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寧鄉縣司法法律援助

寧鄉縣司法法律援助

發布時間: 2025-05-24 23:53:23

Ⅰ 遇到困難可以打哪種新聞求助熱線

尋求幫助,你可以直接撥打電話,通過報紙尋求幫助,去官方網站,找負責人,具體如下版:

1、直接打電權話。例如,一些新聞媒體有熱線,你可以直接撥打這樣大媒體的熱線,直接報道遇到的困難或困難。

2、如果你不知道新聞媒體的熱線號碼,你也可以在報紙上找到它,因為很多報紙都有熱線號碼爆料,找到電話號碼,你就可以聯系新聞媒體了。

3、對於那些容易上網的人,可以直接去新聞媒體的官方網站,直接在網站上報道問題。例如,如果想保護消費者權益,你可以登陸網路,搜索「315維權網站」,直接找到中國消費者維權網站。

4、讓相關負責任的領導或社會團體關注他們遇到的困難和無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1)寧鄉縣司法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1、向公眾披露真實信息,明確各種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讓公眾知道自己的利益,尋找記者揭露的事件應該尊重事實。

2、找記者曝光時應有目的的重新曝光。作為一名專業記者,應該明確曝光的目標和目的。當您想要公開一個事件時,您首先應該知道為什麼要公開它以及公開的目的是什麼。

Ⅱ 湖南都市法律援中心在什麼位置坐149路車路線 我是個外來打工的,現在受傷了!老闆拖這不給解決,我

都市是地方性名稱,所以你參考都市屬於那個地區對照下面的信息聯系:
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5號
郵編:410011 電話:4586204 4586084 主任:許光漢
滕利平 文學軍 朱永紅 張 璐
湖南省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省委大院內2辦公樓
郵編:410011 電話:2217960 傳真:2218575 主任:傅利娟
張希慧 彭 迪
長沙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尚德街18號
郵編:410005 電話:2230574 傳真:2242579 主任:郭燦霞
劉光勇蔣文京 陳准蓮 彭芙英江萍王治鄭海玲
長沙市芙蓉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政府內
郵編:410001 電話:4683479 主任:張益華
任劍
長沙市嶽麓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金星北段517號
郵編:410006 電話:8999435
劉寧益 饒 艷 李 超 喻雙應 周小春
長沙市開福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224號7樓
郵編:410005 電話:4532526 傳真:4532526 主任:黃熙宇
郭子華 袁莜春
長沙市天心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勞動路291號天心區政府2413室
郵編:410007 電話:5899413
陳 林
瀏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瀏陽市司法局院內
郵編:410300 電話:3672698 傳真:3635510
張蔚蘭
望城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望城縣高塘嶺鎮雷鋒西路115號
郵編:00 電話:8060148 傳真:8062341
任政權 蔣喜元
寧鄉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寧鄉縣司法局辦公樓一樓
郵編:410600 電話:7890148 傳真:7891493 主任:李愛民
宋志軍 劉德清 陳奇山
長沙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長沙縣司法局三樓
郵編:410100 電話:4060148 傳真:4012613
黃彩虹 范偉霞
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車站路18號
郵編:411100 電話:8212904 傳真:8212904 副主任:周雅純
黃幼林 黃華林彭小英陳婷熊文張春秀
湘潭市岳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岳塘區司法局三樓
郵編:411102 電話:5573148
彭友谷
湘鄉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鄉市東風路雲門寺6號司法局內
郵編;411400 電話: 6790246 主任: 李志洪
湘潭市雨湖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雨湖路188號
郵編:411100 電話: 8205882
朱萸
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韶山市民主路12號
郵編:411300 電話:5682336 主任:高 謙
株洲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天元區鼎誠大廈十樓C座
郵編:412000 電話:2872148 傳真:8470662 主任:劉新華
陳貽偉 肖 鎮 朱江奇
株洲市蘆淞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蘆淞區政府內
郵編:412000 電話:2282593 傳真:2280122 主任:張 蓉
湯雅輝
株洲市荷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荷塘區政府院內
郵編:412000 電話:8428405 傳真:8428405
戴 傑李國良
株洲市石峰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石峰區政府內
郵編:412005 電話:2629875
譚 林 彭少鳳
醴陵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醴陵市角里池19號
郵編:412200 電話:3246735 主任:劉昌全
鄧文紀 何宗林 鄒南久胡佔英
攸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攸縣司法局內
郵編:412300 電話:42559653 傳真:4223895 主任:劉雨龍
彭金良
株洲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株洲縣淥口鎮學堂路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12100 電話:7618113
陳博洪超群
茶陵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茶陵縣司法局三樓
郵編:412400 電話:5236360 傳真:5222505 主任:蘇小龍
衡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邵路附27號
郵編:421001 電話:8196076 傳真:8192369 主任:劉 曉
夏建國 文劍鋒 馮賽洋 鄒國安 曹 揚 趙穗雲 賀榕軍
衡陽市雁峰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雁峰區龍船巷3號
郵編:421001 電話:8223518 主任:宋俞香
匡勇衛 劉星岑 何山川
衡陽市蒸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蒸湘區紅湘北路區司法局院內
郵編:421001 電話:8804267 主任:龍 斌
向 華
衡陽市珠暉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珠暉區湘江東路95號
郵編:421002 電話:2540585 主任:林木松
彭世福 譚新堅 陳志平
常寧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常寧市宜陽鎮青陽路司法局院內
郵編:421500 電話:7240148 主任:易志華
呂寧紅 唐華勇
耒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耒陽市蔡倫中路9號司法局院內
郵編:421800 電話:4332325 主任: 伍麗娟
卜成生 曹文成
祁東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祁東縣洪橋鎮縣正西路司法局院內
郵編:421600 電話:6264286
王再喜
衡南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南縣司法局五樓
郵編:421001 電話:8712365
鄒 龍
衡陽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陽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21200 電話:6811345
歐陽銘富 寧春生
衡山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山縣開雲鎮五一北路32號
郵編:421300 電話:5812213
劉美玲 何春光
郴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人民東路31號
郵編:423000 電話:2244825
劉和平李忠
郴州市北湖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北湖區人民西路48號
郵編:423000 電話:2224283
曹紅霞
郴州市蘇仙區法律援助中心地址:郴州市蘇仙區司法局院內
郵編:423000電話:2884185
吳鏗錚
資興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資興市唐洞新區東江中路司法局院內
郵編:423400 電話:3322349
唐 燕陳文超
臨武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臨武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24300 電話:6323148
鄧麗華
宜章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宜章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24200 電話:3751729 主任: 劉娟玲
黃玉東
汝城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汝城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24100 電話:8223773 主任:曾建軍
桂陽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桂陽縣司法局院內
郵編:424400 電話:4470487
盧小峰 黃柏成李至勇
永興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永興縣城關鎮正街10號縣司法局內
郵編:423300 電話:5566170
楊范才<

