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營業范圍
① 律師事務所業務范圍
法律分析:1、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2、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3、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4、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5、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6、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7、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② 法律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區別
性質、設立要求、業務范圍、人員要求不同。
1、性質:法律事務所是由法律工作者組成的面向社會開展法律服務的市場中介組織;律師事務所是律師執行職務進行業務活動的工作機構,是律師執業的唯一法定機構。
2、設立要求:法律事務所的設立採用「審批制」,只需在當地工商局登記注冊即可;律師事務所的設立需司法廳批准設立並取得執業許可證,受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監督和管理。
3、業務范圍:法律事務所業務范圍包括解答法律詢問、代為草擬、審查、修訂有關法律事務的文書、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律師事務所業務范圍包括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代理、辯護、仲裁代理、法律咨詢、為企事業、機關擔任法律顧問、代寫法律文書等。
4、人員要求:法律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可以不是律師,也不以律師的身份從事法律工作,而是以法律工作者的身份,不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資格考試;律師事務所主要是由執業律師組成的,執業律師當然都具有司法資格,是通過國家司法資格考試的。
③ 律師事務所可以做公證嗎
律師事務所不可以做財產公證。因為律師事務所沒有公證業務,作不了公證,只有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書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
按照有關規定,律師事務所經營范圍如下:
1、接受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社會團體以及公民的聘請,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和專項法律顧問;
2、接受外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的聘請,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和專項法律顧問;
3、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辦理金融、保險、財產轉讓、租賃、抵押、工商登記、商標注冊、納稅、專利申請、股權轉讓等有關經濟、技術方面的民事法律行為;
4、接受經濟、民事、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與調解、訴訟和仲裁活動;
5、接受刑事案件被告人委託,擔任辯護人;
6、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咨詢;
7、解答經濟、民事、行政、刑事、涉外案件法律方面的詢問;
8、接受委託、為有關業務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出具法律意見書;
9、代寫訴狀、仲裁申請書;草擬合同、協議及其他法律文書;代辦律師聲明;
10、辦理當事人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
《公證程序規則》
第十四條
公證事項由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受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事項,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受理;涉及不動產的委託、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事項,可以適用前款規定。
④ 律師事務所服務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律師事務所服務范圍:(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