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啟示
㈠ 1學派在民法典編纂過程當中的作用 2衣索比亞民法典對我國民事立法的啟發
天啊 2006年的題目 現在還在用 陳先森還真是。。。。
㈡ 民事訴訟時效案啟示
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 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適用范圍:
---適用於債權請求權,包括合同,侵權之債,不當得利與無因管理之債,締約過失之債等
---不適用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等絕對權,但其受侵害而產生的債權請求權,也受訴訟時效約束
---國家財產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受到侵害時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具有強制性,不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或變更其適用
效力:
---權利人不喪失起訴權,(程序勝訴權),權利人起訴的,法院應當受理
---法院在審理中不得主動援用訴訟時效期間經過的理由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法院查明訴訟時效確已經過的,應判決(而非裁定)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非駁回起訴)
---雖已超過時效,但當事人自願履行的,權利人仍可以接受 ---因為實體權利本身並未消滅,當事人履行後又反悔的,不予支持
我國法律條文的規定
(1)普通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短期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3)最長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48條和第183條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悟到道德與法制的哪些道理
道德和法治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國家必須講道德,如果你不講道德的話,那就要必須有法治來進行懲處,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
㈣ 民法典的立法體現了哪些哲學原理
作為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統領性規則,民法回總則的通過和答施行,標志著中國特色的民法典編纂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民法總則以現代社會私法自治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為價值主軸,以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為民事活動的邊界,以綠色發展作為人類社會的科學發展理念,引領整個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民法總則對民法基本原則的創新發展,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㈤ 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民法的發展呈現出哪些特點
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全面主體性與嚴格自由主義的統一。具體而言,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表現為對實質正義、個別正義的追求,對人格權的關注以及對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等三大近代民法原則的修正與限制。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對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揚棄,是人類朝著純粹的理想的人文精神前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是對近代民法人文精神中二律背反的克服,具有辯證法的色彩,必將極大推動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自羅馬法復興、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來,民法以其自身邏輯獲得發展。總的來說,依據一些學者的看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近代民法,即指經過16、17、18世紀的發展,於19世紀西歐各國編纂民法典而獲得定型化的一整套民法的概念、原則、制度、理論和思想的體系,在范圍上包括法、德、奧、日本及舊中國民法等大陸法系民法和英美法系民法。現代民法,是指近代民法在20世紀的發展與修正,與近代民法並無本質上的差別,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結構基礎之上,對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則進行修正、發展的結果。[1]本文闡述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徵和發展過程,並力爭指出這一發展背後的力量和啟示。
㈥ 請同學們說說,民法典的頒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明確了自然人對個人信息享有受保護的權利,要制止任回何組織收答集、存儲、保管個人信息,以及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對違反規定者要進行嚴格的處罰。
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主要涉及個人信息定義、收集處理個人信息原則及要求、個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履職過程中對知悉的個人信息依法保存保密的義務等四個方面,有利於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
(6)民法的啟示擴展閱讀: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㈦ 《民事法律行為》讀後感3000字
這是一本具有啟發意義的書,它通過具體的事例闡述處世哲學,於細微之處窺見人生真理,讓人們在人性的弱點中不斷反思,發掘自己的潛力所在,從而可以更好的完善自我。
通過閱讀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頗多。
《人性的弱點》直接而深刻的剖析了人性的真正內涵,並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積極地戰勝弱點,化不足為優勢,從而擁有人生的主動權。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主要介紹了關於做人處事的基本技巧以及怎樣使你受到大家的歡迎,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與具體可感的事例不斷地揭示真正的人生哲學。例如:如果你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使別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真誠的贊賞和鼓勵;想釣到魚,就要問問魚想吃什麼;了解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慾望等等。書中涉及了各個方面,看似一個又一個孤立的片段,但仔細分析其內涵卻又是緊密相連,都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肯定,能夠在人際交往方面獲取成功。
閱讀了《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我也深刻地覺得它是一本給人以智慧、教人以啟示的書,這里有許許多多的精華等待我們去汲取,有許許多多的疑問等待我們去思解,它給予我的影響是深遠的。
首先,我明白了批評與贊揚的天壤之別以及一種對重要人物渴望的特殊感覺。
正如書中所言:「批評就像家鴿,它們總會回來的,如果我明天要造成一種歷經數十年的、直到死亡才消失的反感,只要輕輕吐出一句惡毒的話語就得了。」書里也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證明,例如:蘇爾茲,紐約最惡名昭彰的匪徒之一,當他在紐瓦克被槍手擊倒之前也曾在一次報紙訪問中,說他自己是一名大眾恩人,並對此深信不疑,聯想一下犯罪的人,似乎都有類似的掩飾辯護心理,有意的以一種無論錯誤或合理推理,來為他們自己反社會的行為辯論,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書中舉這樣的例子目的在於:監獄里的亡命之徒都一點也不責怪自己,那你我所接觸的那些人呢?