Ⅲ 張秀夫的答記者問

記者: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那麼援助工作的主要資金是不是應該由政府來解決?
張秀夫: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法律援助制度是保證實現這一目標的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各級政府應該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隨本地經濟的發展逐年有所增加。這是解決法律援助資金的主要途徑。與此同時,法律援助又是一項公益事業,受益者是整個社會,其資源基礎也是社會。
記者: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張秀夫:我國法律援助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似的資金短缺問題。面對法律援助資金嚴重短缺,各級政府又一時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滿足法律援助需求,為解決這樣一個難題,經國務院批准,於1997年成立了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動員和鼓勵全社會參與,募集法律援助資金,正是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職責所在。
記者:由社會捐助支持法律援助事業的可行性有多少?
張秀夫:事實上,一些地方的實踐已經證明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湖南省寧鄉縣地處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並不快,但是,縣司法局的同志面對法律援助資金短缺的情況,不等,不靠,知難而進,同時在兩個方面求得支持,一方面請政府增加撥款,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在全縣開展募集法律援助資金活動,在2002年僅用8個月時間,全縣有210個單位和個人捐贈法律援助資金共206000元,不但增加了一大筆法律援助經費,使很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者及時得到了援助,而且擴大了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本地法律援助體系的完善。
記者:政府對基金會有沒有什麼特殊政策?
張秀夫: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較晚,資金底子較薄,但是法律援助基金會得到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持。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批准給予捐贈法律援助資金的納稅人以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由17名著名法學專家、學者組成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法律專家委員會在京正式成立。即將舉辦的「為實現公平與正義——法律援助在中國」大型公益活動正是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發揮功能,為民造福的機會,我們將充分發揮非營利組織的優勢,動員社會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Ⅳ 殘疾證有哪些作用

