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通過了可以做什麼
1. 司法考試通過後能做些什麼工作
如果你不是抄法學本科的話,過了司襲考一般也不能進法院檢察院,因為公務員考試專業要求就是法學,然後才是過司考,他都不招你這個專業有什麼辦法。至少江浙一帶是這樣子的。但是接下來要司法改革了,一切也都很難說了,期待有新變化!
還有就是去律所,如果沒有任何關系任何背景的話,從小助理做起,拿一千多點的工資,然後慢慢熬,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對了,杭州律師平均年收入50萬!
貌似我的回答都是先消極後積極,哈哈!目前的司法考試通過後,可以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都需要按進入程序辦理。
2. 過了司法考試,可以去做什麼工作
可以做律師,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通過後可以做法官、檢察官,也可以去公司做法務,也可以從事其他行業
3. 法考過了能幹嘛
過了法考可以選擇從事以下行業
/ 01 /律師
立志成為法律人的法考生們,心中都會有一個律師夢。
律師不僅社會地位高,而且薪資非常可觀。同時,律師的職業生涯十分穩定,一般3年左右一個台階,如果進入到大名鼎鼎的紅圈所,更有望年入過百萬。
律師這一行兩極分化也比較突出。點評網站「職友集」曾經公布過一份各行業薪資,其中北京地區律師平均工資最高,為11140元/月。上海、深圳分別以10490元/月、8890元/月列居第二、第三。
/ 02 /公務員
近年來,全國報考公務員的人數激增,公考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從各種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當仁不讓地從昔日被喻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和考研那裡,接過了「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考試」的接力棒。
通過法考以後,對於報考公務員也具有不小的優勢。尤其是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的一些熱門崗位,報考條件里往往都會要求具有法律職業資格。
法官、檢察官、公證員、仲裁員等體制內的崗位,不僅工作體面,而且待遇優厚,社會地位也比較高,是非常不錯的職業選擇。
/ 03 /公司法務
公司法務,不僅是一名法律人還是一名商務人,服務於商業過程的每個環節,通過展現自己更大的價值獲取更高的薪資。
相較於律師和法官、檢察官來說,公司法務的工作強度稍微小一些,不過招聘的要求也會提高,不僅會考察候選人的專業能力,還會考察商務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公司法務主要是為公司提供經常性法律服務,對公司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的意見和進行指導,草擬、審查法律文書,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每個公司的法務工作內容都不一樣。一般而言,小公司的法務工作比較零碎,大公司的法務工作比較系統。所想,小夥伴們如果立志成為一名真正的法務,就要向大公司的標准看齊噢!
/ 04 /法律編輯
法律類出版社、教育培訓公司等機構對法律編輯的需求比較大。本科生薪資六千元左右,研究生薪資八千元左右。
法律編輯剛開始的起薪是不高的,不過對以後從事法律類的相關職業非常有幫助,也能獲得很好的個人成長。在積累了一定知識和經驗後,可以考慮往律師、法律顧問、法考培訓講師等方向轉行。
通常,初級的法律編輯的工作就是對特定領域的法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工作起來比較簡單。復雜一點的,就會涉及相關法律圖書或者雜志的策劃、編輯了。
/ 05 /證券業從業人員
對不少傾心法律同時又熱衷金融的法考生而言,進入證券業也是一個良好的就業選擇。
高薪水,高福利,高提成,薪酬視個人能力而定,做的好收入是相當可觀的,年入幾十萬也大有人在。
對於證券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商業知識,對商法與經濟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同時對法律與金融的也有一定專業性要求。
另外,想要從事證券業還需要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該考試難度不大。
4. 通過司法考試能做什麼
可以選擇下列發展方向:
1、進入司法機關成為公務員
通過法考可以從事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工作,今年司法考試大改革,在原有人群范圍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法律顧問、仲裁員以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人員也要通過司法考試才有資格上崗。
