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國刑法正當防衛

法國刑法正當防衛

發布時間: 2021-02-14 13:55:27

⑴ 哪些國家有「無限制防衛」的法律

因為樓上的已成為推辭答案,所以他人無法回答你的追問了。對於你的追問,我的回版答如下:
權1、正當防衛:為了保護法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實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法益不受到侵害。
2、無限防衛:則是因為不法分子手段比較兇殘,或難以制服,惡性大,社會危害性嚴重,若不允許無限防衛,則難以保護法益,或保護防衛人的利益。
3、但是作為我國公民,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就算對方是犯罪分子,他的合法也會受到保護的。
而我國刑法一直堅持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所以根據舉重以明輕的原則,其他法律或說行為,也也應該如此。
如果防衛沒有限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試想一下,某一天,你剛打了別人一個耳光,結果別人就拿刀來砍你,不論死傷,都是正當的,你覺得這樣你可以接受嗎?
4、防衛是要適度的,這也是遵循了原始報應主義刑罰觀的觀點的,所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在這里只是換成了同等的責任。

⑵ 什麼是刑法上的正當防衛

我國刑法第20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是在緊急狀態下,為了保護合法權益而派生的一種權利。這種權利不是隨時可以任意行使的。如果行使不當,或者濫用這種權利,不但達不到正當防衛的目的,反而可能對他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危害社會,構成犯罪。因此,進行正當防衛必須遵守一定的條件。
(一)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1、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對合法行為不能實施防衛。例如:公民依法扭送正在實施犯罪的人犯,執法人員依法拘捕人犯,人犯或第三者均不得以人身「受到侵害」而實行正當防衛。2、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假想的。沒有不法侵害,行為人誤以為有不法侵害發生而實施所謂的防衛,稱為假想防衛。假想防衛,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的,按過失犯罪處理,無過錯的,按意外事件處理,不承擔刑事責任3、不法侵害行為通常應是人的不法行為。例如,狗要咬人,如果是野狗,可直接打死,不損害任何人的財產利益,如果是別人養的,打死就是緊急避險,即為了較大利益,犧牲較小利益也不承擔責任.都不是正當防衛
(二)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如果不符合這個時間條件的防衛,稱為防衛不適時。防衛不適時,有兩種:不法侵害尚未開始就實施防衛,即"先下手為強"叫事前防衛;不法侵害行為已經結束實施的防衛,叫事後防衛。防衛不適時,屬於故意犯罪。
(三)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如果對第三者實施,屬於故意犯罪。對於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就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者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以假想防衛來處理。
四)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防衛意圖。即行為人必須有正當的防衛意圖,是為了保護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權益,而決意制不法侵害。如果沒有防衛意圖的防衛挑撥,互相鬥毆、為保護非法利益而實行的防衛都不是正當防衛。防衛挑撥即以挑撥尋釁等不正當手段,故意激怒對方,引誘對方對自己進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實行加害的行為。防衛挑撥是利用正當防衛實行自己預謀的犯罪,應按故意犯罪論處。互相鬥毆是指雙方互相打架、結伙斗毆、聚眾械鬥等行為。互相鬥毆的性質、情節和嚴重程度各有不同,可以表現為兩人或多人撕打,也可表現為擾亂公共秩序的結伙斗毆,還可表現為持械聚眾斗毆。引起互相鬥毆的原因多種多樣,危害結果也各有不同。不論何種情況的斗毆,彼此都有毆擊或傷害對方的故意,雙方主觀上都沒有正當防衛的意圖,下手先後又難以證實,往往難分是非曲直,因而雙方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屬於不法與不法的關系,都不屬於正當防衛的范疇。任何一方給對方造成了危害的,都要負法律責任。但互相鬥毆的雙方,如果其中一方確實不願再打,並且已經停止了自己的毆打行為,離開了現場,而另一方仍不罷休,繼續毆打對方,這時,繼續毆打的一方就成為不法侵害者,應允許已經停止毆打的一方實行正當防衛。
(五)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要求行為人的防衛行為是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必須的,同時,防衛的手段、強度同侵害行為的手段、強度之間,防衛人對侵害人所造成的後果同侵害行為可能贊成的危害結果之間基本相適應,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如果符合其他四個條件,但是超過了必要限度的防衛行為,稱為防衛過當。根據防衛過當的行為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確定其行為構成何罪。其罪過形式一般為過失,也可以為間接故意。因此,其行為可能構成過失致死罪、間接故意殺人罪等,不能認為構成防衛過當罪。防衛過當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凡是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是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首先,輕微超過必要限度的不成立防衛過當,只有在能夠被清楚容易地認定為超過必要限度時,才可能屬於防衛過當。其次,造成一般損害的不成立防衛過當。最後,上述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條件不適用於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無過當防衛)。鑒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了無過當防衛。即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至於幾歲證詞才有效,可沒有絕對的答案.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其實這兩個法規定的意思是一致的,刑事訴訟法所提到的"年幼而不能作證,是指因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並非只要年幼就不能作證,這與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不能正確表達意志"是一致的.後來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點,其第五十三條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⑶ 外國刑法對正當防衛有何規定

