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正裁判與法律服務的關系

公正裁判與法律服務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20:27

① 簡要說說法治與公正的關系

法律與正復義是相互聯系,制相互促進的,正義對法律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正義作為法律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作為區別良法惡法的標准,始終是法律進化的精神驅動力。
同時,法律也是實現正義的重要手段,正義的最低要求是限制任意暴力。法律運用國家強制性,保護社會主體的合法利益,通過裁決糾紛,懲治非正義的違法行為,以實現社會正義。

② 試述法律與正義的一般關系

這個要區分是自然法學派還是分析法學派
自然法學派認為惡法非法,即正義的法才是真正意義的上的法
分析法學派認為惡法亦法,即法律與正義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

律師與人民法院及法官的關系是什麼

你想告對方
律師幫你去法院打官司,幫你的
法官在法院工作,官司到了法院,法院就會安排某一法官開庭
在庭上,你或者律師舉證告對方,法官根據情況下判你贏還是輸
這是通俗文本,不知道你要的是專業文本還是通俗文本

④ 分析法律適用與法律執行的關系

法律執行,廣義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在國家和公共事務管理中依照法專定職權屬和程序,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
狹義上,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的活動,也被稱為行政執法。
法律適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和公民實現法律規范的活動。這種意義上的法律適用一般被稱為法的實施。狹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其職權范圍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事項的活動,特指擁有司法權的機關及司法人員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案件的活動。
1、法律適用的特徵
(1)法定性
(2)權威性
(3)被動性。
(4)獨立性。
2、法律適用的原則
(1)法治原則。
(2)平等原則。
(3)獨立原則。
(4)責任原則。
這兩者並不嚴格劃分,基本互相監督、互相配合來管理社會。
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⑤ 舉個案例說明公正的裁判和不公正的裁判對法律的影響

佘祥林案件充分證明了樓主的觀點,佘祥林被指控殺害妻子,沒想到十多年以後,他的老婆竟然自己走回來了。這種不公正的判決,不但破壞了了法律的公正性,還嚴重影響了司法的權威,可謂影響惡劣。

⑥ 結合審判學談如何實現審判公正

在法律適用中如何實踐兩個效果的統一
1.要正確理解審判的社會效果的內涵。

⑦ 審判委員會與司法公正之間具有各種關系

在法律人之中,法官和律師扮演著兩種不同的角色。法官是代表著國家審判機關,行使的是國家的公權力,進行裁判定奪案件,維護法律的尊嚴,捍衛國家的政權,保持當事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的根本利益,他的職責是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兩者的身份地位、權利義務是不相同的,在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事業的進程中發揮著各自的效用,正確處理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關繫到司法審判的權威性,以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和案件的公平公正,所以我們應慎之又慎,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使之發揮最大的司法效用。一、兩者的權利、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可知,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是依據法律和事實,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和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但法官的義務是在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礎上,維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法官的一切行為都應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否則就是違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可知,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律師的職責是在當事人授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辯護權、以及調查取證的權力,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授權范圍內,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律師的義務是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代理許可權和辯護許可權,維護自己代理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由上可知,法官與律師在職責、義務方面是有區別的,法官是直接依據憲法、法律行使自己的審判權,處於居中裁判者的地位,維護的是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的是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律師是依據當事人的委託授權,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協助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維護自己所代表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與正義。二、 二者的關系。法官與律師是維系司法公正和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的重要角色,兩者的關系不是隔絕、緊張、對立、防範,而是互相協作,理解和包容、相互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為此,應在完善制度、倡導誠信、加強溝通、互相監督等方面作出細致努力。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法官與律師的關系不可太密,否則就難免有不公正的嫌疑。但兩者的關系不是隔閡,而是理解;不是緊張,而是交涉;不是對抗,而是包容;不是防範,而是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完善制度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前提。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律師的執業保障制度、司法獨立制度,這是理順法官和律師之間的關系的前提。首先要從司法體制上確立律師應有之地位和權利,保障律師意見的充分表達與被聽取。其次要切實依法保障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改革法院目前的財政撥款體制,取消法院行政級別,防止司法行政化,等等。倡導誠信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基礎。法官和律師不是天生的親家,也不是天生的冤家,而是同為法律人的本家。管子曰:誠信,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誠實和信用是聯結天下所有人的紐帶。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提出,要緊緊依靠學術界和律師界攜手建設司法,因為如果建設司法不靠學術界和律師界的貢獻,律師和法院對立,法律根本不可能健全。 加強溝通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渠道。建議藉助法官協會與律師協會,積極搭建平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比如相互協助開展法官、律師評議活動,相互通報違法違紀查處情況,開發利用法學教育資源,互派專家開展培訓、研討活動,探討研究共同關心的法律理論與司法實踐,提高法官和律師的業務能力,舉辦有關聯誼活動,以此不斷增進法官和律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工作互聯、資源共享、載體互融。互相監督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保證。隨著法治進程的逐步推進,在未來司法體系中,律師不僅是不可替代的參與者和游戲規則的議定者,還是司法主體的人才和智慧來源,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職業監督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發的《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律師對於法官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過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向有關人民法院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提出追究違紀法官黨紀、政紀或者法律責任的意見。反之,法官同樣可以將發現律師的問題反映到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進一步完善這一規定,使之更具體、便捷、可操作,力求把拓寬監督渠道、加強制約的力度落到實處。三、法官和律師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信息傳遞的重要平台,法官與律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被炒作的對象,特別是法官的言行舉止,代表了法院的形象,我們的使命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新時期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百姓對我們的期盼是很高的,正如最高院院長周強同志在全國法官紀律作風電視會議上所講的:我們要讓老百姓在每一個案件當中都感受到公平公正。我們在辦案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在辦案當中給當事人合理懷疑的空間,我們與律師距離太近,或者過度接近的,就會給當事人懷疑的空間,即使我們之間是正常的工作需求,我們與律師之間的合作應是公開、透明的,要經得起群眾的眼睛的考驗,司法公信力需要我們法官與律師共同維護,要擺正各自在工作中的位置,共同維護法律的實施,共同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公平與正義。總之,正確處理好法官與律師的關系,是構建法治社會的需求,我們要依法治國,沒有法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是不行的,加強兩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法制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共同推動社會的繁榮穩定與和諧,為著我們偉大中國的復興之夢,各自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是社會之福,也是人類之福,我們的中國夢一定會早日實現。

