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部

法律服務部

發布時間: 2020-12-22 16:05:09

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的產生背景不同。律師事務所早在我國建國初期就在全國建立了,1957年被撤回銷。1978年黨的十一答屆三中全會後,全國各地都逐步恢復了律師制度,原名是法律顧問處,1985年前後改名為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有的地去也稱法律事務所或法律服務中心,它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中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服務機構。

1985年前後,在全國各鄉、鎮等基層組織中又成立了司法所,法律服務是司法所的一項重要工作。1990年前後,有的司法所與法律服務所分離,有的鄉、鎮是兩個牌子一套人馬,有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成立了中心法律服務所。



二、兩者設立的依據不同。律師事務所從恢復設立時就嚴格依法成立。即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為法律依據設立,1997年1月1日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設立。

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或批復設立的。所以,兩者設立的法律依據不僅不同,而且所依據的法律和規章的效力也是有差別的。

② 企業法律事務部門的職責有那些呢

企業法律事務部是企業統一處理企業法律事務的專門法務機構。其具體職責有:
一、 參與決策,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法律上的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風險分析。
二、 預防糾紛
1、協助集團企業總經理及各下屬企業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對企業及各下屬企業中容易出現漏洞和滋生腐敗現象的部門加強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監督約束機制。
2、參與企業重大經濟活動的談判工作,提出減少或避免法律風險的措施和法律意見。
3、審查、修改、會簽經濟合同、協議,協助和督促企業對重大經濟合同、協議的履行。
三、 解決已發生的法律問題
1、處理或委託律師事務所專業律師處理集團企業及各下屬企業處理訴訟案件、經濟仲裁案件、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等訴訟和非訴訟法律事務。
2、查處集團企業及各下屬企業員工的嚴重違法違紀行為,對有涉嫌貪污、受賄、瀆職、失職等嚴重違法行為的員工,經企業總經理批准,負責協助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3、負責處理企業重大或復雜債權債務的清理和追收工作。
四、 協助企業職能部門辦理有關的法律事務並審查相關法律文件
1、協助企業職能部門辦理企業開業注冊、合並、分立、兼並、解散、清算、注銷等工商事務及公證、抵押等法律事務並審查相關法律文件。
2、協助企業職能部門辦理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管理事務並審查相關法律文件。
3、協助企業相關職能部門辦理合作單位(客戶)的資信調查事宜,發表申明、啟事等事務。
4、協助企業證券、融資部門及外聘的專業證券律師辦理企業上市的相關法律事務及上市後的企業依法規范經營、管理事宜。
五、收集、整理、保管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資料,負責企業的法律事務檔案管理。
六、與司法機關及有關政府部門保持溝通,為企業創造良好司法環境。
七、協助集團企業及各下屬企業進行相關法律宣傳、教育、培訓。
八、處理集團企業總經理交辦的其它事務。

③ 法律服務的主要機構是什麼

國家最主要司法機關 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就是簡稱的公、檢、法)還有就是私人的那些就是,律師事務所等~

④ 法律服務中心是做什麼的

法律服務中心的崗位職責是:

為政府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決策提供法律咨詢回服務;協答調、組織省政府及其部門立法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本省涉及WTO方面法規、規章的收集、整理、編譯;組織開展國內外行政法治領域業務交流、學習考察;負責省政府法制網站的維護管理;提供訴訟、非訴等法律涉訴業務代理;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⑤ 法律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法律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是:

1.擔任法律顧問:擔任本轄區的鄉鎮、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個人合夥組織及公民的法律顧問;

2.法律服務中心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的法律事務;主持調解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3.解答法律咨詢;代寫訴訟法律事務、非訴訟法律事務及其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協助開展證前服務、辦理公證申請、辦證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及證後服務;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4.辦理鑒證:在積極開展協辦公證業務的基礎上,應當事人的申請,可以對一些內容單一、權責明確、標的額小、履行期短的協議或合同給予審查和證明,並監督協議或合同的履行;

⑥ 律所屬不屬於法律服務部門

在我國可以提供法律服務的機構有: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務所等;ABC與題意不符;D不屬於法律服務機構;故選D.

⑦ 法律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法律服務中心為來主貫徹便自民、公益、專業和統一的原則。
1、便民。整合法律援助、法律咨詢、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幫教安置、法制宣傳等各項司法行政職能資源,前移至法律服務中心,形成窗口集合,為人民群眾尋求法律服務提供方便。
2、公益。中心辦理、受理各項法律服務事項不收取任何費用。指引當事人辦理司法鑒定、公證等有償法律服務時,向當事人說明收費主體和收費標准,中心不代收任何費用。
3、專業。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由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擔任,為當事人提供涉及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務業務保證准確、全面。
4、統一。規范服務窗口設置,統一受理當事人的法律服務申請,集中辦理法律服務事項。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繼承法 發布:2025-05-13 17:58:03 瀏覽:852
楊爍法律碩士錄音 發布:2025-05-13 17:54:55 瀏覽:505
司法行政方向 發布:2025-05-13 17:54:07 瀏覽:936
蓋章收據在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3 17:53:21 瀏覽:170
簡述勞動法對五險一金的相關規定 發布:2025-05-13 17:52:45 瀏覽:579
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律關系舉例 發布:2025-05-13 17:51:53 瀏覽:546
疫情道德法律 發布:2025-05-13 17:41:51 瀏覽:754
離婚案件怎麼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3 17:11:29 瀏覽:361
掃描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3 17:06:17 瀏覽:881
法律優先原則與行政法 發布:2025-05-13 17:00:20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