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
⑴ 刑事案件律師作用不大
刑事案件請律師的作用是比較大的,律師可以提供法律服務,在訴訟中的身份是代理人,但找不找可以自己決定。
刑事案件律師48小時內可以會見,相關規定如下:
1、刑事案件律師持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四十八小時內可以會見,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
2、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
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有:
1、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訴訟代理的目的在於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
2、訴訟代理人是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如果訴訟代理人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也就喪失了訴訟代理人的資格;
3、在代理許可權內實施訴訟行為。訴訟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來源於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授權。凡是超越代理權所實施的訴訟行為,都是無效的訴訟行為,不能產生訴訟法上的效果;
4、訴訟代理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⑵ 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什麼
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
1、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2、會見在押或者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八條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