殘疾證作用如下: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

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資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資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1、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威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

2、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殘疾人勞動者權益

中國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下崗殘疾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中國殘聯教就[1999]87號)規定:除宣布停產和破產的企業外,有生產任務的企業,因生產經營出現困難,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進行改組、改制的企業,一般不安排殘疾職工下崗、裁員。

殘疾人所在的單位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文化、藝術、體育和其他有益活動,其在集訓、比賽、表演期間,視為出勤。

五、解決"三無"殘疾人的生活問題

對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屬城鎮戶口的,由社會福利院收養或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發給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救濟金;屬農村戶口的,由所在農村基層組織,按五保戶供養的辦法,保障基本生活。

六、殘疾人免費參觀

殘疾人免費參觀、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美術館、展覽館、體育場館、文化館(室)、公共圖書館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公園、動物園、風景名勝區等場所。但舉辦體育比賽、大型商業性活動時除外。

七、殘疾人出行

盲人、一級肢體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地鐵、輕軌、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殘疾人搭乘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優先購票,並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公共停車場所免收殘疾人車輛停放費。有關部門和行人應當為殘疾人車輛通行提供方便。

八、殘疾人就業

1、衛生局要在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在其衛生條件達到標准要求的情況下,辦理《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盲人申辦按摩所時,經市殘疾人就業辦批准後,有關部門應履行並簡化相應審批手續。

2、地稅局對殘疾人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符合認證條件的企業,安置每位殘疾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3.5萬元。殘疾人員個人勞務免徵營業稅。

殘疾人員所得,經地稅部門批准後免徵個人所得稅。殘疾人員可減征所得的項目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3、國稅局對殘疾人個人從事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的,免徵增值稅,(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的,不享受次優惠政策。)對安置殘疾人的福利企業,增值稅由稅務機關按企業實際安置殘疾人人數定額退還,實行即征即退的方式,每位殘疾人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3.5萬元。

4、人社局在指標分配、人員調整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照顧。

九、輔助器具優惠政策

1、對貧困殘疾人(肢體、視力、聽力)免費適配輔助器具。

2、對貧困缺肢殘疾人免費裝配假肢。

3、對貧困0-6周歲殘疾兒童免費適配輔助器具。

(4)寧鄉縣司法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殘疾證即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目前,我國殘疾類別共分為七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及多重殘疾。

凡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准》的殘疾人均應發給殘疾人證。隨著廣大殘疾人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和覆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與落實,殘疾人證的功能與作用日益突出,第一代殘疾人證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

目前尚未辦理殘疾人證的申請人,一律申領第二代殘疾人證;已經領取第一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將申請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2009年12月31日前第一代殘疾人證換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完畢。

