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制度改革

律師制度改革

發布時間: 2020-12-22 18:50:40

㈠ 在中國歷史上正式建立律師制度的是()大清政府嗎

中國古代的律師制度

中國古代是沒有律師的。春秋時期,鄭國人鄧析不僅法律知識淵博,且能言善辯,可以「操兩可之辯,設無窮之詞」,「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他曾經聚眾講學,傳授法律知識和訴訟方法,還助人訴訟。春秋時期還出現了代理制度,命夫命婦不須親自到法庭上,其下屬或子弟可代理進行訴訟。到了元代,如訴訟當事人為老弱病殘者,也可由其親屬代理進行訴訟。

在中國古代,打官司要先向官吏遞狀子、陳述案情,但大部份人屬於文盲,於是社會上一些文人干起了專門為他人寫狀子及其他文書的營生,民間便出現了「刀筆先生」,即「訟師」等稱號。這些人寫狀子,並不一定都熟悉法律知識,只不過是憑著讀書識字的優勢和「見多識廣」的經驗來進行,但也有的會給當事人出一些如何打官司的主意。

以上這些,似乎是律師制度的小小萌芽,但遠遠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律師制度。因為只有較為完備的訴訟代理(辯護)制度與職業法律家相結合,才能產生律師和律師制度。因而,中國古代雖有某些「代理訴訟」的現象和「助人訴訟」的人員,但由於政治、經濟條件的限制,前者未進一步發展成代理制度,後者未形成職業法律家階層,兩者也從未在訴訟領域中結合。

中國現代律師制度

我國現代意義的律師制度,始於清末。1840年國門打開。1901年(光緒27年)張之洞洋務派《江楚會奏變法三摺》,司法改革9條意見提出「重眾證」。

在中國真正有律師制度是在清末修律的時候,法律大臣沈家本在1906年主持起草了《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1910年頒布,規定了律師可以參加訴訟。明確規定了律師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最早對律師制度的認可。規定律師可以寫狀呈堂;上堂辯護;堂詢原告和證人;代被告辯護,引申案例辯論。

《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規定了犯罪嫌疑人可以有辯論律師的組織和資格。所以說真正的律師制度在中國有據可查的應該是清末。

但是清朝在1911年辛亥革命時被推翻了。民國政府建立以後,在這個基礎上沿襲了律師制度,也在中國基本上確立下來。

1911年,南京政府起草了律師法草案,這是第一部有關律師制度的成文法草案。後因袁世凱奪權而未公布實行。

1912年,北洋軍閥政府制定了《律師暫行章程》和《律師登記暫行章程》,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律師制度的成文立法。章程公布後,中國律師職業慢慢興起,至北洋軍閥政府末期,律師達到3000
人。

民國元年,司法部公布律師暫行章程。民國十年,修正一次,同年公布甄拔律師委員會章程。

1921年11月14日北洋政府《刑事訴訟條例》規定了律師辯護權。

1928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刑事訴訟法》165條規定了律師辯護權,規定辯護權、詢問權、會見權、指定辯護權。

㈡ 律師分級制度,是管理還是改革,有利還是有弊

現在看不出來,是利是弊
這樣可以增加高級律師的收入
可就苦了剛入行的律師
摸著石頭過河,再看看吧

㈢ 律師制度改革

上世紀80年代初抄,首先襲是文革後恢復律師 制度,特別是刑事審判的律師辯護制度(審判四人幫時就有律師辯護);其後相繼發生了律師事務所改制、律師與國家機關脫鉤;建立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制度;律師協會,出台《律師 法》、修改《刑事訴訟 法》規定律師 在偵查階段介入、修訂《律師法》等重大事項。

㈣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什麼什麼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11、(單選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 D.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A.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

