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典中文版
㈠ 台灣民法典第188條為什麼規定了連帶責任
法人承擔其侵權責任的方式
法人對其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自不待言。但具體實施侵權行為的法人代表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如何承擔責任?對此,各國立法之規定有所不同。
(一)法人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
此為德國所采。德國雖采「法人擬制說」,但對法人之董事或其他代理人致人損害的行為,明文規定由法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德國民法典》第31條)。
(二)法人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然後法人得追究有過錯的行為人的個人責任。
此為瑞士民法所規定。《瑞士民法典》第55條第2項規定:「法人對其機關的法律行為及其他行為承擔責任。」第3項規定:「行為人有過錯時,行為人另負個人責任。」對前述規定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台灣學者的理解,認為依其規定,就損害後果,法人應與有過錯的行為人對受害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13];另一種理解是我國學者的理解,認為依其規定,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責任,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應對法人承擔責任,並將之稱為「兩罰制」[14](前述理解之差異源於海峽兩岸所翻譯之《瑞士民法典》中文版本對同一條文之不同表述:依台灣譯本,前述條文第3項為「行為人就其過錯,個人亦負責任」[15])。
(三)法人原則上應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但董事等人有過錯的,應與法人一起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此為日本所采。《日本民法典》第44條首先在其第1項規定法人對其理事或其他代理人因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然後在其第2項規定「因法人目的范圍外的行為,有損害於他人時,與表決該事項時表示贊成的社員、理事及實施該行為的理事或其他代理人,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於1974年修訂《日本公司法》時補充的兩個條文,也作了類似規定。其第266(3)條規定:「董事執行職務有惡意或重大過失時,該董事對第三人也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第266(1)條則就公司董事違法分配盈餘、向其他董事貸款、違反竟業禁止義務、違反董事與公司進行交易之限制以及其他違反法令或章程的行為,規定了董事對公司承擔連帶償還或連帶賠償責任。這些規定,顯示出加重董事責任的立法走向[16]。除日本外,其他一些國家如韓國,也大致採用此種模式[17]。
(四)法人應與代表人對加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此為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所采。台灣民法典第28條明文規定了此種連帶責任,甚至不考慮代表人有無過錯(此處的過錯當然不是指加害行為之過錯,而是指決定實施加害行為的過錯)。此外,台灣公司法第23條也規定:「公司負責任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對於何為公司負責人,該法第8條規定「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在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為董事。公司之經理人或清理人,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在執行業務范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就立法理由而言,台灣學者認為,如按法理,法人機關之行為為法人行為,故構成法人機關成員的個人不應對受害人承擔責任。但就保護交易安全立論,則又以規定法人與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為妥,其有利於促進法人機關之注意,藉以保護交易安全[18]。
至於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責任或與代表人等行為人連帶承擔責任之後,法人與行為人之間的內部關系,一般認為得適用民法有關委託合同的規定:因代表人處理法人事務時,對於法人負有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如因其過失而致法人以損失,法人對之享有追償權。同時,在實行連帶責任的情形,如果代表人因其無過失之行為而使法人應負無過失責任,因而代表人也與法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時,代表人在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後,反過來對法人享有追償權[19]。
我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採用的是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但對於法人是否得對有過錯的代表人享有追償權,未作直接規定。比較上述立法模式,其不同點主要在是否規定法人代表人與法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有下列因素可值考慮:第一,從理論上講,如果承認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即法人自身的行為,在執行職務的活動中,法定代表人不存在其自身的個人人格,則難以認定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的行為「一方面為法人之行為,他方面為自己之行為」[20]。故責令法定代表人對受害人負直接責任無法理上的說服力;第二,法人侵權行為通常發生在交易之外(否則應為合同責任),故規定連帶責任並不能有利於交易安全的保護;第三,代表人之賠償能力與法人之賠償能力通常不可同日而語,規定連帶責任,固然可為受害人增加選擇機會,但實際意義不大;第四,即令發生因法人機關之惡意或重大過失從事目的外違法行為造成他人嚴重損害,而法人之全部財產不足以賠償損失的情形,也可以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責令有過錯的股東(尤其是擔任代表人的股東)承擔個人賠償責任[21]。基於上述考慮,筆者認為,我國民法應規定法人對其代表人執行職務的致害行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全部責任。至於法人承擔責任後對有過錯的代表人的追償或者處罰,得根據法人章程或者公司法有關規定進行。
㈡ 求日本民法典日文版和德文版的
去新華書店預定.