考公務員對於法律人來說未來更有優勢。法治政府的形成,必然需要一支具備法治思維的公務員隊伍和領導梯隊。這方面的相應崗位也會適時設置,此外對法治素養的要求也會滲透到其他行政類崗位。體制內途徑對於有此追求的法律人來說,還是值得一試的。
2、律師
從事律師的佔了絕大多數,在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之後,可以到律所申請實習並提交相關材料,實習滿1年並且要參加律管部門組織的答辯與培訓。答辯通過即可拿到律師執業證。
這一行更注重經驗和實務能力,真正能做到高端的律師必然是個多面手。走刑辯路線容易出名,但風險也高,也更累,尤其是接外地案子;走上市公司運作、並購重組以及知識產權方向,則更容易在短短數年間實現財富高速積累。
3、公司的法務人員
公司的法務人員主要是為公司提供提供經常性法律服務,比如就公司涉及的有關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或進行指導,草擬、審查法律文書,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協助有關業務部門對有關經營或重大事項的決策或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等,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4、法考培訓機構
在法考機構擔任教研老師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把你通過法考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用你儲備的知識服務於更多想通過法考的人,同時也可以在工作中繼續深入學習,未來可以向法考講師的方向發展,成為網紅老師之後可以成為自由職業者,甚至還可以自己創立培訓機構。
5. 司法考試通過後能做些什麼工作
法律職業資格證是證書持有人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表明取得初任法官、檢察官回任職資格、律師答職業資格,具有申請從事法律職業(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的資格憑證,由司法部統一製作、頒發。符合相關條件,經國家司法考試,取得合格成績的人員,可以向司法行政機關申領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國家對證書的申請、領取、補發、更換都有明確規定。同時具備該證書也是在其他行業中從事法律事務、法律專業工作的有效任職資格憑證。例如,擔任企事業法律顧問、法律事務部門崗位職務,申請從事基層法律工作者等其他法律專業技術性崗位。
6. 司法考試是什麼,通過後能做什麼
很多初次接觸司法考試的考生經常在問,司考是什麼,通過後能做什麼版? 司法考試,是國權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的目標是,通過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試方式和方法,檢驗應試人員是否具備擔任法官、檢察官和執業律師,從事法律職業所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定義和規定,國家司法考試包含三個主要特點: 第一,司法考試是職業資格考試。即只有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後,才能取得從事法律職業的資格,司法考試是從事法律職業的「門坎」。 第二,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級」的考試。與其他行業協會、地方資質或認證考試不同,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全國性的考試之一,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機構統一組織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司法行政機關考試機構負責具體考務工作,因此它又叫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第三,司法考試是「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目前國家司法考試所涵蓋的法律職業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四個大類,其他法律職業不在此列。
7. 考出司法考試後能幹什麼
法考改革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即法考證)的適用范圍擴大到整個法律行業,只要你想從事與法律相關的行業,就必須通過法考,就必須要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因此,法考證的含金量在我國的證書里至少可以排名前三。
那麼,通過法考後,有什麼用呢?
用處可多啦!
