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黨校
『壹』 在黨校試講法律課,選什麼題比較好
『貳』 中國十九屆四中全會制定的民法典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後,它將成為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國民法制度也將迎來民法典時代。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組成,共1200多個條文。民法典出台後,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本報就一些熱點問題邀請專家進行解讀。
面對「霸王條款」不吃「啞巴虧」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史昶偉:
大到購車買房,小到交水電費,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格式合同,提供這些格式合同的往往是銀行、保險、電信、互聯網、水電氣暖等壟斷行業主體。面對密密麻麻的條款,消費者常常「傻傻」看不清。而一旦出現糾紛,商家會以消費者簽字為由撇清責任。
首先要明確一點,並非所有的格式合同都有「霸王條款」,格式合同減少了訂立雙方的磋商成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合同的簽訂和條款必須遵循契約自由和公平正義原則。民法典草案合同編對格式條款的進一步明確,正是對這一原則的強化。
民法典草案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民法典草案還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這體現了對消費者基本權利的側重保護,也對公共服務提供者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本報記者周青莎整理)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
高空拋物、墜物讓不少人心驚膽戰,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草案關於這個問題的創新點在於,其一,增加了有關機關調查的內容。以前發生高空拋物事件,不能查明誰是真正的加害人時,對可能加害人實行補償責任「連坐」,無疑是對高空拋物行為的縱容。明確要求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最大限度查找確定直接侵權人並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這對拋擲行為人有很大的震懾作用。其二,在公安機關不能查明拋物人的情況下,可能加害人承擔的是按份補償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且在將來查明真正的侵權人之後,先前代人受過的可能加害人有權向其追償。其三,增加了物業服務者即建築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如果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上述新規定,侵權人、建築物使用人、公安機關以及建築物管理人等主體分別對應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主管責任和安全保障責任,更加公平合理。(本報記者李鳳虎整理)
治理放貸亂象對高利貸說「不」
北京德和衡(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高鴻雁:
近幾年,校園貸、套路貸引發的糾紛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不少人深陷各種借貸騙局。
校園貸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和創業,但一些不良網路借貸平台採取降低貸款門檻、隱瞞高額利率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而陷入「高利貸」陷阱,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違法發放高利貸,將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民法典草案對高利貸明確說「不」,代表了國家對高利貸進行堅決禁止和嚴厲打擊的態度,回應了民眾對治理放貸亂象的呼聲,同時也反映了國家對民間金融資本的管理更加成熟、規范。(本報記者石可欣整理)
「離婚冷靜期」為離婚設置「時間門檻」
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負責人都學敏:
民法典草案擬引入「離婚冷靜期」,引發公眾熱議,有人擔心限制了婚姻自由。作為一名家事法官,我認為引入離婚冷靜期制度,為離婚設置「時間門檻」很有必要,並不會限制「離婚自由」。
在辦案中,我們發現閃婚閃離現象比較突出,有很多夫妻並不是真正感情破裂,只是一時沖動。「冷靜期」絕不是限制已經感情破裂的夫妻雙方離婚,而是讓雙方通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理性分析婚姻中的問題,最終慎重地作出抉擇,激發他們對婚姻家庭的責任心,保護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如果存在家暴,可以通過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並通過訴訟離婚。
民法典草案擬引入這項制度,讓我們家事法官感到很欣慰,其實這項制度在新鄉法院家事審判中已探索試行好幾年了,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報記者周青莎整理)
增加遺囑形式彌補法律空白
學院副教授王長華: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發布於1985年,對於遺囑的法定形式規定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如今,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十分常見,卻常常引發糾紛。
民法典草案作出了明確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民法典草案增加遺囑形式,給立遺囑人提供了方便,填補了法律空白,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但不管哪一種遺囑形式,都必須嚴格遵守遺囑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做到內容和形式合法。(本報記者石可欣整理)
保護個人信息等隱私