㈢ 日文版日本民法典
日自己無罪!
㈣ 有哪些和民法相關類書籍值得推薦
非常推薦大家去讀一讀《民法總則的誕生:民法總則重要草稿及立法過程背景介專紹》,這是屬一部對我來說值得一看再看的書。在《民法總則》將要正式實施之際,首推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濤先生的這本《民法總則的誕生》。作為全國人大的立法工作人員,杜濤先生一直從事民法總則的立法起草及討論工作,應該是了解民法總則各個條文來龍去脈以及逐條逐字修訂最全面的立法工作者之一。相信本書將會給民法學者提供最為權威的立法文獻以及法律條文的起草、借鑒、修改及由來的重要參考資料,也為《民法總則》實施中將遇到的司法實踐問題找到相關的理論根據以及使用辦法。
㈤ 求日本民法典日本版
只有去日本買了
㈥ 哪裡可以買得到日文原版的日本民法典
直接到日本的網上書店去看看可否訂購,可以通過國內銀行匯款支付。
㈦ 日本婚姻法
「日本婚姻法」實際是日本民法典的第四篇的一部分
書店能夠買到
㈧ 關於日本婚姻法和外來移民法的相關資料,中文的
「日本婚姻法」實際是日本民法典的第四篇的一部分
書店能夠買到
http://www.dangdang.com/proct_detail/proct_detail.asp?proct_id=7438786
第755條夫婦,在婚姻申報前,關於那個財產做另外特別的契約中爬山虎時候,那個財產關系,源於決定為下面的款的地方。
第756條夫婦做了與法定財產制有差異的契約的時候,婚姻的申報之前不能如果不做那個登記,夫婦的繼承人及第三者對抗這個。
第757條刪
殿請y758條夫婦的財產關系,婚姻報告出身之後,不能變更這個。
如果在2夫婦的一方,管理其他的一方的財產中,管理失當a爬山虎事危險四個te那個財產的時候,其他的一方,能家庭裁判所請求親自做那個管理的事。
關於3共同所有財產,能與前項的請求一起請求那個分割。
第759條前條的規定又變更,或為契約的結果四個te,管理者做了共同所有財產的分割的時候,如果不做那個登記,不能與夫婦的繼承人及第三者對抗這個。
第760條夫婦,考慮那個資產,收入及其他一切的情況,分擔婚姻產生的費用。
第761條夫婦的一方有關日常的家務與第三者做了法律行為的時候,其他的一方,關於這個上四個te產生了的債務,聯合擔任那個責備。 但,如果對第三者擔任責備預告了沒有的意思,不是這個極限。
用第762條夫婦的一方從婚姻前開始有的財產及婚姻中自我的名得到了的財產,作為那個特有財產。
不屬於2夫婦的哪個智惠的財產,推定屬於那個共同所有的東西。
第763條夫婦,在那個協議,能做離婚。
第764條第738條,第739條及第747條規定,協議上的離婚適用這個。
第765條離婚的申報,那個離婚不能如果不是承認了第739條第2項及不違反第819條第1項規定及其他的法令的事之後,受理這個。
2離婚的申報違反前項的規定被受理了的時候,第這個方面,也沒有離婚,能妨礙那個效力的事。
第766條父母做協議上的離婚的時候,關於應該做孩子的監督保護人及其他監督保護必要的事項,在那個協議決定這個。協議不就緒的時候,或不能做協議的時候,家庭裁判所,制定這個。
能命令變更,其他應該做認可有因為2個孩子的利益必要的時候,家庭裁判所,孩子的監督保護人關於監督保護相當的處分。
以監督保護的范圍外,沒有父母的權利義務上產生變更的事3前2項的規定。
改了到第767條婚姻yo引線先生的丈夫又妻子,復原為協議上的離婚為四個te婚姻前的先生。
復原了為2前項的規定為四個te婚姻前的先生的丈夫又妻子,能稱對從離婚的日開始在3個月以內根據戶口法決定的地方申報的事四個te,離婚時候稱的先生。
能請求做了第768條協議上的離婚的人的一方,對對方財產的分給。
關於由於2前項的規定的財產的分給,當事者間協議不齊備的時候,或不能做協議的時候,當事者,能對家庭裁判所請求協議替換的處分。但,從離婚的時候開始流逝了2年的時候,不是這個極限。
在3前項的場合時,家庭裁判所,考慮當事者雙方在那個合作里(上)四個te得了的財產的額及其他一切的情況,是不是應該使之做分給決定分給的額及方法為排列。
改了到第769條婚姻yo引線先生的丈夫又妻子,承襲了第897條第1項權利之後,做了協議上的離婚的時候,必須在當事者及其他的關系人的協議,制定應該承襲那個權利人。
2前項的協議不就緒的時候,或不能做協議的時候,應該承襲前項的權利人,家庭裁判所制定這個。
