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部署
Ⅰ 司法部發布的《關於公證執業「五不準」的通知》將帶來什麼影響
為嚴肅公證執業紀律,規范公證執業行為,加強公證工作管理,確保公證質量,司法部近日印發《關於公證執業「五不準」的通知》,通知提出了進一步具體規范公證執業的五項措施。該通知未來實施後,將會對買房成本、買房風險、過戶時長等方面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總的來說,此次司法部的新政,相當於一次樓市調控新政,對於炒房客的「市場擠出效應、成本提升效應」是明顯的。短期而言,對於樓市活躍度也將產生重要作用。長期看,此舉不會改變樓市的基本走向。這種做法,在市場偏弱的時候有「助跌」作用,在市場偏強的時候則有「助漲」作用。
Ⅱ 司法部將如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
9月14日,司法部對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平台建設再做部署,強調由「法律明白人」、「全科醫生」值班,「12348」熱線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答必所問、解決問題。
按照司法部的部署,到2018年底前,將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近期重點工作之一是建立包括監獄、戒毒、社區矯正、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11個方面42類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張軍介紹:「在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案例編纂,形成一定規模,向社會正式開放。」
預祝我國司法環境越來越好。
Ⅲ 司法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部署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是真的嗎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版工作的指導意權見》,充分發揮律師在促進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糾紛中的職能作用。近日,司法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作出部署。
實踐證明,充分發揮律師的專業優勢、實踐優勢和職業優勢,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有利於增強相關部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水平,也有利於引導城市管理相對人依靠法律手段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Ⅳ 司法體制改革的進程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重頭戲」。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將引領司法體制改革朝公正高效權威邁進,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頂層設計密集出台舉措
2013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延續半個多世紀的勞教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彰顯了我國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進步。
近年來,中國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司法人財物受制於地方,司法行政化問題突出,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直接影響司法公信力。要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還要靠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並從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和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多個方面推動司法體制改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貫徹實施分工方案》,明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制定了各項改革任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對若乾重點難點問題確定了政策導向。
一次次會議,一項項部署,努力把藍圖變成方案、把方案變成現實。嚴格規范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建立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執法司法公開全面推進……隨著一系列帶有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司法體制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向縱深推進。
攻堅克難扎實推進改革
司法體制改革的舉措,從紙面一步步走進現實生活,細微之處成果顯現。
河北阜平縣的袁某某在丈夫被人傷害致死後,不相信法院能夠解決問題,不停地奔走於各級各部門,甚至攔截領導的車隊,試圖用極端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最終在省聯合接訪服務中心的引導和跟蹤督辦下,法院依法對她的案件做出公正判決。袁某某從極端上訪轉為依法訴訟,感受到了法律公平公正的陽光。
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推進以來,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經過一年多深入推進,政法機關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顯提高,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上訪數量明顯減少。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級政法機關從一項項具體改革舉措做起,扎實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今年1月1日起,全國3000多家各級法院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接受公眾監督;檢察機關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決定書等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司法公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嚴格規范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為了進一步推動這項改革,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台了關於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
改革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9月,最高檢、司法部部署在北京等10省(區、市)開展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工作。
每一項具體改革任務的有序推進,都向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試點探路可復制可推廣
深化司法改革,需要知難而進、攻堅克難的膽識和勇氣。
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都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具有牽一發動全身的作用。
《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下發後,中央決定這4項改革在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實現司法公正,關鍵是要建立符合司法規律的辦案責任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
圍繞辦案責任制,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法院率先推行審判長負責制改革,組建以審判長為中心的審判團隊,使得法官的職、權、責高度統一。改革施行兩年多來,該院結案數同比上升31.21%,一審服判息訴率同比上升9.13%。
今年9月,上海召開首批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任命大會,289名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接受任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產生的首批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這項人員分類管理改革舉措是上海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工作的重要一步。
建設法治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新的歷史時期下,各級政法機關將擔起新的歷史使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