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教授李昌鳳: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草案的突出亮點和特點。民法典草案對隱私進行了界定,並列舉了五類具體的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對於生活中民眾不堪其煩的電話、簡訊騷擾和窺視、偷拍等行為明確加以禁止,並且將自然人的生物識別信息、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納入個人信息的范圍,體現了民法典立法的前瞻性和時代性。
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明確了自然人對個人信息享有受保護的權利,要制止任何組織收集、存儲、保管個人信息,以及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對違反規定者要進行嚴格的處罰。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主要涉及個人信息定義、收集處理個人信息原則及要求、個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履職過程中對知悉的個人信息依法保存保密的義務等四個方面,有利於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本報記者李鳳虎整理)
(責編:辛靜、楊曉娜)
『叄』 安徽省委黨校法律專業有哪些課程
法理學,民法,憲法,刑法,行政法,法制史
『肆』 哪裡可以找到2008年中國民法修正案
發展多元物權完善財產保護
解讀台「民法」物權篇修正案
李海濤
台灣「立法院」於上月通過所謂「民法」物權編及其「施行法修正案」。此次修正主要涉及物權總則和所有權兩部分,修正條文共計69條,修正案以「物盡其用」和「保障交易安全」為宗旨,內容與民眾利益息息相關,島內媒體認為,這是台灣民事財產「立法」的重要里程牌。
修正案的重點內容包括緩和物權法定主義、保障交易安全、調整不動產相鄰關系、完善共有物的分割與管理以及簡化拾得遺失物的處理等。具體表現如下:
1.物權法基本原則的修正
首先,修正案緩和物權法定主義,確認物權可以由習慣創設。與大陸2007年通過的物權法相同,台灣原本也是嚴格堅持物權法定主義的,認為物權只能由法律創設。
新的修正案對此作出了重大修改,修正案確立的由習慣可以創設物權的規定緩和了物權法定主義,有利於實現當事人的意志和物權法的靈活性,避免過於剛性的規定對社會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
其次,修正案強化了善意保護效力,保障交易安全。信賴不動產登記的善意第三人,如果完成了不動產登記的,不受原登記不實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甲不當取得乙的不動產,而又將財產賣與丙的話,丙因信賴原不動產登記受讓該不動產,並完成不動產受讓登記的,丙的不動產權利不受甲乙之間糾紛的影響。新規定確立了登記的公信力,強化了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有利於維護社會交易安全。
2.相鄰關系的修正
過去民眾遇到鄰居空調機滴水、抽油煙機排放油煙以及製造噪音、異味或排放污水的,只能向有關機關檢舉,請求其勸導或處罰。修正案施行以後,民眾可以直接請求法院介入,由法院責令停止劣行,排除妨礙,甚至強制執行。
解決相鄰關系糾紛時,原有「立法」只賦予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有權出面協調解決,根據新的修正案,再有相鄰關系糾紛時,用益物權人或不動產承租人,比如房客即可單獨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有利於正確及時地解決相鄰關系問題,符合「民法」調整相鄰關系的宗旨。
3.完善共有物的分割與管理
遺產繼承、夫妻離婚、分家析產往往會涉及到共有財產的分割,原有「法律」關於共有物的分割方法只規定了三種,即原物分配、變賣後分配以及兩種方法的並用,而修正案確立了八種方式,既可以單筆分割,也可以將多筆財產合並分割;既可以全部變賣分割,也可以依不同比例保留或變賣分割等。
至於共有物的管理,過去必須經全體共有人的同意才可以進行,共有人如果達不成協議的,法院也難以介入。此次修正之後,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只要共有人過半數,且他們所有的財產份額占共有物半數以上時,就可以進行共有物的管理。
4.完善建築物的區分所有
修正案配合台灣地區的居住特點,增訂了公寓大樓的區分所有規范,豐富和完善了傳統的所有權制度。
修正案除了對建築物的共有和專有部分詳加定義之外,對共有部分的修繕費及其他支出也加以規范。
另外,過去購買房屋時關於共有產權的分配,都是由開發商決定的,這可能導致民眾權益受損。新修正案通過後,共有產權的分配一般將按照區分所有權人的專有面積與專有總面積比例進行分配。
此次台灣「民法」物權篇的修正,確立了多元化的物權制度,同時又為財產權利提供了更完善的保護,這有助於台灣現代化新「民法」目標的實現。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法學部副教授)
『伍』 王繼軍的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法
主要講授經濟法學、法學經典著作選讀等課程。
已在《法學研究》、《法學評論》、《新華文摘》、《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已出版《市場規製法研究》(獨著)、《市場經濟條件下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與汪淵智等合著)、《新編經濟法》(主編)等著作;
主持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以及委託研究項目共11項。 1、礦產資源有償取得法律問題研究,《政法論壇》,2008年第6期;
2、論公法與私法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山西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3、社會安全與法律安全淺論,《山西政法》,2008年第8期;
4、研究性理念與法學本科教育的模式創新,《晉中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5、山西大學法學院的復健與發展,《三晉法學》2008年第3輯;
6、國有企業市場退出問題的物權法考察,《三晉法學》2007年第2輯;
7、論中部崛起與競爭法律秩序,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2期;
8、論公法私法的劃分與區別,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9、物權法草案的社會主義性質與違憲性辨析,《三晉法學》2006年第1輯
10、 公用企業改革與市場規製法,《山西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2、對新《對外貿易法》中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條款基本問題的思考《美中法律評論》2005年6期