參考資料:網路-殘疾證

Ⅳ 長政發2015 1號文件

長政發 這個文件號真亂。長沙市、長壽鎮、長興縣都用。你沒說文件標題或文件內容,猜你可能是要長沙市的。貼在下面。請採納答案。長沙市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長政發〔2015〕1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機關有關單位: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推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4〕22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努力使發展養老服務業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成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為長沙強力實施「三倍」,率先建成「三市」,加快現代化進程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社會為主體的,設施齊備、功能完善、規模適度、布局合理、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9064」養老格局(90%的老人依靠居家養老,6%的老人依託社區養老,4%的老人依賴機構養老)更加健全,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1.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的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基本養老服務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0張以上,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6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達30%以上,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床位達70%以上;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市、區、街道、社區四級互聯互通,居家呼叫服務和應急救援服務信息網路實現城鄉全覆蓋。
2.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創樹2-3個全國知名的老年用品長沙品牌,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培育3-5個規模較大的連鎖服務公司,打造2-3個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1-2個依託生態旅遊資源的候鳥式養老基地,爭取1-2個國內外知名養老服務機構落戶長沙,爭取國內養老高端會展落戶或巡展長沙。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顯著提升,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提供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拉動就業6萬人。
3.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業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健全,行業標准科學規范,准入、退出和監管機制更加完善。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顯著增強,支持和參與養老服務的氛圍更加濃厚,為老志願服務廣泛開展,敬老愛老助老養老傳統和文明新風得到弘揚。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1.全面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建立健全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培育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法律援助等定製服務。加快推進城區老年人助餐點建設。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網路建設。(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不斷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社區要無償提供辦公服務用房,引入各類專業化、社會化的養老服務組織,為社區老年人開展日間托老、醫療康復、集中就餐、文體娛樂、老年學習等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服務項目。發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功能銜接,發揮綜合效益,社區各類具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的設施都要向老年人開放。2017年底,各街道至少建成一所日間照料中心或小型養老機構。(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文廣新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大力推動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在資本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優化土地供應政策,建立財政補貼制度,引導鼓勵各類所有制投資主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使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市場的主體。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不一、檔次各異的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為經濟承受能力不同、需求標准不一的社會寄養老人提供多樣化、人性化、專業化的有償養老服務,優先滿足失智失能、空巢獨居等老年人的剛性需求。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和家庭化、小型化養老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對企業廠房、閑置校舍、賓館、招待所、公辦後勤服務設施等進行整合和改造,用於養老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改造成醫養融合的老年護理院。鼓勵發展養老地產,既可開辦營利性養老機構,也可設立公益性養老機構。鼓勵建管分離,養老服務設施由投資商興建,由專業養老機構運營。支持有意向的投資商按養老布局規劃啟動項目建設,確保到2020年新增4萬張床位。(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4.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要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保障作用,重點為城市「三無」老人和農村五保老人提供無償供養和護理服務,為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獨老人提供低償服務。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市屬公辦養老機構提質改造工作;各區縣(市)採取政府投資、民建公助等方式,均要建成一家300張床位以上的社會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建設三年工作行動方案全面落實。開展公辦養老機構運營管理市場化改革試點,實施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和財政補貼制度。(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統籌發展城鄉養老服務設施。
1.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在制訂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按照人均用地主城區不少於0.1平方米,望城區和各縣(市)不少於0.2平方米的標准,分區分級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新建小區按照每百戶30平方米的標准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產權及其移交責任和義務,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須知中公告並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約定。社區辦公服務用房要拿出一定比例面積用於養老服務,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每百戶20平方米標准要求的,各區、街道要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用房。養老服務設施的配建應相對獨立,並方便老年人開展活動。要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相關標准和規范,推動和扶持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的改造,加快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殘聯、市質監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統籌發展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要充分利用閑置的學校、鄉鎮辦公樓和村民服務中心、醫院用房以及民房等資源,按照鄉鎮辦敬老院、村辦養老服務中心(幸福院)、家辦托老所等形式,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敬老院提質改造,提倡鄉鎮敬老院在滿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提高運營效益,使之升級轉型為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區縣(市)政府用於養老服務的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傾斜,將農村幸福院建設和運營納入財政資金補貼范疇。(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1.加強教育培訓。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在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對社區和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養老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持證上崗率達到90%以上。(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提高工作待遇。推動養老機構改善養老護理員工作條件,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高工資福利待遇,市、區縣(市)人社部門適時發布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位,推動建立工齡補助制度,依法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努力提高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設立長沙市「養老護理員節」,每年推選 「十佳護理員」和「百名優秀護理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增設公益崗位。在政府投資興辦的公辦養老機構和街道(鄉鎮)、社區(村)為老服務機構中開發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應優先安排以特困人員為重點的就業困難人員,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比例不低於60%的為老服務機構,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發揮為老服務社會組織作用。
1.積極培育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建立一批長沙特色品牌的老年產業協會、老年產品開發聯盟、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養老服務企業商會、老年護理研究會等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加強老年協會建設,全市形成覆蓋城鄉、上下聯動的四級老年協會組織網路。(市商務局、市老齡辦、市衛生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運營、養老產品開發、養老服務提供,使社會組織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力量;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為老服務社會組織開展養老服務教育培訓、研究交流、咨詢評估等服務,承擔養老服務行業標准制定、服務質量評估、服務行為監督、第三方認證等事務,發揮其在行業自律、監督評估、服務中介、風險分擔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財政補貼制度,支持基層老年協會運營管理農村幸福院,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組織鄰里互助。(市老齡辦、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鼓勵開展為老志願服務。建立為老志願服務登記制度、回饋制度,積極倡導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大中小學學生參加養老志願服務活動,扶持各類為老服務志願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服務窗口創建「敬老文明號」活動及評選全市「十大孝星」活動,以孝老愛親風尚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老齡辦、團市委、市婦聯、市總工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五)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
1.開發老年產品用品。支持企業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和文化娛樂等需要,開發安全有效的康復輔具、食品葯品、服裝服飾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引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老年人的理財、保險等產品。(市商務局、市衛生局、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市金融辦、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打造養老服務產業鏈。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老年大學、休閑旅遊、社區商業、健康服務、法律服務、精神慰藉等為老服務,建設一批功能完善、服務優質、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養老服務企業和養老基地,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養老服務完整產業鏈。鼓勵房地產商建設集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醫院、老年社區於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市商務局、市旅遊局、市衛生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文廣新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老乾局、市司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培育養老產業集群。將養老產業納入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制定長沙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加強規劃引導,鼓勵發展中小企業,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創立長沙養老品牌,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形成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扶持政策
