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公司做出評估的法律依具是什麼
A. 評估公司跟拍賣公司這兩個算是代理機構嗎有什麼法律依據和規范條文沒有
不能把他們歸類到代理機構。
中介機構定義:(一)公證性中介機構具體指提內供土地、房產、物容品、無形資產等價格評估和企業資信評估服務,以及提供仲裁、檢驗、鑒定、認證、公證服務等機構。 (二)代理性中介機構具體指提供律師、會計、收養服務,以及提供專利、商標、企業注冊、稅務、報關、簽證代理服務等機構; (三)信息技術服務性中介機構具體指提供咨詢、招標、拍賣、職業介紹、婚姻介紹、廣告設計服務等機構。
因此,評估公司屬於公證性中介機構,而拍賣公司屬於代理性中介機構。
B. 請問在民事訴訟中,伸請法院委託專業機構對財產損失進行評估鑒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題:抄
請問在民事訴訟中,伸請法襲院委託專業機構對財產損失進行評估鑒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
在民事訴訟中,申請法院委託專業機構對財產損失進行評估鑒定的法律依據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當事人未申請鑒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七十七條 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
鑒定人應當提出書面鑒定意見,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第七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或者專業問題提出意見。
C. 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評估報告與實際價格不付,此報告是否有效,並作為法律依據
不知您說的抄實際價格是什麼概念,通常不同評估目的所作出的評估價格是不同的,在沒有明確的評估目標情況下無法評價報告是否有效,也就不好說是否可以作為法律依據.
即使在同一評估目標情況下,也不能確切地保證不同評估師評估出相同的評估價格,通常,評估結果只是一個參考值,不可能作為唯一的價格標准.
以上供參考.
D. 無行資產評估的法律法規依據是什麼
估依據
本次資產評估工作中所遵循的法規依據、具體行為依據、產權依據和取價依據包括:
(一) 主要法律法規
1、國務院[1991]91號令《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4、財政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加強知識產權資產評估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企[2006]109號;
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0號,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7、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和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制定的有關企業財務、會計、金融、稅收和資產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
(二)准則依據
1、財政部財企[2004]20號批准發布的《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准則-基本准則》(2004年2月25日發布,2004年5月1日執行);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協[2003]18號《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印發<注冊資產評估師關注評估對象法律權屬指導意見>的通知》;
3、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關於印發《資產評估准則—評估報告》等7項資產評估准則的通知(中評協[2007]189號,2011年12月31修訂);
4、《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中評協[2008]217號);
5、《資產評估職業道德准則——獨立性》(中評協[2012]248號,2012年12月28日發布,2013年7月1日起執行。)。
(三)經濟行為文件
簽訂的《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
(四)產權證明文件、重大合同協議
1、可行性研究報告》;
2、其他產權證明文件。
(五)採用的取價標准
1、委託方提供的未來收益預測表;
2、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和技術標准資料;
3、評估機構收集的其它有關資產評估技術信息及各種技術參數資料。
(六)參考資料及其他
其他與評估有關的資料等。
E. 出了交通事故後警察叫我去評估中心評估,這么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來沒交代清楚自,交警叫你到評估中心評估車輛呢還是人身傷殘?
無論是評估什麼都是交警部門對你負責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受到的傷害構成殘疾,那麼通過評估可以確定傷殘等級,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車輛也是一樣,希望能幫到你!
