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事件刑法
①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來源既有自然現象,如地震、台風,也包括社會現象,如軍事行動。作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強制力,具有客觀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觀上的不可預見性以及社會危害性。世界各國均將不可抗力作為免責的條件,中國刑法也不例外。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刑法》
第十六條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1)不可抗力事件刑法擴展閱讀:
《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② 不可抗力是如何認定的處理不可抗力事件的原則是什麼
一、不可抗力的含義 何謂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各國解釋不盡一致。我國法律認為,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解釋,是指非當事人所能控制,而且沒有理由預期其在訂立合同時所能考慮到或能避免或克服它或它的後果而使其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障礙。據此,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後所發生的,不是由於當事人一方的故意或過失所造成的,對其發生以及造成的後果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控制、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 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兩種:一是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風、地震、乾旱、暴風雪等人類無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災害事故;二是社會原因,如戰爭、罷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在實踐中,對不可抗力的認定是很嚴格的,要與商品價格波動、匯率變化等正常的貿易風險區別開來。 舉例:基金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定義——指任何無法預見、無法克服、無法避免的事件和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洪水、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戰爭、疫情、騷亂、火災、政府徵用、沒收、法律變化、突發停電或其他突發事件、證券交易場所非正常暫停或停止交易等。
《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我國法律規定,當不可抗力發生後,當事人一方因不能按規定履約要取得免責權利,必須及時通知另一方,並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以減輕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如果當事人一方未及時通知而給對方造成損害的,仍應負賠償責任。在實踐中,為防止爭議發生,不可抗力條款中應明確規定具體的通知和提交證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 關於不可抗力的出證機構,在我國,一般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出具;如由對方提供時,則大多數由當地的商會或登記注冊的公證機構出具。另一方當事人收到不可抗力的通知及證明文件後,無論同意與否,都應及時回復。 1)必須及時通知另一方,並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以減輕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如果當事人一方未及時通知而給對方造成損害的,仍應負賠償責任。 2)不可抗力條款中應明確規定具體的通知和提交證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 3)收到不可抗力的通知及證明文件後,無論同意與否,都應及時回復。
③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不可抗力主要規定在民商事法律中,即不可預見,不可避免,無法克服。
分為自內然因容素和社會因素。如天災、戰爭、動亂等等。
以合同詐騙罪為例,合同詐騙中的合同須體現的是一種社會經濟秩序,與一般的民事合同區分開來。只有以這種合同的標的物為詐騙對象的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不可抗力按同樣的理解,就是它的「力」要能影響到一定的社會秩序。如果一個看似不能履行前種合同義務的行為,是由於戰爭導致或是標的物被政府合法徵用了,那麼當然屬於不可抗力,不可能成立合同詐騙罪。否則,就有可能屬於意外事件或者成立主觀罪過了。
再如,一般的動物自發侵襲,可能是意外事件,甚至可以成立緊急避險。但如果動物侵襲的事態被極端地放大到蝗災、鼠災的程度,而導致了一系列刑法禁止的行為,那麼就是不可抗力了。
④ 在刑法中,如何去認定或鑒別犯罪過失與不可抗力事件(或意外事件)
犯罪過失是行為人應當預料到後果而沒有預料到,或者已經預料到後果但過於輕信自己有能力避免危害結果發生卻沒避免了,而意外事件是指行為人根本預料不到有什麼危害結果發生,也根本沒有能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
⑤ 回復:刑法上的不可抗力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意外事件是指復行為制人雖然在客觀造成了危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由不可預見的原因引起的稱做意外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1.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不同,不可抗力發生損害的原因是在特定場合下,非人力所能抗拒\避免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強制.而意外事件發生損害結果則是由於行為人對當時情況下自己行為會造成損害結果沒有預見也不能預見.
2.對損害結果發生的預見情況不同.不可抗力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是有所預見或可以預見的,只是特定場合下憑借其能力及客觀條件和環境無能為力.意外事件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根本缺乏預見,也不可能預見.
3.不構成犯罪的根據不同.不可抗力是由於行為人不能依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為,以外事件是因為行為人主觀上根本不能認識到損害結果會發生.
⑥ 什麼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不可抗力條款(Force Majeure Clause) 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合同中訂明如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義務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責任。另一方當事人不得對此要求損害賠償。因此,不可抗力條款是一種免責條款。
應具備的條件:
①意外事故是在簽訂合同以後發生的;
②意外事故是當事人所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不可抗力的事故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災、風災、旱災、地震等;另一種是社會原因引起的,如戰爭、封鎖、政府禁令等;
③意外事故的引起沒有當事人疏忽或過失等主觀因素。
不可抗力的法律後果與結果
依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解除合同或延遲履行而不承擔責任。只有在不可抗力因素與當事人的過失同時存在的情況下,當事人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遭受不可抗力後合同的結果主要為下列:
①解除合同。一般來說,如果不可抗力事故使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可能,則可解除合同。如在買賣特種糧食的交易中,該特種糧食的產地因水災而失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②延遲履行。如不可抗力只是暫時阻礙合同的履行,則只能延遲履行。例如,由於不可抗力使交通受阻,可能延遲履行,等通車後再履行。
所謂不可抗力,在中國《民法通則》上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當事人自身能力不能抗拒也無法預防的客觀情況或事故。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釀成的,也可以是人為的、社會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災、旱災等,後者如戰爭、政府禁令、罷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種法律事實。當不可抗力事故發生後,可能會導致原有經濟法律關系的變更、消滅,如必須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也可能導致新的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如財產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險范圍內的財產損失時 ,與保險公司之間產生出賠償關系。當
不可抗力事故發生後,遭遇事故一方應採取一切措施,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在訂立買賣合同時,一般都訂有不可抗力條款,其內容包括:不可抗力內容;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 ,向另一方提出事故報告和證明文件的期限和
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責任范圍。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無法履行,則應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只是暫時阻礙合同履行,則一般採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凡發生不可抗力事故,當事方已盡力採取補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損失的情況下,可不負賠償責任。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⑴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⑵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⑶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⑴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⑵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⑶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不可抗力的免責效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列外:
⑴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⑵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⑦ 在刑法中,不可抗力事件與意外事件的區別與聯系
根據刑法第十六條: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處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所以共同點是A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B不是處於主觀故意或者過失。區別是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抵抗的情形,天災。意外事故只是不能預見,人禍為主。二者都是違法性阻卻事由。
⑧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克服的事件就是不可抗力!例如你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走,突然天上掉下一個隕石,你的車被砸壞了,這就是不可抗力
⑨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意外事件是指行為人雖然在客觀造成了危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內由不可預見的原因引起的稱做意容外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1.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不同,不可抗力發生損害的原因是在特定場合下,非人力所能抗拒\避免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強制.而意外事件發生損害結果則是由於行為人對當時情況下自己行為會造成損害結果沒有預見也不能預見.
2.對損害結果發生的預見情況不同.不可抗力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是有所預見或可以預見的,只是特定場合下憑借其能力及客觀條件和環境無能為力.意外事件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根本缺乏預見,也不可能預見.
3.不構成犯罪的根據不同.不可抗力是由於行為人不能依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為,以外事件是因為行為人主觀上根本不能認識到損害結果會發生.
⑩ 刑法有沒有不可抗力
刑法的不可抗力主要是不能避免而不包括不能預見,
不能預見是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