是正當防衛. 被強奸時候,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詳見刑法20條第三款。

⑷ 關於刑法正當防衛

狗主人唆使狗咬人,屬於主人故意的不法侵害,如果反擊狗屬於緊急避險;如果反擊主人屬於正當防衛。

⑸ 刑法中的正當防衛條款

根據《刑法》 第二十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無限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法國刑法正當防衛擴展閱讀:

正當防衛的本質在於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它有以下基本特徵: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做斗爭的行為。

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其次,行為的防衛性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但是,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

因此,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沒有刑事違法性,因此,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⑹ 刑法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6)法國刑法正當防衛擴展閱讀:

正當防衛主觀條件:

具有防衛意識

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後者是指防衛人出於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

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這被俗稱為「激將法」。

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自不可能實施正當防衛。但仍為不法加害行為。相互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

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於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斗毆結束後,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

另一方繼續侵害,則有可能不構成正當防衛。偶然防衛——一方故意侵害他人的行為,偶然符合了防衛的其他條件。

例如,甲正欲開車撞死乙,恰好乙正准備對丙實施搶劫,而且甲對乙的犯罪行為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下,甲不具有保護權益的主觀意圖,因此也不構成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中不法侵害的開始和結束:

侵害人進行不法行為進行是,公民的合法權益處在緊急的威脅或者被侵害中,使公民採用正當防衛制止方法成為必要。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就是侵害人的不法侵害開始進行並且還沒有結束。

(一)不法侵害的開始

對於侵害人進行不法侵害開始的時間,在我國刑法條例規定上有直接面臨說、著手說、進入現場說、綜合說。對於一般著手說的侵害人不法侵害時間。

需要從侵害人是否著手來判斷侵害行為是否開始;對於進入現場說,從侵害人進入現場,公民面臨侵害的威脅時當成侵害行為的開始時間。

對於直接面臨說,在侵害行為帶來的實際威脅非常緊迫、明顯,等到侵害人著手時就不能避免危害結果或者來不及減輕危害結果時當成開始時間。

對於一些侵害人的預備行為,也能認為侵害人的侵害已經開始,像為了殺人預備在別人住宅里的,就需要對已經開始的侵入住宅行為採取正當防衛制止方法。

(二)不法侵害結束時間

對於正當防衛里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從刑法的理論上有不同理解。一些人認為已經造成侵害後果的就算結束時間,也有人認為對侵害人進行侵害制止時就算結束時間。

也有人認為不法侵害人結束時間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不能統一標准。對此,可以認為不法侵害結束時間是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再受到現實威脅、現實侵害,不再處於緊迫之中。

或者說侵害人的侵害行為不會再造成公民合法權益的侵害時算結束時間。對於財產性的違法犯罪行為,侵害人侵害行為結束。

但實際現場還沒有挽回經濟損失的,應該算不法侵害時間還沒有結束,還需要採用正當防衛制止方法。正當防衛在維護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現實社會中,公民在緊迫情況下,對違法犯罪行為採取正當防衛制止方法必不可少。這也可以體現出我國社會主義正義以及道德的基本要求。

也是鼓勵公民勇於同違法行為做斗爭的推動力。對此,我們需要把握不法侵害造成的正當防衛制止起因,使正當防衛合理實施。

⑺ 德國刑法正當防衛法條

德國《刑法典》第32條第二款規定:

1、正當防衛不違法。

2、為使自己和他人專免受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屬害而實施的必要的防衛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作為一種刑法制度,有以下具體特徵:

正當防衛對不法侵害具有懲罰作用。古代刑法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允許私人復仇,並使復仇合法化進而成為刑罰的補充形式。

(7)法國刑法正當防衛擴展閱讀:

《德國刑法典》第33條規定了不處罰的四種情形:

1、防衛人在惶惑或者恐懼中,抓起刀子和手槍進行防衛,本來用拳頭就可以對付的;

2、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或者還不是當前面臨的時候進行防衛的;

3、對無關第三人造成損害的;

4、錯誤地想像一個現在既不存在也沒有存在過的攻擊,並且由於惶惑、害怕或者驚恐,防衛超過了界限的。

⑻ 外國刑法中對正當防衛有哪些規定

我在這打也只是鸚鵡學舌了
推薦: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第171頁始 詳細論述了正當防衛的方方面面,值得參考!
如果沒有書我這里有電子版,留下郵箱我...我.....我....發給你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09-17 04:41:07 瀏覽:897
南開大學經濟法考研紅寶書 發布:2025-09-17 04:41:06 瀏覽:175
經濟法階段練習一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4:40:30 瀏覽:253
南大經濟法2018 發布:2025-09-17 04:39:42 瀏覽:292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考試題目 發布:2025-09-17 04:39:00 瀏覽:200
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發布:2025-09-17 04:34:07 瀏覽:616
雲夢法院網 發布:2025-09-17 04:33:27 瀏覽:315
考研經濟法是統考嗎 發布:2025-09-17 04:17:23 瀏覽:997
法律顧問意見書表 發布:2025-09-17 04:17:16 瀏覽:719
自考國際經濟法2018年10月真題 發布:2025-09-17 04:08:08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