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法律服務
1. 怎麼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
到法律事務所找律師就可以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了。
2. 我是律師,有沒有關於法律的微信公眾號給推薦
你可以到一些收錄公眾號的平台搜索,或者在微信端直接搜索關鍵詞添加
3. 對方散布微信內容是否觸犯法律
判斷對方散布微信內容是否觸犯法律,違法的內容涉及如下:
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煽動非法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聚眾擾亂社會秩序;
以非法民間組織名義活動的;
不符合《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及遵守法律法規、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利益、公民合法利益、公共秩序、社會道德風尚和信息真實性等「七條底線」要求的;
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1.發布、傳送、傳播、儲存侵害他人名譽權、肖像權、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合法權利的內容;
2.涉及他人隱私、個人信息或資料的;
3.發表、傳送、傳播騷擾、廣告信息及垃圾信息或含有任何性或性暗示的;
4.其他違反法律法規、政策及公序良俗、社會公德或干擾微信正常運營和侵犯其他用戶或第三方合法權益內容的信息。
4. 法律服務業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
微信第一次讓法律服務提供者有機會滲入到如此廣泛的用戶移動終端。同時,隨著微信的燎原發展之勢,微信號將可能成為移動終端僅次於手機號的第二資源,說法律微信公眾號是自移動終端是進軍大眾法律服務市場的VIP門票,怕是不怎麼為過,其背後機會不言而喻。
與其他形形色色的微信公眾號定位有所不同,法律微信公眾號不是營銷號。它,就是服務號(對於在線法律服務網站而言,它亦可是客服號),承擔著訂閱者與法律服務提供方對話(亦或是掉書袋的說交互)的職能;它,背後就是服務。當其需要你時,你在,釋疑解惑或提供價值信息;當不需要你時,你隱居幕後,靜若處子。這或許是你的訂閱者關注並保留你的法律公眾號的最為主要的理由,亦是法律微信公眾號運營成敗的關鍵。那麼,法律服務業微信公眾號究竟要怎麼運營呢?
一、法律微信公眾號的定位
當法律服務提供者意識到微信的價值,准備開通並運營微信公眾號時,應該先深入把握法律微信公眾號的定位。
二、法律微信公眾號運營目標的細化
如果你有意將法律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服務來做,並明晰了自己的訴求,確定清晰的目標,就應該設置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並根據不同的階段組織、調用人力和物力資源。擁有1000個訂閱者時,你一個人足以應對,當你擁有三千個或更多的訂閱者時,或許,這時你將無法平衡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你就需要團隊協作,開始關注人力資源的組織。
當你不滿足既有的訂閱者數量,而期待擁有更多的訂閱者時,或許,你需要調用更多的物力來達成訴求。當你將微信公眾號作為一個項目來運作時,或許,你應該根據不同的運營階段設置階段性的評估標准,並不斷研究短期目標的實現進度和方向是否符合你對長期目標的訴求。當你不滿足微信公眾平台為你提供的編輯模式所提供的單一功能,而需要使用開發模式更為豐富的交互功能時,或許,你應該考慮投入更多的物力進行外包開發了。
三、法律微信公眾號的形象塑造
法律微信公眾號的形象定位不僅僅體現在公眾號的精闢的介紹上,更多的體現在服務本身,服務即是最好的口碑與名片。這就要求服務具有理性、客觀、專業、高效、及時、人性化,概括起來就是要能幫助你的訂閱者解決問題或滿足其需求。訂閱者面對的是一個微信公眾號,還是面對的是一個富有智慧的、善待用戶的法律服務提供者,這之間有本質性的區別。
原則上,專業性和嚴肅性是法律服務行業得以維系的條件之一。法律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要盡量避免娛樂性、不嚴肅行為、非專業性。
在微信上,很少有訂閱者富有耐心的去等待幾個小時乃至幾天去接收一個法律意見。因為法律服務需求一旦被觸發,對於用戶而言,或許,那就是他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及時性作出信息反饋,及時的向咨詢者輸出法律意見,就變得很重要。
四、法律微信號運營的禁忌
(1)、騷擾用戶:公眾號訂閱者,通常沒有閑情逸致或是擁有足夠的耐心去閱讀你推送的法律資訊,頻繁的服務營銷信息的推送,只會讓訂閱者反感。
(2)、用戶在,你卻不在:如果被觸發需求的咨詢者進行提問,遭遇的卻是服務方的缺位,咨詢者在獨享被冷漠之後,將會由你公眾號的訂閱者變為其他公眾號的訂閱者。除非你放棄運營,否則,建議至少你應抽時間去微信上善待一下你忠誠的訂閱者。
五、律微信公眾號營銷
