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用書2016
❶ 2016年司法考試教材
最好使用2016年的教材,可以看下獨角獸出版的《名師講義》《2016年司法考試應試指南》
❷ 司法考試用什麼教材比較好
司法考試現在市面上最好的教材建議用厚大的土豪金。目前各高校80%以上的學生用內的都是厚大容的教材。
厚大教材編寫的老師像刑法劉鳳科、民法鍾秀勇、行政法徐金桂。等都是司法考試屆最具盛名的老師。而且教材比較細符合目前司法考試的一個大趨勢。
最後,厚大是唯一具備配套視頻的教材。厚大官網你只要購買厚大教材,就會有免費的厚大視頻課程下載。不僅可以看,同時老師還會講解。可以說省去了學生很多時間和成本去找視頻音頻。
❸ 司法考試主要看哪幾本書我是零基礎的。
《國家司法考試輔來導源用書》(俗稱「三大本」),是由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編輯委員會依據大綱組織編寫的官方教材。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3)司法考試用書2016擴展閱讀: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參考資料:網路-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司法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公告》 相關政策規定問答
❹ 求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三大本)PDF電子版,謝謝!
不建議你自己看三大本,看了用處不大。
❺ 司法考試什麼教材好
復習時建議不抄要直接使用襲三大本(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基本上三大本都是作為基礎教材在使用,復習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問題進行翻閱,三大本看起來吃力又浪費時間。
我身邊很多的考生都是選擇聽視頻課加看講義打第一輪的基礎,我去年和我們宿舍人一起買的厚大的學習包,挺省心的。打基礎的時候,做真題的時候,沖刺的時候都會把講義寄過來。視頻課是免費的,在他們官網上,每個階段都有。雖然視頻免費,但是只聽視頻自己記筆記,太沒有效率了,所以買了他們的學習包,太值了,本來以為只有教材,沒想到真題、模擬題、沖刺題都有。去年備考的時候除了另外買了一套按年份編寫的真題做測試,剩下的全部都是跟著厚大課程走的。
司考考試的准備過程非常辛苦,建議不要浪費時間在到處找資料,買了一套資料以後,專心的聽課做題就行。現在市面上有點名氣的老師,講課都蠻好的。
祝你能順利通過今年的司考!
❻ 司法考試考哪幾本書
一、客觀題考試內容與科目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作為命題依據。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二、主觀題考試內容與科目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主觀題考試設置選作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綜上所述:客觀題總共考查18科,主觀題只考察10科。中國法律史、國際法、知識產權、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主觀題都不做考查。所以考生開始備考主觀題一定要抓准科目,別做多餘的復習。
❼ 司法考試都需要哪些教材
司法考試復習資料來推薦:
2012年的源:
(1)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全3卷(法律出版社)。
(2)法條,最好是一部重點法條和一部完整的法條,重點法條沖刺階段看,完整的法條推薦指南針法條國家司法考試必讀法律法規匯編全8冊,重點法條推薦眾合教育國家司法考試重點法條解讀及配套練習(上下);
(3)萬國或者眾合的一套專題講座;
(4)一套真題,推薦司法考試歷年真題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張能寶)。
(5)音頻視頻資料。
復習方法:
以看專題講座或者聽音頻為主(兩者擇一,盡量不要兩者兼顧,這樣會重復復習,導致效率低下),復習完一門做一門的真題,然後將真題的錯難題標注出來後期復習。看書的話,要注意總結歸納筆記,聽音頻的話,要在講義上做好筆記,後期以自己的筆記為復習主要內容,結合真題錯難題,有疑問查閱法條。
更多資料、復習方法、推薦書目等可見我空間(點擊52461)可進入。
❽ 司法考試用書都有什麼
目前比較常用的復習資料包括以下幾種:
(1)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
俗稱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試前三卷的考試內容進行編排。原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司考官方教材。後在《行政許可法》頒布之後,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稱謂,但是,作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唯一司考專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質疑的。因此,作為考生,也應當對其有足夠的重視。當某些教材或者復習資料對某個觀點存在爭議時,我們應當以輔導用書的觀點為准。當然,三大本中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不少內容似乎對於司法考試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我們在復習時也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
(2)講座系列教材
