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76年刑法

76年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2-13 23:21:36

❶ 75歲以上老人刑事犯罪會坐牢嗎

75歲以上老人刑事犯罪視情況會坐牢。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76年刑法擴展閱讀:

一般認為刑法有以下三種功能:

1、規范(規制)功能秩序維持功能

指刑法通過將一定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並規定相應的刑罰,表明國家對這種行為否定的價值判斷,要求人們不要實施這種行為,並對實施這種行為者給予刑事處罰。而一般公民懾於刑罰的威力,也會按刑法的規定規制自己的行為,不去觸犯刑法,社會秩序也得到了維護。

2、法益保護功能

指國家通過將侵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正當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通過要求人們不要犯罪和對發生的犯罪行為予以刑罰懲罰來遏制犯罪,以來保護國家、社會、公民的正當合法利益不受或不再受犯罪的侵害。

3、人權保障功能

刑法的規定限制了國家司法機關在刑事司法中的行為——要依法辦事,不得濫捕濫判,從而保障合法公民的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的侵害,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侵害。西方有些學者稱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憲章」,是「犯罪人的大憲章」。罪刑法定是實現刑法保障功能的最主要制度。

❷ 法律從輕原則與從新兼從輕原則與從舊兼從輕原則有什麼區別,請舉例說明。

其區別主要是溯及力上。

一、從輕原則

這是關於法律溯及力的原則之一,其出發點事對人權的進一步保護,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指在新舊法律更替後, 審理在新法律生效前發生的、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行為時,應當比較新舊法律對於該項行為的處罰規定,並擇輕而從。

例:1911年武昌XXX標志著辛亥革命的開端。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在雲南XXX,自立為周王。從舊的話這兩個都是反叛,但是按照今人理解,1911年的可以叫起義,這就是從輕了。

二、從新兼從輕原則

指對新刑事法律生效的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犯罪行為,原則上適用判決時的新律,但舊律處罰較輕時則適用舊律。從新兼從輕原則認為新法具有普遍追溯力,但舊法規定較輕時為例外。

三、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一個刑法適用原則,指除了對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懲罰或有利於行為人的規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范圍是當法律有更新或變動的時候,而並非是所有的刑罰都從舊兼從輕。

舉例說明:某項行為以前是犯罪,現在不是犯罪了(比如投機倒把、流氓罪等等),如果你的行為是在「還是犯罪」的年代發生的,但在判決時法律已經更改,這時候「從舊兼從輕」就要體現從輕,而按照輕的判決,基本就是無罪了。

道理就是既然觀念已經更新,這類行為根本不是犯罪,不具備社會危害性,再對行為人處了刑罰沒有意義。

如果不考慮這一項,那麼按照76年之前的案例來說大部分人都可以進里判上幾年了。就算按76年刑法,約炮的全抓了也不冤。

(2)76年刑法擴展閱讀

原則簡介

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用最簡單的話理解就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准則。

刑法的該規定主要是針對我國1979年舊刑法和1997年現行刑法之間的矛盾問題,且主要是針對新刑法溯及力的問題。即新刑法對公布之前的行為是否認為是犯罪問題,以及如何適用等問題。

「從舊兼從輕」原則具體舉例說明:

首先,當遇到一個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頒布以前,此時要考慮的是先適用舊刑法,即行為時的法律規定(從舊)。

其次考慮,如果是適用新的刑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則應該對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其次,如果是適用舊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舊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法規定的刑罰更輕時則對被告人適用舊法。

最後,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適用舊法還是新法,既所謂的「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我國處理各種法律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刑法適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都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現時期主要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在特殊情況下採用溯及既往的原則。

❸ 外國最殘忍的刑法

最討厭的就是你們這種復制一大堆的人~~人家問的是外國最殘忍的刑法~~~~`~我覺得是鐵處女~
致命的擁抱:鐵處女(Iron Maiden)

翻開拷問史,在眾多關於拷問器具的記載當中,以人體形狀為模型製作的器具最多。這種器具往往都有左右對開的兩扇門,門裡面裝置有尖銳的釘子,一關上門,裡面的人就會體會到鐵釘刺穿身體的疼痛。在這類刑具中最為有名、而且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國的「紐倫堡鐵處女」。

讓人意外的是,這種怪異的處刑工具竟然擁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最早的記載是一名公元前二零五年至一九四年,統治斯巴達的暴君那比斯(Nabis)。他經常會說:「如果我無法說服你,或許我美麗的愛琵加(Apega)可以。」然後,這個倒霉的傢伙就會被領到一個以暴君美麗妻子為外型的雕像面前,雕像的雙臂上有尖利的刀刃,受刑者就會在這致命的擁抱中被殺死。