B.獨立行使司法權

C.責任追究制度

D.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正確答案:D

㈤ 司法行政體制改革 會提高司法局待遇嗎

繼續推進監獄體制改革試點、社區矯正試點和公職、公司律師試點,深化公證體制改革,完善國家司法考試制度,推進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司法部部長張福森表示,今後將繼續深化這六項改革,進一步促進司法行政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完善。張福森是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上做此表示的。他指出,這些改革目前都處在關鍵時期,有的需要鞏固成果,擴大試點;有的還需要理清思路,克服障礙。據了解,在2004年底以前,監獄體制改革第一批6個試點省(市)要進行總結驗收。張福森要求,重點抓好監獄和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特別是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確保監獄和監獄企業圍繞改造罪犯,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這一共同目標協調運作,形成既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對於深化和完善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張福森指出,還要繼續擴大試點規模和范圍,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完善,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矯正制度,推進我國刑罰執行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公職、公司律師試點,重點是要規范對公職、公司律師的管理。」張福森指出,要不斷擴大試點范圍,盡快建立起適合公職、公司律師制度自身發展規律的運行機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探索通過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與法官、檢察官作用和律師執業制度相統一,建立統一的職前培訓制度等。」張福森要求認真研究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不斷改進、優化司法考試的具體設計。在公證體制改革和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制度等方面,張福森要求繼續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推進相關立法進程,從根本上促進和保障改革的順利進程

㈥ 中國司法制度史的本書目錄

結論
第一章 夏商周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夏商的司法制度
第二節 西周的司法制度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司法原則
第三節 訴訟審判制度
第四節 司法監察制度
第五節 獄政管理制度
第六節 法律實施狀況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刑事訴訟審判制度
第三節 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在司法審判制度中的體現
第四節 司法監察制度
第五節 監獄制度
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制度的完備化
第二節 刑事訴訟審判的程式化
第三節 民事訴訟審判
第四節 司法監督制度
第五節 監獄制度
第五章 宋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刑事訴訟制度
第三節 強制措施
第四節 刑事審判制度
第五節 證據制度
第六節 民事訴訟與審判
第六章 療西夏金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療代司法制度
第二節 西夏司法制度
第三節 金代詞法制度
第七章 元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刑事訴訟與審判
第三節 民事訴訟與審判
第四節 司法監察制度
第五節 獄政管理制度
第八章 明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節 司法機關
第二節 訴訟制度
第三節 審判制度
第四節 司法監督
第九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上)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訴訟制度
第三節 審判制度
第四節 司法監察與監獄
第十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中)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刑事訴訟審判制度
第三節 民事訴訟與審判
第四節 少數民族地區的司法制度
第五節 司法監察制度
第六節 獄政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下)
第一節 領事裁判權的確立與清朝司法制度的若干變化
第二節 「就地正法」與司法權的下移
第三節 清末司法制度改革
第四節 近代律師制度的產生
第十二章 中華民國的司法制度(上)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刑事訴訟審判制度
第三節 民事訴訟審判制度及律師制度
第四節 關於收回司法主權的斗爭及處理涉外案件的法律規定
第五節 獄政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中華民國的司法制度(下)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義政權司法制度
第十五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司法制度

㈦ 大成律師事務所的改革思路

進入新的世紀,大成律師事務所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提出了新時期、新階段的改革思路:以一流的、大型的、綜合性的、具有專業特色和管理特色的、不斷開拓創新的大所強所為目標;以改革管理體制、作業模式、分配製度為動力;以逐步推進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為路徑;以建立資源共享和有效控制業務質量兩大機制為主線;以人為本,遵循自然法則、市場法則,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基礎性、戰略性律師服務平台,創建文化管理新模式。
遵循改革創新的思路,大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建立了先進的管理體制、科學的制度體系和以專業化團隊為主體的作業模式,奠定了全面有效控制業務質量的基礎,探索出了以推行公共律師制度、實現人力資源計劃管理為主線,全面建設資源共享機制的路徑。建立了覆蓋全國、遍布世界重要地區和城市的大成全球法律服務網路。包括北京總部,大成已在境內的上海、武漢、成都、濟南、重慶、天津、哈爾濱、鄭州、銀川、西寧、廈門、深圳、海口、杭州、廣州、南通、長春、西安、南京、福州、沈陽、無錫、青島、南寧、烏魯木齊、太原、呼和浩特、昆明、長沙、常州34個城市設有辦公室。除此之外,境內還吸收多家律師事務所和培訓、媒體機構成為大成網路成員單位;大成還與稅務、會計、審計、評估、管理咨詢服務等行業的大型服務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境外的紐約、巴黎、洛杉磯、新加坡等地設立了26家境外分支機構、代表處及成員單位,與境外多家律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2009年,大成作為中國區唯一成員加入了世界最大的、匯集全球頂級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投資公司、金融機構等專業性服務企業和公司的獨立專業服務組織World Service Group(世界服務集團),與100多個國家的律師事務所、8萬多名律師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信息交換渠道和業務合作平台。將大成全球化法律服務網路與WSG全球網路實現了鏈接,使大成客戶服務體系更廣泛地覆蓋全球,更有效地滿足法律服務市場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
大成律師事務所總人數已經超過2300人。大成律師多數畢業於國內和國際知名的法學院校,其中許多律師取得了美、英、法、俄、日、韓等國一流法學院校學位,並具有在國際著名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經驗。相當數量的律師還具備國際貿易、金融、建築工程、工商管理、會計、稅務等其它專業背景。憑借著出色的律師團隊,無論是在傳統的民商事訴訟仲裁、刑事、公司、房地產、銀行金融、保險、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稅務、勞動爭議、國際貿易等法律服務領域,還是在新興的礦業能源、知識產權、海事海商、投資並購、私人股權投資、破產重組、證券與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與項目融資、金融衍生產品、電信傳媒、城鄉統籌、農村合作社等業務領域,大成一直處於業界的前沿和領先地位。