13、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的法制環境建設,《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3期
14、新《對外貿易法》中關於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條款的規定,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規則解析,2004年8月
15、電信業反行政壟斷的反思——從國際長途話費提高談起,《生產力研究》,2004年1期。
16、高等法學教育現代化的思考,《山西大學學報》,2004年3期。
17、論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原則,《山西大學學報》,2003年3期。
18、鍛造警察法學教育的學術界石——評陳晉勝教授的《警察法學概論》《山西大學學報》,2003年2期。
19、入世後宏觀調控法與市場規製法的協調問題,《宏觀經濟研究》,2003年5期。
20、試論地方大學法學教育模式,《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首屆全國JM教育論壇論文匯編》,2002年4月。
21、晉商誠實信用法律文化特點研究,《理論探索》,2002年第4期
22、傳統法律文化與山西票號的興衰, 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2年11期(全文轉載),《山西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23、試論商業秘密交存制度,《經濟問題》,2002年第3期。
24、關於我國反壟斷法的幾個問題,《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第1期
25、對加入WTO後中國大陸經濟法功能的再認識—兼論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2年5期(全文轉載),《法學家》,2001年第6期。
26、 公司董事表見代表制度之我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1年11期(全文轉載),《現代法學》,2001年第3期。
27、對加入WTO後中國大陸經濟法功能的再認識—兼論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第7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2001.5.14
28、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學 促進法學研究創新,《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9、論特別取回權—國有企業法人財產權制度新創設研究,《法學評論》,2000年第3期
30、反經濟壟斷中的豁免問題研究—中國壟斷性企業集團立法的合理性分析,《經濟問題》,2000年第8期
31、經濟法是市場規製法與宏觀調控法的有機結合,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1999年3期(全文轉載),《法律科學》,1999年第1期。
32、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立法完善,《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33、股份有限公司累積投票制度研究,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1999年1期(全文轉載),《中國法學》,1998年第5期
34、附贈式有獎銷售的若干法律問題,《法學研究》,1998年第5期
35、市場經濟應是民主與法制經濟,《新華文摘》,1998年6期(全文轉載),《經濟問題》1998年第1期。
36、鄧小平法制思想論綱,《山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37、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累積投票制度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38、不動產、企業集合財產轉移佔有擔保債權研究,《中國法學》,1996年第4期
39、解決我國若干經濟問題的法律對策,《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
40、對我國經濟法制建設的反思,《山西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41、對我國刑法修改和解釋的思考,《文科學報文摘》,1988年6期(全文轉載),《山西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42、未構成犯罪的人在被關押期間逃跑是否構成逃脫罪,《中國法制報》,1984.9.21 1、《經濟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 主編
2、《國際經濟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 主編
3、《市場規製法研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商法與經濟法》(合著,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成果),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5、《新編經濟法》(主編),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1、市場規製法理論問題研究 高等學校校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O509030 2005.04
2、反行政壟斷研究 山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0053203 2005.06
3、市場規製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01JA820022 2001.05-2005.07
4、山西法制環境建設研究 山西省教育廳A0401 2004.08-2005.12
5、山西企業競爭力培養與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問題研究 山西省科技廳 031032-1 2003.07-2005.06
6、公用企業與市場規製法研究 山西省電力公司 0306025 2003.06-2005.06
7、民法、商法、經濟法的功能、作用與相互關系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00bfx011 2000
