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
⑴ 英語翻譯:合同簽署地人民法院 應該怎麼翻譯 謝謝。
我理解為:合同簽署地(的)人民法院
the local people's court where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⑵ 合同簽訂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有管轄權的相關法律條文都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合同或者財產糾紛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法院等管轄,以下是具體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2)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或者財產權益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
債權糾紛中,只有合同之債可以協議管轄,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關於協議管轄的適用范圍,在原有的「合同」糾紛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包括因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而產生的民事糾紛。
簡介
指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達成書面協議,將其爭執交由某個國家審判。因為一國法院適用其本國的抵觸規則,所以,除當事人另有意思表示外,選擇管轄與選擇適用的法律一致,決定了國際民事管轄權,同時也就決定了所適用的實體法。
協議管轄的意義較合意管轄為狹。前者必須有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而後者除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外,也可由一方默示同意而成立。
例如,被告在原無管轄權的一個法院被訴,而不抗辯該法院沒有管轄權,逕直對該案的實質進行辯論時,即視為合意管轄。
表示內容
當事人的意思可表示不同的內容:
①或者,將具體案件交由本無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這種協議可能意味著排斥一切依法本有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也可能意味著創設同依法得受理的一些國家並行的另一國的管轄權。
在前一場合,當事人有意產生一個排他性的國際管轄權;在後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僅是在原有國際管轄權的國家外另加一個國家的管轄權。
②或者,僅就原有國際管轄權國家中選擇其一。在這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是排斥其他有權受理國家的管轄。
作用
當事人意思的作用一般說來,當事人的意思本身便可作為國際管轄權的根據,因此協議管轄又稱當事人意思自治。某些國家如義大利、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等把協議管轄這一原則直接或間接規定在關於國際管轄的立法中。
蘇聯法律一般地承認協議管轄原則。另一些國家如民主德國、聯邦德國、法國、奧地利等,雖在立法中尚無有關協議管轄的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卻把國內管轄之關於協議管轄的規定引伸適用於國際管轄上。
英國至少在契約發生的訴訟方面是承認協議管轄的。但也有極少數國家還不承認協議管轄。
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一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在1988.04.22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87〕豫法經字第11號關於對最高人民法院(經)復〔1985〕39號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的批復(編者註:該批復刊登在本刊1985年第3期)的意見收悉。經研究,現對該批復補充如下:
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規定,按照合同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根據民法通則的上述規定,合同標的為實物的,標的物交付的地點,就是產品所有權轉移的地點,也就是合同履行地。但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或者農副產品購銷合同,除供需雙方在合同中有特殊約定外,按照上述原則確定合同履行地時,因交貨方式不同應有所不同:
(一)凡按照合同規定實行代運制,即由供方代需方向承運部門辦理貨物托運手續,運雜費由需方負擔的,產品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按國家規定的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也是一種代運制,應以產品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二)凡合同規定實行送貨制,但又不屬於國家規定送貨辦法范圍的,即由供方自備運輸工具送貨或者由供方將貨物交承運部門運送給需方,運雜費由供方負擔的,產品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
(三)凡合同規定由需方自提的,合同標的物在產品提貨地交付,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
此復
1988年4月22日
⑷ 合同簽訂地有什麼法律意義
《民抄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地人民法院管轄。這是法律對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的管轄一般規定,即發生糾紛後,要麼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要麼起訴至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從這里可以看出,明確合同履行地比明確合同簽訂地更具有法律意義)。
所以,一般而言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沒有管轄權,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根據此規定,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
1、雙方簽訂了書面合同(口頭合同當然不行);
2、雙方所簽訂的書面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為管轄法院;
3、雙方關於管轄法院的約定,沒有違反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只有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明確合同簽訂地才具有法律意義,否則對於合同的履行以及可能發生的訴訟,其實際意義相當微小。
⑸ 最高人民法院在《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
這個司法解釋抄基本不用啦,可襲能已廢止。《合同法》《民事訴訟法》修改後,基本取代解釋,有的已經吸入法律之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贛法經〔1986〕01號請示報告收悉。關於你省南昌市青山城鄉企業產品貿易中心訴福建省寧化縣工業貿易公司購銷合同糾紛案,應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經我們研究認為:凡書面合同寫明了合同簽訂地點的,以合同寫明的為准;未寫明的,以雙方在合同上共同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雙方簽字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以最後一方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本案的合同是在南昌市協議擬定並蓋了原告單位的公章,最後由被告在寧化縣蓋了公章,因此,本案的合同簽訂地為寧化縣。依據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十三條和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應將本案移送福建省寧化縣人民法院管轄。此復1986年4月11日
⑹ 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合同簽訂地法院管轄約定不明嗎
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合同簽訂地法院管轄,不屬於約定不明,約定很明確。
《民版事訴訟法》第權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⑺ 合同簽訂地 法院 是否有管轄權
合同簽訂地不是法律規定的確定合同管轄的依據。
法院對合同案件是否有管轄權,以被內告容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確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⑻ 如發生合同糾紛,由簽定地法院裁決為准。這句話對嗎謝謝大家幫忙
」如發抄生合同糾紛,由簽定地法院裁決為准「這句話對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如約定」如發生合同糾紛,由簽定地法院裁決為准「,即是由雙方進行協議管轄,其意思是:如果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的,由合同簽訂地的法院來審理。這是一個有效的管轄權約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