此類教材一般為各高校、法學研究機構或者司考輔導機構編寫的「民間教材」,比如萬國編寫的系列講座。此類教材的特點是重點突出、高度歸納,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省去很多概括知識點的精力。 我認為在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其與司法部的輔導用書穿插起來使用,效果會好一些。
(3)法律匯編
各法律出版社每年都會出版一些司考用的法律、發規匯編,此外,還會有一些重點法條導讀。對於重點法條,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據統計,雖然司考范圍內的法條總共有一萬多條,但每年實際考核的只有600條左右,而從2002年司法考試至今,考核過的法條不超過3000餘條。對於其它的「休眠」法條,一方面是因為其重要性相對次要,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法條不具有可考性。這也體現了「重者恆重」的定律。
因此,對重點法條進行重點復習、全面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司法考試的主要得分點。對於其它法條,也要有所了解,能夠結合運用。
(4)常規教材
所謂常規教材,指的是一些普通的教科書。之所以看這些書,主要是與命題人有關。比如,往年的司考刑法部分的命題人一般為張明楷和陳興良,那麼,很多考生就會去看他們編寫的刑法學方面的教材。從中除了可以了解他們對於一些爭議問題所持的觀點,把握答題脈絡,還可以對他們的出題思路進行大膽的預測。
不過,本人認為,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復習並不適合於大部分考生。因為這種方式有助於考生深入掌握知識點,但難以面面俱到,難免顧此失彼,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對於那些基礎掌握比較扎實,有充足時間復習的考生來說,可以適當顧及這類教材。
(5)歷年真題
對於司法考試而言,歷年真題的作用是相當突出的,我們必須對它要有足夠的認識——善待真題。應該說,歷年真題是司法考試的精華所在,它將司法考試范圍內的知識點以題目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也是命題專家智慧的結晶。
如何用好真題是關鍵問題。曾經有位考生僅通過看重點法條和做真題通過了司考,由此可見一斑。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真題必須反復的做,並且要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夠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題,而並非單純的記住答案。在制訂復習計劃的時候,應當把真題練習單獨列出來,穿插在每一輪的復習過程中。我的建議是,真題至少做兩到三次。希望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每次對題目的內涵都能夠有更深刻的認識。
(6)流傳於網路中的文字和音頻資料
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也方便了我們的交流。目前,網上有不少專門針對司法考試的網站和論壇,很多考生都會將自己學習的體會和經驗發表於此,此外,也會有很多復習的資料能從那裡淘到。這些資料主要是考生自己整理和總結出來的要點、難點,以及大家從各個司考輔導班中整理出來的講義和講座的音頻資料。應該說,這些資料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有時能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❾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什麼書籍
需要准備的書籍資料如下:
1、萬國講座系列教材(共六冊)
拓展資料:
國家司法考試全國合格分數線為360分,而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的合格分數線為320分,西藏自治區的合格分數線放寬為290分。為滿足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地區對法律人才的需要,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欠發達地區制定了相應的照顧、傾斜政策:放寬報名學歷條件、降低通過分數以及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等。為方便少數民族考生,自2003年起,國家司法考試試卷除漢文外,增加使用哈薩克文、維吾爾文、朝鮮文、蒙古文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試卷。
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自考試成績公布之日起15日內,向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香港、澳門考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向原報名機構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居住在台灣地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在台北市辦理分數核查書面申請轉遞事宜。
根據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工作規則》,分數核查范圍包括試卷四和參加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考試但無考試成績的試卷。考試成績經核查並已書面通知本人的,不再次核查。司法部及其考試機構不直接受理個人核查申請。應試人員逾期申請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