8、山西地方經濟立法及民主政治問題研究——山西企業競爭力培育與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問題研究山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 03056 2003
9、太原市地方法規與城市競爭培育法律問題研究 太原市科技局 031108 2003
10、法學理論教學隊伍建設問題與實踐 山西省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般項目0205726 2002
11、山西市場經濟法治環境研究 省市自治區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 99003 1999
12、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研究 山西省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9409 1994
13、山西市場經濟法治對策研究 山西省社科規劃項目 93051 1993
14、市場經濟行政管理法律規范問題 山西省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9309 1993
15、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研究 山西省社科規劃項目 93051 1993
16、市場規製法理論問題研究 高等學校校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0509030 2005
17、市場規製法研究 山西大學社科研究項目 0109031 2001
18、強化預算監督的有關法律問題 企事業單位委託研究項目0108059 2001
19、國有企業財產權制度研究 企事業單位委託研究項目9908026 1999
20、附贈式有獎銷售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企事業單位委託研究項目 9808020 1998
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行政管理研究 山西大學社科研究項目9711002 1997
22、我國經濟法若干理論問題探討及對策 山西大學社科研究項目9109 1991 1、2006年山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評為2004——2005年度先進社科工作者
2、2006年《市場規製法研究》一書榮獲二00五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3、2005年山西省首屆傑出中青年法學家稱號
4、2005年「光榮從事律師工作二十周年」「光榮從事律師工作二十周年」榮譽稱號
5、2005年山西省高校法學師資理論隊伍建設問題與實踐 山西省2005年優秀高教研究成果三等獎
6、2005年 尊老敬老先進個人榮譽證書
7、2005年為政之道 山西省社科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優秀論文獎
8、2005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優秀共產黨員
9、2005年社會安全與法律安全—公安機關執法目標研究山西省公安機關執法能力建設理論研討會特別獎
10、2004年《市場經濟應是民主與法治經濟》獲山西省第四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一等獎
11、2003年《傳統法律文化與山西票號的興衰》獲2002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12、2002年《對加入WTO後中國經濟法功能的再認識—兼論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獲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3、2002年《市場經濟應是民主與法治經濟》獲第三屆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一等獎
14、2001年《運用模擬法庭教學法,培育高素質法律人才》獲山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 一等獎
15、2001年《經濟法是市場規製法與宏觀調控法的有機結合》獲山西省第三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16、獎2000年《對新世紀發展律師業的幾點思考》獲山西律師2000年大會一等獎
17、1999年《市場經濟應是民主與法治經濟》獲1998年度「百部(篇)工程」優秀成果獎
18、1998年《關於中美瑞合資建立長治鋁廠項目法律咨詢意見書》獲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推廣應用獎二等獎
19、1998年《關於中美瑞合資建立長治鋁廠的法律咨詢意見》(咨詢報告)獲山西省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二等獎
20、1997年《不動產、企業集合財產轉移與有擔保債權研究》獲1996年度「百部(篇)工程」優秀成果 優秀成果獎
21、1997年《試論依法治省與山西市場經濟法制對策》獲山西省依法治省理論研討會 一等獎
22、1995年《對我國經濟法制建設的反思》獲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3、1994年《庭審制度改革研究》(研究報告)獲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推廣應用獎二等獎
24、1993年《對我國經濟法制建設的反思》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佳作
『陸』 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本科生招生簡章
報考人員必須具有大學專科畢業文憑,建議你先弄個大專文憑。
入學條件
①曾被評為省部級和軍隊軍級及其以上單位先進個人者;
②軍隊、公安等系統一、二等功榮立者;
③已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者;
④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
最近的一次入學考試時間2008年4月中旬
考試科目
1、語文
2、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
3、專業課根據你報考的專業選擇
復習資料
http://cache..com/c?word=%D6%D0%D1%EB%3B%B5%B3%D0%A3%2C%B8%B4%CF%B0%3B%D7%CA%C1%CF&url=http%3A//jialin1980%2Eblogchina%2Ecom/572096%2Ehtml&p=&user=
招生簡章(每年基本不變)
一、培養目標