㈧ 律師制度起源於哪國

起源於羅馬。

律師制度起源於早期西方文明、特別是希臘和羅馬法中關於在訴訟過程中辯護和代理的規定。早在公元前4-5世紀雅典共和國時期,當執政官審理案件時候,就允許被告人進行答辯。公元前594年,梭倫改革設立了具有民主色彩的陪審法庭,並在法律中規定訴訟過程應該公開審理,訴訟所涉及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進行辯論。公元前454年,羅馬共和國元老院被迫承認人民大會制定法典的決議,設置法典編纂委員10人,並派人赴希臘考察法制,至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第二年又補充二表,這就是後世廣為傳誦的《十二銅表法》。在《十二銅表法》第一表第7條中規定,訴訟雙方當事人在出庭中應該依次對自己的案件進行申辯。在審理中,原告人和被告人處於平等的地位,可以使用公開對質、辯論等方式。而法官則作為中立的角色,通過傾聽雙方的言論和證據,最終形成對於案情真相的認識和判斷。隨著羅馬經濟的發展,各種訴訟日益增多,同時成文法的出現使得法律的應用開始走向專業化的方向,有些訴訟當事人出於各種考慮,委託親屬或朋友代其訴訟。這些人最初被稱為「Advocatus」,本來的意思就是陪同被告人到法庭,在開庭審理時給被告人提供意見的親戚或朋友。最初的Advocatus只能在法庭上對被告人提供意見,並不面對法庭發言,後來發展成為代替被告人向法庭表達意見,反駁對方當事人的種種指控。漸漸的,Advocatus就演化為專業的辯護人員,他們擅長演講和辯論技巧,有嫻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歷史和法律條文爛熟於胸,不僅為公民提供訴訟和辯護業務,還通過研究法學理論等,向政府官員提供各種法律方面的建議。這種訴訟代理和辯護原則到公元前三世紀就演化為律師制度。羅馬皇帝以詔令的形式確定了「大教侶」從事「以供平民咨詢法律事項」的職業,同時還正式規定在訴訟中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訴訟行為,這種「大教侶」就是一種取得官方認可身份的律師。隨著律師的增多,律師的行會也逐步形成,最終到公元前一世紀,職業律師正式出現,並成為當時社會中社會地位很高、作用巨大的一種職業。

㈨ 關於深化律師制度改革法律工作者怎麼辦

提升素質,適應改革。

㈩ 律師職稱評定是否已取消

四川律師職稱評定從未取消,以前只是每三年評一次,現在是每年評一次。不認可律師職稱的,其實是多數原因是本人達不到中級或高級職稱的評定條件,其實內心還是很願意有高級類職稱的。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繼承法 發布:2025-05-13 17:58:03 瀏覽:852
楊爍法律碩士錄音 發布:2025-05-13 17:54:55 瀏覽:505
司法行政方向 發布:2025-05-13 17:54:07 瀏覽:936
蓋章收據在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3 17:53:21 瀏覽:170
簡述勞動法對五險一金的相關規定 發布:2025-05-13 17:52:45 瀏覽:579
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律關系舉例 發布:2025-05-13 17:51:53 瀏覽:546
疫情道德法律 發布:2025-05-13 17:41:51 瀏覽:754
離婚案件怎麼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3 17:11:29 瀏覽:361
掃描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3 17:06:17 瀏覽:881
法律優先原則與行政法 發布:2025-05-13 17:00:20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