1.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將養老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並在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土地用途確定為醫衛慈善用地。營利性的老年公寓、老年酒店等參照經營性用地管理。由民政部門認定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公辦養老機構執行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集體建設用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應採用招拍掛等公開出讓方式供地,對利用單位自有用地興辦養老服務設施項目的,需符合城市規劃及養老產業專項規劃的有關要求可採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年限均不超過50年。新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依據規劃單獨辦理供地手續的,每宗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3公頃;集中配建醫療、保健、康復等醫衛設施的,不得超過 5公頃。(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享受劃撥用地政策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變更為營利性養老機構,變更性質時,可辦理協議出讓(租賃)土地手續,補繳出讓金(租金)。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轉讓,其地上所建養老服務設施應整體轉讓,不得分割轉讓和分割銷售。嚴禁將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改變規劃條件進行房地產等經營性用地項目的開發,對於擬改變土地用途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應當由政府收回處置。(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
2015年開始, 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 張和1000 張以上的養老服務投資項目,可分別列入各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鼓勵將閑置的廠房、倉儲用房、學校、培訓中心、度假村、農庄等存量房產和土地改建為養老服務設施,支持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經認定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其所繳配套費全額由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支出,通過市民政局預算安排給養老機構,營利性養老機構其所繳配套費的50%由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支出,通過市民政局預算安排給養老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確有困難,依照《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規定》,可以到所在地殘聯申請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養老機構用水、用氣(燃料)等與居民用戶實行同質同價,用電按居民生活用地計價。
3.完善投融資政策。市、區縣(市)、鄉鎮(街道)應加大投入,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市、區縣(市)兩級福彩公益金50%以上要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並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體育彩票公益金要為老年活動陣地配備健身器材。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投資等方面的扶持資金以及醫療衛生資金、就業資金、社會保障基金等,發揮投入合力,採取投入資本金、直接補助、項目補貼、財政貼息、風險補償金、產業發展基金、股權投資等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加速進入養老領域。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鼓勵養老企業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文廣新局、市科技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4.完善醫養融合政策。制定衛生、醫保支持老年護理院發展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老年護理院,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養老醫療服務。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可申請設立醫療機構或老年護理院,符合條件的可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不具備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應與周邊醫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鼓勵衛生技術人員到養老機構工作,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聘用醫生、護士、葯劑師等衛生技術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和推薦評優等方面,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5.調整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政策。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分級分類補助標准,經驗收達標,日間照料中心建設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一次性分別補貼10萬元、8萬元;運營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每年分別補貼5萬元、4萬元。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每年分別補貼3萬元、2萬元。區縣(市)財政投入不得低於市級財政補貼標准。(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6.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提標擴面。對本市戶籍的城區困難老年人實施基本養老服務補貼,服務補貼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低收入家庭老人以及百歲老人,可申請每月300元的服務補貼;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失獨低收入老人,年滿70周歲的低保老人、失能半失能低收入老人,可申請每月400元的服務補貼;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散居「三無」 老人,年滿70周歲的散居「三無」老人、失獨低收入老人,獲市級以上勞模稱號的低收入老人,可申請每月500元的服務補貼。服務補貼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2分攤。服務補貼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上述對象入住養老機構的,服務補貼可抵扣入住費用。農村困難老人和縣市城鎮困難老人的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由各區縣(市)具體制定實施辦法。(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老齡辦、各區縣市政府)
7.建立養老機構建設財政補貼制度。對區縣(市)社會福利中心,市福彩公益金應給與重點支持。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財政部門按每張床位按照新建1萬元、改建5000元的標准給予建設補貼,芙蓉區、天心區、開福區、雨花區、長沙縣和高新區,市、區(縣)財政按4:6的比例負擔。嶽麓區、望城區、瀏陽市和寧鄉縣,市、區(縣)財政按6:4的比例負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8.建立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公辦民營和社會辦養老機構收住本市戶籍社會寄養老人,運營補貼按實際入住老人數每床每月補助160元,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按照建設補貼的比例負擔。社會辦養老機構經批准收住「三無」、「五保」老人的,區縣(市)財政部門按公辦養老機構標准全額補貼的基礎上,上浮10%。上述基本養老服務補貼、養老機構(含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補貼市、區兩級財政均要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9.建立財政補貼保費制度。支持和鼓勵養老機構購買養老機構責任險,將養老機構場地責任險和「三無」、「五保」老人意外傷害險納入財政補貼范圍。鼓勵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保險產品,鼓勵和引導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業務。(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10.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健全養老服務行業准入和退出機制。逐步完善養老服務業行業標准,按照屬地監管原則,強化區縣(市)對養老機構服務范圍、服務質量和服務收費的日常監督。公辦養老機構實行政府定價,社會辦養老機構實行市場定價機制。量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建立養老服務業統計體系和需求評估體系。開發養老服務管理信息平台,准確、及時、全面反映養老服務發展規模、水平、行業結構等基本情況。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網路,建立全市養老機構數據直報系統,加強養老機構信息採集、儲存、統計和分析。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政府資助的養老項目和補助對象進行養老需求和服務質量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老年人享受基本養老服務、政府支持的層級類型和輪候順序。(市民政局、市物價局、市統計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長沙市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研究室、民政、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老齡、規劃、國土資源、教育、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商務、工商、稅務、金融、質檢、公安消防、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局。成立長沙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承擔對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指導工作,負責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其人員編制在市民政局內部調劑解決。區縣(市)政府參照設立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機構。
(二)健全體制機制。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縣(市)政府要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扶持、資金引導、典型示範、監督管理等職責,研究制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認真落實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相關任務要求,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民政部門要牽頭履行業務監管職能,加強宏觀引導、行業規范、業務指導、信息發布和監督管理。老齡工作機構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工作。發改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物價部門要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服務定價機制。財政部門要逐步建立符合養老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公共財政投入增長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制定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細則,加強醫療保險定點管理、養老服務人員管理、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衛生部門要研究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規劃、國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編制規劃、落實政策,統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土地供應。稅務部門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商務、金融、文化、體育、教育、旅遊、廣電、新聞出版、公安、消防、質監、工商、食品葯品監管等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創新政策,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力度。
(三)強化督促檢查。從2015年起,將重點任務(詳見附表)分解並納入對各區縣(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和為民辦實事工程,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市直有關部門和區縣(市)政府工作情況的督促檢查,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市政府適時組織專項督查。
五、本意見自2015年2月20日起實行。