具體而言:
(一)體制內
1.法檢機關:法官、檢察官、法官助理等
2.其他機關: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
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好。
法考證對體制內的升職評級都很有幫助的,而且體制內現在也很需要懂法律的人員。同時,國家的趨勢就是依法治國,隨著改革的進行,以後不僅是司法人員,執法人員也慢慢都需要通過法考。
(二)體制外
1.律師:律師是高薪職業代表,通過法考後可以選擇到律師事務所進行掛證實習,一年後就能拿到律師執業證。律師是個靠經驗吃飯的行業,基本上每三年一個台階,越老越吃香,紅圈所的大律師,平均年入幾百萬。
法考證+到律所掛證實習一年→律師
2.企業法務、顧問:工作壓力要小於律師,平均工資收入較高,比較穩定,相對輕松。尤其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公司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暴增。
3.法考培訓講師:法考的培訓講師算是課時費用較高的了,講一節課往往收入就有幾千塊錢,出名的一節課就幾萬塊錢,這還只是網授,面授更高。
4.公證員:在公正機構從事公證業務,與事業單位類似。
自2018年司法考試改革為法考後,報名條件大大縮緊,門檻也更加嚴格。但是我國司法人員還存在相當大的缺口,考的人越來越少,缺口卻仍然存在,這就意味著法考證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哦~
8. 司法考試通過了,可以做什麼工作
司法考試是一個艱難困苦的歷程,一路走來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好在今年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也想寫點東西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在國外連學習帶工作生活了八年半,法律專業碩士畢業,在畢業的那一年就回國尋找發展的機會。2004年底回國,本來是想集中精力學習准備05年的司法考試,但是05年的3月份卻被一家外資公司聘去工作。05年參加了司法考試,但是由於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復習,最終只考了300多一點的分數。雖然成績很不理想但是也從中看到了希望,06年為了備戰司考放棄了在外企的工作,回到老家專心復習了三個月結果卻是差20分落榜。當時的心情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在知道成績的那一刻我已經決定參加07年的司法考試,因為放棄就意味著承認自己是個失敗者,我不願當失敗者就只有繼續前行。但是,繼續參加司法考試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家人的太多支持,因為我的年令也不允許我再浪費太多的時間了,而周圍的朋友也持懷疑得態度,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今年我以411分通過,成為了司法考試中少數的成功者。但是司法考試的成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開端,以後的路還很漫長,依然需要我們本著司考的精神繼續不斷的進取、前行。
下面把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的學習經驗總結出來,僅供大家參考。
1、正確分析自己的實力,不要盲目自信。這一點很重要,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連自己的實力都沒搞清楚,司法備考的成功率就會大大的下降。利用往年自己的考試成績來分析自己的長短處,有針對的復習會事半功倍。比如去年我的三捲成績最差,今年我就從三卷開始下手復習,同時也要搞清楚是三卷中的哪一部分最差,哪一部分還可以,是民法、商法、還是訴訟法,這很關鍵。
2、注重法學理論的學習。很多同學包括我身邊的人,大多都理論深度不夠,或者僅僅是理解了問題的表象而沒有理解法律本身的意義。例如行政法是大家公認的難點,很多人都搞不太懂,就是因為沒有搞清行政法的立法目的,即法律本身的含義,單單是背法條已不足以應付司法考試了。
3、制定復習日程表。制定日程表的意義在於使自己對自己的復習進度有一個了解,大多數人沒有這個習慣,造成的結果就是往往到最後覺得復習的時間不夠,心裡沒底,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然後就是嚴格的執行復習日程,否則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4、記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記筆記的過程中也是加深了印象,這雖然是老調重彈,但也是很多人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其實越笨的方法越有效。第一遍記了筆記,第二遍。第三遍復習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效率也會更高。不要以為書上都有就不用記筆記了,那是錯誤的想法。