接著,西班牙人為了拷問那些不願意改信天主教的異教徒,也研發出了類似的工具來。這具雕像通常是由僧侶所雕刻,外面會披上薄紗,手中則拿著象徵信仰的旗幟,外型則是代表著聖母瑪麗亞。由於大多數的拷問室都在地窖中,受刑的異教徒必須走過一段長長的陰森、黑暗、潮濕的走廊之後,才會看到這個恐怖的刑具。行刑者會大聲的念誦一段句子,其意為即使你是異教徒,聖母依舊願意擁抱你。然後,裝有尖刺的雙臂同樣會收攏,讓受刑人的上身被刺穿。在這樣的狀況下,行刑人會繼續審問犯人,要求他認罪,否則就會繼續收攏雕像的手臂。

起初這種刑具只用來懲罰叛教或是污辱聖人的犯人,但稍後它也被用來當作處罰叛國和圖謀不軌的刑罰。在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紐倫堡的鐵處女了!至今大部分的鐵處女外型都是仿造這台原型機所創造的,唯一可惜的是在同盟國一九四四年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德國時將它毀掉了,因此目前並沒有保留下來。德國人的手藝果然是最精巧,整個刑具可說是當時工藝的結晶!

由於史書中對該種裝置的使用情況記載得不是很多,所以很難判斷這種刑具的存在是傳說還是事實。因為關於拷問的史料文獻都是以19世紀的研究為基礎,而當時的研究受浪漫主義思想和民間傳聞的影響較深。而有關「鐵處女」使用的記載很少,從1515年8月15日第一次使用該裝置起,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當天,法官把受刑者關入「鐵處女」中,門只是「稍稍」地關了一下:「釘子尖銳的前端慢慢刺入了那男子的身體,先是手腕,然後是腳等其它幾個地方,接著是小腹、胸、膀胱和局部肌肉,接下來是眼睛、肩膀和臀部。看上去雖然很疼,但還不至於立刻要了犯人的命。這期間那男子不停地發出凄慘的叫聲,顯然他非常痛苦,就這樣連續哀號了兩天他才死去。」根據這篇文章的記載,恐怕當時的「鐵處女」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而且鐵釘還是可以活動的,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

18世紀後,紐倫堡逐漸取消了審訊時實行拷問制度的習慣,在1784年出版的旅遊指南中,明確記載有「『鐵處女』這一可憎的、令人戰栗的拷問器具,成為了弗雷德利克_巴爾巴羅薩時代的古董」的字樣。雖然該書把時代弄錯了將近400年(弗雷德利克_巴爾巴羅薩時代比中世紀還要久遠),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的「鐵處女」已經成為博物館中的收藏品了。

鐵處女的外表像個人型棺材,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可活動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該刑具有四個基本特徵,這四個基本特徵也充分顯示了其非人道的特點。
一,若從小孔向裡面釘入長釘會把受刑者的身體打通。為了增加受刑者的痛苦,還特地避開了受刑者的致命要害。由於該刑具是垂直放立的,因而受刑者在桶棺內完全是被鐵釘懸掛起來的。
二,桶棺內的空間極其狹窄,這會不斷地帶給受刑者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三,這種刑具雖然四面也有對開的門,但即使把所有的門都打開,受刑者也跑不掉。
四,該刑具的桶壁做得很厚,不開門的話在外面是聽不到受刑者的呻吟聲和慘叫聲的。而且假如中途把門打開,再關上時,鐵針還會刺入受刑者身上同樣的傷口之中,因此根本不要奢望能夠減輕臨死前的痛苦。

如果只有這樣,德國其實也不配被稱作世界工藝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在經過剛剛的一番折騰之後,很顯然鐵處女內部已經一片狼藉,要把屍體處理掉就成了很惡心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德國人在鐵處女底下安置了一整條垂直的地道,行刑者只需啟動機關,打開暗門,屍體就會直直落下。在地道的盡頭則是一連串轉動的刀刃,結合上屍體從高處落下的沖擊和銳利的刀刃,這倒霉傢伙的屍體就會被切成碎片,正好落入紐倫堡中的培革尼茲河,最後流入萊茵河中。行刑者最後只需要把血水沖入隧道中就可以保持乾爽清潔。
取自http://ke..com/view/874666.html?wtp=tt