F. 國資對非國有企業投資,如果必須評估,請問具體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國務院1991年91號令《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回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答業國有資產法》;
4、國辦發【2001】102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於改革國有資產評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資產評估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5、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2號令《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
6、國資委產權【2006】274號《關於加強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7、《關於印發中央企業資產評估項目備案工作指引的通知》(國資發產權〔2013〕64號);
8、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
還有新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G. 國資對非國有企業投資,如果必須評估,請問具體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國企的對外投資評估的是出資的國有資產,肯定不是目標企業
H. 具備資質的房屋評估公司評估結果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法律效力啊。
房地產估價程序
1.獲取估價業務
獲取估價業務是指獲取房地產估價業務,這是房地產估價的先決條件。
2.明確估價基本事項
無論從何種途徑獲取房地產估價業務,估價方與委託估價方一般都有一個業務接洽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估價方要就估價的基本事項以及估價收費問題與委託估價方溝通和協商,予以明確,並簽訂合同,為後續工作打好基礎。
(1)明確估價目的
所謂估價目的,是指為何種需要而估價。估價目的決定了房地產價格類型,也決定了估價的依據,是實施房地產估價的前提條件。受理估價的具體目的主要包括:①市場行為:買賣、租賃、轉讓、抵押、典當、保險、拍賣等;②企業行為:合資、合作、股份制改造、上市、兼並、破產清算、承包等;③政府行為:農用地徵用、土地使用權出讓、課稅、拆遷補償、作價收購、土地使用權收回等;④其他:繼承、糾紛、贈與及可行性研究、他項權利造成的房地產貶值等。
任何一個估價項目都有估價目的,並且只能有一個估價目的。
(2)明確估價對象。
明確估價對象即明確待估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物質實體狀況和權益狀況。
(3)明確估價時點
估價時點是指決定房地產價格的具體時間點。由於同一房地產價格隨時間而變化,所評估的房地產價格,必定是某一時點的價格,而並非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字。因此,在進行房地產估價時,必須明確估價時點。否則,在估價過程中,有關參數的選擇、調整幅度的確定等將無法進行,其估價也將毫無意義。
(4)明確估價日期
估價日期是進行房地產估價的作業日期。估價日期的確定也意味著明確了估價報告書的交付日期,因為,估價作業日期的止日期一般即為估價報告書的交付日期。
3.簽訂估價合同
在明確估價基本事項的基礎上,估價方與委託估價方應簽訂委託估價合同或協議。
4擬訂估價作業方案
為保證估價工作高效率、有秩序地進行,根據估價目的、待估房地產基本情況及合同條款,估價方應及時擬定合理的估價作業方案,其主要內容包括:①擬採用的估價技術路線和估價方法;②擬調查收集的資料及其來源渠道;③預計所用的時間、人力、經費;④擬定作業步驟和作業進度。
5搜集、整理估價所需資料
估價資料是為應用估價方法、作出估價結論及撰寫估價報告書提供依據的,因此,估價資料是否全面、真實、詳細直接關繫到估價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房地產估價資料一般包括下列四個方面:
(1)對房地產價格有普遍影響的資料,主要包括:統計資料、法律法規資料、社會經濟資料、城市規劃資料等。
(2)對估價對象所在地區的房地產價格有影響的資料, 主要包括:市場交易資料、交通條件資料、基礎設施資料、建築物造價資料、環境質量資料等;
(3)類似房地產的交易、成本、收益實例資料;
(4)反映估價對象狀況的資料。
收集估價資料,其來源主要有:
(1)委託估價方;
(2)實地勘察;
(3)政府有關部門;
(4)房地產交易市場及有關中介機構;
(5)有關當事人;⑹專業性刊物。
6實地查勘估價對象
實地查勘是指房地產估價人員親臨現場對估價對象的有關內容進行實地考察,以便對委估房地產的實體構造、權利狀態、環境條件等具體內容進行充分了解和客觀確認。
通常,委託估價方應派出熟悉情況的人陪同估價人員實地查勘。在實地查勘過程中,估價人員要事先准備已設計好的專門表格,將有關查勘情況和數據認真記錄下來,形成「實地查勘記錄」。完成實地查勘後,實地查勘人員和委託方中的陪同人員都應在「實地查勘記錄」上簽字,並註明實地查勘日期。
7選定估價方法計算
在前述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待估房地產估價對象、估價目的和資料的詳實程度,就可正式確定採用的估價方法,然後,採用相應的估價方法進行具體計算。
8確定估價結果
估價結果的確定過程,是使評估價格不斷接近客觀實際的過程。不同的估價方法是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對房地產進行估價的,因此,用不同估價方法對同一宗房地產進行估價,其計算結果很自然不會相同。估價人員應對這些結果進行分析、處理,以確定最終估價額。
9撰寫估價報告
估價人員在確定了最終的估價額後,應撰寫正式的估價報告。估價報告是房地產估價機構履行委託估價合同的成果,也是估價機構所承擔法律責任的書面文件,同時又是房地產估價管理部門對估價機構評定質量和資質等級的重要依據。
10估價資料歸檔
完成並向委託人出具估價報告後,估價人員應及時對涉及該估價項目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妥善保管。這將有利於估價機構和估價人員不斷提高估價水平,同時也有助於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估價機構進行資質審查和考核,還有助於解決以後可能發生的估價糾紛。
I. 做房產評估必需到房產局指定的評估公司嗎如果不用有什麼法律依據。急用謝謝
沒有固定是哪個評估公司必須這樣,可以另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