5、上補習班。有人說補習班沒有用不上補習班也一樣能考上,但是老師們有現成的經驗何不借用呢。復習班的老師的能力參差不齊,那就要求在聽課的時候有取捨,同時因為各位老師所主張的學說不同,有時會給同學造成誤區,這時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司法考試的觀點或是通說,這樣一般考試的時候就不會錯了。
6、認真背法條。司法考試雖然越來越重視理論,但是法條畢竟是考試的依據。背法條不要死記硬背,要對發條後面的立法精神做到深刻的理解,理解了記起來就快多了,題型再怎麼變也可以應對自如。
7、認真做題。特別是歷年真題,真題的好處就在於它的質量高,其他一些補習班的題幾乎每一套卷子都有錯題,並且還混有大量的歷年真題,其實效果不一定好。在做題時不但要搞懂對的對在哪裡,也要搞明白錯的錯在哪裡。同時要搞一個錯題本,把自己在做題的過程中的錯誤記下來,這樣在碰到同一類型的試題時就有可能把錯誤率減到最低。
8、對重點的部門法加重力度。例如,民法、刑法、公司法、訴訟法等重點部門法最好要復習四遍以上。其實每復習一遍對法律的理解就會更進一層。
9、組織學習小組。組織學習小組的目的在於互相交流,比一個人學習的效果要好的很多
。同學之間擅長的學科往往不同,這樣就可以就自己的不太擅長的學科隨時請教,並且還有互相提高、互相促進、互相監督的作用。
10、勞逸結合,調整好心態。司法考試被稱為『神州第一考』考試的難度自然不用說,大家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但是一定要勞逸結合,疲勞戰術的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拖垮身子,功敗垂成。調整好心態,努力使自己的心態平和的對待考試,這樣也許會更高效。我的一個同學就是因為壓力太大,在考完試出考場時就哭了,這樣的心情能考出好成績才怪了。另外就是注意鍛煉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的老父親總是告訴我『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也使我受益匪淺。
以上是本人過去一年備戰司法考試的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共勉,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學友指正
9. 通過司法考試之後,接下來干什麼
當然是去找工作了哦
學法律的多,舉個身邊的例子,來法院旁聽的學生現在都安排不過來;另外,學法律的底子好的也多,這個底子好,包括文化底子、家庭底子等等,所以,你看到牛人或者狂人的時候不要驚奇——與你競爭一些殘羹冷炙的,居然也有太多的牛人或者狂人時,也請不要驚奇。
如果你去做法務,我等考慮清楚,現在有哪家單位招法務,幾萬人的招聘會,招法務的可能就幾個職位。一家幾百人的國有企業都可能沒有一個法務部,民企更不用說。聘了法務的,可能幾十年都不動一下。僥幸出現個招法務的,要求還不低,懂法律、懂管理、有執業律師經驗,當然,到頭來,你自信滿滿去應聘,可能發現最終的勝利者是比一個啥也不懂的毛頭小子或者拿有黑色的法律工作者證書的糟老頭子。現在的法治還沒有普及到企業,他們的概念還是人治,換句話說,他們大多要的是巫師,不是醫生。
你去律所吧,這是條比較有前途的路,但你要堅持,也要有堅持的資本。現在轉行進公務員隊伍的年輕律師越來越多,看來挺不下去的也不只我一個。律所要命的是案源,都混到律師了,素質也不會差,除了知識儲備,就拼技能和人脈。我看到不少律師騎單車在看守所蹲點,也看到律師追著小警員、書記員套近乎,也是很多原生的狀態。做得好,餓個幾年,飽受家人的冷眼幾年,堅持三、四年後,應該不用那麼辛苦了,但我沒有堅持過來。一個律師做個案子不難,但你要有人給你做才行。再這里你不妨想一下,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是找那些35歲左右的律師還是找一個年輕的剛拿到執業證不久的律師,所以,一般人的思維也決定了案源的一般分配形勢。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在法院基本沒見過30歲以下的律師單獨過來辦案的。也可能這里是西部城市,沒有那些需要很強專業知識的新型的老律師做不了的案件。但無論如何你要明白一點,你的競爭對手除了同樣拚命的同輩,更強悍的是你的前輩、老師,人數越多,你越難出頭。
你進公務員隊伍吧,這恐怕是絕大多數人最後的選擇。穩定、地位、薪水、競爭公平,這些因素足夠有吸引力。但這裡面的競爭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現在我們這里選調已經要求是博士,其他的,正常招錄進來的基本上是本地的碩士了——本地考生有主場優勢,以逸待勞,所以,趕考的考生考上的比例比較低。另外,只要有需要法律的職位,就註定是熱門職位,即便是鄉鎮的,也不是那麼輕易考上的。
看你的具體情況而定吧兄弟!