第770條夫婦的一方,在左面的場合時限定,能提起離婚的訴。
對1.配偶不貞的行為a爬山虎時候。
被2.配偶以惡意遺棄了的時候。
不3.配偶的生死3年以上智惠的時候。
4.配偶患度數強的精神病,沒有恢復的預料的時候。
有難以繼續5.其他婚姻的重大的理由的時候。
2法院,能拋棄認可相當考慮有前項第1號乃至第4號的理由的時候,也一切的情況婚姻的繼續的時候,離婚的請求。
第771條第766條乃至第769條的規定,審判上的離婚適用這個。
http://www.cclbbs.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0&id=1032
日本沒有制定專門的移民法。日本有關外國人入出境方法的法律有《外國人登陸法》 、《出入國管理暨難民認定法》等。其主要內容包括:外國人入境查驗、登陸手續、居留活動 、出境和驅逐出境、日本人的出國和歸國等。
日本新移民法有關外國人入境和從事相應活動的規定
日本國是通過外國人的居住身份決定是否同意其入境和在日工作的。
居住身份(Status of Residence)是指外國國民在日本合法居住和從事相應活動的身份,也稱"在留資格"。以前的移民法共規定18種居住身份。隨著日本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國際化,新移民法令規定了28種居住身份(在留資格),其中:
1、工程師(Engineer)
根據與日本的公共或私人機構簽訂的合同,從事技術、知識、自然科學、工程等領域服務活動的工程師。居留期為1年或6個月。
根據日本司法部的規定,申請以"工程師"身份入境的外國人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申請人必須大學畢業或結業,或者曾在類似的教育機構主修過將要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課程,或者申請人至少具有10年經驗(包括在大學、高中、高級職業黨校學習有關技能和知識的)。
(2)申請人不應接受低於做同樣工作的日本人接受的工資。
2、熟練工人(Skilled Labor)
根據同日本公共或私人機構簽訂的合同,在工業或特殊領域提供工藝技巧或技能服務的工人。居留期為1年或6個月。
3、研修生(Trainee)
在日本的公、私機構學習以取得技術、技能或知識的人員(上述"留學生"和"高中生"除外)。居留期為1年、6個月或3個月。
http://www.ok901.com/Immigration/abroad/200605/3935.html
㈨ 關於物權法第107條
《物權法》第107條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佔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後,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遺失物若是貨幣或者無記名有價證券,遺失人無權向善意取得人請求返還原物,只能向出讓人請求返還同種類物或者請求其它賠償。
(9)日本民法典中文版擴展閱讀:
遺失物的善意取得是善意取得的特殊問題,善意取得立法對此都要規定。如《瑞士民法典》第934條規定:因動產被竊、丟失或困其它違反本意而喪失佔有的,得在喪失的五年內請求返還。
但前款的動產被拍賣或經市場或經專營商人轉賣的,對第一位及其後的善意取得人,非經賠償已支付的價格.不得請求返還。前款以外的返還給付,亦適用有關善意佔有人請求權的規定。第935條規定:貨幣及不記名證券,即使系未經所有人同意而喪失佔有的,所有人亦不得向善意取得人請求返還。
《日本民法典》第193條規定:盜贓、遺失物的特則:於前條情形,佔有物系盜贓或遺失物時,受害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起二二年間,可以向佔有人請求回復其物。第194條規定:盜贓及遺失物,如系佔有人由拍賣處、公共市場或出賣同種類物的商人處善意買受者時,受害人或遺失人除非向佔有人清償其支付的代價,不得回復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