培養忠誠於馬克思主義、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管理能力、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黨員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人才。
二、招生對象和報考條件
1、招生對象:招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的黨員、幹部和其他工作人員。
2、基本條件:報考人員必須具有大學專科畢業文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思想政治覺悟高,遵紀守法,身體健康,能長期堅持學習。
3、免試條件:凡具備報名基本條件,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人學。
①曾被評為省部級和軍隊軍級及其以上單位先進個人者;
②軍隊、公安等系統一、二等功榮立者;
③已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者;
④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
4、專升本條件:
①中函和省函大專畢業學員;
②其他院校大專畢業學員也可擇優直升中函本科與其大專所學相同或相近專業。
5、加分條件:凡具備報名基本條件,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加 20分。
①受到地(廳、局)和軍隊師級以上單位表彰的先進個人;
②曾榮獲軍隊、公安等系統三等功獎勵者;
③處以上領導幹部;
④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台灣省籍報考者;
⑤烈士子女、烈士配偶;
③邊疆、山區、牧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報考者。
三、招生辦法
自願報名,組織同意,統一考試,擇優錄取。
錄取方案經總院審核批准後,由分院簽發《學員入學通知書》。報考者可購買總院編印的入學考試復習資料進行復習。
四、報名時間和手續
報名時間:自招生簡章公布之日起,至2006年2月底止。
凡報名者必須填寫《報名登記表》,經本人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同意、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報名時,須繳驗大專學歷證書、身份證的原件,並繳復印件各2份;繳近期同版一寸免冠正面照片3張。
免試人學者按規定辦理報名的全部手續後,還須繳驗有關榮譽證書、學歷證書、證明材料原件,並繳復印件各2份。
加分者按規定辦理報名的全部手續後,須繳驗有關榮譽證書、獎勵證書或有關證明材料原件,並繳復印件各2份。
五、專業和學制
開設公共管理、經濟管理、法律和工商管理等四個專業,學制均為二年半。
六、考試科目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專業課和語文。
七、考試時間
4月1*日 上午9:00—11:30 語文
下午2:00—4:00 專業課
4月1*日 上午9:00—11:00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
八、畢業文憑和待遇
根據中發[2000]10號文件精神,學員學完規定課程,經過以中央黨校為主體,吸收組織、人事、教育部門參與組織的考試、考核,並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成績合格者,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待遇參照國民教育相應學歷的有關規定。
九、課程設置
公共管理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
政治學
法學
公共管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行政學(選修)
社會調查方法(選修)
公共組織學(選修)
公務員制度(選修)
政策執行與評估(選修)
英語
黨性教育
經濟學
社會學
公共政策分析
管理學
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選修)
組織行為學(選修)
公共財政學(選修)
公共倫理(選修)
公文寫作
電子政務
經濟管理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
當代中國經濟
發展經濟學
國際貿易
區域經濟學
投資經濟學
國有資產管理
商務談判(選修)
電子商務(選修)
計算機應用基礎(選修)
黨性教育
貨幣銀行學
國際金融
經濟法學
西方經濟學
當代世界經濟
組織行為學
系統科學(選修)
WTO理論與實務(選修)
英語(一、二冊)
當代科技(選修)
法律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
憲法學
刑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經濟法學
商法學
國際私法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選修)
司法文書(選修)
英語(一、二冊)
黨性教育
法理學
民法學
刑事訴訟法學
知識產權法
國際法
國際經濟法
證據法學(選修)
財稅法(選修)
計算機應用基礎(選修)
WTO理論與實務(選修)
工商管理專業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企業概論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組織行為學
商務談判(選修)
國際貿易(選修)
WTO理論與實務(選修)
黨性教育
西方經濟學
經濟法
企業戰略管理
財務管理
統計學
電子商務(選修)
風險投資與風險管理(選修)
公共關系
計算機應用基礎(選修)
英語(一、二冊)
十、教學方法
學員按照總院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和自學導讀的要求,參加面授教學、遠程教學、互聯網教學和自學並定期完成作業。總院、分院、學區、輔導站堅持學員為本、質量第一,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組織教學活動,進行教學管理,優化教學資源,為學員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教學服務,不斷滿足學員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十一、組織領導
中央黨校函授教育由中央黨校主辦,參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結合黨校幹部教育的特點,依託省、市委黨校,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吸收組織、人事、教育部門參與組織考試、考核。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在辦學方針、班次、專業和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教務等方面,實行統一領導;辦學方針、教學計劃、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全面落實,由所在省、市委黨校設立的函授部門負責。學員以地區或部門為單位編成班組進行學習。