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史京納通過他的實驗證明,在學習方面,一隻有良好行為得到獎勵的動物要比一隻因行為不良就受到處罰的動物學的快得多,而且 能夠記住它所學的,進一步研究表示,人類也有著同樣的情形,常用批評的方式,未免會產生良性的轉變,有時甚至適得其反。同時另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席萊說:「我們極希望獲得別人的贊揚,同樣地,我們也極為害怕別人的指責。」這也直接而真切的表露了人性的一種特點,畢竟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別人認為如何不堪,而在這一方面,享有美譽的例子如:林肯,在南北戰爭時期,將軍們一次又一次的相繼慘敗,當時全國有一半的人都在痛罵那些差勁的將軍們,但林肯堅持「不對別人缺德,只對大家祝福」,他最喜歡引用的句子是「不要評議別人,別人才不會評議你」,因為當你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想想自己在同樣的情況下會不會和他們一樣,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也許就會柳暗花明,而一味的尖刻的批評和斥責,不僅不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相反會無濟於事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我想,想要批評或規勸別人的時候,要把自己完善,並且心中有度,而不要再自己門口臟兮兮的時候去埋怨鄰人屋頂上的雪。
㈧ 法律小故事及啟示
故事一
昨天早晨8點多;張女士剛起床,就聽見我們院里一片嘈雜:原來是他們院子一個老爺子由於年歲已高,反應稍慢,騎自行車壓了別人的一條小狗,牽狗人不依不饒;非得逼老爺子賠償。其實也沒有大問題,就是稍稍碰了那條畜生一下!張女士看到這種情況就穿衣下了樓,問清了壓狗的時間後;對那人說:「第一;我們需要你出示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您遛狗的時間不對,遼寧省有關法律規定是晚7點以後至第二天早7點之前!第三;您應該慶幸的是您的狗沒有把老爺子晃摔了,否則後果您自己合計吧!」聽了張女士的話,牽狗人也自覺理虧,搭訕了幾句就走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多掌握點兒法律常識;確實可以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
故事二
王先生在外地工作,離家較遠,平時回家較少,大多是通過電話與家裡聯系。有一天,他正在單位上班,父親打來電話說:「昨天我和你二叔因為自留山的劃分問題吵了一架,吵得很兇,你二叔說准備找人揍我。」過了幾天,父親又來電話:「自留山的事沒有擺平,新問題又來了。」王先生一聽心裡直打鼓,連問咋回事,父親說:「我和你二叔因堂屋問題又吵架了,我准備揍你二叔,到時候萬一把他弄得哪兒不合適,就算坐班房我也豁出去了。」他還問王先生把人打傷要判幾年刑。
王先生趕緊說:「你這次無論如何也得聽我的,不能急。」父親說:「你快講,廢話少說。」王先生告訴他,打人是要負刑事責任的,打傷了還得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兄弟之間的事還是和解為好。自留山和堂屋都屬《民法通則》調整的范疇,但裡面還涉及到《繼承法》的有關法條,一時半會兒在電話里很難說清楚,於是,王先生就把有關《民法通則》和《繼承法》的法律知識及解決中需要的相關證據給父親寄了回去,希望他和二叔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兩個月後,父親來信說:「我與你二叔的糾紛是用法律手段解決的,大家都沒啥異議。近些日子,我們的關系在逐漸好轉。」據說從那以後,父親有空兒就給親戚朋友講他學到的一點法律知識。後來父親對法律知識越來越有興趣,村子裡發生什麼事,他總會打電話向王先生咨詢。
