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內容怎麼寫

民事訴訟法內容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5-09-17 10:52:07

⑴ 民事訴訟法第463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三條內容如下: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權利義務主體明確;
2、給付內容明確。 法律文書確定繼續履行合同的,應當明確繼續履行的具體內容。
民事訴訟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第六條 具體如下:
(一)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四)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五)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六)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⑵ 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內容如下: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⑶ 民事訴訟法八十四條內容

民事訴訟法八十四條內容:
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因情況緊急,當事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為幾年:
根據《民法典》第188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20年,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護,除非存在特殊情況。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下的訴訟時效期間有所不同,例如分期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受害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等
綜上所述,該法還規定了送達訴訟文書的程序,包括送達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0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0條主要涉及在民事訴訟中,當一方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調查收集證據的申請。
人民法院在審查該申請後,如果認為該證據對案件事實的查明具有關鍵作用,且該當事人確實無法自行收集,那麼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查收集。
一、提出調查收集證據申請的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0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調查收集證據的申請,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首先,當事人必須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該證據。這通常涉及證據所在地、證據持有人或證據的獲取方式等因素,導致當事人無法直接獲取該證據。其次,該證據必須對查明案件事實具有關鍵作用。這意味著該證據對於確定案件中的關鍵事實、責任歸屬或法律適用等具有重要影響。
二、人民法院對申請的處理
人民法院在收到當事人提出的調查收集證據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申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申請人是否確實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以及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是否對查明案件事實具有關鍵作用。如果人民法院認為申請符合規定,且該證據對於案件的審理至關重要,那麼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查收集。
三、調查收集證據的方式
人民法院在調查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取書證、物證、視聽資料等;詢問當事人、證人、鑒定人等有關人員;進行現場勘驗、檢查等。人民法院在調查收集證據時,應當遵循法定程序,確保證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調查收集證據的意義
調查收集證據是民事訴訟中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手段。通過人民法院的調查收集,可以有效解決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的問題,確保案件的公正審理。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訴訟效率,減少因證據不足或證據真實性問題而導致的訴訟拖延。
綜上所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0條為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時提供了法律救濟途徑。當事人可以根據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調查收集證據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查後將依法進行調查收集。這一規定有助於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案件的公正審理和高效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條規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⑸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內容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民事訴訟法243條是指當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時,法院有權強制執行,且其他機關有義務要幫助其實施執行。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家屬撫養的生活必需費用。
一、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二、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民事訴訟法審判組織
1、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基本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適用普通程序獨任審理。
3、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非稅收入條例 發布:2025-09-17 13:09:52 瀏覽:706
浦東新區法院網 發布:2025-09-17 12:57:04 瀏覽:724
違反條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12:55:37 瀏覽:496
動產先賣後抵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7 12:55:33 瀏覽:47
法院潑墨水 發布:2025-09-17 12:55:25 瀏覽:294
貴達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7 12:54:39 瀏覽:622
浙江省海塘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7 12:40:01 瀏覽:957
寧波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17 12:39:57 瀏覽:680
玉林法律援助網 發布:2025-09-17 12:35:18 瀏覽:333
國際經濟法課件ppt馬工程 發布:2025-09-17 12:33:02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