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

發布時間: 2021-02-13 15:06:22

『壹』 昨天收到簡訊說我在海淀人民法院申請的己立案,1小時後又說海淀人民法院己收案是什麼意思

不要搭理,都是騙子的騙局,騙子在釣魚。。。誰好奇誰就可能上鉤被騙。

『貳』 北京海淀如何向法院起訴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2)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擴展閱讀

起訴,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

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不動產案件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經過復議的案件,如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刑事自訴案件,由犯罪地所在的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對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延付或者拒付租金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對於經過復議程序的,應當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提出。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行政訴訟,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交納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收費的具體標准可查詢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

『叄』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告知書都發了一個多月了,到現在還沒消息呢

立案後,法院內部要根據案情進行分案,分案後還要給被告答辯時間,中間還有各種送達時間,1個多月不算久,打官司就是要耗得起。供參考

『肆』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電話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專機:一 0 I 0一 8686一 2255 王部長接待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專專機:一屬 0 I 0一 8686一 2255 活動查詢

近來的綜藝節目很是熱播,

但你在笑完的背後,有沒有想過,你跟你的孩子是什麼關系?
我在看了幾欺節目後,我想到的是我們應該不讓孩子問
」,你是否有積極關注過你的孩子?
其實不論你工作有多忙,你每天只須抽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關注孩子就夠了,
讓他(她)知道你一直在關心著他們,我總結了幾點,很容易做到的:
如果你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那麼請每天放一條便簽於孩子的床頭,
內容可以隨便寫,讓他(她)知道你在關注他們,
偶爾在你上班休息時間里,錯開孩子的上課時間給他們打個電話
,隨便聊天,就跟你閑得沒事干時找朋友聊天一樣;

『伍』 請問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庭的電話是多少啊

海淀法院立案需要到立案庭進行立案審查,海淀立案的人很多,早點去排隊,通過初步審查版後,會給你一個號權,再等待立案窗口叫號,通過正式審查後,開票、交費、換票後才算正式立案。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江超律師為你解答,如果還有不明白或者需要法律咨詢可以撥打回答者後面的電話。

『陸』 如何到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你可以拿著內你的仲裁裁決書、相應容的證據材料、起訴書、身份材料等直接去海淀區法院的立案庭要求立案就可以。

立案時一般需要預交訴訟費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柒』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立案庭地址

海淀法院在黃庄下車向西到海淀醫院,然後向北拐就是.立案大廳就是一樓

『捌』 北京市各地區的法院都有立案點分布么

每個法院都有,東西城石景山都在本院(含南北院)立案,朝海豐本院及派出法庭均可立案。遠郊區縣亦是。中高院都是在本院。可找任意家法院,到大廳索取明細單

『玖』 海淀區人民法院現在立案後大概多久開庭。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你可以拿著你的仲裁裁決書、回相應的證據材料、起訴答書、身份材料等直接去海淀區法院的立案庭要求立案就可以。
立案時一般需要預交訴訟費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拾』 北京市海淀區行政訴訟的步驟,需要怎麼做

行政訴訟流程

1、起訴

(1)起訴的條件。①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②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即起訴需明確指出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即起訴必須有明確具體的請求以及提出這些請求的事實根據,包括案件事實和證據;④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⑤法律、法規規定應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案件,必須先經過復議程序;⑥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主要有以下幾種:

不必經過復議的案件,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具體法律、法規如沒有規定起訴期限,應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具體法律法規如規定了起訴期限,應在該期限內起訴;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經過行政復議再起訴的案件,具體法律、法規如沒有規定對復議不服的起訴期限,原告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具體法律、法規規定了對復議決定不服的起訴期限,依照具體法律、法規規定起訴。

對於上述法定期限,如果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況而耽誤,在障礙消除後10日內,可申請延長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起訴的方式。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起訴應以書面形式進行,即應書寫起訴狀,才能引起行政訴訟程序的開始。起訴狀的主要內容有:①當事人的情況。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住址。原告是法人或組織的,要寫明名稱、住址、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情況。與原告相對應,還要寫明被告行政機關的全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情況;②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③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與住址。此外,起訴狀還要寫明接受起訴狀的人民法院名稱和起訴的具體日期,並由原告簽名蓋章。

起訴狀所載事實若有欠缺,人民法院可要求起訴人限期補正。

2、受理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起訴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而決定立案審理的訴訟行為。起訴是受理的前提,但受理並非起訴的必然結果。是否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據國家審判權對起訴行為進行審查的單方面行為的結果。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後,應予以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①起訴是否符合法定條件;②起訴是否符合法定起訴程序,即審查行政復議是否必經程序;③是否重復起訴;④起訴手續是否完備,起訴狀內容是否明確。

經過審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處理:(1)決定受理。對符合受理條件的,人民法院應在接到起訴狀之日起七日內立案,並及時通知當事人。(2)認為所接受的案件有欠缺或基本證據不足的,要求當事人補正。補正後符合受理條件的,從當事人補正後交人民法院之日起七日內立案,當事人無法補正或逾期不補正,因而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在七日內裁定,通知原告不予受理。(3)人民法院認為起訴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在接到起訴狀之日起七日內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在七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後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二、行政訴訟第一審程序

行政案件的第一審程序是指一審法院對行政案件進行審理應適用的程序,包括審理前的准備、開庭審理、合議庭評議和判決等階段。

審理前的准備工作主要有:①人民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②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③應公開審理的案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時間、地點。

法庭審理開始階段的工作有: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報告審判長;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並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審理過程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陳述行政爭議;舉證、質證;辯論;當事人最後陳述等。

合議庭評議是在上述審理基礎上,合議庭人員進行評議,對如何判決提出各自的觀點,達成一致意見後,報院長審批。合議庭評議應不公開進行,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有不同意見應允許保留並記入筆錄。

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經過上述審理及合議庭評議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進行裁判的行為。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應一律公開進行。宣判時,應告知當事人享有的上訴權利以及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

在第一審程序中應注意:①審判應組織合議庭,可由審判員或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其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②應開庭審理的不能書面審理;③審結期限為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如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三、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指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就第一審案件所作的判決、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以前,基於當事人的上訴,依據事實和法律,對案件進行審理的程序,其特點主要是:第二審程序由當事人上訴而引起,該程序由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適用,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

在第二審程序中應注意:①第二審程序是獨立的審判程序,但並非每一個行政訴訟案件都必須經過這一程序;②第二審程序既可適用開庭審理,也可適用書面審理。適用書面審理的條件是該上訴案件事實清楚。③審結期限,人民法院應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四、審判監督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再次審理的程序。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①必須具有法定理由,即發現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②必須由享有審判監督權的組織或專職人員提出,即上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本級人民法院院長。

提起再審的程序有三種情況:①原審人民法院院長提起的,必須報經審判委員會決定;②上級人民法院提起的,可以自己審理,也可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③人民檢察院抗訴的,人民法院必須進行再審。

再審案件適用的程序根據案件原來的審級不同而不同:已經生效的裁判,原來是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再審時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裁判當事人不服可以上訴;原來是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的,再審時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也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二審法院作出的裁判為終審裁判,不得上訴。

熱點內容
2017中級年經濟法考試大綱 發布:2025-09-17 09:19:49 瀏覽:625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