這個故事說明:法律看似遙遠,其實非常貼近生活,解決的都是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故事三
甲曾任某公司的采購人員,一直代理公司進行交易。後來甲辭職,不在原公司工作,但仍以原公司的名義采購物品,對方不知甲已辭職,以為甲仍是公司的代理人,於是與其交易,即表見代理。表見代理,就是無權代理,但是相對人有理由相信其為有權代理。
故事四
經理小王經常去公司旁邊一個飯店吃飯,該公司和這個飯店有帳戶協議,小王可以簽單結賬,不必支付現金
有一天,該公司炒了小王,解聘。但是小王中午仍然帶了幾個人去吃飯,說是客戶,該公司也沒有通知飯店解僱小王的事,於是飯店老闆仍然讓小王吃飯後簽單走人
這種情況下,飯店老闆是相對人,小王是代理人,那個公司是被代理人
這種情況下,公司就不能以小王已經解僱為理由拒絕付這筆飯費,因為飯店老闆有充分理由相信小王還是有代理權的
故事五
有一天晚上 樣嗎專業戶鄧夢在路邊發現一匹馬無人看管 他叫了幾聲沒人答應 左右尋找也沒發現主人 就把馬帶回家 鄧夢撿到馬後 四處打聽 沒發現有人丟馬 就將這匹馬和自己的碼放在一起飼養 後來馬配了種 生下來小馬 過了一陣 鄰村何夢找到他 說馬是自己的 要求領會馬 但鄧認為母可以領走馬 小馬應當歸自己 因為這是自己精心照料才使母馬懷上小馬 但是何夢認為自己的母馬生下小馬 應當歸自己所有
問題 1 鄧照料馬的行為在法律上屬於什麼行為 請說明理由
2 鄧要求小馬歸自己所有的主張是否成立 請說明理由
3 假如在照料馬的過程中 馬突然狂性大發踢傷了鄧 扽因此支付了兩百元醫葯費 醫葯費由誰承擔 請說明理由
4 假如在照料馬的過程中 馬突然遭雷擊而死 何要求鄧賠償 此事該如何處理 請說明理由
(1)鄧某某照料馬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根據法律規定,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構成無因管理。因此,鄧某某為他人照料丟失的馬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作為無因管理人,其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2)鄧某某要求日後產下的馬駒歸自己所有的主張不能成立,因為馬駒在性質上屬於天然孳息,天然孳息在與原物分離之前是原物的一部分,與原物分離之後它的所有權也應當隨原物的所有權歸屬。所以鄧某某的主張不能成立,但何某某必須向鄧某某支付照料馬所支出的飼料費或其他管理費用。
(3)鄧某某有權要求何某某支付其為此支付的200元醫療費。因為在無因管理之債中,本人應當償付管理者在管理事務中所受的損失。
(4)鄧某某不用向何某某進行賠償。根據民法原理,在無因管理之債中,如果管理人給進行管理的標的物造成損害的,在管理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應負賠償責任。在本案中,動物死亡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管理人沒有過錯,故不承擔賠償責任。
老實說,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五個案例,希望能幫到你並得到你的採納。
㈨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和一千二百四十六條為我們參與社會生活帶來那些啟示
民法典第111條和1246條,為什麼參與社會沒看過民法通則?也不知道是什麼內容,不敢亂說的有關法律方面的知識,好多都不懂,只有看過民法通則才能知道
㈩ 如何學好民法
看看李建偉編的民法60講,會受益匪淺的。而且很容易就會懂的,實在不懂看兩遍肯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