附:《長沙市發展養老服務業配套政策制定任務分工表》

長沙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Ⅵ 殘疾證有什麼用

殘疾證的用處是作為享受補助、稅收優惠、減免規費、生活救助和其他特殊權利的憑據。

享受補助

1 、持有殘疾證的殘疾人可享受低保或持殘疾人貧困證的一級肢體、視力、智力、精神、多重及 60 周歲以上的一級聽力、語言的重度殘疾人,可享受重度殘疾人生活補助。

2、殘疾人托(安)養方面,一級重度殘疾人(不含聽力、語言、視力殘疾)或18至60周歲二級重度殘疾人(不含聽力、語言、視力殘疾),集中托養:低保戶、貧困戶的對象補助每年補助現金按各地政策規定金額發放。

稅收優惠

1. 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減免規費

1. 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 ( 僱用幫手 ) 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 90% 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生活救助

1 、對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 以下簡稱《殘疾人證》 ) ,無固定性收入,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成年重度 (1-2 級 ) 殘疾人發放特殊生活補助,農業戶口每人每月補助 60 元,非農業戶口每人每月補助 80 元。

2、城鄉重度殘疾人憑《殘疾人證》,由所在區、縣(市)為其代繳全部養老保險費(每年100元)。

3、農村殘疾人、殘疾人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不承擔「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費用。

