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

民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

發布時間: 2021-02-13 05:55:41

A. 民法典是什麼樣的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關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正所謂「綱舉」方能「目張」,因此其對於整部民法典的圓融通達至關重要。

「一少」指自然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限標准問題。專家們在討論時都支持將其從民法通則的10周歲調整為6周歲。

王利明表示,在保護公民權方面,草案有許多亮點。除了加強人格權保護外,在財產權方面,草案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護」表述,是對物權法的重大完善,彰顯了民事法律「私權平等」價值取向。此外,為應對知識經濟和網路時代發展需要,草案對知識產權客體進行了詳細列舉,擴大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同時還規定了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保護。在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該規定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

去年5月底,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已全面啟動。據王軼介紹,作為5家參與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專門成立了5個課題組,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就各分編分別提交專家建議稿。「在這個過程中,各課題組對一般性民事立法,行之有效的繼續保留;非改不可的作出了相應修改。」

今年2月,各課題組已完成各自的專家建議稿,其中既包括條文設計,又包括立法理由和參考立法例。目前,建議稿已提交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王軼表示,民法典後續編纂工作將會對業已頒行的一般性法律進行修改完善,同時會增設如「人格權法編」之類的新內容。

「如果一切順利,整個民法典編纂工作能在2020年全部順利完成。我們會群策群力,編纂一部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民法典,這是所有法律工作者的夢想。」

