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與合同
Ⅰ 注冊是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合同上寫的是有限公司請問這份合同合法有效嗎
名稱不一致,合同效力應屬於待定。
Ⅱ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發出的代持股協議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股權代持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專該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屬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
產生代持股份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 某些實際出資人基於某種考慮不願意顯示於公司股東名冊或登記機關的備案文件之中;
2. 為了規避公司法對公司股東人數的限制(有限責任公司50人以下,股份有限公司200人以下);為了規避經營中的關聯交易;為了規避國家法律對某些行業持股上限的限制;為了規避公司對股東身份的特別要求。
據最高人民法院於2011年1月27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對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代持協議沒有合同法52條規定的情形,其應是有效的,但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名義持股人將名下股權轉讓、質押給善意第三人,其應是有效的,即實際持股人可以因利益受損向名義持股人追償,但無權申請法院判定轉讓和質押行為無效。因此,雖然股份代持協議有效,對於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來說,仍存在風險。
Ⅲ A股份有限公司與B有限責任公司於2013年12月1日簽訂買賣電視機的合同後,A公司已按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於
上海聯通營
Ⅳ 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簽定合同是否有效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回成立。第四十三條企答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根據上述合同法與民法通則的具體規定,合同經過簽字就已經生效,不是必須蓋章才有效
Ⅳ 公司合夥,工商登記股份和協議約定股份誰在法律上更有效
肯定是以工商登記股份為准。不過,你的認識也有不對的一面,A出100元,BC出0元,是一種出資的記載,在工商登記股份的時候,是可以把這種情況約定為A佔80%的股份,BC各佔10%的股份的。
Ⅵ 天眼查與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有法律訴訟和法院公告啥意思,就是qq發的合同我簽字按手印了,發過去了,
是否有真實案件,應該到相關法院網站上查詢,且如果被起訴,法院也會在規定時間內通知的,並會寄法院受理的通知單過來
Ⅶ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不經董事會、股東同意,自行與他人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從法律上來講,對外應該有的,而對內,如果違法相關規章制度,應該沒有。
Ⅷ 股份制合同。。。
股份合作制企業股權管理規則的說明
1、本規則不是國家法律文件,是自律性規章。本規則的依據是國家和 市政府關於股份合作制有關規定,也借鑒了兄弟省市股份合作制相關規定。本規則總結吸收了天津及兄弟省市10餘年股份合作制改革改制的經驗教訓,本著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的原則,對股份合作制企業股權管理的基本原則、方法、內容提出自律性規則,目的是供企業制定股權管理規章時參考。企業制定股權管理規則(辦法)依據有三,一是國家法規政策,二是企業章程,三是實踐和發展需要。
2、股份合作制企業一般規模較小,是以本企業勞動群眾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為主。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它需要克服封閉性,擴大開放性。本規則所列職工持股會不同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持股會,它是由職工(代表)大會設立的職工集體股的管理者,可以說是內部管理組織,不需要注冊登記。因為集體股的出資人代表是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股權代表。股權代表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
規模較大的股份合作制企業,集體資產具有一定規模,企業建立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或集體基金,作為集體共有資產的出資人和管理者,這是和股份制接軌的必要作法,但須注冊登記,目前,渠道尚不暢通。
3、本規則所列「股權設置」、「股權結構」、「股權管理」規則是提供企業制定改制方案和招股方案時參考的,企業制定股權管理規則時,有什麼問題列什麼規則,不必照抄照轉。
4、本規則所列「職工參股」、「職工集體股量化分紅權」和「職工量化股權」的規則,是供企業制定股權管理規則(辦法)時參考的,也不必照抄照轉,也應有什麼問題,列什麼規則。比如,沒有量化問題,就不能在規則中列入量化內容。
關於集體股量化分紅權,天津市有四個文件依據,一是《天津市城鎮企業股份合作制試行辦法》(津政發〔1995〕37號文件);二是《關於城市集體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若干問題的意見》(津政發〔1997〕7號文件);三是《關於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的實施意見的再補充意見》(津計政研〔1998〕121號文件);四是《關於城市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若干政策問題的實施〈細則〉》(津政集〔1998〕15號文件)。這些文件均允許集體企業在股份合作制改制時,在集體股內向職工量化分紅權,比例是60%。
關於職工量化股權。按國務院頒發的《城鎮集體企業條例》和 市政府頒發的《實施集體條例〈細則〉》規定,集體資產的處置權歸集體資產的所有者,落實到企業就是職工(代表)大會。政府在還權於民過程中,必須按條例和細則,使集體資產的所有者有權決定集體資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置,其中包括為了明晰不清晰的集體共有產權,變共同共有為按份共有。這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向。向職工量化股權,量化的主體是勞動積累,不存在法律和政策障礙。在計劃體制下,把政府當作集體資產的支配主體,提出不允許量化,那是歷史的產物。集體企業的本質是合作經濟,合作經濟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勞動積累惠顧返還給勞動者,作為勞動者的產權。目前允許向職工量化股權的依據有二個。一是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2000)60號文件,一個是 政集(1998)15號文件。總的精神是可以向職工量化所有權,但量化的方案應經職工(代表)大會作出決議後執行。改革是對舊體制舊觀念舊規章的創新,改革創新需要探索,並在實踐中走向成熟。
5、本規則有關「股權轉讓」,「股權流轉」的內容較多。改革初期人們希望股權固化與穩定。實踐證明,平均持股有弊端,股權不流動有缺陷,讓不願意承擔企業風險責任的員工持股效果並不好,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股權保持差異性,更有利於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股份合作制企業持股的主體是員工,不是少數人持股,多數人做僱傭勞動。股份合作制企業建立股權流轉機制,股權應向經營者、經營者群體和骨幹員工流動。職工集體股在優化股權結構中應發揮集散調節功能,職工集體股所佔比例不宜過大,如果集體資產規模大,不需要都折成集體股,可留一部分作為專項基金,歸企業使用,按期收取資金佔用費。所收資金佔用費的使用方案,由職工(代表)大會決定後施行。20-30%為最佳選擇。
6、關於股權收益。集體股的股權收益,應由職工持股會提出方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後執行。可用於職工分紅,可用於擴大職工股權,可用於改善離退休職工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
7、關於股權證。許多單位簽發的股權證很不規范,一些單位的股權證如同收據,不能變更,不利於流轉,由於規則不健全也帶來一些後遺症。本規則對股權證加以規范,正是為了強化企業股權管理,促進股權流動。
8、股份合作制隨著股權設置、股權結構、股權轉讓的量的變化,也會發生質的變化。股份權合作制與股份制有一定界限,兩種制度應是可以兼容的,兩種制度界限應是可以逾越的。產權制度改革服從於企業發展需要。企業實行什麼樣的產權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產權制度的變更與創新,是以發展和解放生產力為前提為標準的。
Ⅸ 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河北分公司在經營活動中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的合同,其法律效力狀態
B.有效,其責任由華夏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依法設立並管轄公司全部組織機構內並具有獨立法容人資格的公司即為總公司亦稱本公司,分公司是總公司的分支機構,它是總公司的組成部分,分公司沒有自己獨立的名稱,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健全的組織機構,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也不能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分公司沒有獨立法人資格,而總公司都具有法人資格。分公司只是總公司的構成部分。分公司和子公司不同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責任全部由總公司承擔,但是具有獨立的訴訟能力和締約能力。因此A答案錯誤,分公司可以締約,B正確,C錯誤因為分公司沒有獨立責任能力,D錯誤,所謂連帶,必須是平等主體之間,總分公司之間不是平等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