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家庭,每月每戶減免6噸水費、10度電費、6立方米天然氣費、8元有線電視費,鋼瓶液化氣按每瓶85元的價格供應。

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本人申請辦理公證的,減半收取公證費。

6、持有《殘疾人證》的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繳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未成年人80元,其中個人繳納16元,財政補助64元;18周歲及其以上居民300元,其中個人繳納60元,財政補助240元。

7、散居城市的重度殘疾人,其本人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上浮30%。

8、中輕度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可在居住地社區申請居家托養救助服務,經區縣(市)殘聯審批通過的,區和長沙縣按不低於每人每年1000元的標准為受益對象提供居家托養服務,瀏陽市、寧鄉縣按每人每年不低於800元的標准為受益對象提供居家托養救助服務。

9、農村殘疾人申請宅基地符合條件的,應當優先安排宅基地並免收規劃費;拆房建房的,國土部門免收代辦服務費。城市規劃區內農村殘疾人家庭自建自住住房的,免收城市建設配套費。

10、無房的殘疾人家庭首次購買二手住房的,在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時免收購買方應交的手續費。對農村殘疾人免收房屋、宅基地權證工本費。

其他特殊權利

交通

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
市內公共汽車免費;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
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

旅遊

憑殘疾證在市區的公園內享受免費;
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
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

醫療

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
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
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適當減免醫療費

器具

對貧困殘疾人(肢體、視力、聽力)免費適配輔助器具。

教育

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城鄉貧困殘疾學生、貧困殘疾人子女,免收教材費,並給予適當的生活補貼。

在特殊教育學校或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就讀的走讀、寄宿貧困殘疾學生,可分別享受每年500元、800元的國家彩票公益助學金(每年200個名額)。

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應屆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享受政府一次性5000元助學金。

殘疾人考入本科、大專、中專的,市殘聯發給3000、2000、1000元一次性助學金。

(6)寧鄉縣司法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殘疾證

殘疾證即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目前,我國殘疾類別共分為七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及多重殘疾。凡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准》的殘疾人均應發給殘疾人證。

隨著廣大殘疾人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和覆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與落實,殘疾人證的功能與作用日益突出,第一代殘疾人證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目前尚未辦理殘疾人證的申請人,一律申領第二代殘疾人證;已經領取第一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將申請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2009年12月31日前第一代殘疾人證換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完畢。