❹ 刑法的76條什麼意思

在緩刑期間,如果罪犯表現好,那麼就不執行了
例如,死緩要是表現好就不執行死刑了,就改成無期徒刑了

❺ 刑法第七十六,第七十七條規定

截止年2月17日,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5)76年刑法擴展閱讀:

貫徹刑事法治原則和加強刑法保障功能。修訂的刑法總則第一章在顯著位置上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並廢止了1979年刑法中的類推制度,這是我國刑法修訂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閃光點。

刑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有助於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這無論對刑事立法還是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在刑法領域的集中體現。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罪名有多少條分別是哪些罪

一.2009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修訂並公布施行了一批新的罪名。現在我國刑亊犯罪的罪名已經增加到445種。最新的罪名從11月3日開始執行
二.增加,修訂情況如下:
第134條第2款 (《刑法修正案(六)》第1條第2款) 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
第135條之一 (《刑法修正案(六)》第3條) 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139條之一 (《刑法修正案(六)》第4條)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第161條 (《刑法修正案(六)》第5條) 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取消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罪名)
第162條之二 (《刑法修正案(六)》第6條) 虛假破產罪
第163條 (《刑法修正案(六)》第7條)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取消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罪名)
第164條(《刑法修正案(六)》第8條)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取消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罪名)
第169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六)》第9條) 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第175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六)》第10條) 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
第177條之一第1款(《刑法修正案(五)》第1條第1款)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第177條之一第2款(《刑法修正案(五)》第1條第2款)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第182條(《刑法修正案(六)》第11條) 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取消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罪名)
第185條之一第1款(《刑法修正案(六)》第12條第1款) 背信運用受託財產罪
第185條之一第2款(《刑法修正案(六)》第12條第2款) 違法運用資金罪
第186條(《刑法修正案(六)》第13條) 違法發放貸款罪(取消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罪名)
第187條(《刑法修正案(六)》第14條) 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取消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罪罪名)
第188條(《刑法修正案(六)》第15條) 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取消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罪名)
第262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六)》第17條) 組織殘疾人、兒童乞討罪
第303條第2款(《刑法修正案(六)》第18條第2款) 開設賭場罪
第312條(《刑法修正案(六)》第19條)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取消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罪名)
第369條第2款(《刑法修正案(五)》第3條第2款) 過失損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
第399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六)》第20條) 枉法仲裁罪
三.調整後全部罪名也就是現在最新的罪名打開以下專貼
http://tieba..com/f?kz=576404220

❼ 刑法包括哪些

有期徒刑,是刑罰的一種,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五大主刑罰之一(其他四種分別回是管制、拘役、無答期徒刑、死刑(其中死刑又分為死緩和死刑立即執行)。它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要送交監獄執行,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有期徒刑,也是比較常見的刑罰,刑法規定的四百多個罪名中,基本上都可以適用有期徒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❽ 高分求刑法所有罪名。

第102條 背叛國家罪 1
第103條第1款 分裂國家罪 2
第2款 煽動分裂國家罪 3
第104條 武裝叛亂、暴亂罪 4
第105條第1款 顛覆國家政權罪 5
第2款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6
第107條 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 7
第108條 投敵叛變罪 8
第109條 叛逃罪 9
第110條 間諜罪 10
第111條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11
第112條 資敵罪 12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 放火罪 1
決水罪 2
爆炸罪 3
投放危險物質罪 4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5
第115條第2款 失火罪 6
過失決水罪 7
過失爆炸罪 8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 9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0
第116條、第119條第1款 破壞交通工具罪 11
第117條、第119條第1款 破壞交通設施罪 12
第118條、第119條第1款 破壞電力設備罪 13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 14
第119條第2款 過失損壞交通工具罪 15
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 16
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 17
過失損壞易燃易爆設備罪 18
第120條 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 19
第2款 資助恐怖活動罪 20
第121條 劫持航空器罪 21
第122條 劫持船隻、汽車罪 22
第123條 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 23
第124條第1款 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 24
第2款 過失損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
罪 25
第125條第1款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
彈葯、爆炸物罪 26
第2款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
罪 27
第126條 違規製造、銷售槍支罪 28
第127條第1款、第2款 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危險物質
罪 29
第2款 搶劫槍支、彈葯、爆炸物、危險物質罪 30
第128條第1款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 31
第2款、第3款 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 32
第129條 丟失槍支不報罪 33
第130條 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危險物品
危及公共安全罪 34
第131條 重大飛行事故罪 35
第132條 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 36
第133條 交通肇事罪 37
第134條 重大責任事故罪 38
第135條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39
第136條 危險物品肇事罪 40
第137條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41
第138條 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42
第139條 消防責任事故罪 43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140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1
第141條 生產、銷售假葯罪 2
第142條 生產、銷售劣葯罪 3
第143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 4
第144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5
第145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 6
第146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 7
第147條 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 8
第148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罪 9