Ⅳ 司法部發布的《關於公證執業「五不準」的通知》的內容是什麼
據悉,為嚴肅公證執業紀律,規范公證執業行為,加強公證工作管理,確保公證質量,司法部近日印發《關於公證執業「五不準」的通知》,通知提出了進一步具體規范公證執業的五項措施。
從司法部出台的「五不準」規定來看,更像是一個補漏措施,這將無疑將更好保護產權人的權益。
Ⅵ 哪些部門將部署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版工作的指導意見》,充權分發揮律師在促進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糾紛中的職能作用。
《意見》指出,律師是創新城市管理執法方式、促進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法治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廣東、山東等地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引入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在規範文明執法、提高行政處罰執行率、減少暴力抗法和爭取人民群眾理解支持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實踐證明,充分發揮律師的專業優勢、實踐優勢和職業優勢,開展律師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有利於增強相關部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水平,也有利於引導城市管理相對人依靠法律手段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Ⅶ 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是什麼關系
政法委是黨中央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上進行領導和管理中央政法部門的機關,中央政法部門包括公安部、司法部、國家安全部和最高法、最高檢五部門。
註:政法委對司法行政機關不是協調,是領導。
(7)司法部部署擴展閱讀
1、主要職責
根據中共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部署,統一全國政法機關的思想和行動;
協助黨中央研究制定政法工作的方針、政策,對一定時期內的政法工作作出全局性部署,並督促貫徹落實;
組織協調指導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
支持和監督政法各部門依照法律行使職權,指導和協調政法各部門依法互相制約、密切配合;
督促、推動大要案的查處工作,研究和協調有爭議的重大、疑難案件;
組織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組織推動政法戰線的調查研究工作,推動政法工作改革;
研究、指導政法隊伍建設和政法各部門領導班子建設,協助黨中央和中共中央組織部考察、管理中央和地方政法機關的有關領導幹部;
協助紀檢、監察部門查處政法機關領導幹部違法犯罪的案件;
指導地方政法委員會的工作;
完成中共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2、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政法機關等部門處理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協調應對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動態,預防、化解影響穩定的社會矛盾和風險等。
負責組織協調、推動和督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匯總掌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動態,協調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研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關重大問題,提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對策建議等。
3、協調指導各相關部門做好反邪教工作,分析研判有關情況信息並向黨中央提出政策建議,協調處置重大突發性事件等。公安部在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方面的主要職責是,收集邪教組織影響社會穩定、危害社會治安的情況並進行分析研判,依法打擊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等。
Ⅷ 司法部發布修訂辦法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嗎
司法部近日抄公布了修訂後的襲《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明確了基層法律服務所組織形式,完善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准制度,加強了基層法律服務執業監管。兩個《辦法》將於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與此同時,修訂後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還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訴訟代理執業區域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Ⅸ 中國對司法行政作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有什麼內容
對於司法鑒定中存在的亂收費、「天價鑒定費」等現象,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回應稱,去年,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出台了收費標准,規范統一收費,且嚴格執行。整個執法執業辦案標准規范也在抓緊推進。
監獄不只「不跑人」還有治本安全觀
一個罪犯走出了監獄大門,是否真的改造好了?對於這一問題,熊選國表示,2017年,監獄工作把過去「不跑人」的底線安全觀深化為向社會輸出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觀。「中國的監獄安全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基本上每年都可以『不跑人』。」熊選國說。
熊選國解釋說,治本安全觀的核心要義是堅持以改造罪犯為中心,看好、管好和改造好罪犯。落實治本安全觀,著重搞好管理、教育、勞動三大改造。此外,提高監獄經費財政保障水平,確保監獄工作全部精力集中到教育改造上來。
13個省份有了村居法律顧問
《意見》用超過50項的改革舉措著力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熊選國介紹說,目前,中國已構建了「12348」中國法網,百姓可以上網提問咨詢。還探索建立了法律顧問微信群,現在全國已有13個省份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法律服務熱線「12348」電話熱線平台也已覆蓋到20多個省份。
熊選國表示,中國還大力推進四級平台建設,重點在縣和鄉鎮兩級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立窗口化的服務平台,包括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職能。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把法律援助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范疇,作為基本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試點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熊選國指出,針對以往刑事案件辯護率不太高的問題,目前正在試點所有刑事案件通過值班律師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實現刑事辯護全覆蓋,這是對人權的一個重要保障。
關於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熊選國指出,除西藏因律師人員缺乏外,各省(區、市)均已實現人民法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在看守所的值班律師主要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在法院的值班律師主要為沒有羈押的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潘旭濤 侯顆)
我國植被生態質量呈改善趨勢
由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編制的《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發布。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三江源地區、北京密雲水庫、雄安新區、呼倫湖區域、額濟納綠洲、貴州和廣西石漠化區、柴達木盆地、扎龍濕地等都出現了植被恢復、水體面積擴大等生態質量改善趨勢,生態保護建設成效顯著。
怎麼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6家專業機構給建議
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開始購置年貨,餐桌消費是繞不開的話題,但如何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6家專業機構聯合發布「慧選營養,健康過節——2018春節食品消費建議」。
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