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過程是什麼

司法過程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3 02:13:34

司法程序是怎麼樣的需要什麼手續和費用效果怎樣

走司來法程序就是向人民法院源提起訴訟。去法院立案是要提交《民事起訴狀》及相關證據材料,繳納一定的案件受理費。法院立案後開庭審理。如果你的要求合理合法,有確鑿充分的證據,法院會支持你的訴求。一審一般不超過六個月。被告也有反訴的權利。

㈡ 司法過程的參與性是什麼

參與性是讓人間接直接參與其中,比如作活動,親自參與他的設計,計劃,執行的過程

㈢ 什麼叫法律走程序

走法律程序書名用語是司法程序。指的是從起訴到拿到審判書為止。

司法程序按照案件的簡單復雜程度又可以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兩種,普通程序是:

1、起訴

通常是書面起訴,要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2、受理

法院經過審查,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的決定立案。

3、審理前的准備

給被告送傳票,被告提出答辯狀,雙方交換證據,法院允許自行調解。

4、開庭

開庭准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評議和宣判。

5、拿到審判書

簡易程序是指行政處罰當場處罰的一種適用程序,因此也叫當場處罰程序。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程序;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司法過程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審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應當二個月內審結,但集團犯罪、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兩個月。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2、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㈣ 司法程序是指什麼

一般說「司法程序」是指當事雙方對某一事項的理解或判斷產生歧異時,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議的處理過程。具體包括起訴、證據保全、庭審、判決、執行等

㈤ 走司法程序是干什麼呀

司法程序泛指人們從事一定活動所經過的方式、方法、順序、步驟等的回總稱。程序有法律程序與非法答律程序之分,前者又根據適用的范圍、對象不同,有選舉程序、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與行政程序等之分,分別適用於選舉活動、立法活動、司法活動以及行政活動。司法程序,又稱訴訟程序,是指司法權行使時所必須遵循的法定的方式、方法、順序及步驟等的總稱,包括起訴程序、審判程序等不同的內容。

㈥ 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是什麼意思

我給您舉來個例子您看明白源嗎?一個老人把自己兒子打死了,所有村民聯名向法院說情,因為這個兒子常年打罵父母,是村裡的惡棍,無人不恨,經過合議庭討論決定不判死刑,這個案子民主原則就貫穿其中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㈦ 司法過程的性質的介紹

《司法過程的性質》是 (美)本傑明·卡多佐的作品之一,由商務印書館於2000年9月發行。

㈧ 司法程序怎麼走

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 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民事訴訟二審程序
1、 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後直接進行裁決。
2 、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宣判。
3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或者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㈨ 什麼叫司法

司法即法律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專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屬門活動。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維持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司法所適用的法律包括民法、行政法等具體的法律。民法、行政法等有時候是指部門法,有時候是指法典或單行法,但是目前我國刑法、憲法等部門法都有各自的法典,民法、行政法卻沒有頒布法典,而是以分散的單行法的形式出現。

熱點內容
2014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9-17 11:23:07 瀏覽:237
溫州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17 10:58:09 瀏覽:660
法院問被告 發布:2025-09-17 10:53:00 瀏覽:294
民事訴訟法內容怎麼寫 發布:2025-09-17 10:52:07 瀏覽:216
經濟法基礎2018分數分布 發布:2025-09-17 10:24:20 瀏覽:837
刑事技術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7 10:20:02 瀏覽:508
律師學論文 發布:2025-09-17 10:19:58 瀏覽:699
新婚姻法規定多少歲可以結婚 發布:2025-09-17 10:07:51 瀏覽:811
護士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10:00:16 瀏覽:2
2019年初級會計最後六套題經濟法 發布:2025-09-17 09:55:22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