Ⅶ 長沙法律援助電話多少

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5號郵編:410011 電話:4586204 4586084 主任:許光漢 滕利平 文學軍 朱永紅 張 璐湖南省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省委大院內2辦公樓郵編:410011 電話:2217960 傳真:2218575 主任:傅利娟 張希慧 彭 迪 長沙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尚德街18號郵編:410005 電話:2230574 傳真:2242579 主任:郭燦霞 劉光勇蔣文京 陳准蓮 彭芙英江萍王治鄭海玲長沙市芙蓉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政府內郵編:410001 電話:4683479 主任:張益華 任劍長沙市嶽麓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金星北段517號郵編:410006 電話:8999435 主任:劉寧益 饒 艷 李 超 喻雙應 周小春長沙市開福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224號7樓郵編:410005 電話:4532526 傳真:4532526 主任:黃熙宇 郭子華 袁莜春長沙市天心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勞動路291號天心區政府2413室郵編:410007 電話:5899413 主任:陳 林 瀏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瀏陽市司法局院內郵編:410300 電話:3672698 傳真:3635510 主任:張蔚蘭望城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望城縣高塘嶺鎮雷鋒西路115號郵編:00 電話:8060148 傳真:8062341 主任:任政權 蔣喜元寧鄉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寧鄉縣司法局辦公樓一樓郵編:410600 電話:7890148 傳真:7891493 主任:李愛民 宋志軍 劉德清 陳奇山長沙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長沙市長沙縣司法局三樓郵編:410100 電話:4060148 傳真:4012613 主任:黃彩虹 范偉霞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車站路18號郵編:411100 電話:8212904 傳真:8212904 副主任:周雅純 黃幼林 黃華林彭小英陳婷熊文張春秀湘潭市岳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岳塘區司法局三樓郵編:411102 電話:5573148 主任:彭友谷湘鄉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鄉市東風路雲門寺6號司法局內郵編;411400 電話: 6790246 主任: 李志洪湘潭市雨湖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湘潭市雨湖路188號郵編:411100 電話:8205882 主任:朱萸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韶山市民主路12號郵編:411300 電話:5682336 主任:高 謙株洲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天元區鼎誠大廈十樓C座郵編:412000 電話:2872148 傳真:8470662 主任:劉新華 陳貽偉 肖 鎮 朱江奇株洲市蘆淞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蘆淞區政府內郵編:412000 電話:2282593 傳真:2280122 主任:張 蓉 湯雅輝株洲市荷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荷塘區政府院內郵編:412000 電話:8428405 傳真:8428405 主任:戴 傑李國良 株洲市石峰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石峰區政府內郵編:412005 電話:2629875 主任:譚 林 彭少鳳醴陵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醴陵市角里池19號郵編:412200 電話:3246735 主任:劉昌全 鄧文紀 何宗林 鄒南久胡佔英攸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攸縣司法局內郵編:412300 電話:42559653 傳真:4223895 主任:劉雨龍 彭金良株洲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株洲縣淥口鎮學堂路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12100 電話:7618113 主任:陳博洪超群茶陵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株洲市茶陵縣司法局三樓郵編:412400 電話:5236360 傳真:5222505 主任:蘇小龍衡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邵路附27號郵編:421001 電話:8196076 傳真:8192369 主任:劉 曉 夏建國 文劍鋒 馮賽洋 鄒國安 曹 揚 趙穗雲 賀榕軍衡陽市雁峰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雁峰區龍船巷3號郵編:421001 電話:8223518 主任:宋俞香 匡勇衛 劉星岑 何山川衡陽市蒸湘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蒸湘區紅湘北路區司法局院內郵編:421001 電話:8804267 主任:龍 斌 向 華衡陽市珠暉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珠暉區湘江東路95號郵編:421002 電話:2540585 主任:林木松 彭世福 譚新堅 陳志平常寧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常寧市宜陽鎮青陽路司法局院內郵編:421500 電話:7240148 主任:易志華 呂寧紅 唐華勇耒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耒陽市蔡倫中路9號司法局院內郵編:421800 電話:4332325 主任: 伍麗娟 卜成生 曹文成祁東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祁東縣洪橋鎮縣正西路司法局院內郵編:421600 電話:6264286 主任:王再喜衡南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南縣司法局五樓郵編:421001 電話:8712365 主任:鄒 龍衡陽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陽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21200 電話:6811345主任:歐陽銘富 寧春生衡山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衡陽市衡山縣開雲鎮五一北路32號郵編:421300 電話:5812213 主任:劉美玲 何春光郴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人民東路31號郵編:423000 電話:2244825 主任:劉和平李忠郴州市北湖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北湖區人民西路48號郵編:423000 電話:2224283主任:曹紅霞郴州市蘇仙區法律援助中心地址:郴州市蘇仙區司法局院內郵編:423000電話:2884185主任:吳鏗錚資興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資興市唐洞新區東江中路司法局院內郵編:423400 電話:3322349主任:唐 燕陳文超臨武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臨武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24300 電話:6323148 主任:鄧麗華宜章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郴州市宜章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24200 電話:3751729 主任: 劉娟玲 黃玉東 汝城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汝城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24100 電話:8223773 主任:曾建軍桂陽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桂陽縣司法局院內郵編:424400 電話:4470487 主任:盧小峰 黃柏成李至勇永興縣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永興縣城關鎮正街10號縣司法局內郵編:423300 電話:5566170主任:楊范才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熱點內容
學校監護責任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5-25 04:02:34 瀏覽:462
美國民事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5-25 03:59:31 瀏覽:941
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5 03:49:31 瀏覽:241
對合同法49條的理解 發布:2025-05-25 03:45:18 瀏覽:292
見死不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5 03:28:13 瀏覽:369
刑事訴訟法重審程序 發布:2025-05-25 03:12:27 瀏覽:470
法律咨詢步驟 發布:2025-05-25 03:06:15 瀏覽:284
刑事訴訟法3條 發布:2025-05-25 03:03:58 瀏覽:469
哪些療法治療癲癇 發布:2025-05-25 03:02:19 瀏覽:707
美國移民律師 發布:2025-05-25 02:49:12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