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人民法院院長
① 泰興市法院正式編制人員名單
這個是不是需要內部人員才可以拿到,要不去公示牆看了。
② 法院院長的職責是什麼
人民法院以自及基層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是:(1)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2)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3)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4)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5)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6)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③ 法院裡面:局長大,還是院長大
法院系統裡面是沒有局長的,最高負責人為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長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選舉決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也可以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罷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能選舉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罷免各級人民法院院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四十條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由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員等人員組成。
第四十一條人民法院院長負責本院全面工作,監督本院審判工作,管理本院行政事務。人民法院副院長協助院長工作。
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庭長、副庭長,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3)泰興人民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法院內的權力機構:
1、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設立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
2、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除審理案件之外,還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並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3、人民法院對法律事務程序性的決定,如是否立案,稱為裁定;實質性的案件審理決定,稱為判決。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由該案的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合議。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4、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5、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地方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在地方兩次人民代表大會之間,如果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人民法院院長需要撤換,須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報經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6、 設助理審判員,由本級人民法院任免。人民法院還設有書記員、執行員、法醫、司法警察等。各級法院要接受同級地方黨委的政法委員會的領導。
④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制度如何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專人民屬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即省、市、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但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准。
⑤ 法院院長缺額時,如何任命新院長的相關職務
選舉前,按照有關法律程序如何任命新院長?有人認為,由主任會議提出任命議案,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決定代理院長,並同時任命其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有人則認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的任命,不應由主任會議提名,再說作為代理院長根據法律規定應行使院長職權可以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屬於審判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在當選法院院長後更無需再自己提名自己為審判委員會委員?【觀點】代理法院院長或法院院長需要被任命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否則盡管主持審判委員會,但在審判委員會上行使表決權沒有法律依據。 【剖析】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九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在本級人代會閉會期間,在人民法院院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法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因而代理法院院長必須是法院副院長。如果推薦人選不是法院副院長,人大常委會就要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再決定其代理法院院長。 如何任命法院副院長?法官法第十一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款規定,縣人大常委會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現在院長因病逝世,提名的法定主體沒了,誰還可以提名?法律依據何在? 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屬於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筆者認為,「任命法院副院長」符合議案的要求,因而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以議案的形式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事任命案,由人大常委會做出決議或決定。當然一般情況下,如果法律明確規定的提名主體存在,人大常委會就不採用主任會議提議案這種辦法了,這符合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立法理念,也符合我國的實際。 實際上各級法院的法官都只有七種職務,也即法院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這七種職務組成的層次,前四種職務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顯然是從高向低排列,後三種職務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也是從高向低排列的。上述七種法律職務的排列方式是兩組從高向低排列方式連結在一起形成的。一組的稱呼帶「長」、一組的稱呼帶「員」。這個職務層次中只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特殊,如果去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上述六種職務的排列也是從高到低的。除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外,筆者認為有了較高的職務,再要有較低的職務就沒有必要和實際意義了。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在我國審判委員會比較特殊,因而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也很特殊。法律並沒有規定法院院長、副院長是當然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也就是說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不一定是審判委員會委員。如果要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就必須人大常委會任命。當然代理院長或院長可以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也可以根據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以議案的形式提出。 盡管法院組織法第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但如果法院院長或代理院長不是審判委員會委員,筆者認為其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並不意味著在審判委員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這可從美國的憲法規定得到啟示。美國憲法規定:「合眾國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但除非參議員投票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無表決權」。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參議院議長沒有表決權,但參議院議員有表決權。只有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時參議院議長才有表決權。
⑥ 市人民法院院長是怎樣任命的和免去的
按照中國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 第三章 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 版第三十權三條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二十三歲的公民,可以被選舉為人民法院院長,或者被任命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但是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必須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第三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第三十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由它選出的人民法院院長。
⑦ 最高人民法院的歷任院長分別是誰
1、沈鈞儒(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浙江嘉興人,字秉甫,號衡山。清末進士。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五四運動期間,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國會議員、廣東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
2、董必武(1954年9月—1959年4月)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任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3、謝覺哉(1959年4月—1965年1月)
謝覺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煥南,別號覺哉,亦作覺齋。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學家和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法學界的先導、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4、楊秀峰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楊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於直隸省(河北)遷安縣楊團堡村的一個書香門第。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教育家、法學家,我國公安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全國解放後,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長,教育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5、江華 (1975年1月—1975年3月)
江華(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聰,曾用名「黃琳、黃春」,瑤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1975年1月-1978年3期間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6、江華 (1975年3月—1983年6月)
江華(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聰,曾用名「黃琳、黃春」,瑤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1975年1月-1978年3期間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7、鄭天翔(1983年6月—1988年4月)
鄭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鄭庭祥,內蒙古自治區(原綏遠省)涼城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8、任建新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肄業,律師。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9、任建新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肄業,律師。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0、肖揚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男,漢族1938年8月生,廣東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學歷。2008年12月被推選為中國法官協會名譽會長。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11、肖揚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男,漢族1938年8月生,廣東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學歷。2008年12月被推選為中國法官協會名譽會長。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12、王勝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王勝俊,男,漢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合肥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曾任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3、周強 (2013年3月—2018年3月)
周強,男,漢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黃梅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首席大法官。
14、周強 (2018年3月—今)
周強,男,漢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黃梅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首席大法官。
⑧ 法院院長與檢察長誰權力大
同一級別的法院院長和檢察長沒有誰的權利大小之分,因為他們負責的范圍不同,權力也不同。
法院和檢察院屬於司法獨立的司法機關,獨立向所設立地方的人大報告工作並接受監督。
法院院長是法院的最高領導,而檢察長是檢察院的最高領導。
(8)泰興人民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檢察院是全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人民檢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這種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檢察機關上下級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及其集中統一的特點,這與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有顯著不同。為了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檢察機關必須一體化,必須具有很強的集中統一性。
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國家檢察權來完成自己的任務。
它對於危害國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檢察權;對於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或者不起訴;對於刑事案件提起公訴、支持公訴;對於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和監獄、看守所、勞動改造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各級人民檢察院都是與各級人民法院相對應而設置的,以便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辦案。同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國家審判權一樣,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而對於任何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檢察院網路法院網路
⑨ 各級法院組成的任免有誰提請誰決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版庭長、副庭長和審權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
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的任免辦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