要求,相對也較刑事案為低。
Beyond reasonable doubt無合理疑點 這是刑事案件中舉證的標准,控方向法庭提出的證據,必須是在合理的情況下並無疑點,法庭才會判處被告有罪。刑事罪的後果對被告而言,較為嚴重,舉證標準的要求也因此而較民事案嚴格,如果法庭認為證據有任何疑點,都會將疑點的利益「benefit of doubt」歸於被告。
Binding
有約束力的 「binding」通常的解釋是連結一起,但法律上則多用作有約束力的,例如:This provisional agreement is a binding contract。這份臨時協議是有法律約束力的。
Body Corporation
法人團體 經法律程序而產生具有與自然人相同法律地位的組織,例如:根據公司條例注冊成立的有限公司Limited Company,可以擁有資產,可以向外借貸,可以提出控訴,也可以被申索。法人團體沒有自然的死亡因素,所以必須經法律程序才可以將它消除。
Burden of Proof舉證責任 無論是刑事或民事案件,提出控訴的一方,都負有舉證的責任,即是向法庭提出證據,支持控訴和申索的事由。雖然在一般的情況下,向法庭舉證是主控和原告的責任,但如果被告在刑事案中被法庭判罪之後,再被受害人以民事追討賠償,則在有關的民事訴訟中,如果被告否認他對受害人的損失需要負上賠償的責任,被告便有責任向法庭舉證,支持他的抗辯。
Cause of Action訴訟理由 提出訴訟,必須要有合理的事實根據,缺乏合理的訴訟理由,對方不但可以向法庭請求剔除有關的訴訟,同時可以要求賠償浪費了的律師費及其它費用。
Caution
警誡詞 執法人員(警察及海關人員等)在拘捕疑犯時,提醒疑犯保持緘默的權利的警告說話。執法人員在沒有給予疑犯警誡詞的情況下所錄取的供詞,可能不會被法庭接納為有效的證供。
Certified Copy
核證副本 指經律師或其它合資格人士核證的文件副本,核證副本都有核證人的簽署和核證日期,以確認該副本進行了核證,除特別聲明必須用文件正本的情況外,核證副本一般都視為有效的文件。
Chamber
辦公室 訴訟律師和法官的辦公室,稱為「Chamber」。訴訟程序中有部份的聆訊是在法官的辦公室中進行的,稱為內庭聆訊」hearing in chambers」,內庭聆訊只准許當事人及其法律代表出席。
Charge
收費,控罪,抵押,押記 Charge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它包含了多個不同的解釋:
1. 是提供服務的收費,例:Legal Charge 律師收費;
2. 是刑事控罪,例:This case has more than one charge 這案件包含多於一項的控罪;
3. 是借貸的抵押,例:The company charged its property for the loan 這間公司以其物業作為借款的抵押;
4. 是對法定債務人的物業的押記,用以償還有關的法定債務。
Claim
申索 民事訴訟的傳票中,原告須要將其向被告申索的事由詳細列明,稱為Statement of Claim 或Particulars of Claim。
Concurrent Sentence
合並判決 刑事案中的被告犯了兩項或以上的罪名同時成立,但各項罪名的判刑同時執行,例如第一項罪的判刑是一年監禁,而第二項罪的判刑是監禁兩年,兩項罪合並判決,被告只需要被服刑兩年。
Consecutive Sentence
連續判決 刑事案中的被告所犯的不同罪行,是以連續判決執行,則被告需要分別服刑,例如一項罪被判了兩年,另一項罪則被判了三年,被告便需要連續服刑五年,才會被釋放。
Consideration
約因 合約是訂約方自願建立的法律關系,是一方以有價值的代價或者承諾以換取對方的承諾或代價,這些合約中的承諾或代價稱為約因,缺乏有效的約因,合約便不能成立。
Contempt of Court
藐視法庭 是一種嚴重的罪行,可以被判罰款或監禁。藐視法庭包括不遵守法庭命令、違反對法庭作出的承諾,妨礙司法公正等行為。
Contributory Negligence
分擔疏忽 意外中的傷者對意外的造成及他自己的受傷程度,需要分擔部份疏忽的責任,他所獲得的賠償額也會相對地減少。
Copyright
版權 是作者對他所創作的作品的發表、翻印、復制等專有權利,版權在作品完成後便自動產生及受法律保護,毋須經過任何注冊程序,但必須為原創作品才擁有版權。
Counterclaim
反申索 在民事訴訟中,被告對原告作出申索,而該申索的事實和理據與原告的申索是有關連的,反申索是一項獨立的申索,所以原告必須對反申索作出適當的響應,例如進行抗辯等。
Custody
保管,監護,拘留 一般而言,Custody這個名詞是指對對象的保管或擁有,但在家事法中,Custody of Children 是指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而在刑事案件中,則指對被告的拘留。
Decree
法庭判令 法庭聆訊後所作出的判令,可以分成暫時性判令「decree nisi」 和永久性判令 「decree absolute」,常見於離婚呈請的程序。一般而言,法庭頒出decree nisi後,在指定的期限過後,除非收到反對,否則都會頒出永久判令。
Deed
契約 是一種特別的合約,須要經過當事人簽署、蓋章並送交對方才算有效,契約上的蓋章在法律上被視為一種有效的約因。
Defamation
誹謗 非法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口頭的毀謗和以書面的永久形式誹謗都可以構成民事索償的理據或者刑事罪行。
Defence
抗辯 刑事或民事案件中的被告,否認有關的指控或申索,同時提出反對的支持事實。
Dependant
受養人 是指某人的某些家庭成員,需要依靠這個人提供的經濟來支持生活,如果這個人因意外死亡,他的受養人因而遭受損失,是有權追究責任,要求賠償有關的損失。
Disclaimer
棄權,否認 是指某人願意放棄法律上的某項權益,如果這項權益是以書面確認,則這份文件稱為Disclaimer。此外,也可以是指對某個聲稱或指控作出否認的行為。
Discovery of documents
披露文件 在民事訴訟的程序中,原告和被告都需要向法庭及對方披露其所持有關於該案件的所有文件,基於公平、公開和公正的法律原則,是「所有與案有關的文件」都需要披露,而不是只披露對自己有利的文件。
Distraint
封租 租客拖欠租金,業主可以根據租約條文向法庭請求封租令,將租客留在物業中的物品充公拍賣,償還所拖欠的租金和封租的費用。
Domicile
居藉 是一個人定居的地方,[居藉]與[居所]不同,每一個人只可以有一個居藉,但卻可以多於一個居所,居藉可以是以出生地為居藉,也可以自行選擇移居的居藉,也可以是法律界定的居藉,一個人的法律地位受其居藉影響。
Estoppel
不可反言 是「Stop」的意思,法律上不容許否認經已作出的行為,或者不容許引申某項違反公平原則的爭辯。
Ex Parte
單方 在公平的原則下,訴訟的程序一般都是以雙方「Inter Parte」形式進行,即是與訟雙方同時有機會向法庭作出申辯。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例如對申請人有人身或財物安全的迫脅,或者不讓對方有機會毀滅證據等,是可以容許以單方形式進行。例如以單方傳票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對方將子女擅自攜離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