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確定公司法國籍的依據
Ⅰ 請簡要回答法人國籍確定的標准
在我國,法人國籍確定標准為實際控制標准。
實際控制標準是指公司法人國籍由公司法人的實際控制人的國籍確定,換言之,實際控制人的國籍就是公司法人的國籍。
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1)我國確定公司法國籍的依據擴展閱讀
控股股東是與實際控制人不同的概念。根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
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因此,基於《公司法》條文,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公司股份,而實際控制人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Ⅱ 對於出生國籍的立法,我國採用什麼原則
出生地是出生的地方,不一定就是你的國籍。
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公民的法律資格,表明一個人同一個特定國家間的固定的法律聯系,是國家行使屬人管轄權和外交保護權的法律顧問依據。
以下是國籍的取得方式:
1.根據出生取得國籍
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取得國籍。根據出生取得國籍分為:依血統和依出生地原則。
2.通過加入取得國籍
根據出生取得國籍,並非是按照個人意願的一種方式,而通過加入取得國籍的方式,則是根據個人意願或某種事實,並具備相關條件,才可取得它國國籍。
3.出生國籍
出生國籍方式:採用血統主義原則即以一個人出生時父母的國籍為依據確定其國籍,或采出生地主義原則即以一個人的出生地所屬的國家為依據確定其國籍;或採用血統主義與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其國籍。
4.繼有國籍
根據我國《國籍法》第七條,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申請加入中國國籍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申請人須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二是須出於本人自願。
Ⅲ 如何確定是否屬於中國國籍
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公民取得國籍的方式一般有兩種:
(1)出生國籍。出生國籍方式:或採用血統主義原則即以一個人出生時父母的國籍為依據確定其國籍;或采出生地主義原則即以一個人的出生地所屬的國家為依據確定其國籍;或採用血統主義與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其國籍。我國採用以血統主義為主、出生地主義為輔的混合主義原則,包括三項內容:一是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的具有中國國籍;二是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的,具有中國國籍;但若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且定居外國,本人出生即有外國國籍的,則不具有中國國籍;三是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的,具有中國國籍。
(2)繼有國籍。根據我國《國籍法》第七條,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申請加入中國國籍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申請人須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二是須出於本人自願。同時必備條件如下:①申請人是中國人的近親屬;②申請人定居在中國;③有其他正當理由。若本人未滿18周歲,可由監護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辦理申請手續。在國內,可以向當地市、縣公安局申請;在國外,可向中國外交代表機關或領事機關申請。上述機關負責受理申請並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然後由中國公安部審批。公安部批准並由有關公安機關發給證書後,申請人取得中國國籍,同時喪失外國國籍。
Ⅳ 公司國籍判定標准
一。主要標准
1.法人成立地說,或稱登記地或設立地說。這種主張認為,法人是法律為特定目的而創設的擬制人格,它只有經過成立地國家的批准才能成為法律上的主體。因此,法人的國籍應依其取得法律人格的地方即依其成立地來決定,凡在內國成立的即為內國法人,凡在外國成立的即為外國法人。該主張為英美等國所採用,其優點是:成立地的標志十分明確,容易辨識;不經法人成立國的同意,該法人不能變更自己的國籍,有利於對法人國籍的變更和撤銷等問題的監督管理。但也有人認為,採用這種標志,有時很難看出該法人實際為哪國人控制,而且最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當事人可以到成立限制較少的國家去登記設立法人,達到規避法律的目的。
2.法人住所地說。此說認為,法人的住所是法人的經營管理或營業中心所在地,因此法人的國籍應依其住所所在地而定,即住所地在內國的為內國法人,住所地在外國的為外國法人。但對於何處為法人的住所,學者的主張和各國的實踐尚未能統一。不過反對者認為,住所可以由法人隨意設定,依法人住所定其國籍,就可能讓法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通過虛設住所以達到改變其屬人法和規避法律的目的。
3.法人設立人國籍說,或稱資本控制說。此說主張,法人的國籍應按組成法人的成員的國籍來確定。理由是,法人是由其設立人建立起來的,法人的權利實際上是由組成法人的自然人所擁有的。因此,法人國籍的確定,要看資本控制在哪國公民手中,並以該公民的國籍為法人的國籍。不過,這種學說在運用過程中有其局限性:一是弄清法人的資本真正為何國人所控制並非易事;二是控製法人資本的股東經常變動,股東的國籍也隨之變化;三是在股東國籍相異時,究竟應依人數而定其國籍還是依出資額多寡而定其國籍,無以為定;四是法人如果是發行無記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國籍便更難確定。 因此,這種主張很少被用於實踐。
4.准據法說。按照這種學說,法人都是依一定國家法律的規定並基於該國的明示或默示認許而成立的,故法人的國籍應依法人設立時所依據的法律來確定。在實踐中,由於法人的設立往往牽涉一個以上的國家,是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而成立的。因此,依照這種學說就有可能將一些同設立准據法國沒有必然聯系的法人視為是該國的內國法人,並不合適。
5.復合標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法人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加強,出現了一種把法人的住所和法人的登記注冊地結合起來確定法人國籍的主張。採用這種學說,或者綜合法人的住所和組成地兩項標準定其國籍;或者綜合法人的住所地或成立地和准據法兩項標準定其國籍。例如日本一般採取准據法主義,但要取得日本內國法人的資格,除依日本法成立外,尚須在日本設有住所,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均被視為外國法人。 1970年國際法院在審理巴塞羅那公司案時,也指出:對於公司的外交保護權,只能賦予該公司依據其法律成立並在其領土內有注冊的事務所的國家。
二。各國採取的標准挺大差異。
比如日本在認定外國法人國籍時,採用注冊地標准、住所地標准或國民控制標准。
三。根據我國《公司法》第2條 第192條的規定,設立准據法主義兼設立行為地主義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准據法主義)
第一百九十二條 本法所稱外國公司是指依照外國法律在中國境外設立的公司。(行為地主義)
Ⅳ 依據我國公司法在我國境內成立公司不可能是無限責任公司
第5條是正確的。
公司法第2條規定: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回公司和答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負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認購的股票對公司負責。
二者的股東對公司均負有限責任。
無限公司在中國的表現形式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
Ⅵ 1.[單選題] 依據我國新《公司法》成立一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限
沒有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即一元都可以注冊公司。
公司法已經修改,以前一人有限公司最低10萬注冊資金,現在沒有限制。
Ⅶ 我國公司法對公司國籍的認定原則是:
認定原則:以注冊登記地為准。
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Ⅷ 獨立法人代表的國籍變更了怎麼辦理
根據我復國《公司法》的制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由以下人員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
在我國公司法中,並無對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和經理人員的國籍進行限制。
同時,根據公司、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僅涉及到法定代表人變更事宜,並無法定代表人國籍變更也需要進行法定代表人變更的規定。
因此,法定代表人變更國籍後,原則上不需要辦理相關手續。但是,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原公司股東的,可以申請將原公司變更為外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