第二節 走私罪

第151條第1款 走私武器、彈葯罪 1
走私核材料罪 2
走私假幣罪 3
第2款 走私文物罪 4
走私貴重金屬罪 5
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 6
第3款 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製品罪 7
第152條 走私淫穢物品罪 8
第2款 走私廢物罪 9
第153條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10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158條 虛報注冊資本罪 1
第159條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2
第160條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 3
第161條 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 4
第162條 妨害清算罪 5
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罪 6
第163條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 7
第164條 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 8
第165條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 9
第166條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10
第167條 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11
第168條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國有公司、企業、事業
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 1213
第169條 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 14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

第170條 偽造貨幣罪 1
第171條第1款 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2
第2款 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 3
第172條 持有、使用假幣罪 4
第173條 變造貨幣罪 5
第174條第1款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 6
第2款 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批准
文件罪 7
第175條 高利轉貸罪 8
第176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9
第177條 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10
第178條第1款 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 11
第2款 偽造、變造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12
第179條 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13
第180條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14
第181條第1款 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 15
第2款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 16
第182條 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 17
第186條第1款 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 18
第2款 違法發放貸款罪 19
第187條 用帳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罪 20
第188條 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 21
第189條 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 22
第190條 逃匯罪 23
騙購外匯罪 24
第191條 洗錢罪 25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第192條 集資詐騙罪 1
第193條 貸款詐騙罪 2
第194條第1款 票據詐騙罪 3
第2款 金融憑證詐騙罪 4
第195條 信用證詐騙罪 5
第196條 信用卡詐騙罪 6
第197條 有價證券詐騙罪 7
第198條 保險詐騙罪 8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201條 偷稅罪 1
第202條 抗稅罪 2
第203條 逃避追繳欠稅罪 3
第204條第1款 騙取出口退稅罪 4
第205條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押稅款
發票罪 5
第206條 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6
第207條 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7
第208條第1款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
發票罪 8
第209條第1款 非法製造、出售非法製造的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押
稅款發票罪 9
第2款 非法製造、出售非法製造的發票罪 10
第3款 非法出售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 11
第4款 非法出售發票罪 12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213條 假冒注冊商標罪 1
第214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2
第215條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3
第216條 假冒專利罪 4
第217條 侵犯著作權罪 5
第218條 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6
第219條 侵犯商業秘密罪 7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221條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1
第222條 虛假廣告罪 2
第223條 串通投標罪 3
第224條 合同詐騙罪 4
第225條 非法經營罪 5
第226條 強迫交易罪 6
第227條第1款 偽造、倒賣偽造的有價票證罪 7
第2款 倒賣車票、船票罪 8
第228條 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 9
第229條第1款、第2款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10
第3款 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 11
第230條 逃避商檢罪 12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232條 故意殺人罪 1
第233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 2
第234條 故意傷害罪 3
第235條 過失致人重傷罪 4
第236條第1款 強奸罪 5
第237條第1款 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 6
第3款 猥褻兒童罪 7
第238條 非法拘禁罪 8
第239條 綁架罪 9
第240條 拐賣婦女、兒童罪 10
第241條第1款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 11
第242條第2款 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 12
第243條 誣告陷害罪 13
第244條 強迫職工勞動罪 14
僱傭未成年人從事危重勞動罪 15
第245條 非法搜查罪 16
非法侵入住宅罪 17
第246條 侮辱罪 18
誹謗罪 19
第247條 刑訊逼供罪 20
暴力取證罪 21
虐待被監管人罪 22
第249條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 23
第250條 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 24
第251條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25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 26
第252條 侵犯通信自由罪 27
第253條第1款 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 28
第254條 報復陷害罪 29
第255條 打擊報復會計、統計人員罪 30
第256條 破壞選舉罪 31
第257條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32
第258條 重婚罪 33
第259條第1款 破壞軍婚罪 34
第260條 虐待罪 35
第261條 遺棄罪 36
第262條 拐騙兒童罪 37