『柒』 黨校法律大專課程都有什麼
法律專業抄開設的課程有:襲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執政黨的建設,黨性教育,國際經濟法,商法,公司法,財稅法,合同法,環境法,金融法,證據法,國際私法,知識產權法,社會主義法治,犯罪心理學,法理學(選修),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選修),民法學(選修),中國法律史(選修)刑法學(選修),西方法律史(選修),行政法學(選修),公文處理(選修),電子政務(選修),計算機應用基礎(選修),英語
『捌』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民法典相當於處理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本網路全書,其中包含了各種各類回的民事糾紛處理答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關於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8)民法典黨校擴展閱讀: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玖』 王國鋒的學術成就
(一)論文
1.「WTO框架下中國商事組織法三大變革析論」,《現代法學》2006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被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合著。
2.「國際法上的個人訴願制度對國家豁免理論的影響」 《中州學刊》2008年3期(中文核心,CSSCI),獨著。
3.「發展中國家對貿易與勞工問題的認識誤區及對策」,《暨南學報》2008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獨著。
4.「WTO中的勞工因素及其對勞工權的影響」,《中國市場》2008年第5期(中文核心),獨著。
5.「中國涉外民商事判例法制度之型構——兼談《民法典(草案)》第九編」,《經濟經緯》2005年第6期(中文核心),獨著。
6.「保釋制度的理論基礎及價值蘊含——兼談我國取保候審制度與其之不同及借鑒」,《河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獨著。
7.「WTO框架下商事組織經營范圍制度的重構——兼談外貿經營權制度與經營范圍之協調」,《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中文核心),獨著。
8.「外貿預警應急機制析論」,《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人文社科核心),獨著。
9.「WTO反傾銷協議之最佳信息規則探悉」,《河南省政法幹部管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獨著。
10.「WTO框架下中國商事組織形式的完善及立法模式的變革」,《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4期。
11.「侵害知識民事責任與知識產權請求權」,《許昌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人文社科核心),合著。
12.「知識產權法中的間接侵權」,《西南法律評論》2004年第1輯,獨著。
13.「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的關系探討」,《現代法學》2002年專刊第23卷,合著。
14.「我國罷工問題的思考」,《現代法學》2002年專刊第24卷,合著。
15.「反傾銷啟動機制比較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2年第4期,獨著。
16.「反傾銷程序法研究」,碩士論文。
17.「WTO的人權理念」,博士論文。
(二)項目
1.2006年5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上侵權法比較研究》,主研。
2.2006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課題《刑事審判簡易程序改革及相關檢察制度的完善》,主研。
3.2004年4月,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公益訴訟制度研究》,獲二等獎,主研。
(三)教材
1.《新編管理學導論》黃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主編 。
『拾』 商丘市委黨校函授站是哪些大學一起搞的成人教育函授 真實不真實 地址在哪裡 咨詢一下關於函授的文憑
商丘市委黨校函授站聯合:鄭州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教育學院、河南工程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起聯合運行的,在於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突出財經特色,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手段,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一 、報考條件:
1、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在職職工或社會青年均可報考高起專各專業。
2、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均可報考專升本各專業。
二、考試科目:
1、零起點專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
2、專科起點本科按照專業所屬學科門類設置考試科目A-經營類:政治、外語、高等數學(二)、B-理工類:政治、外語、高等數學(一)、C-法學類:政治、外語、民法、D-文史類:政治、外語、大學語文、E-教育學類:政治、外語、教育理論
三、錄取:
根據全國成人高考成績,河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統一錄取並發放錄取通知書,按照通知書和報到須知所規定的時間,統一到函授站報到入學。(2011年錄取分數線為:專升本文史類220分;專升本理工類、教育學類、經濟管理、法學類和藝術類130分;高起專各專業140分。滿分450分。年齡在25歲以上考生照顧20分錄取) 地址在商丘市梁園區勝利路127號中共商丘市委黨校2號樓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