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會見
A. 哪些案件律師在偵查階段不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
刑事案件立案後,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這項權利,偵查人員在訊問時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律師。
但應當指出的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1)律師會見擴展閱讀:
偵查階段律師可以做哪些事情
一是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幫助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法律規定,解釋有關法律問題。律師提供法律咨詢,不能理解為僅僅宣讀法律條文或者對法律條文本身進行解釋,也不能理解為僅僅回答犯罪嫌疑人提出的法律問題,對與犯罪嫌疑人有關的法律問題,不論其是否向律師提出,律師都有責任提供幫助,如告知其應有的訴訟權利及有關法律責任等。
二是代理申訴和控告,代理犯罪嫌疑人向有關部門訴說冤情、進行申辯,控告偵查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的行為等。律師代理申訴、控告,需經犯罪嫌疑人同意,但對犯罪嫌疑人因患重病不能申訴、控告,或者因受威脅不敢申訴、控告的,律師也可以主動為其申訴、控告,以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對於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B. 律師會見嫌疑人時能做什麼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能夠做什麼,是不是律師掌握的材料犯罪嫌疑人也都可以掌握,也是相關解釋文件正在研究的地方。
新的刑訴法規定,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律師在會見時,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核實相關證據。據了解,如何理解「相關證據」,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只是指犯罪嫌疑人本人的供述和辯解,另一種意見是律師掌握的所有的證據都可以向自己的當事人出示(包括律師從法院復制的案卷)。
據了解,司法機關擔心如果律師所有的證據都出示給犯罪嫌疑人,如果有其他共犯,律師可以和當事人共同商量對策,犯罪嫌疑人會根據共犯的供述來修正自己的供詞。
司法機關制定司法解釋時,有意見認為,如果不對律師的會見加以限制,對案件的審查還有很大的風險。
該意見的理由是,律師有時候會有意無意地為犯罪嫌疑人傳話,如果律師會見沒有規范,會給偵查帶來影響。比如一個律師在會見一個貪污受賄的當事人時,當事人的妻子稱會見當天是結婚紀念日,希望傳一句話:「結婚時你送給我的九十九朵玫瑰還很好」,該律師出於好意轉達,但其實是當事人有一年結婚紀念日的當天收了九十九萬元的賄賂,妻子的本意是這筆錢偵查機關還沒有掌握,希望丈夫不要說出來。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顧永忠認為,新的刑訴法有一條國外法典很少寫的規定,就是律師在審查起訴階段會見時,可以與嫌疑人核實證據,之所以明確寫上是因為中國理論界有一些混亂,因為有人認為律師將一些證據告訴嫌疑人是違法的。顧永忠說,一位刑辯律師被控妨害作證罪時,指控內容就包括用眼神表情向嫌疑人提供信息和把案內其他被告人的供述告訴嫌疑人兩項。但實際上律師與嫌疑人核實證據並不違法,因此新刑訴法對此加以明確。相關銜接:《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全文相關銜接:律師在死刑復核程序中的作用為你辯護網編輯整理
C. 律師會見的禁忌有哪些
律師會見的禁忌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不能違反律師的執業准則,不能與當事人串供,以達到自己勝訴的目的。
一、不將卷宗交給犯罪嫌疑人家屬查閱、復制,防止泄露案卷材料及其他依法不應公開的信息。
二、不向當事人書信、物品,不遞香煙。
三、謹慎傳達信息,不為當事人傳遞案件線索,特別是檢舉揭發犯罪的立功線索。
四、不能讓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
九、不要直接詢問當事人有沒有實施所指控的犯罪行為,不要讓當事人描述案件的細節。
十、不能直接教導當事人怎麼說。
注意事項:
1、會見前的准備工作要做得充分,在前往會見之前應進一步檢查委託手續填寫是否完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會見公函領取和填寫得是否規范、隨同人員(協辦人員)是否持有執業律師證或實習律師證、律師助理證、本次會見的重點內容如果較多還應列出提綱。
2、每一次常規的會見之後,承辦律師都應對會見獲得的當事人(被告人)陳述進行研究,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線索、案情線索要認真分析,該取證的應取證、該申請取證的應及時申請,因為只有「證據」才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利器。
D. 委託律師會見有什麼作用
委託專業的刑辯律師進行有效會見,為其提供程序性法律幫助和實體性法律咨詢,對於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我國《律師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通過會見,律師可以進一步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罪名,相關事實,以便於收集無罪和罪輕的證據;律師會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被指控罪名的意見和辯解,通過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對面交流,尋求任何可能會被忽略的蛛絲馬跡。
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切實保障被告人在人身自由被限制後的合法權益,並安撫、穩定被告人的恐慌心理。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的家屬是不能與其見面的;通過會見,律師可以帶來家屬的關切,安撫被告人,也可以告知被告人的近況,在家屬和被告之間起到橋梁作用。
(4)律師會見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下列人員有權委託律師:
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本人;
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3、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近親屬(「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的人;
5、人民法院的指定。
刑事訴訟法對犯罪嫌疑人委託辯護人,也作了一些限制。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幾種人員不能擔任保護人:
1.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比如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刑期尚未執行完畢的,就不得接受委託擔任辯護人。此外,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被宣告緩刑,正處於緩刑考驗期的人,也不得被委託為保護人。