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263條 搶劫罪 1
第264條 盜竊罪 2
第266條 詐騙罪 3
第267條第1款 搶奪罪 4
第268條 聚眾哄搶罪 5
第270條 侵佔罪 6
第271條第1款 職務侵佔罪 7
第272條第1款 挪用資金罪 8
第273條 挪用特定款物罪 9
第274條 敲詐勒索罪 10
第275條 故意毀壞財物罪 11
第276條 破壞生產經營罪 12

❾ 中國大陸刑法典從清代到現在有哪些

1、清代《大清新刑律》

《大清新刑律》於1908年完成,但由於守舊派的反對,直到1911年1月25日才公布。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該律並未施行。它採用資產階級的刑法體例、刑罰制度和刑法原則。在刑法體例方面,分總則、分則兩篇。

在刑罰制度方面分主刑、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包括褫奪公權和沒收。 在刑法原則方面,採用了資產階級的罪刑法定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此外,還根據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新情況,規定了有關妨礙國交、妨礙選舉、妨礙通訊、交通以及妨害衛生等方面的犯罪。

2、北洋政府《暫行新刑律》

《暫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對《大清新刑律》稍加刪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規,於1912年4月30日頒行,內容與《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

1912年3月,袁世凱發布命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余均暫行援用。」此處所指「新刑律」,即清末修律公布之《大清新刑律》。據此命令,北洋政府法部隨即擬定《刪修新刑律與國體抵觸各章條等並刪除暫行章程文》,並附列刪除各章條目,經呈袁世凱批准,並通令各司法衙門遵行,是為《暫行新刑律》。

後1914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以「重典」威懾人民,頒布《暫行新刑律補充條例》15條,增設了一些罪名,並加重了原來的許多刑罰。此外,北洋政府還在1915年和1918年先後擬定了兩次刑法修正草案;但均未頒行。

3、國民政府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

該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兩編,共48章,387條。1935年1月1日又公布了經過修改的刑法,即所謂新刑法。其中總則編12章99條,分則編35章258條。

列舉了諸如竊盜、殺人等罪名,並針對各罪內容特別規定。學說上一般把刑法分則按照侵害法益的不同分為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數部分;在個人法益方面又常再細分為生命、身體法益、自由法益和財產法益等。

原則上本法總則部分的規定適用於所有法律的刑事規定(其他法律的刑事規定稱附屬刑法,即刑法以外之特別刑法),在分則的部分則列舉了基本的刑事處罰規定。

4、國民政府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

新刑法標榜「從輕主義」,對一般輕罪的處罰比舊刑法規定的有所減輕,但對於所謂觸犯反動統治秩序的行為則從嚴、從重處罰。

同時吸取了德、意、日帝國主義國家刑事立法政策中所謂「社會防衛主義」和「主觀人格主義」精神,宣稱犯罪原因在於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因素,主張應以主觀的犯罪動機,而不是以客觀的犯罪事實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

對所謂「內亂罪」以及「外患罪」、「殺人罪」、「強盜罪」等「危險極大」者,皆規定了懲罰「預備犯」、「未遂犯」和「陰謀犯」的條款。

特別增加了「保安處分」專章,對於所謂有犯罪行為或有「犯罪嫌疑」「犯罪危險」的人,可以借口預防「犯罪」或「再犯罪」,實行「社會防衛」手段,令其入感化教育處所。

5、新中國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

在 1950 年,我國就在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的主持下進行了刑法典的起草准備工作。刑法大綱草案是對新中國各項法律的高度概括,是日後刑法修訂的基礎

6、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❿ 我國刑法規定年齡在七十五歲以上的可判死刑的不判死刑是嗎

一般而言對於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是不適用死刑的,但是如果該人是以特別內殘忍手段致人死亡容的照樣可以判處死刑。所謂的特別殘忍手段通常是指超出了普通人心理能承受的范圍,令人發指的手段。比如剜去他人膝蓋骨、挑斷他人腳筋使受害人達到生不如死痛苦程度的犯罪手段。

《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需要注意的是,該條規定的已滿七十五周歲,應該理解為犯罪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這里的周歲於刑法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以周歲生日的次日算起。

(10)76年刑法擴展閱讀:

與年齡有關的刑法規定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5、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熱點內容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
勞動法休日加班 發布:2025-09-17 07:45:32 瀏覽:376
經濟法產生的條件與必要性 發布:2025-09-17 06:58:25 瀏覽:356
法治和人治的界限 發布:2025-09-17 06:53:59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