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法律服務
① 街道辦事處有關法律法規及基層相關工作知識有哪些
幫你整理了以下的相關規定,可以參考下,如果還有別的疑問,可以追問我哦!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市、區關於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二)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三)抓好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文明街道、文明單位,文明小區建設活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四)負責街道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轉化,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五)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改革、殘疾人就業等工作;積極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
(七)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八)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九)負責本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綠化、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十)負責本轄區的綜合執法工作,維護轄區的良好秩序。
(十一)負責研究轄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協助有關部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十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三防、搶險救災、安全生產檢查、居民遷移等工作。
(十三)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② 街道辦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街道辦通知有沒有法律效力,要視其是否符合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而論。符合行政法規的依法行政通知,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否則就沒有法律效力。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③ 什麼法律規定街道的職能
1954年12月31頒布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規定:「為加強城市居民工作,密切回政府與居民的聯系,市轄區答、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設立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從此街道辦事處作為市或區政府的派出機關擁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在五十多年的歷史中,歷經文革和改革開放,其職能和結構也歷經變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其中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④ 街道辦事處的法律地位
街道辦事處是縣級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是設區的市的區政府的派出內機構,在憲法和法律上沒有這級容機構作為政權機構。派出機構沒有獨立的民事行政主體地位,不能成為行政訴訟被告,如果街道辦事處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出了問題,具體行政行為相對人應當以街道辦事處的本體機構縣級市人民政府或設區的市區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⑤ 街道辦事處需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規,急用!!!!!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街道辦事處的建設,發揮街道辦事處的作用,密切政府與群眾的聯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街道辦事處是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區人民政府領導,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轄區內行使相應的政府管理職能。
第三條 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以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為重點,開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安定團結、環境整潔、方便生活的文明社區。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應當根據地域條件和居民分布狀況,符合便於聯系群眾和有效管理的要求。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民政局提出,市民政局審核同意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條 街道辦事處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街道辦事處主任、副主任由區人民政府任命。
第六條 街道辦事處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下設社會發展、市政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保障、財政經濟等機構。
街道辦事處工作機構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由街道辦事處提出,報區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條 街道辦事處的行政事業經費和辦公用房,由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負責解決。
第八條 街道辦事處的職責:
(一)指導、幫助居民委員會開展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其他工作;
(二)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
(三)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做好社會救助和其他社會保障工作;
(四)負責街道監察隊的建設和管理;
(五)開展計劃生育、環境保護、教育、文化、衛生、科普、體育等工作;
(六)維護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和歸僑、僑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七)組織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劃,開展治安保衛、人民調解工作;
(八)開展擁軍優屬,做好國防動員和兵役工作;
(九)參與檢查、督促新建改建住宅的公共建築、市政設施配套項目的落實、驗收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公共建築、市政配套設施的使用進行管理監督;
(十)配合做好防災救災工作;
(十一)管理外來流動人員;
(十二)領導街道經濟工作;
(十三)向區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事項;
(十四)辦理區人民政府交辦的事項。
第九條 街道辦事處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主持街道辦事處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實施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各項工作;
(二)召集和主持街道辦事處辦公會議;
(三)負責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任免、培訓、考核和獎勵工作;
(四)決定街道辦事處的其他重大事項。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主任因故缺位時,由一位副主任代行主任職責。
第十條 街道辦事處設立街道監察隊。街道監察隊由街道辦事處領導,並接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街道監察隊在轄區內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市政設施、綠化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以及違法建築、設攤、堆物、占路等行為,應當責令改正,並可以依法對單位處以警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有權暫扣違法物品、違法所得,拆除違法建築。對超越處罰許可權的,街道監察隊應當移送區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當事人對街道監察隊的處罰決定或者管理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區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街道監察隊員應當經過培訓,持證上崗,依法管理,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不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街道監察隊的組織辦法、工作制度、實施方案、與其他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的具體職責分工,以及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十一條 街道辦事處有權組織、協調轄區內的公安、工商、稅務等機構,依法支持、配合街道監察隊的執法活動。
街道辦事處可以召開由轄區內有關單位參加的社區聯席會議,商討、協調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事項。
第十二條 街道辦事處有權對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派出機構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任免、調動、考核和獎懲,提出意見和建議。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決定上述事項前,應當吸取街道辦事處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三條 街道辦事處可以召開居民委員會主任會議或者居民委員會的有關委員會主任會議,研究、指導工作。
第十四條 街道辦事處通過街道居民代表會議,對涉及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的重要事項進行溝通和協商,聽取意見、建議,接受監督。街道居民代表會議由轄區內居民和單位推薦的代表組成。
第十五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轄區內的單位和居民,共同做好下列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開展社區服務,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二)舉辦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活動,普及科學、法律知識,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
(三)開展綠化的保護和建設工作,維護社區整潔,優化生活環境;
(四)健全治安防範網路,創建安定的社會秩序;
(五)其他社區建設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社區建設工作納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市、區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當支持社區建設工作。
第十六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區人民政府對街道辦事處的錯誤決定和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處理,並視情節輕重,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 本條例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民政局負責解釋。
⑥ 法律工作者可否在街道設立法律咨詢點
不允許。
法律工作者屬於司法局下屬單位,單位稱為法律顧問處。
它必須有人員集中辦公地專點,符合收費屬標准,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人員有法律工作者的資格。
即便是小商小販還要集中到市場買賣,哪有法律工作者隨意在街道設立咨詢點,那不亂套了。
如果設立咨詢點,也要符合條件後報司法局批准。
⑦ 街道如何提供法律援助
1、街道不能提供法律援助的。
2、街道只能提供法律咨詢的。
3、中國,提供法律援助的機構僅僅是各個地區司法局下屬的法律援助中心的。
⑧ 基層司法所的職能有哪些
一、基層司法所的職能: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3.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工作。
4.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5.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6.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7.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8.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8)街道辦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一、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二、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
三、它與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五、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組織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當事人互量互讓,平等協商,自願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⑨ 簡述街道辦事處及居委會的法律性質
你是有權要求你前夫返還的,如果街道辦存在過錯或者重大的過失你也是可以要求街道辦給予適當的賠償的。
⑩ 街道在推進法律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哪些
經費和保障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