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主題
㈠ 以「弘揚法治精神,增強法律意識,服務青年成長,助推轉型跨越:為主題的散文
構建和諧校園
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花開的日子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樂章.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是老師給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好的學習,好的校風.我們需倡導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向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茫茫學海中,我們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進.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治情操;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㈡ 企業要成為知識產權創造的主題,同時也要在那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一、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知識產權服務主要分為兩大領域,一是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二是知識產權法律服務。
(一)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全部種類的針對性權利保有情況及其分析、監測、評估,以及知識產權個性化服務定製,諸如創新應用、保護戰略規劃、戰略布局、商業競爭優勢、政策分析、專家解讀論證等,全面覆蓋國內外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植物新品種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產地標記權、商業秘密權、商號權,打造知識產權信息資訊新媒體平台,吸納全球知識產權從業者、專家學者、律師、法官、知識產權項目創業者為讀者群體,以此成立知識產權學院、知識產權線下活動徵集、知識產權企業聯盟會員制等,實現信息服務下的可持續發展及其盈利模式。
(二)知識產權法律服務
提供覆蓋知識產權全部領域的法律咨詢、談判機制與合作框架協議/合同訂立、申請/注冊/登記、異議/復審、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知識產權質押/評估、並購/重組、股份/期權、其他爭端解決等。提供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優化流程體系,並滿足用戶個性化法律服務需求。
從信息服務到法律服務,全面實現一站式、一體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全面覆蓋,完善知識產權服務生態鏈。
二、知識產權電商體系
整合信息服務、法律服務、保理服務、在線申請、監測、權利檢索、交易等諸多環節,從應用層、平台層、網路層、感知層全面實現有效對接,包含快速整合平台、共享資料庫平台、數據交換平台、綜合運行平台、大數據抓取分析與雲計算平台等,提升並優化用戶體驗,打造知識產權全球視野的「今日頭條」。
三、知識產權保理體系
針對知識產權交易環節開發保理服務系統,實現知識產權供應鏈融資,打造知識產權金融,滿足平台用戶資金需求。電商平台入駐用戶,根據一定的資信評估,分配一定的信用額度,通過引入的銀行機構放貸,實現知識產權交易環節的快速運轉,解決用戶資金需求。
四、知識產權創業孵化器體系
面向知識產權領域創業者,提供技術、信息、資金、項目支持,加速項目轉化,精準對接知識產權產業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五、知識產權創意集群產業園
打造知識產權地產模式,形成立足全國、輻射全球的知識產權創意集群產業園,服務知識產權產業鏈,發揮知識產權企業集群互聯互通、高效對接、快速轉化、便捷交易等優勢。
六、知識產權期權交易平台
設立知識產權股份/期權轉化,構建期權交易平台,全面搞活知識產權權益效能,讓知識資本充分對接金融資本,運用金融資本模式經營知識資本,創造知識產權新業態,引領知識產權創造性發展。
通過知識產權產業戰略新興體系的全方位構建,轉變知識產權產業結構,創造知識產權新經濟,並為市場提供全體系的知識產權服務,包括知識產權領域網址導航服務,為企業提供最前沿、最全面、最高端的知識產權服務,助力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並助力中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
㈢ 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題徵文稿
各縣市區安監局,市屬各開發區安監局,各技術服務機構,有關單位:
為深入宣傳貫徹《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強化職業衛生監管,推動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增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針對性,提升全市職業病防治水平,經研究,擬在4月份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期間開展職業病危害集中宣傳活動,為提高宣傳效果,豐富宣傳內容,特在全市范圍開展「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題徵文」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徵文對象
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各鎮街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全市轄區內所有用人單位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其他部門單位和人員。
二、徵文格式
徵文格式不限,字數一般限定在2500字以內。
三、徵文內容
創作和編寫能夠反映身邊的職業衛生工作,包括職業衛生現狀評價及對策,好的經驗做法,心得體會,意見建議,宣傳口號,基本知識,格言警句,打油詩等,要主題鮮明,言簡意賅,弘揚主旋律。
(一)監管部門
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各鎮街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圍繞如何理解職業病防治「一法五令」和標准規范,如何依法監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如何營造全社會執法懂法守法、關注職業病、關愛勞動者的社會環境以及在日常監管執法中的心得體會為主線進行創作。
(二)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圍繞如何理解和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如何結合行業企業實際和崗位實際,有效進行職業病預防和控制,如何實現單位效益提升與職工權益保障共贏進行創作。
(三)技術服務機構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圍繞如何有效遵守和落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如何為監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持、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如何在技術指導方面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等方面進行創作。
(四)其他單位和個人
結合各自職責和工作經歷進行創作。
四、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此次活動作為今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內容之一,旨在將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轉化成科學性強、實用性高、操作性好的具體工作手段。精心組織開展好本次主題徵文活動,將對全市職業衛生工作起到極大的宣傳和推動作用。部分優秀徵文將匯編成冊,並在我市部分主流媒體予以刊載宣傳,供大家交流學習。各縣市區安監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將本通知精神傳達到本轄區鎮街監管人員及轄區內技術服務機構、用人單位,充分調動各部門單位的積極性,爭取相關單位和個人積極踴躍參與其中。