B. 結合民法典的出台,談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立法本身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是關涉國計民生的國家權力行使活動,這就要求立法反映人民的意願,實現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有機結合。從兩者的關繫上看,民主立法是主導,科學立法是關鍵。立法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人民賦予其的國家立法權的活動,立法活動本身及其結果必須要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這是對立法主體性的首要要求,在此基礎上需要科學合理確定人民權利義務及其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分配關系。可見,沒有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就會成為空談,就無法真正體現公權力服務於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要求。
我們先談談民主立法。立法首先要秉持民主立法的要求。民之所欲,法之所系。我們的法律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體現,所以立法的程序和結果都必須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回應人民群眾的基本要求。為此就必須要在立法過程中廣泛徵求民意、匯集民智,達成最廣泛的共識。應當說我們在民主立法方面已經有比較完善的立法程序設置。最典型的做法是將法律草案在媒體公布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我們的《勞動合同法》草案就徵集了20多萬條意見,《個人所得稅法》修訂草案徵集了30多萬條意見,實際上此種做法在國際上也是很先進的。我曾經和美國通用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法律部負責人討論過這一問題,他說美國國會在制定法律時也從未將草案向全社會公開,而只是在國會進行辯論,大多數民眾並不了解法律草案的基本內容,所以立法仍然是議員們的事情,他認為中國的做法值得美國學習。強調民主立法,就必須要使立法去行政化和利益集團化,因為無論是部門立法還是受利益集團影響的立法,都不是真正的民主立法。在美國近幾十年來有關金融衍生產品的量化和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之所以能夠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華爾街利益集團游說的影響,以至於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對我國立法也是一個教訓。再比如,美國槍支管理失控,槍擊案不斷,對民眾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但有關管理槍支的立法始終無法通過,除了憲法的障礙之外,最重要的還仍然是強大的利益集團的影響。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部門立法的弊端,也應防止利益集團對立法的不當影響。使法律真正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匯集民智不斷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徵求民意的過程也是一個法律普及的過程,是對民眾參與民主生活的有益訓練,其對於法律的順利實施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在民主立法方面,《物權法》作了很好的示範,該法在通過以後之所以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也與其在制定過程中廣泛地吸取民眾的參與有很大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有幾點經驗尤其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一是充分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在物權法制定的前期,一般是立法機關委託專家提出草案建議稿,作為立法的重要參考。由於專家建議稿裡面有立法理由書,這也為立法提供了一些前期准備。尤其是在立法過程中,針對物權立法中的一些重大疑難問題,立法機關委託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從而對這些問題有了充分的理論鋪墊。二是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使法律草案能夠反映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聲音。例如,關於小區車位車庫的歸屬問題,立法機關就充分聽取了業主、開發商、主管部門等的意見,盡管各方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但對最終規則的形成,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三是向全民公布草案、徵求意見。當草案比較成熟時,通過向全民公布,徵求意見。2005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向社會公布,短短一個月內,全國人大法工委就收到了群眾意見11500餘件,8月11日,全國人大法工委將7月27日至8月10日媒體以及群眾來信提出的主要意見進行了分類整理,在互聯網上進行了公布,作為立法中的重要參考,從而將討論引向深入。我覺得在物權法起草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物權法草案公布以後,有大量公民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立法建議。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正在不斷推進民主立法的進程,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公民參與國家立法事務的熱情不斷高漲。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其中一位盲人通過盲文的形式提出了長達數萬字的建議,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我相信,物權法是我國民主立法的一個良好寫照,為今後立法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經驗。這些經驗實際上是立法機關開門立法、民主立法,最大限度聽取民意的充分體現,這為我們未來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在強調民主立法之外,還要注重科學立法。科學立法要求立法反映客觀規律,符合實際的需要。在金融危機爆發前,曾經有一種理論認為,有關市場的法律規則應當根據市場自身自發的法律秩序來構建,純粹應當根據所謂「試錯」的規則來不斷調試,而不能完全依賴於立法者的理性,因為立法者的預見性是有限的,所以它的理性是極其有限的,是常常會犯錯的。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美國近幾十年來,在資產證券方面通過了一系列法案,不斷放鬆監管,鼓勵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自由交易,以至於形成了嚴重的次貸危機。但是,德國很早就頒布了資產證券法,該法案還是嚴格按照市場的規律對金融產品的交易進行了干預,從而避免了危機的發生。這就說明完全否認立法者的理性而將立法完全交給市場,也是不妥當的。因為立法者雖然不能預見到未來的一切,但是立法本身是一門科學,立法者能夠按照科學的要求,准確把握社會經濟的規律、對未來的發展作出一定前瞻性的預見,並且能夠引導市場秩序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盲目地交給市場這個無形的手去控制。我國近幾年在科學立法方面,立法機關也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對立法立項的科學評估,即哪些立法議案應當獲得立項,必須經過科學分析。同時在立法過程中也要進行科學評估,確定客觀情況是否已經發生變化,該法在通過後是否會滯後。二是在執法檢查中對立法進行評估,發現現有法律在適用中的問題,為以後的立法提供建議。三是廣泛徵求專家學者的意見,甚至將一些法律事先委託專家學者擬定建議稿。四是加強立法的前期調研工作,在立法過程中通過前期調研能夠充分發現立法的需求。這些做法其實都是為了准確把握立法的客觀規律,然後將之反映到立法過程中去。
從整體上說,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之間是不矛盾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之間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沖突。例如,在破產立法中,勞動債權是否可以優先於抵押權,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如果要徵求民意,大多數民眾可能要求,勞動債權要優先於抵押權。而從科學立法的角度來看,抵押權優先於勞動債權,不僅符合法學原理,而且,有利於鼓勵交易,最終有利於社會的整體發展。所以,我認為,對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來說,兩者不可偏廢,前者強調立法要反映民意,但民意不一定都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又要通過科學立法來准確把握這些規律,努力提高立法的質量。
科學立法是確保立法質量的關鍵,當然,在科學立法過程中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我認為要注重科學立法,還應該注意如下幾個問題:一是立法既要保持其適度抽象,又要保持其可操作性。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差異很大,法律如果規定的過於具體化就有可能影響其在一些地區的實際效果。但是如果仍然奉行「宜粗不宜細」的做法,法律就會缺乏可操作性,不能發揮其實際的效果。二是在矛盾沖突中作出決斷。現在立法普遍會存在一種「擱置爭議」的做法,凡是爭議較大的問題,就採取了迴避的態度,認為對這些問題的規范時機尚不成熟,在立法中避而不談。我認為立法不能迴避社會矛盾,正像彭真同志所指出的,立法就是要在矛盾焦點上「打杠杠」。在一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立法機關要勇於和善於對社會生活中的利益沖突作出妥當的決斷。三是要解決好法律的前瞻性和穩定性的問題。立法既要注重時效,不能脫離現實,總結現實的經驗,同時,立法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我們強調,法律必須是經驗的反映,但是,法律是對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不能完全等同於實踐做法。在我國的轉型階段,立法沒有前瞻性,就容易導致法律的滯後性,這必然要求不斷進行法律的廢、改工作,從而有損法律的權威。四是立法既要注重本土性,又要注重國際性。立法應當總結人類社會的規律,吸收國外的先進立法經驗。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對有關經濟領域的法律規則,我們不可能游離於國際通行規則之外,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立法並努力爭取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同時,我們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先進規則應大膽借鑒。當然,對一些婚姻家庭等固有法領域的規則,仍需保持我們的優良傳統和生活習慣做法。五是應當注重對立法之後的實效評估。法律的出台並不意味著立法工作的結束,還要關注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實效。要充分關注有些法律沒有發揮實效的真正原因,有的法律出台後就很快被束之高閣,沒法有效發揮對社會生活的規范作用,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評估並找出問題所在。同時,這也為以後的立法積累經驗、總結教訓。
法治的重要內容是良法之治。立法工作應該是一項非常嚴肅的、科學理性的工作,同時又是一個廣泛吸納民意的民主過程。只有將民主立法與科學立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保證立法的質量、實現良法之治。

