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保護企業

民法典保護企業

發布時間: 2021-02-13 14:46:23

民法典《公司法》第三十四條有沒有修改

有修改
第三十四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釋義】 本條是關於股東查閱、復制公司有關資料權利的規定。

股東是公司財產的最終所有人,依法享有股東權利,有權了解公司財產的使用情況及有關的經營事項。因此,對反映公司財產使用情況和經營決策的有關資料,有權進行查閱、復制。公司會計賬簿,包括有關的會計憑證,反映了公司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財產的使用情況及公司的收支情況,股東有權查閱,但由於有限責任公司的封閉性、其他股東的利益相關和公司商業秘密等原因,股東必須依法查閱,本法也規定了公司拒絕查閱的權利。

本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的公司資料有: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其中,公司章程是公司股東之間的協議,也是公司的活動依據,同時也是公司在公司登記機關的必備事項;股東會會議記錄是關於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的記錄,是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依據。股東要行使經營決定權,了解公司的經營方針、發展計劃和重要人事任免等情況,可以查閱和復制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和監事會會議決議是有關公司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執行和監督的重要書面文件,股東要全面了解公司情況,也可以查閱和復制董事會會議決議和監事會會議決議;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是綜合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按照會計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於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依法製作財務會計報告。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及會計報表附註等有關文件組成,具體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查閱財務會計報告,是股東了解公司財產使用情況,監督管理公司經營活動的必要前提。股東可以查閱和復制財務會計報告。

本條第二款是此次修改公司法新增的條款。對股東查閱會計帳簿權利的規定,一方面要考慮對股東權利的保護,同時也要考慮對其他股東和公司利益的保護。首先,股東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公司賬簿多而且專、細。所以要求查閱的股東應慎重其事,正式書面請求,說明目的。股東只能查閱與其查閱目的相關的公司賬簿,包括公司的會計憑證。股東在查閱會計賬簿時,應可以做簡單摘抄,但不得復制。公司在接到股東書面請求後,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本法沒有規定具體的情況,從國外的法律規定看,一般是指可能將有關公司情況泄露給競爭對手或公司股東有不正當目的損害公司合法利益時,公司可以拒絕查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後,還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15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股東在收到該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書面答復後,可以行使司法救濟權,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人民法院作出裁判,也要根據股東要求查閱的目的是否正當、合理,是否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等判斷標准,確定是否允許股東查閱公司會計賬簿。

⑵ 民法典中是如何明確個人信息保護規則

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初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其中,人格權獨立成編,並對此前受到各方關注的個人信息做出了規定。有專家指出,這是首次從民事基本法層面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行為規范。

此次人格權編草案則對個人信息的規定進行了進一步細化,例如明確了個人信息的定義;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的原則;保證個人信息的存儲安全等。

「草案中的條文雖然不是很多,但是細化了《民法總則》中的有關規定,確立了保護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基本原則,也使得個人信息在民法層面的保護得到加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說,人格權中增加個人信息保護的條款,在各國立法實踐中具有開創性意義。

隱私護衛隊注意到,此次草案中對「個人信息」延續了《網路安全法》中的定義,即個人信息指的是能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而在國家標准《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中,個人信息既包括自然人身份信息,又包括能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的信息。對此,張新寶說,法律草案的一審稿往往只是框架。一審稿發布後,全國人代會廣泛聽取專家和社會意見,對草案進行調整和打磨。個人信息作何具體定義,將來是否會有變化,還要看接下來的調整過程。

此外,針對此前頗受關注的個人信息刪除難、注銷難等情況。草案中還明確了自然人可以請求信息持有人及時刪除個人信息的情況,即在存在非法收集、使用信息的行為;持有侵害自然人合法權益的信息;持有的信息儲存期限依法已經屆滿;根據特定目的,持有已經沒有必要等。

若自然人明確拒絕 收集使用其自行公開的個人信息仍須承擔民事責任

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快速發展,利用爬蟲等技術收集網路上公開個人信息進行再利用的個案引起不少爭議。

此次的草案中規定,以下幾種情況下,收集、使用公開個人信息不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在自然人同意范圍內;進行學術研究、課堂教學或統計等行為;為維護公序良俗的必要行為等。

其中,草案指出使用自然人自行公開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信息亦不承擔民事責任,但使用該信息侵害該自然人重大利益或自然人明確拒絕他人使用的除外。

這意味著,如果自然人本人明確拒絕,即使是已經自行公開的個人信息,他人收集或使用也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這無疑對違背自然人意願收集、使用公開個人信息的行為提供了直接的維權途徑,而對現今依靠二次利用公開信息開展業務的企業提出了新的課題。

曾經代理徐玉玉案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袁椿暉在接受南都采訪時亦表示,此次在民法層面確定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在未來保護自然人的權益、提起訴訟奠定了一個基礎。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⑶ 民法典對企事業單位員工有何保護

民法典屬於調整上層建築以適應經濟基礎,對企事業單位的員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⑷ 民法典企業拆廠裡面設備有賠款嗎

民法點企業拆廠裡面設備有賠款嗎?民法點企業拆廠裡面設備是有賠償款的。

⑸ 強制女職工退休受民法典保護嗎

如果女職工沒有犯什麼錯誤,也沒有身體健康上的問題,強制女職工退休是違反了勞動法的。女職工有權向勞動部門進行投訴。

⑹ 退休人員養老金受民法典保護嗎

那是個人權益,肯定是受保護的

⑺ 2021民法典新規,該如何正確的解讀

2021年民法典新規新鮮出爐,應該這樣解讀民法典,它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蘊含了之前運行婚姻法合同法,集萬物於一身的法典。

一:民法典涵蓋的內容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解讀,我是從幾方面解讀的,首先它全文總共1260條,涵蓋了總則編,婚姻家庭編,物權編,合同編,繼承編,人格權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禁止性騷擾,明確性騷擾的認定標准,人格權首次獨立成編,設置離婚三十日冷靜期這些也是民法典的亮點所在,最後它涵蓋內容之廣,堪稱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使我國民事立法形成完整體系,此次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1.1起施行。

熱點內容
2017中級年經濟法考試大綱 發布:2025-09-17 09:19:49 瀏覽:625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