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ceo公司法

ceo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1-02-14 21:43:18

1. 目前社會上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稱謂有總裁,CEO,COO,等,他們能否以公司法中的相應法律名稱所代替拜

在美國來CEO常常並不是任命源為董事長,但是在英國公司的標准做法是分開CEO和董事長。董事長一般負責公司的整體策略的宏觀管理,而CEO由董事會聘任,負責經營公司的具體事務的微觀管理。 目前在我國設置了CEO職位與公司法的規定有抵觸,存在法律障礙,原因在於我國公司法對公司董事會和董事長職權規定,都屬於強制性規范,盡管公司法也規定公司經理享有公司章程和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但公司章程和董事會卻不能突破公司的強制性規范,授予經理原由董事會行使的一項決策權和董事長的一寫職權,而這些職權恰恰是CEO法律地位的突出表現。所有還需要對公司法上的董事會和經理制度做出相應的變動和調整。所以在沒有改動之前還沒有什麼比較合適的能代替。

2. 公司企業的CEO可以不是法人代表嗎請舉例,謝謝

CEO可以不是法人,CEO的中文意思是執行總裁,是行政一把手,他可以是法人向外界聘請的,現在不是很流行「職業經理人」嗎,這些人就是來當CEO的,只是專門管理公司的,和法人不一樣。

話說回來也可以CEO和法人是同一人,不過分開對公司有益,公司管理會更加專業。

3. [CPA經濟法 公司法]區別:經理、總裁、CEO

首席執行官(CEO):
公司董事會的代理人.執行董事會授予的部分經營管理權利.是公司政策執行機構的最高負責人.通常由董事長兼任.

總裁:
僅次於CEO的公司第二號行政負責人.是行政負責人,所以總是裁人.一般由CEO兼任.

總經理、首席營業官(COO):
CEO的助手,公司的第三號人物.負責公司的日常營業.不是行政,所以他不裁人.

董事長:
公司董事會主席,直接領導公司里的董事會,以及附設的執行委員會、任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一些專門委員會.是公司的老大.

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首席執行官"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如果權力變成了一種享受,甚至連權力擁有者的稱謂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那真是糟糕透頂。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怎樣設置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職位,以及如何界定他們的職責許可權,是一個在實際上和法律上都還沒有公認標準的問題。從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的美國的情況來看,也並沒有一個公認的聯邦標准。美國絕大多數州規定上市企業至少要有三名行政官員:總裁(President),董事會秘書(Secretary)和財務主管(Treasure)。除此之外,企業的董事會可以根據公司章程(Bylaw)任命任何數量的其他行政官員,包括CEO,COO職位,但並非法定必設。

換言之,企業的行政長官的職權劃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是因企業不同而不同。兩位同樣具有CEO頭銜的行政長官的實際權力可能相去甚遠。這是因為企業的法定權力機構是董事會,而董事長的實際權力在不同企業之間相差很大。從美國實際來看,CEO,董事長在什麼情況之下可以或不可以代表企業,有很大差異。1973年美國American Express vs.Lopez 案例中,法院判決意見指出「董事長一職在其演化過程中在不同企業出現了不同的走向。在有的企業,董事長一職由首席執行官兼任,他可能把日常事務都交付給了一位年輕的經理,但仍然執掌大權;在其它企業,董事長由資深、退休的首席執行官擔任,但實際只起咨詢參謀作用。在另外一些企業,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則成為權力大體平等的「雙首腦制度」。還有的企業則設「CEO辦公室「,由幾個高級行政長官共同執行企業權力。

因此,美國法律中對企業行政首腦(不管頭銜是總裁,還是首席執行官或其它職稱)的「明顯權力」(Apparent authority)和「實際權力」(Actual Authority)有很詳細的討論。一般來說,在處理企業的一般業務時,企業首長被認為可以代表企業做出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而對於特別業務(Extraordinary Business),如出售企業的重大資產,收購兼並其它企業,重大捐贈,或為其它企業擔保債務等等,則不能代表企業,而需由董事會決議。

因此,從實踐來看,是否需要同時設CEO,總裁,COO,要根據企業的規模、業務種類、總裁更替計劃的需要來定。美國企業的通常實踐是CEO作為一把手,而把總裁和COO作為培養一把手接班人的過渡性崗位。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必須同時設這三個崗位。美國管理最好的企業,通用電氣就只設CEO,而不設COO

4. 總裁、董事長、總經理、CEO,誰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總裁一般來是在集團公司才使用的稱自呼,是集團最高行政負責人。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主席,直接領導公司的董事會,以及附設的執行委員會,任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一些專門委員會,是公司的總決策人。總經理具體負責公司的日常營業,是公司的決策執行人。CEO即首席執行官,是公司董事會的代理人,執行董事會授予的部分經營管理權利,是公司政策執行機構的最高負責人。董事長、總裁、CEO,可以互相兼任。我國《公司法》第13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因此,不管是何種稱謂,只有依法經過登記的人才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5. 法律法規:公司法關於高管的規定是什麼

6. 《這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為什麼沒有規定總裁.ceo.部門總監的職權請專業人士回答一下,謝謝!

總裁、CEO在管理職能上與總經理相當,只不過在叫法上不同而已,在公司法中,責權利與總經理相當。

至於總監,比如財務總監,在公司法中等同於財務經理。

7. 公司法中高級管理人員包括CEO嗎

當然包括

熱點內容
2018年修改後婚姻法 發布:2025-09-17 02:39:00 瀏覽:853
行政法的本級 發布:2025-09-17 02:25:37 瀏覽:952
學習准則及條例課件 發布:2025-09-17 02:25:27 瀏覽:785
立法座談提綱 發布:2025-09-17 02:24:47 瀏覽:107
上海勞動合同法培訓內訓 發布:2025-09-17 02:15:56 瀏覽:9
法規建成區 發布:2025-09-17 02:05:47 瀏覽:286
最早的法官 發布:2025-09-17 01:54:26 瀏覽:390
婚姻法律援助熱線12348 發布:2025-09-17 01:52:59 瀏覽:9
行政法的內容包括行政組織法 發布:2025-09-17 01:52:52 瀏覽:126
微信里誰是卧底沒法官 發布:2025-09-17 01:51:23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