(二)加強宣傳,靈活運用。各縣市區安監局及有關單位要以本次徵文活動為契機,加大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努力營造全市職業健康宣傳的濃厚氛圍。通過本次活動征選出來的優秀作品要充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強化貫徹落實,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三)公平公正,加強監督。本次徵文活動要嚴格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徵文要求原創作品,內容講求科學性、通俗性、實用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文稿須註明選送單位、作者真實姓名、職業和具體聯系方式。所有徵文上報至所在縣市區安監局,由各縣市區安監局匯總初審後於4月15日前以電子版的形式推薦至市局職業健康科。
㈣ 給個有創新的關於後勤服務主題的活動策劃
項目內容詳細論述
各主題細述:1.活動前期的宣傳:(1)在全學校發起一個關於感恩後勤的PPT製作大賽,讓全體同學都來關注他們。在同時收集資料的同時,我們能夠更好的尊重勞動人民,更好的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在大賽中評出一,二,三等獎。(2)發放問卷調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同學們對後勤服務隊的了解 想法,以及他們的意見。方便我們在活動中與他們的交流。(3)查詢相關的法律,醫療,營養學知識。
2.活動中(聚焦學生食堂):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食堂,開展了一下活動
(1)相關法律的宣傳:在這個法制社會,還有很多人的法律意識不是很強,通過宣傳一些法律常識,我們也了解了更多的法律,對己對人都有利。
(2)相關的營養學知識的宣傳:食堂是為我們提供營養的主要地方。可以收集同學們對食堂的飯菜的建議,比如說食堂的菜和面都普遍偏咸,我們都知道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給他們帶去一些營養學方面的知識,既是為他們增加了知識面,也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醫學生的責任就是要做健康的教育者。這與我們的專業聯系很密切,同時也培養了我們的責任感。
(3)相關保健知識的宣傳:廚師們長時間切菜引起的頸椎病;由於吸油煙引起的肺病……醫學生是保健的提供者,我們為他們帶去醫療知識的同時,也復習了專業知識,鍛煉我們為大眾服務的品德。
(4)作回「小廚師」:我們幫他們洗菜,看他們煮飯,做菜;在吃飯時期,開一些窗口有我們來賣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更能體會勞動成果得來不易,就會更加珍惜他們的勞動。
(5)作回「清潔工」:在食堂里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桌上有一堆垃圾。一個阿姨端著一個盆在那抹桌子……我們就要做那個阿姨的工作。同時,我們也要告訴那些同學們用食堂里的托盤,保持桌面的整潔。
3.成果展:活動後,我們要捕捉一些精彩的瞬間,以展板的形式放在青春廣場展覽。
㈤ 急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社會調查報告。實踐主題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社會促和諧。怎麼寫
三、建立和諧社區的對策
1、真心服務社區居民,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在居民遇到困難時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盡力幫助解決,使居民有問題時首先想到有個社區居委會可以求助,成為居民生活的主心骨,就會得到社區居民的認同。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做社區居民的知心人,為群眾解疑答惑;居民出現糾紛,困難,幫助協調解決;聯系一些律師事務所為本區居民提供一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對居民反映的社區一些問題,自已解決不了的可以幫助聯系有關部門解決,真正解決老百姓有理無處講、有難無處說的情況。
2、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需要。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深入開展城鄉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建立與政府服務、市場服務相銜接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路,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因此社區居委會要通過建立社區圖書室、娛樂活動中心,組織文藝匯演、社區放電影、社區圖書室、體育娛樂比賽、各種有益講座等多種形式,不斷滿足居民精神方面的需求,增強社會居民的凝聚力和參與意識,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只有居民身心健康才能達到和諧。
四、和諧社會的經驗
A努力發展我們的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發展。貧困是產生社會不和諧的重要原因,發展則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發展才能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生活更加和諧;才能更好地調節不同階層和群體的利益關系,解決好各種社會矛盾。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這為我們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吸取人類文明成果發展自己,後來居上提供了重要條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發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提高效率,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有實現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有根本前提。
B, 建立起完備的生活保障制度,讓那些確實沒有生活技能的人得到生活保證
正確處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妥善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既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使各社會階層都能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逐步消除戶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限制,保證社會成員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發展機會,從而減少不滿和對立情緒。要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和諧社會,人人共享;構建和諧,人人有責。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此外還需要強化誠信的觀念、依法治國的觀念等等。
一是要突出解決就業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公平的重要標志。必須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就業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持續就業、穩定就業。
二是要注重解決分配問題。尤其應關注低收入群體,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機制,努力增加對農村社會事業投入,促進農民增收。通過財稅政策,調節各階層收入,遏制兩極分化。
三是重點解決社會保障問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的覆蓋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和諧社區建設任重道遠,只有全社會都來關心和諧社區的建設,才能使每個居民都能自覺體會到「社區是我家」,每個居民都能從中得到周到的服務和心理的慰藉,達到和諧社區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