C. 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為什麼沒有規定民事責任章

已通過的民法總則,有民事責任章,為第八章。建議稿也是有這個的,內只是沒有具體的責容任類型,這將會在以後的民法典分則部分出現。
因為是總則,所以規定泛華,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具體規定應該在以後的民法典分則出現。

具體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八章
第八章民事責任
第一百七十六條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七十七條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

D.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 出台了嗎

還沒出台,還不具有法律效力

能舉報,沒用:)

出台了那些賣狗肉的就得領執照了,而狗肉的來源也要規定了,這回就不是隨便偷狗屠殺了

---------------------------------
第三節 反虐待寵物動物的措施

第二十三條(屠宰、運輸、遺棄犬、貓的禁止)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民族和風俗情況,可以決定禁止屠宰犬、貓以及禁止運輸、銷售犬、貓肉、器官、皮、毛等犬、貓製品的區域。

國家禁止遺棄犬、貓。國家逐步建立犬只的定點繁殖、定點銷售、身份識別和管理登記制度,逐步建立貓只的定點繁殖、定點銷售和身份識別制度,預防犬、貓受到虐待、遺棄或者被違法當作經濟動物利用。具體規定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
--------------------------------
第七十一條(對違反屠宰、宰殺、撲殺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對個人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具結悔過;對單位和組織處3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一)不具有規定資質的人違法屠宰、宰殺或者撲殺動物的;

.......

(五)其他違反動物人道屠宰、宰殺規定的行為。
----------------------
特喜歡這兩條,強烈要求其出台(還需我們群眾的強烈支持和效應)

E. 梁彗星是否有參與民法總則的編纂

作為專家,提供了專家意見及建議,但沒有參加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法學會黨組決定成立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2015年4月14日,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鳴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等出席會議。

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會議由張鳴起副會長主持。張鳴起首先代表中國法學會黨組宣布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立,並宣讀成員名單。張鳴起擔任小組組長、王利明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按姓氏筆畫排序)馬新彥、王偉國、王軼、尹田、劉士國、孫憲忠、李仕春、李永軍、李存捧、楊小平、楊立新、楊震、張所菲、陳小君、趙旭東、高祥、郭明瑞、崔建遠、溫世揚、譚啟平。王軼、杜林擔任小組秘書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處成員組成小組秘書處。

張鳴起傳達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2015年以來組織召開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座談會、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會議和民法總則座談會等三次民法典編纂會議的情況,就相關會議圍繞民法典編纂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框架結構、工作計劃和工作步驟等共識內容作了介紹。

王利明教授就提交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徵求意見稿)」的編寫過程做了介紹。該專家建議稿是在王利明教授2004年編纂出版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總則編)基礎上,廣泛吸收學界其他專家建議稿內容而形成的徵求意見稿。王利明教授希望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多組織小型系列學術研討會就該徵求意見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見,中國民法學研究會也會組織小型系列學術研討會廣泛徵求商法學界、知識產權法學界、社會法學界、民事訴訟法學界、法理學界、法制史學界等各領域專家意見,徵求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常務理事以及整個民法學界、民法實務界意見,以形成凝聚基本共識、代表學界主流意見的正式建議稿。