⑧ 如何認識司法的法律公正與客觀公正的關系

客觀的公正可謂是絕對的、事實上的公正,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狀態,內因為社會關系十容分復雜,各種利益之間的的平衡並非易事,而且事實真相往往不為人知。
所謂司法的法律公正,其實就是司法公正,如前所述,由於客觀公正的特性,司法程序中很難達到這種絕對的 完美的狀態。加之司法程序除了公正之外,還要考慮效率的因素,所謂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因此,司法公正是在兼顧程序公正與效率的前提下,去追求向客觀公正的靠近,但是不以完全達到客觀公正為必須。其中程序公正可謂是追求客觀公正的保障。程序越公正,最後的結果越趨向客觀公正。
以上為個人理解,望採納

⑨ 法律適用和法律執行的關系是什麼

你是自考生吧.
我也在看這個問題.
說點本人想法:
首先,這兩個概念是統屬於法律實施這一活動下的兩個名詞.
法律適用說的是社會貫徹和實現法律規范執行者這一方面的,我國的適用主體就只有司法機關這一部門有這權利並依照法律條例來處理社會上各類案件,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以保證其處理結果得以真正實現執行.
法律執行則指得是國家執法機關依法來貫徹和實施法律的行為活動這一方面的,書只闡述了狹義上的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涉及社會各領域層面,它具主動特性,就是對國家進行管理的.
法律適用是對那些司法機關的,也就是執行"中立"公正裁判的角色,就是司法局、檢察院這類,只有接到申請才能進行處理。他對行政機關也有一定監督權力。
法律執行是對行政機關的,就是依靠法律對社會進行管理的,就是人民政府這些部門,他們可主動對社會進行管理。
這兩者並不嚴格劃分,基本互相監督、互相配合來管理社會。
(要想獲得專業精確回答,得咨詢律政人員)
自考就這樣,我也是想的,推敲的。只能懂涵概,不能精。
應付考試的話,過關就行了,要麼想在法律上深究。
考試你就把第一段和法律適用與法律執行兩個概念答下,稍微加點特點方面和自己組織,分基本就能囊括了。
你有好的答案,可給我留話啊。。。

熱點內容
2016年法律碩士法學QQ群 發布:2025-07-02 15:37:11 瀏覽:19
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 發布:2025-07-02 15:29:09 瀏覽:862
歐盟reach法規最新173 發布:2025-07-02 15:23:55 瀏覽:434
會議記錄人會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5:19:45 瀏覽:611
民法理解 發布:2025-07-02 15:15:09 瀏覽:337
經濟法的涵義 發布:2025-07-02 15:04:17 瀏覽:571
永興鎮司法所 發布:2025-07-02 15:02:43 瀏覽:888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規定 發布:2025-07-02 15:01:58 瀏覽:118
2015中級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7-02 14:58:27 瀏覽:694
第三者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4:42:54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