微信營銷的方式是多樣化的,重要的是,我們根據所運營的法律微信公眾號的訴求,想得到什麼樣的營銷效果,這個將會引導營銷的方式方法和渠道。例如,假如你的法律微信號的定位是本地區法律咨詢服務,那麼泛泛的網路營銷效果將會偏離你的期待;再如,你若將法律微信號定位為婚姻法律事務,就要從注冊微信公眾號的那一刻進行全盤策劃;再如你的法律微信公眾號定位為房地產法律事務,那麼針對一些房產信息網站、房產中介機構的定向營銷推廣與合作,包括對於微信公眾號名稱關鍵詞的設置的考充分量,可能就比泛泛的去推廣微信公眾號更為有效,等等。
5. 在法律上微信語音能作為證據參考嗎
微信語音可以作為法律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裡面明確說明了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2020年5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已實施),連文字消息都可以作為證據,就更不用說具有辨識性的微信語音消息了。
6. 微信上的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上的承諾有法律效力。
微信聊天記錄屬於證據中的電子數據,屬於證據類型的一種。
具體到民間糾紛案件中,作為證明關系存在的電子數據則集中表現為網上聊天記錄(比如通過微信、QQ等軟體)、電子郵件、博客、微博、手機簡訊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6)微信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諾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總而言之,承諾書有無法律效力主要依據承諾書是否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當然,在實踐中,只有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表達,且沒有違法法律相關規定和沒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諾書才算有效,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7. 微信能當做法律依據嗎
微信內容能作為法抄律依據。
微信內容是電子數據的一種形式,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微信作為證據想讓法院得到認可並支持,必須要完成以下的舉證:
(一)必須確認微信的使用主體就是當事人雙方。如果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證據,但是卻不能證明使用微信的當事人為案件的當事人,這在原則上就不符合主體的條件。
(二)保證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過非法的方式獲得證據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
(三)必須提供真實和完整的微信證據,必須保證微信證據和其他證據之間存有關聯性,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在訴訟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對證據的認可和支持,必須保證證據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_第九十四條規定: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一)經審查無法確定真偽的;
(二)製作、取得的時間、地點、方式等有疑問,不能提供必要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
8. 微信公眾號就問法律服務靠譜嗎
那要看你選擇的是哪家了,之前巨推有個客戶是做法律服務的,感覺還挺好的。
9. 微信聊天內容可以做為法律依據么
微信抄內容能作為法襲律依據。
微信內容是電子數據的一種形式,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微信作為證據想讓法院得到認可並支持,必須要完成以下的舉證:
(一)必須確認微信的使用主體就是當事人雙方。如果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證據,但是卻不能證明使用微信的當事人為案件的當事人,這在原則上就不符合主體的條件。
(二)保證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過非法的方式獲得證據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
(三)必須提供真實和完整的微信證據,必須保證微信證據和其他證據之間存有關聯性,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在訴訟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對證據的認可和支持,必須保證證據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_第九十四條規定: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一)經審查無法確定真偽的;
(二)製作、取得的時間、地點、方式等有疑問,不能提供必要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