F. 為什麼草案叫民法總則不叫民法典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關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正所謂「綱舉」方能「目張」,因此其對於整部民法典的圓融通達至關重要。 具體內容: 三月吧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接下來幾天,代表委員將就民法總則草案(下稱草案)進行審議、討論,並於一5日人代會閉幕會上表決。 立規矩 徐 駿作(新華社發) 民法總則草案為何如此重要?有什麼亮點?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起草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王利明和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王軼,對草案進行了解讀。 時代性和民族性共融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關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正所謂「綱舉」方能「目張」,因此其對於整部民法典的圓融通達至關重要。 此次提交人代會審議的草案,其「最大特點是充分彰顯了人文關懷理念和二一世紀的時代精神。」王利明表示,二一世紀是互聯中國、高科技時代,更是一個走向權利的世紀,應該強化對人格尊嚴和自由的保護。「民法的終極價值是對人的關愛,最高目標是為人的人格尊嚴和全面發展服務。從草案確立的基本原則來看,不論是彰顯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則,還是體現人文關懷的保護個人權益原則,都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 民法總則和民法典必須如實反映當今中國人的生活狀況和他們對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法律調整的願望,因而又具有民族性。 王利明表示,草案提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踐行包括自由、平等、公正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自願原則保障個人對其私人生活、民事交往的自我支配、自我安排、自我決定,將充分調動個人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據王軼介紹,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法編、物權法編等各分編中,對家的重視會有更具體體現。 據王軼介紹,草案對於如何確認和保障個人信息權,公眾十分關心。「目前,草案中有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條文。不過更多專家認為,這很難從民法角度回應公眾對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關切,希望未來能在民法典分編中予以更多體現。」王軼說。 此外,草案還對「一老一少」問題進行了回應。「一老」指老人問題。草案首設了「成人監護制度」,明確配偶、父母、子女等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成年人的監護人,堪稱適應了老齡社會的現實需要。 「一少」指自然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限標准問題。專家們在討論時都支持將其從民法通則的一0周歲調整為陸周歲。 王利明表示,在保護公民權方面,草案有許多亮點。除了加強人格權保護外,在財產權方面,草案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護」表述,是對物權法的重大完善,彰顯了民事法律「私權平等」價值取向。此外,為應對知識經濟和中國絡時代發展需要,草案對知識產權客體進行了詳細列舉,擴大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同時還規定了對數據和中國絡虛擬財產保護。在互聯中國大數據背景下,該規定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 去年5月底,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已全面啟動。據王軼介紹,作為5家參與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專門成立了5個課題組,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就各分編分別提交專家建議稿。「在這個過程中,各課題組對一般性民事立法,行之有效的繼續保留;非改不可的作出了相應修改。」 今年二月,各課題組已完成各自的專家建議稿,其中既包括條文設計,又包括立法理由和參考立法例。目前,建議稿已提交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王軼表示,民法典後續編纂工作將會對業已頒行的一般性法律進行修改完善,同時會增設如「人格權法編」之類的新內容。 「如果一切順利,整個民法典編纂工作能在二0二0年全部順利完成。我們會群策群力,編纂一部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民法典,這是所有法律工作者的夢想。」

G. 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和民法通則的差別

你好,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專家建議稿只有專家向立法機關建議應如何制定民法總則的建議,並不是法律,所以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而民法通則是由我國立法機關制定,具有法律效力

H. 如何評價剛剛發布的民法典61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主要被區分為企業法人與非企業法人兩大類。 企業法內人是從事商品生產經容營活動,以獲取利潤、創造社會財富、擴大社會積累為目的法人,包括從事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的經濟組織。非企業法人是指依法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之外的其他社會活動的法人。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則認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熱點內容
法院刑事卷宗目錄 發布:2025-09-17 11:29:29 瀏覽:36
2014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9-17 11:23:07 瀏覽:237
溫州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17 10:58:09 瀏覽:660
法院問被告 發布:2025-09-17 10:53:00 瀏覽:294
民事訴訟法內容怎麼寫 發布:2025-09-17 10:52:07 瀏覽:216
經濟法基礎2018分數分布 發布:2025-09-17 10:24:20 瀏覽:837
刑事技術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7 10:20:02 瀏覽:508
律師學論文 發布:2025-09-17 10:19:58 瀏覽:699
新婚姻法規定多少歲可以結婚 發布:2025-09-17 10:07:51 瀏覽:811
護士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10:00:16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