2.其他正在被依法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也不得擔任辯護人。除前面所列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外,正在被依法治安拘留、勞動教養、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被採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的人,因其人身自由受到剝奪或限制,並牽涉到案件的偵查、調查和處理,因此也不能被委託為辯護人。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不得被委託擔任辯護人。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如果不屬於犯罪嫌疑人的近親屬或監護人,也不得被委託擔任辯護人。
E. 律師會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先把證件准備齊全,如:律師執業證、授權委託書、律師會見公函或介紹信、家屬的內關系證明等。容
第二:了解羈押場所的會見規定,了解當事人羈押的會見場所規定,有利於我們能更快的,見到我們的當事人
第三:見到當事人進一步確定委託關系。向犯罪嫌疑人說明律師身份、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征詢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自己做他的辯護律師。
第四:向犯罪嫌疑人說明我們律師的責任以及為其辯護的意義,讓犯罪嫌疑人消除顧慮,對其信任。
第五:聽取犯罪嫌疑人對被控罪行為的意見,並認真聽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辯解。
第六:給犯罪嫌疑人以法律上的幫助,告知其訴訟中所享有的權利。如: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申請迴避等
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要遵守羈押場所的規定,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48個小時。
F. 律師什麼時候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進行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律師就可以會見當事人。
《刑法》第九十六條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應當經偵查機關批准。
(6)律師會見擴展閱讀:
律師會見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律師為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罪名及有關案件情況,聽取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對所指控罪名的意見和辯解理由,從而更好的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更好地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的一種活動。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和進行辯護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律師參與刑事訴訟,行使辯護權的重要內容。律師會見基於不同的部門法律規定,其含義也不盡相同。
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會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體現的是一種法律制度。律師法將律師會見作為一種權利加以規定,強調的是律師依法所享有的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
在不同的刑事訴訟程序階段,律師會見的權利內容並不相同。
1、偵查期間律師行使會見權的內容。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四十條規定,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有關情況;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
律師在偵查期間會見,有權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的罪名,了解有關案件情況,了解偵查機關對其採取強制措施的情況及期限,了解偵查人員有無刑訊逼供或以威脅、引誘、欺騙的方法違法收集證據的行為。
律師通過會見時了解到的情況,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有權代理其提出申訴、控告;辯護律師認為不應對其進行刑事追究的,可以代理申訴,請求偵查機關撤銷案件;如果發現偵查人員有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控告;有權代為申請取保候審;有權代為申請解除或變更強制措施。
2、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以及人民法院審理階段,律師會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四十八條規定,辯護律師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
在審查起訴階段,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有權詢問案件事實,聽取犯罪嫌疑人的陳述和辯解;有權核對有關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材料,詢問犯罪嫌疑人有無新的證人、物證及證據線索;有權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況,如羈押期限、有無受到刑訊逼供、有無隨案被扣押、凍結的財產等。
辯護律師必要時可以申請調查取證或者依法自行收集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輕」或者「無罪」的證據。依法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辯護意見。根據案件事實建議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若羈押期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或變更強制措施,若辦案人員有刑訊逼供等違法行為的,有權代理控告。
案件進入審理程序後,律師會見被告人時,有權聽取被告人的自行辯護意見,並將律師辯護意見告知被告人;有權詢問被告人有無證明自己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證據及證據線索;有權告知其審判程序、其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律師根據了解的情況,參與刑事審判活動,依法為被告人進行「罪輕」或者「無罪」辯護,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3、辯護律師會見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適用前述規定。
G. 律師會見怎麼預約
首先聘請一位專業的刑事律師,接下來的律師會具體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